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97)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97)

1. 治瘡門

凡用,入石臼內另搗為末,不可曬焙,亦不可單服,塞實腸胃。

松子,

松子甘芳溫無毒,補虛益氣滑肌肉,花雖味美熱上焦,節主歷節筋骨縮,葉治濕風長髮毛,根益五勞闢五穀。

松子,主虛羸少氣,補不足,滑肌膚,實腸胃,久服延年。得柏子仁,治老人虛秘。兼治諸風邪氣,風痹寒氣。松花,酒服輕身,療病勝枝葉,但多食能發上焦熱病,松黃湯:松花、蒲黃、川芎、當歸、石膏各等分,紅花少許,水煎、細呷。治產後壯熱,頭痛頰赤,唇焦口渴,煩躁昏悶。

松節,溫。主百節久風,風虛腳痹、四肢軟弱疼痛或轉筋攣痛。丹溪云:松屬金。用其節炒焦,治筋骨間病,能燥血中之濕也。松葉,味苦、溫,無毒。主罨風濕瘡、凍瘡,生毛髮,安五臟,守中不飢,延年,兼治腳氣風痹,歷節風、中風口喎,瘟疾惡瘡,並煮汁釀酒服之,效。松根白皮,補五勞,益氣,辟穀不飢。

又樹皮綠衣,合和諸香燒之其煙團聚,青白可愛。

楓香,

楓香脂味苦辛平,癮疹風癢齒痛輕,皮能止痢並霍亂,又云浮腫可疏行,子甘性熱燥痰血,殺蟲癩疥用相停。

遇風善搖;香,言其氣也。又名白膠香。無毒。主癮疹風癢,齒痛,浮腫及吐血不止。丹溪云:屬金而有水與火。性疏通,故木易有蟲穴。其脂液為外科要藥。凡使,另研。楓皮,味辛、平,澀,小毒。止水痢,霍亂。消腫,無非疏通,非澀也。大楓子,味甘,性熱。主癘風、癩疥、瘡癬,殺蟲。多服燥痰傷血。入丸藥去殼,紙捶去油,外調瘡藥帶油。

白芨,

白芨苦辛平無毒,癰疽疥癬裂皮肉,平胃風痱緩不收,補肺止血治打撲。

及,苙也,欄也。葉初生似井欄。陽中陰也。主癰腫惡瘡,敗疽死肌,除白癬疥蟲。嚼塗手足皸裂、痔瘻、刀箭湯火等瘡,生肌止痛方多用之。平胃中邪氣,賊風鬼擊,痱緩不收。治久咳,嘔血,咯血,腸風血痢。單用為末,米飲調服。凡被打拷,肺竅控損見血者尤妙,以其能補肺竅也。

又衄血不止者,津調塗山根立止。珍云:澀肺與白蘞性治大同,兼治結熱不消,陰痿面黯,令人肌滑。入丸可少用作糊。水洗紫石英為使,惡理石,畏李核、杏仁,反烏頭。

白蘞,

白蘞無毒苦甘平,斂諸瘡口故留名,除熱目赤殺火毒,女陰腫痛兒癇驚。

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痔漏、撲損刀箭湯火等瘡,散結止痛生肌。《衍義》云:白蘞、白芨,古今服餌方少用,多見於斂瘡方中,二物多相而行。又除熱目中赤,殺火毒,女子陰中腫痛,下赤白,小兒驚癇,瘟瘧。代赭為使,反烏頭。又一種赤蘞,功用與白蘞同,但表裡俱赤耳。

五倍子,

五倍子平酸苦味,治肺風毒濕癬瘡,眼腫牙疳並痔痢,頑痰熱渴可煎湯。

白話文:

治瘡門

凡是使用藥材,都要先放在石臼裡搗成粉末,不可以曬乾烘烤,也不可以單獨服用,以免塞住腸胃。

松子味甘性溫,沒有毒性,可以補虛益氣、滋潤肌肉。松花雖然味道鮮美,但多吃容易生熱;松節主要治療筋骨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松葉可以治療濕風、促進頭髮生長;松根則可以治療五勞七傷、排除五穀積滯。

松子可以治療虛弱少氣、不足之症,滋潤肌膚,充實腸胃,長期服用可以延年益壽。與柏子仁搭配服用,可以治療老年人便秘。還可以治療各種風邪、風濕痹痛、寒邪等症狀。松花用酒送服可以輕身健體,療效勝過枝葉,但多吃容易導致上焦熱病。松黃湯(松花、蒲黃、川芎、當歸、石膏各等分,紅花少許)水煎服用,可以治療產後壯熱、頭痛、面頰紅赤、口乾舌燥、煩躁昏悶等症狀。

松節性溫,可以治療久病引起的關節疼痛、風濕引起的腳部痹痛、四肢軟弱疼痛或抽筋攣痛等。丹溪先生說:松樹屬金。將松節炒焦後使用,可以治療筋骨疾病,能燥濕。松葉味苦性溫,無毒,可以治療風濕瘡、凍瘡,促進毛髮生長,滋養五臟,使人精神飽滿、延年益壽,還可以治療腳氣、風濕痹痛、關節疼痛、中風口眼歪斜、瘟疫惡瘡等,可以將其煮汁釀酒服用,療效顯著。松根白皮可以治療五勞七傷,益氣,防止飢餓。

松樹的樹皮外層綠色部分,與其他香料一起燃燒,其煙霧團聚,青白可愛。

楓香脂味苦辛性平,可以治療癮疹、風癢、牙痛等症狀;楓香樹皮可以治療痢疾、霍亂;楓香樹皮還可以治療浮腫;楓香子味甘性熱,可以燥濕化痰,殺蟲,治療癩瘡疥癬等,但服用過量會傷血;楓香脂是外科常用藥材。使用楓香脂時,需另行研磨。楓樹皮味辛性平,略帶澀味,有小毒,可以止瀉,治療霍亂,消腫。大楓子味甘性熱,主治癘風、癩疥、瘡癬等,可以殺蟲,但服用過量容易燥傷津液。入丸藥使用時需去殼,用紙捶去油,外用於瘡瘍時則需帶油。

白芨味苦辛性平,無毒,可以治療癰疽、疥癬、皮膚裂傷等;可以治療胃風引起的痱子;可以補肺止血,治療跌打損傷。

白芨,其葉初生時像井欄,性屬陰。主治癰腫惡瘡、敗疽、壞死肌肉、白癬疥瘡等。可以研磨後塗抹於手足皸裂、痔瘡、刀傷、箭傷、燙傷等創口,可以生肌止痛。很多生肌止痛的方劑都用到它。可以治療胃中邪氣、中風、痱子等。治療久咳、嘔血、咯血、腸風血痢等,單獨使用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凡是被打拷打,肺部受損出血者尤為有效,因為它可以補肺。

又可以治療鼻出血不止,用米湯調和後塗抹在山根處,可以立即止血。珍先生說:白芨的收斂肺氣的功效與白蘞相似,都可以治療結熱不消、陽痿、面色暗淡等症狀,使肌膚光滑。入丸劑使用時用量宜少,可作成糊狀使用。用水清洗過的紫石英可以與其同用,忌與理石同用,畏李核、杏仁,反烏頭。

白蘞無毒,味苦甘性平,可以收斂各種瘡口,故此得名。可以清熱,治療目赤,殺滅火毒,治療婦女陰部腫痛,小兒驚癇等。

主治癰疽、發背、疔瘡、瘰癧、痔漏、跌打損傷、刀傷、箭傷、燙傷等,可以散結止痛,生肌。衍義書中說:白蘞和白芨,古代的藥方中使用較少,多見於收斂瘡口的方劑中,這兩種藥材常常一起使用。還可以清熱,治療目赤,殺滅火毒,治療婦女陰部腫痛,陰道分泌物異常,小兒驚癇、瘟疫等。代赭石可以與其同用,反烏頭。還有一種赤蘞,功效與白蘞相同,只是顏色是紅色的。

五倍子性平,味酸苦,可以治療肺風、毒濕、癬瘡、眼腫、牙疳、痔疾、痢疾等,可以治療頑痰、熱渴等症狀,可以煎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