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15)
內集·卷一 (15)
1. 治病奇穴
膏肓,主陽氣虧弱,諸虛痼冷,夢遺,上氣呃逆,膈噎,狂惑忘誤百病。取穴須令患人就床平坐,曲膝齊胸,以兩手圍其足膝,使胛骨開離,勿令動搖。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點墨記之,即以墨平畫相去六寸許,四肋三間胛骨之裡,肋間空處,容側指許,摩膂肉之表筋骨空處,按之患者,覺牽引胸戶,中手指痹,即真穴也。灸至百壯千壯,灸後覺氣壅盛,可灸氣海及足三里,瀉火實下,灸後令人陽盛,當消息以自保養,不可縱欲。
患門,主少年陰陽俱虛,面黃體瘦,飲食無味,咳嗽遺精,潮熱盜汗,心痛,胸背引痛,五勞七傷等症。初病即依法灸之,無有不效。取穴先用蠟繩一條,以病人男左女右腳板,從足大拇趾頭齊量起,向後隨腳板當心貼肉,直上至膝腕大橫紋中截斷。
白話文:
膏肓穴主治陽氣虛弱、體虛畏寒、夢遺、呼吸困難、呃逆、食道阻塞、神志不清、各種疾病。取穴時,患者平躺於床,雙膝彎曲至胸前,雙手環抱雙腳,使肩胛骨分離,保持穩定。在第四節脊椎骨下方一點,第五節脊椎骨上方兩點的位置點墨標記,然後用墨線畫出相隔六寸的直線。沿著第四根肋骨間,肩胛骨內側,肋骨之間的空隙,可以容納側指的位置,摸索脊柱兩側的肌肉和骨骼之間的空隙,按壓時患者會感到胸部牽引,手指麻木,即為真穴。灸灸至百壯或千壯,灸後感覺氣血充盈,可再灸氣海穴和足三里穴,瀉火降實。灸後陽氣充足,應自我保養,不可縱欲。
患門穴主治少年陰陽俱虛、面色蒼白、體瘦乏力、飲食無味、咳嗽遺精、潮熱盜汗、心痛、胸背疼痛、五勞七傷等症。初病即刻依法灸之,必能見效。取穴時,用一根蠟繩,從患者(男左女右)腳掌大拇指頭處量起,沿著腳掌中央貼肉向上,直達膝蓋橫紋中斷。
如婦人足小,難以准量,可取右手肩髃穴,貼肉量至中指頭齊亦可。不若只取膏肓,灸之亦妙;次灸四花,無有不效。
次令病人解發,勻分兩邊平身正立,取前繩子,從鼻端齊,引繩向上,循頭縫下腦後,貼肉隨脊骨垂下至繩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別用稈心令患人合口,將稈心按於口上兩頭至吻,卻鉤起稈心中心至鼻端根,如人字樣,齊兩吻截斷,將此稈展直於先點墨處,取中橫量,勿令高下,於稈心兩頭盡處,以墨記之,此是灸穴。初灸七壯,累灸百壯。
初只宜灸此三穴。
崔氏四花,崔氏四花治病同患門,共成六穴,有坎離既濟之象。取穴令病人平身正立,稍縮臂膊,取蠟繩繞項,向前平結喉骨,後大杼骨,俱墨點記。向前雙垂,與鳩尾穴齊即截斷,卻翻繩向後,以繩原點大杼墨放在結喉墨上,結喉墨放大杼骨上,從背脊中雙繩頭貼肉垂下至繩頭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別取稈心,令病人合口,無得動笑,橫量,齊兩吻截斷,還於背上墨記處折中橫量,兩頭盡處點之(此是灸穴)。又將循脊直量,上下點之(此是灸穴)。初灸七壯。累灸百壯,迨瘡愈病未愈,依前法復灸,故云累灸百壯。但當灸脊骨上兩穴,切宜少灸,凡一交可灸三五壯,多灸恐人蜷背。灸此六穴,亦要灸足三里以瀉火氣為妙。
白話文:
如果婦女腳小,不好量尺寸,可以取右手肩髃穴,貼著皮膚量到中指指尖,也可以。不然只灸膏肓,效果也很好;接著灸四花穴,一定有效。
接下來讓病人解開頭髮,頭髮均勻分到兩邊,身體平站,取一根繩子,從鼻尖開始,沿著繩子向上,順著頭縫到腦後,貼著皮膚沿著脊骨垂下直到繩子末端,用墨點記住(這不是穴位)。另外用一根麥稈芯,讓病人閉上嘴巴,將麥稈芯按在嘴的兩邊,一直到嘴唇,然後把麥稈芯中心向上鉤到鼻尖根部,形成人字形,齊著兩邊嘴唇截斷,把這根麥稈芯展平放在之前用墨點記住的地方,取中間橫量,不要高低不平,在麥稈芯兩端用墨點記住,這就是灸穴。一開始灸七壯,累計灸一百壯。
一開始只需要灸這三個穴位。
崔氏四花穴,崔氏四花穴治療疾病原理相同,一共六個穴位,有坎離既濟的象徵。取穴位時讓病人站直,稍微縮手臂,用蠟繩繞過脖子,向前平結喉骨,後到大杼骨,都用墨點記住。向前垂下,和鳩尾穴齊平就截斷,再翻轉繩子向後,用繩子原本點在大杼骨上的墨點放在結喉骨上的墨點上,結喉骨上的墨點放到大杼骨上,從背脊中間兩條繩子頭部貼著皮膚垂下到繩子頭部末端,用墨點記住(這不是穴位)。另外用一根麥稈芯,讓病人閉上嘴巴,不要動也不要笑,橫量,齊著兩邊嘴唇截斷,再回到背上用墨點記住的地方,折中橫量,兩端用墨點記住(這就是灸穴)。再沿著脊椎直量,上下用墨點記住(這就是灸穴)。一開始灸七壯,累計灸一百壯,直到瘡瘍癒合但疾病還沒好,按照之前的方法繼續灸,所以說累計灸一百壯。但是灸脊骨上的兩個穴位,一定要少灸,每次灸三到五壯,灸太多會讓人背部蜷縮。灸這六個穴位,還要灸足三里穴以瀉火氣,效果最好。
經門四花,即崔氏四花穴。不灸脊上二穴,各開兩傍共成六穴。上二穴,共闊一寸,下四穴相等,俱吊線比之。以離封變作坤封,降心火生脾土之意也,然此皆陽虛所宜。華佗云:風虛冷熱,惟有虛者不宜灸。但方書又云:虛損癆瘵,只宜早灸膏肓四花,乃虛損未成之際。如弱瘦兼火,雖灸亦只宜灸內關、三里,以散其痰火,早年欲作陰火不宜灸,論而未果,今見傷寒提綱。
騎竹馬穴,專主癰疸發背,腫毒瘡瘍,瘰癧癘風諸風,一切無名腫毒,灸之疏瀉心火。先從男左女右臂腕中橫紋起,用薄蔑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截斷,卻令病人脫去上下衣裳,以大竹槓一條,跨定,兩人徐徐扛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傍更以兩人扶定,勿令動搖不穩,卻以前量竹蔑,貼定竹槓,豎起從尾骶骨貼脊,量至蔑盡處,以墨點記(此不是穴)。卻比病人同身寸蔑,二寸平折,放前點墨上,自中橫量兩傍各開一寸,方是灸穴。可灸三七壯,極效。
白話文:
「經門四花」指的是崔氏四花穴。不灸脊柱上方的兩個穴位,分別向兩側開展,共形成六個穴位。上方兩個穴位,寬度共一寸,下方四個穴位等距,都用懸吊線來比量。目的是將離卦轉變為坤卦,降心火生脾土。但這都是陽虛體質的人才適合灸。華佗說:風虛、冷熱,只有虛弱的人不適合灸。但醫書又說:虛損、癆瘵,只宜早灸膏肓四花,那是指虛損尚未發展成重症的情況。如果虛弱瘦弱又兼有內火,灸的話也只適合灸內關、三里,以散去痰火。年輕時想要預防陰火,不適合灸。這件事一直沒有結論,直到我看到《傷寒提綱》才明白。
「騎竹馬穴」專門治療癰疽、發背、腫毒、瘡瘍、瘰癧、癘風等各種風病,以及一切無名腫毒。灸它可以疏泄心火。首先從男性左臂,女性右臂腕部橫紋處開始,用薄竹片量到中指齊肉處截斷。然後讓病人脫去衣裳,用一根粗竹竿跨在病人身上,兩人慢慢抬起來,雙腳要離地五寸左右,兩邊再讓兩人扶穩,不要搖晃。然後用之前量好的竹片,貼在竹竿上,垂直向上,從尾骶骨貼著脊柱量到竹片盡頭,用墨點記下(這不是穴位)。再用與病人同身寸的竹片,折成二寸,放在之前用墨點記下的位置,從中間橫量兩側各開一寸,才是灸穴。可以用三七藥物灸,效果非常好。
精宮,專主夢遺。十四椎下,各開三寸,灸七壯,效。
鬼眼穴,專祛癆蟲。令病人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上有兩陷可見,即腰眼也,以墨點記。於六月癸亥夜亥時灸,勿令人知。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蟲。
痞根穴,專治痞塊。十三椎下各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又法:用稈心量患人足大指齊,量至足後跟中住,將此稈從尾骨尖量至稈盡處,兩傍各開一韭葉許,在左灸右,在右灸左,針三分,灸七壯,神效。又法:於足第二趾岐叉處,灸五七壯,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後灸一晚夕,覺腹中響動是驗。
肘尖穴,治瘰癧。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如初生時,男左女右,灸風池尤妙。又法:用稈心比患人口兩角為則,折作兩段於手腕窩中量之,上下左右四處盡頭是穴。灸之亦效。
白話文:
精宮穴專門治療夢遺。在第十四節椎骨下方,各向左右開三寸,灸七壯,有效。
鬼眼穴專門去除癆蟲。讓病人舉起手向上稍微轉動一些,腰部就會出現兩個凹陷,這就是腰眼,用墨點記住位置。在六月癸亥夜亥時灸,不要讓別人知道。四花穴、膏肓穴、肺俞穴也都能去除癆蟲。
痞根穴專門治療痞塊。在第十三節椎骨下方,各向左右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果左右兩側都有痞塊,就左右兩邊都灸。還有一種方法:用稻草心量患病者的大拇指的長度,從腳趾頭量到腳後跟中點,再用這個稻草心從尾骨尖端量到稻草心末端,兩邊各開一韭葉寬度,在左側灸右側,在右側灸左側,針刺三分,灸七壯,效果神奇。還有一種方法:在腳趾第二趾分叉處,灸五到七壯,左側病患灸右側,右側病患灸左側,灸完之後一晚,感覺到腹部有響動,就是有效的。
肘尖穴治療瘰癧。左側病患灸右側,右側病患灸左側。如果剛出生,男孩子灸左側,女孩子灸右側,灸風池穴效果更好。還有一種方法:用稻草心比患病者的嘴巴兩角作為標準,折成兩段,在手腕窩中量一下,上下左右四個角落的盡頭就是穴位。灸這個穴位也有效。
鬼哭穴,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兩手大指相併縛定,用艾炷於兩甲角及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則患者哀告我自去為效。
灸疰忤,屍疰、客忤、中惡等症。乳後三寸,男左女右灸之,或兩大拇指頭。
灸疝痛,偏墜,用稈心一條,量患人口兩角為則,折為三段如厶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安臍下兩傍,尖盡處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左右俱灸。炷艾如粟米大,灸四十壯,神效。又法:取足大趾、次趾下中節橫紋當中,男左女右灸之,兼治諸氣心腹痛,外腎吊腫,小腹急痛。
白話文:
鬼哭穴可以治療鬼魅狐惑、恍惚振噤等症狀。方法是將患者的兩隻大拇指併攏捆綁固定,用艾灸在指甲角和指甲後面的肉四處,騎縫著火灸,這樣患者就會哀求鬼魅自己離開。
灸疰忤可以治療屍疰、客忤、中惡等症狀。方法是在乳頭後三寸處,男性左側女性右側灸之,或灸兩隻大拇指頭。
灸疝痛可以治療疝氣疼痛和偏墜。方法是用一根麥稈心,量患者口兩角的距離,折成三段,像厶字一樣,將其中一段安放在肚臍中心,另外兩段安放在肚臍下兩側,尖端是穴位。左側疼痛灸右側,右側疼痛灸左側,左右都疼痛,就左右都灸。艾灸的尺寸如粟米大小,灸四十壯,效果顯著。另一個方法是取足大拇指、次趾下中節橫紋的中心,男性左側女性右側灸之,還可以治療各種氣痛、心腹痛、外腎腫脹、小腹急痛等症狀。
灸翻胃,兩乳下一寸,或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
灸腸風諸痔,十四椎下各開一寸,年深者最效。
灸腫滿,兩大手指縫或足二趾上一寸半。
灸卒死,一切急魘暴絕,灸足兩大指內、去甲如韭葉。
灸癜風,左右手中指節宛宛中,凡贅疵諸痣皆效。
白話文:
翻胃時,可在兩乳下方一寸處,或內踝下方三指稍斜向前的位置灸治。腸風諸痔可灸十四椎下方各開一寸處,年久者尤其有效。腫脹時,可在兩大手指縫或足二趾上方一寸半的位置灸治。對於突然死亡、急病昏迷等情況,可在足部兩大指內側、指甲處,以韭葉長度為準灸治。治療癜風,可在左右手中指節的凹陷處灸治,此法對贅疣、痣等也同樣有效。
2. 禁灸穴
啞門風府天柱擎,承光臨泣頭維平;絲竹攢竹睛明穴,素髎禾髎迎香程。顴髎下關人迎去,天牖天府到周榮;淵液乳中鳩尾下,腹哀臂後尋肩貞;陽池中衝少商穴,魚際經渠一順行;地五陽關脊中主,隱白漏谷通陰陵;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迎;委中殷門扶承上,白環心俞同一經。灸而勿針針勿灸,《針經》為此嘗叮嚀;庸醫針灸一齊用,徒施患者炮烙刑。
明堂尺寸法(針灸同)
經云,頭有頭尺寸。前髮際至後髮際,折作一尺二寸。前後髮際不明者,取眉中心上至大椎,共折作一尺八寸取之。
頭部橫寸,以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並用此法取之。神庭至曲差,曲差至本神,本神至頭維,各去一寸半,自神庭至頭維共四寸半。
白話文:
啞門、風府、天柱、擎頂、承光、臨泣、頭維等穴位都在頭部,絲竹、攢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等穴位在臉部,顴髎、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等穴位在頸部,淵液、乳中、鳩尾、腹哀、臂後、肩貞等穴位在胸部和手臂,陽池、中衝、少商、魚際、經渠等穴位在手部,地五、陽關、脊中、隱白、漏谷、陰陵泉等穴位在腳部,條口、犢鼻、上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扶承、白環、心俞等穴位在腿部。灸法和針法不可混用,《針經》中已明確說明,若庸醫不分場合,混用針灸,等同於對病人施以酷刑。
頭部的尺寸是以髮際為基準,前髮際至後髮際為一尺二寸,若髮際不明顯,則以眉心至大椎骨折算為一尺八寸。頭部的橫寸是以眼角為基準,內眼角至外眼角為一寸。神庭、曲差、本神、頭維等穴位,彼此之間相隔一寸半,神庭至頭維共四寸半。
背部直寸,大椎至尾骶,共二十一椎,通長折作三尺。上七椎,每椎一寸四分一釐;中七椎,每椎一寸六分一釐;十四椎與臍平,共二尺一寸一分四釐;下七椎,每椎一寸二分六釐。俠脊第二行,各開四寸取之;俠脊第三行,各開七寸取之。
膺部腹部尺寸,兩乳間橫折作八寸,並用此法取之。天突至膻中,直折作六寸八分。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上取歧骨,下至臍中,共折作九寸取之。臍中至橫骨,共折作五寸取之。
手足背部橫寸,並用同身寸,以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度,以稈心比兩頭橫紋尖為一寸取之。
點穴法,凡取穴,或平直安定,或屈伸得之。如環跳則伸一足、屈一足取之。更量病人老少,身體肥瘦歪正,寬狹長短,不可十分拘泥。竇師云:取穴必須取五穴而用一穴,則為端的。坐點則坐灸,立點則立灸,坐立皆宜端正,一動則不得真穴。灸則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少後多,艾炷根下廣三分,若不三分,火氣不達。惟頭面四肢差小耳,小兒則雀屎大可也,壯數人健病深者可倍,老弱減半。扁鵲灸法,累灸至百壯千壯者,惟《明堂》多雲針六分,灸三壯。凡灸頭及胸膈鳩尾,不宜多灸,然皆視病之輕重而增損,不可太泥。故《明堂》禁穴,亦許灸一壯至三壯,所以心中風者亦灸心俞,不可執一論也。點艾以火珠火鏡為最,次以清麻油紙燃點之,亦好。
白話文:
背部從大椎到尾骶,總共有二十一節椎骨,長度折算成三尺。上面七節椎骨,每節長一寸四分一釐;中間七節椎骨,每節長一寸六分一釐;第十四節椎骨與肚臍齊平,總長度為二尺一寸一分四釐;下面七節椎骨,每節長一寸二分六釐。兩邊脊柱的第二行,各向外開四寸取穴;第三行,各向外開七寸取穴。
胸部和腹部,兩乳之間橫著折算成八寸,以此法取穴。天突穴到膻中穴,直著折算成六寸八分。往下走一寸六分是中庭穴,向上取歧骨,向下到肚臍,總共折算成九寸取穴。肚臍到橫骨,總共折算成五寸取穴。
手足背部的橫寸,都用同身寸,以男性左手或女性右手的中指第二節內側的長度為一寸,以指尖兩端的橫紋為界。
針灸取穴的方法,要麼平直安定,要麼屈伸才能找到。比如環跳穴,就要伸出一條腿、彎曲另一條腿才能找到。還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身體胖瘦、歪正、寬窄、長短等情況,不能一成不變。竇師說,取穴一定要取五個穴位,然後用其中一個,才是正確的。坐著取穴就坐著灸,站著取穴就站著灸,無論坐著還是站著都要端正,一動就找不到穴位。灸的時候要先陽後陰,先上後下,先少後多,艾炷根部要寬三份,如果沒有三份,火氣就達不到。只有頭面、四肢比較小,小孩子就用雀屎大小的艾炷就可以了,身體強壯、疾病嚴重的病人可以加倍,年老體弱的人就減半。扁鵲的灸法,累積灸到一百壯、一千壯,只有《明堂》多說針灸六分,灸三壯。凡是灸頭部、胸膈、鳩尾,不宜多灸,但是都要根據疾病的輕重來增加或減少,不要太死板。所以《明堂》禁灸的穴位,也可以灸一壯到三壯,所以心臟中風的人也可以灸心俞穴,不能死搬硬套。用火珠或火鏡點艾最好了,其次用清麻油紙燃點也很好。
調養法,凡灸,預卻熱物,服滋腎藥;及灸,選其要穴,不可太多,恐氣血難當。灸氣海煉臍,不可臥灸。素火盛者雖單灸氣海,亦必灸三里瀉火。灸後未發,不宜熱藥;已發,不宜涼藥。常須調護脾胃,俟其自發,不必外用酒蔥熨等法。發時或作寒熱如瘧,亦不可妄服藥餌。落靨後,用竹膜紙貼三五日,次用所宜服藥,以麻油水粉煎膏貼之。膿多者一日一易,膿少者兩日一易,使膿出多而疾除也。務宜撙節飲食,戒生冷、油膩、魚蝦、筍蕨,量食牛肉、小雞。長肉時方可量用鰍鱔、水雞、豬肚、老鴨之類,謹避四氣七情六慾,持以歲月必復。
白話文:
調養的方法,凡是灸治,都要先預防熱症,服用滋養腎臟的藥物;開始灸治時,要選擇重要的穴位,不可過多,以免氣血難以承受。灸氣海穴和煉臍穴時,不可躺著灸。體質燥熱的人,即使只灸氣海穴,也一定要灸三里穴來瀉火。灸治後尚未發熱,不宜服用溫熱的藥物;已經發熱,不宜服用寒涼的藥物。平常要調養脾胃,等待它自然發熱,不需要額外使用酒、蔥、熨等方法。發熱時,如果出現寒熱交替像瘧疾一樣的症狀,也不可隨便服用藥物。痘瘡消退後,用竹膜紙貼上三五天,然後再服用適當的藥物,用麻油水粉煎成膏藥貼敷。膿液多的,一天換一次藥,膿液少的,兩天換一次藥,讓膿液儘快排出來,疾病就能很快消除。務必節制飲食,戒除生冷、油膩、魚蝦、筍蕨等食物,可以適量食用牛肉、小雞。長出肉後,才可以適量食用泥鰍、鱔魚、豬肚、老鴨等食物。要謹慎避開四氣(春夏秋冬)、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六慾(財色名食睡性),持之以恆,時間久了,身體自然會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