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00)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00)

1. 治瘡門

成無己云:龍骨、黃丹、牡蠣皆收斂神氣以鎮驚。雷公云:龍骨氣入腎臟,又能燥濕破癥,止泄痢膿血、老瘧。兼治咳逆,心腹鬼疰精魅,小兒熱氣驚癇。凡使,得脊腦作白地錦文,舐之著舌者佳,青白者次,黑者下。火煅細研,或酒煮,焙乾用。畏石膏、理石、乾漆、蜀椒,得人參;牛黃良。

抑論龍骨澀藥,去脫固腸而又破癥堅,何也?蓋質雖枯澀,而味甘緩血,即如輕粉性寒利腸,質燥又斂肛門。噫!澀藥能通,山茱萸、赤石脂之類;通藥能止,香附、巴豆之類。猶之天門冬寒而補,厚朴熱而瀉,此藥性之所以難識,而用熟者得之。齒,平,味澀,無毒。主心下結氣不得喘息,驚癇,癲狂,諸痓,骨間寒熱。

鎮心安魂,治小兒五驚十二癇,身熱不可近。兼殺鬼精蠱毒。角,平。主驚癇,瘛瘲,身熱如火,腹中堅及熱泄。

烏賊骨,

烏賊骨溫燥膿汁,陰癰耳聾目翳泣,止痢殺蟲心腹疼,消腫更治崩漏急,通經破癖令生兒,肉味酸平志氣立。

又名墨魚,性嗜烏,噀出腹中墨以混水自衛,烏見以為死,往喙之,乃卷取入水而食之,故謂之烏賊,骨名海鰾蛸。味鹹,微溫,無毒。止瘡多膿汁不燥,丈夫陰頭癰久不愈者,為末敷之良。婦人陰蝕腫痛,燒末酒調服之。又治耳聾有水、目中赤白、浮翳淚出、小兒疳眼。止下痢,為末,粥中調食之。

殺小蟲並水中蟲,驚氣入腹,腹痛環臍,水腫。主女子崩漏赤白。血枯經閉寒熱,血癥血瘕,陰寒無子。凡使,水煮一時,炙令黃,去皮,細研,水飛,日乾。惡白蘞、白芨、附子。腹中墨,主血刺心痛,醋磨服之,甚者醋炒服之。肉,味酸、平,益氣強志,常服令人有子。

有無骨者謂之柔魚,須長直,味尤佳,風浪稍急,即以須黏石為纜。

蛤蟆,

蛤蟆味辛寒有毒,癰腫金瘡可內服,破癥治疳攻犬傷,生搗又堪罯打撲,蟾酥乃是蟾之精,惡瘡疳瘦效尤速。

即今癩蛤蟆,又名蟾蜍。形小腹大,皮上多黑點,能跳接百蟲食之。時在坡澤中作呷呷聲、舉動極急者。主癰疽發背,癘癩,惡瘡,陰蝕,疥癬,腫毒立消。破癥堅,治小兒疳氣骨熱,目昏,面黃瘦,狂犬咬毒。生搗爛,罯打撲損傷。丹溪云:屬土與水。本草言食之不患熱病者,或炙、或干、或燒灰,和在藥劑用之,非若世人煮為羹入鹽味而啜其湯。此物濕化,火能發濕,久則濕以化熱,戒之戒之!兼治蟲蝕。

下部穿腸,蛤蟆一枚,雞骨一分,燒灰,吹下部令深,大驗。又小兒月蝕瘡,和豬脂塗之。凡使,端午日取東行者,去皮、爪、腸、肚,陰乾,酥炙,或酒炙去骨,或燒灰用。蟾酥,即眉間白汁。取法:翻轉蟾蜍,四腳向天,勿令射眼即瞎,用手指於眉間擠出於油紙上,陰乾。

白話文:

治瘡門

成無己說:龍骨、黃丹、牡蠣都能收斂元氣,鎮定驚悸。雷公說:龍骨的藥氣進入腎臟,還能燥濕化瘀,止瀉痢、膿血和久治不愈的瘧疾。還能治療咳嗽逆氣、心腹脹痛、鬼魅精怪作祟以及小兒熱氣引起的驚癇。使用龍骨時,要選擇脊椎骨部分,表面有白色花紋如同錦緞般,舔舐它會粘在舌頭上的最好,青白色次之,黑色最差。需用火煅燒研磨成細粉,或者用酒煮沸,曬乾後使用。龍骨畏忌石膏、大理石、乾漆、蜀椒,但可以與人參、牛黃配伍使用。

有人疑問,龍骨是澀藥,卻能去除積聚、固腸又化瘀,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雖然龍骨質地乾燥澀滯,但味道甘潤,能緩和血液,就像輕粉性寒利腸,質地乾燥卻能斂固肛門一樣。澀藥能通,例如山茱萸、赤石脂;通藥能止,例如香附、巴豆,這都是藥物性質難以捉摸的地方,只有經驗豐富的人才能掌握。龍骨性平,味澀,無毒。主治心下氣結不通導致的呼吸困難、驚癇、癲狂、各種痙攣、骨骼寒熱。

龍骨能鎮心安神,治療小兒五種驚悸、十二種癇證,以及高燒不退的症狀。還能殺死鬼魅精怪和蠱毒。龍角性平。主治驚癇、瘛瘲(一種抽搐症)、高燒、腹部堅硬和熱瀉。

烏賊骨

烏賊骨溫燥膿汁,治療陰部腫痛、耳聾、目翳、流淚不止、以及痢疾、殺蟲、心腹疼痛,消腫,還能治療崩漏、月經不通、婦科疾病,促進生育。烏賊骨味酸,性平,能振奮精神。

烏賊骨又稱墨魚骨,性情兇猛,遇到敵人就吐出腹中墨汁混淆水域自衛,烏鴉以為它死了,便去啄食,烏賊趁機捲起烏鴉入水吃掉,所以叫烏賊,其骨又稱海鰾蛸。味鹹,微溫,無毒。能治療瘡瘍膿汁多而不收斂的症狀,以及男性陰莖久治不愈的癰疽,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效果很好。女性陰部潰爛腫痛,可將其燒成灰,用酒調服。還能治療耳聾積水、目赤白翳、眼瞼浮腫、流淚不止,以及小兒疳眼。治療下痢,可研磨成粉末,調入粥中食用。

烏賊骨能殺死小蟲和水中的蟲類,治療驚氣入腹導致的腹痛、臍周疼痛、水腫。主治女性崩漏、赤白帶下,血枯經閉、寒熱交加、血瘀、血塊、陰寒不孕。使用時,需用水煮一小時,炙烤至黃色,去掉外皮,研磨成細粉,用水飛法過篩,曬乾備用。烏賊骨畏忌白蘞、白芨、附子。烏賊的墨汁,主治血刺心痛,用醋磨服,症狀嚴重者可用醋炒後服用。烏賊肉味酸,性平,能益氣強志,經常服用能使人更容易生育。

沒有骨骼的烏賊叫做柔魚,須長而直,味道尤其鮮美,風浪稍大,就會用須黏附在石頭上當纜繩。

蛤蟆

蛤蟆味辛寒有毒,癰腫、金瘡可以內服,能破瘀、治療疳積、治療犬咬傷,鮮用搗爛可以敷治跌打損傷。蟾酥是蛤蟆的精華,治療惡瘡、疳瘦效果很快。

現在所說的癩蛤蟆,又叫蟾蜍。體型小肚子大,皮膚上有許多黑點,能跳躍捕捉各種昆蟲食用。經常在坡地、水澤中發出“呷呷”的聲音,行動非常迅速。主治癰疽、發背、癘疾、惡瘡、陰部潰爛、疥癬、腫毒,能使腫毒迅速消退。能破除癥塊,治療小兒疳氣、骨熱、目昏、面黃消瘦、狂犬咬傷。鮮用搗爛敷治跌打損傷。朱丹溪說:蟾蜍屬土與水。本草書上說食用它不會患熱病,可以炙烤、曬乾或燒成灰,和在藥劑中使用,而不是像世人一樣煮成湯羹加鹽食用。蟾蜍性質濕潤,火能助長濕邪,久則濕邪化熱,一定要注意!蟾蜍還能治療蟲蝕。

治療下部潰瘍,可用一隻蟾蜍、一分雞骨,燒成灰,吹入患處深部,效果很好。治療小兒月蝕瘡,可以和豬油一起塗抹。使用蟾蜍時,要在端午日採集向東跳躍的蟾蜍,去除皮、爪、腸、肚,陰乾,酥炙,或用酒炙烤後去骨,或燒成灰使用。蟾酥,就是蟾蜍眉間的白色汁液。採集方法:翻轉蟾蜍,四肢朝天,不要讓它射出眼睛,否則會瞎,用手指在眉間擠出汁液到油紙上,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