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70)
內集·卷二 (70)
1. 治燥門
作湯沐,潤毛髮,滑皮膚。
油麻,
油麻甘寒炒則熱,通血行氣腸胃滑,去浮風疾潤肌膚,油能解毒療瘡癤。
子可榨油。生則寒,炒則熱。通血脈,行風氣,去頭浮風,滑腸胃,潤肌膚。久食抽人肌肉。麻油,又名香油。殺五黃,下三焦熱毒,通大小腸,治蛔心痛,敷一切瘡癤疥癬。煎膏,生肌止痛,消癰腫,補皮裂,治瘡。食物須逐日熬熟用,經宿即動氣,有牙齒並脾胃冷止,消渴、精滑者,切不可吃。
況煎煉服之與火無異,人家積油百石則生火。油麻亦有二種,白者潤肺,黑者潤腎。
葵子,
葵子甘寒滑小腸,催生下乳穿瘡瘍,根主瘡淋解椒毒,葉堪作菜莫多嘗。
葵,揆也。《左傳》能衛其足者,知也。惟知所以能揆,此即常食葵菜。覆養經冬,至春作子,故謂之冬葵子。無毒。性滑利。宣導熱壅,利小腸,通癃閉及卒關格、二便不通、支滿欲死、妊娠患淋,或卒下血、倒產難產、子死腹中,或乳難內閉、乳汁不通,並微炒搗碎煮濃汁服之。一切瘡腫癤毒未出膿者,水吞三四粒,即作竅出膿。
根主惡瘡、淋閉、利小便,止消渴,解蜀椒、丹石毒。小兒吞錢,煮汁飲之,立出。葉為百菜主,其心傷人,小兒發斑惡腫,絞汁飲之。性冷利,不可多食。又霜葵多食吐水,動五飲。四季食生葵令飲食不消,發宿疾,動風氣,天行病後食之喪明。合鯉魚食害人,又無蒜勿食。
黃芩為使。
蜀葵,
蜀葵甘寒鈍人性,解熱利便根莖勝,葉消熱痢制石丹,子除水腫風疥病,花有五色能潤燥,赤白帶下偏相應。
種出巴蜀,似葵,花有五色,如槿花。無毒。陰中陽也。久食鈍人性靈。根莖,主客熱,利小便,散膿血惡汁。葉,主熱毒下痢及丹石發熱結,煮食或搗汁服之。又燒灰敷金瘡,搗爛敷火瘡。子,主水腫淋澀,催生落胎,治一切瘡疥瘢疵土靨,小兒風疹。花,赤者治血燥,白者治氣燥;赤治赤帶,白治白帶,空心酒下。又白者治痎瘧,並陰乾用。
黃蜀葵花,
黃蜀葵花治便淋,用子催生待產臨,瘡家要藥惟敷傅,能消膿水久侵淫。
近道處處有之。另是一種,非蜀葵中黃者,葉尖狹,多刻缺,夏末開花淡黃色,葉心下有紫檀色,六七月採。陰乾或日乾。治小便淋。難產催生,取子四十九粒,焙為末,溫水下;根煮濃汁冷服亦好。《衍義》云:瘡家要藥。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作末敷之即愈。又有一種龍葵,苦寒,無毒。
北人謂之苦葵,葉圓花白,子若牛李子,生青熟黑,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其子療疔腫,其根為末,入麝少許,敷發背癰疽甚瘥。
蘇木,
蘇木甘鹹平去瘀,風噤血癖氣凝聚,通經產後是靈丹,瘡損下痢與嘔吐。
出蘇方國,故名,即今用染色者。無毒。可升可降,陽中陰也。去瘀血和新血之劑。主男婦中風口噤不語,虛勞,血癖,氣滯,婦人氣血心腹痛,月候不調或經閉不通。產後惡露衝心,腹中絞痛,脹悶欲死及蓐勞,失音,血噤,血暈。消腫毒,排膿止痛,一切金瘡撲損並用。
白話文:
治燥門
以湯藥洗沐,滋潤毛髮,使皮膚光滑。
油麻(芝麻):
芝麻味甘性寒,炒熟則性溫。能促進血液循環,潤滑腸胃,去除浮腫和風寒,滋潤肌膚。芝麻油能解毒,治療瘡癤。芝麻可榨油,生芝麻性寒,炒熟則性溫。能通暢血脈,行氣活血,去除頭風,潤滑腸胃,滋潤肌膚。但長期食用會消耗肌肉。芝麻油又名香油,能殺死五種蟲害(五黃),去除三焦的熱毒,通暢大小腸,治療蛔蟲引起的心痛,外敷一切瘡癤、疥癬。煎成膏狀,能生肌止痛,消腫,治療皮膚裂口和瘡瘍。食用芝麻需每日熬熟食用,隔夜則會產生氣,如有牙齒問題、脾胃虛寒、消渴、遺精者,絕對不可食用。
大量煎煉服用芝麻油如同火攻,大量儲存芝麻油會自燃。芝麻油也有兩種,白色的潤肺,黑色的潤腎。
葵子(冬葵子):
葵子味甘性寒,能潤滑小腸,催生下乳,治療瘡瘍。葵根主治瘡瘍、淋病,解毒椒毒;葵葉可作菜餚,但不可多吃。
葵,指揆度。如同《左傳》所言,「能衛其足者,知也」,唯有明知所以才能揆度,這就如同經常食用葵菜。葵菜在冬天覆蓋養護,到春天結子,故稱冬葵子。冬葵子無毒,性滑利,能疏通熱邪壅塞,通利小腸,治療癃閉、突然昏厥、大小便不通、腹部脹滿瀕死、妊娠期尿頻、突然出血、難產、死胎腹中、乳汁不通等症狀。將其微炒搗碎煮濃汁服用。一切瘡腫癤毒未化膿者,吞服三至四粒,即可化膿。
葵根主治惡瘡、淋病、利尿,治療消渴,解蜀椒、丹石毒。小兒吞食銅錢,服用葵根煮汁即可排出。葵葉是百菜之首,但葵心傷人,小兒發斑惡腫,可絞汁服用。葵性寒利,不可多吃。霜打的葵菜多吃會嘔吐腹瀉。四季食用生葵菜會導致消化不良,誘發宿疾,加重風寒,天行病後食用會導致失明。與鯉魚同食有害,且不可與蒜同食。
黃芩為葵子的輔藥。
蜀葵:
蜀葵味甘性寒,長期食用會使人遲鈍。蜀葵根莖能清熱利尿;葉能治療熱毒下痢和丹石引起的發熱結石;子能治療水腫、淋病、疥瘡;花有五種顏色,能潤燥,紅色治療赤帶,白色治療白帶,需空腹服用。
蜀葵產於巴蜀地區,類似葵菜,花有五色,如槿花。無毒,屬陰中之陽。長期食用會使人遲鈍。根莖主治客熱,利小便,排出膿血惡汁。葉主治熱毒下痢及丹石引起的發熱結石,可煮食或搗汁服用。也可燒成灰敷於金瘡,搗爛敷於火傷。子主治水腫、淋病、催生、墮胎,治療一切瘡疥、瘢痕、土靨、小兒風疹。花,紅色治療血燥,白色治療氣燥;紅色治療赤帶,白色治療白帶,空腹用酒送服。白色蜀葵花還能治療瘧疾,需陰乾後使用。
黃蜀葵花:
黃蜀葵花能治療尿頻,其子能催生;是治療瘡瘍的良藥,能消退膿水,治療久治不癒的瘡瘍。
黃蜀葵在各地均有生長。與蜀葵中的黃色品種不同,葉尖狹窄,多缺刻,夏末開花,花色淡黃,葉心下有紫檀色,六七月份採收。陰乾或曬乾。能治療尿頻,難產催生,取49粒種子焙成粉末,溫水送服;或將根煮濃汁冷服亦可。《衍義》記載:是治療瘡瘍的良藥。各種惡瘡膿水久治不癒者,研末敷之即可痊癒。另有一種龍葵,苦寒無毒。
北方人稱之為苦葵,葉圓花白,果實像牛李子,生時青色,熟時黑色,食用能解勞乏、少睡,去除虛熱腫脹。龍葵的果實能治療疔瘡腫毒,其根研末,加入少量麝香,能治療發背癰疽,療效甚佳。
蘇木:
蘇木味甘鹹性平,能活血化瘀,治療中風口噤、血瘀、氣滯;產後是良藥,治療瘡瘍、下痢、嘔吐。
產自蘇方國,故名,即現在用於染色的蘇木。無毒。可升可降,屬陽中之陰。能活血化瘀,使新血暢通。主治男女中風口噤不語,虛勞,血瘀,氣滯,婦女氣血心腹痛,月經不調或閉經。產後惡露衝心,腹中絞痛,脹悶欲死及產後勞損,失音,血噤,血暈。能消腫解毒,排出膿液,止痛,治療一切金瘡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