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82)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82)

1. 治寒門

出高良郡,形似山姜。純陽,無毒。主胃中暴冷、逆衝心痛,或腹內亦痛、霍亂轉筋、翻胃嘔食、瀉痢,消宿食,解酒毒,兼去風冷痹弱腳氣。大抵溫中下氣,消積健脾,與諸豆蔻同功。銼碎,麻油拌炒。

紅豆蔻,

紅豆蔻辛溫無毒,腸虛水瀉痛心腹,霍亂嘔酸酒毒醒,更闢瘴霧忌多服。

云是高良薑子,微帶紅色,主腸虛水瀉、心腹攪痛、霍亂、嘔吐酸水,解酒毒,去宿食,闢瘴霧氣毒,兼治冷氣腹痛,吐瀉痢疾。不宜多服,令人舌粗,不思飲食。

白豆蔻,

白豆蔻味辛大溫,上焦氣冷補還元,散肺中滯退雲翳,助肺消積止胃翻。

色白,形如豆。凡物盛多謂之寇,一顆內子有百粒,故名。無毒。升也,陽也。入手太陰、太陽經。別有清高之氣,補上焦元氣不足,散胸中冷氣,破肺中滯氣,退白睛中紅翳,如赤眼暴發則不宜用。東垣云:溫中止霍亂而助脾。主消冷積,止心腹冷痛,寬胸進食。若冷吐翻胃,遇食即吐,單用二三枚為末,酒調服之。立效。去皮用。

草豆蔻,

草豆蔻辛氣亦溫,心胃寒痛嘔翻翻,下氣溫中除霍亂,善進飲食退酒煩。

實結於草上。無毒。浮也,陽也。入足太陰、陽明經。主風寒邪犯胃口之上,心腹胃脘作痛作脹,嘔吐霍亂,下氣溫中,補脾胃,磨積滯,調散冷氣甚速,虛弱不能飲食者最宜,兼消酒毒,去口臭。麵包煨熟,去面用。雷公以茱萸同炒,微黃黑,去萸,取豆蔻皮並子杵用之。

肉豆蔻,

肉豆蔻辛溫補中,下氣消痰開胃胸,霍亂心腹多膨痛,實腸久瀉有奇功。

形似豆蔻,對草蔻言,故名肉蔻。無毒。入手陽明經。溫中補脾,消痰飲、宿食、酒毒、冷積。下氣寬胸,開胃止霍亂吐沫,心腹脹痛。實大腸,止虛瀉、冷瀉之要藥也。兼治氣痢、赤白痢、小兒乳霍吐逆、不食作泄、腹內蟲痛、中惡、冷疰鬼氣。《日華》云:肉蔻下氣,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

非若除皮、香附之快泄。《衍義》以為多服泄氣,恐不然。油色肥實肉白者佳。用湯調糯米粉,或醋調麵包,灰火中煨黃熟取出,以紙捶去油淨,勿令犯銅。

縮砂,

縮砂(蜜)辛溫暖脾胃,消食和中止瀉吐,澀腸抑腎奔豚邪,止咳保胎行肺氣。

皮緊縮皺,形色如砂,又名砂仁。無毒。入手足太陰、陽明、太陽、足少陰經。暖胃溫脾,消化酒食,治心腹中虛冷痛,霍亂轉筋,嘔吐水瀉,赤白痢,休息痢,氣痢,澀大小腸,除腎積奔豚氣,止肺氣咳嗽,咳逆上氣,又炒過治妊娠觸傷,胎動腹痛。丹溪云:縮砂治病,行氣故也。

治痢藥中用之,以熱攻熱,乃所以順治也。和皮慢火炒令香熟,刮去皮,取仁搗碎用。與檀香、豆蔻為使則入肺,與人參、益智為使則入脾,與黃柏,茯苓為使則入腎,與赤石脂為使則入大小腸。

白話文:

治寒門

高良薑:產於高良郡,外形像山姜。性溫熱,無毒。主治胃中突然發冷、冷氣逆衝心痛,或腹部也疼痛、霍亂抽筋、噁心嘔吐、腹瀉痢疾,消食積,解酒毒,兼治風寒痺痛引起的腳氣。總體來說,它能溫中降氣、消積健脾,功效與其他豆蔻相似。使用時需將其切碎,用麻油拌炒。

紅豆蔻:紅豆蔻性味辛溫,無毒。主治腸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心腹疼痛、霍亂、嘔吐酸水,解酒毒,去宿食,辟除瘴氣疫毒,兼治腹部冷痛、嘔吐腹瀉痢疾。不宜多服,會導致舌苔厚膩,不想吃東西。據說它是高良薑的種子,帶有微紅色。

白豆蔻:白豆蔻味辛,性大熱。主治上焦氣虛發冷,能補益元氣,散去肺部鬱滯,消除肺部濁氣,輔助肺臟消食,止胃翻。顏色潔白,形狀像豆子。因為果實內含有很多種子,所以叫豆蔻。無毒,具有升提陽氣的作用,走手太陰、太陽經。它具有清利溫煦之氣,能補益上焦元氣不足,散去胸中寒氣,消除肺部鬱滯之氣,消退眼白中的紅翳(但赤眼急性發作時不宜使用)。東垣(指李東垣)說:它能溫中止霍亂,並能健脾。主治消除寒積,止心腹冷痛,寬胸促食。如果出現寒邪引起的嘔吐、胃翻,吃東西就吐,單用二到三枚研成粉末,用酒送服,效果很快。使用時需去皮。

草豆蔻:草豆蔻辛味,性溫。主治心胃寒痛、嘔吐、霍亂,能降氣溫中,增進食慾,消除酒後煩躁。果實生長在草本植物上。無毒,具有浮升陽氣的作用,入足太陰、陽明經。主治風寒邪氣侵犯胃口,引起心腹胃脘疼痛脹滿、嘔吐霍亂,能降氣溫中,補益脾胃,消食積,快速驅散寒氣,虛弱體質不能進食者最適合使用,兼能解酒毒,去除口臭。使用方法:用麵包烤熟,去除麵包,只用豆蔻。雷公(指醫家雷敩)的方法是用茱萸同炒至微黃黑色,去除茱萸,取豆蔻皮和種子搗碎使用。

肉豆蔻:肉豆蔻性味辛溫,能溫中補脾,降氣消痰,開胃寬胸。主治霍亂、心腹脹痛,能治療久瀉。形狀像豆蔻,相對草豆蔻而言,故名肉蔻。無毒,走手陽明經。能溫中補脾,消痰飲、宿食、酒毒、寒積。降氣寬胸,開胃止霍亂引起的唾沫,心腹脹痛。能固大腸,是治療虛瀉、寒瀉的重要藥物。還能治療氣痢、赤白痢、小兒乳食引起的嘔吐逆氣、不食腹瀉、腹內蟲痛、中惡、寒邪鬼氣。《日華子本草》說:肉蔻降氣,是因為脾胃得到補益而能更好地運化,氣自然就下降了。它不像除皮、香附那樣快速瀉下。《醫學衍義》認為多服會泄氣,但這可能不完全正確。油潤飽滿,肉質潔白者為佳。使用方法:用米湯調糯米粉,或用醋調麵包,在灰火中煨至黃熟取出,用紙捶去油脂,使其乾淨,避免接觸銅器。

縮砂仁(蜜):縮砂仁(蜜炙)性味辛溫,能溫暖脾胃,消食和中,止瀉止吐,澀腸固腎,治療奔豚病(一種腹部氣逆的病症),止咳保胎,行肺氣。果皮緊縮皺褶,形狀像砂粒,又名砂仁。無毒,走手足太陰、陽明、太陽、足少陰經。能溫胃溫脾,消化酒食,治療心腹虛冷疼痛、霍亂抽筋、嘔吐腹瀉、赤白痢、休息痢、氣痢,澀腸止瀉,去除腎積奔豚氣,止肺氣咳嗽、咳逆上氣,炒過後還能治療妊娠期間外力衝擊導致的胎動腹痛。朱丹溪(指朱震亨)說:縮砂仁治病,是因為它能行氣。治療痢疾時使用它,用熱性藥物治療熱性病,是順應病情治療的方法。使用方法:去皮,用文火炒至香熟,刮去皮,取仁搗碎使用。與檀香、豆蔻同用則入肺經,與人參、益智同用則入脾經,與黃柏、茯苓同用則入腎經,與赤石脂同用則入大小腸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