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9)
內集·卷一 (9)
1. 傷寒脈法
大浮數滑動陽脈,陰病見陽生可得:沉澀弦微弱屬陰,陽病見陰終死厄:陰陽交互最玄微,浮中沉法卻明白。
陰陽脈皆五者,脈從五行生也。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陰病見陽脈者生,邪自里之表,欲汗解也。如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是也。陽病見陰脈者死,邪自表達里,正氣虧陷,如譫語脈沉是也。《活人書》謂雜病與傷寒脈不同,其實同也,況傷寒中亦有雜病,雜病中亦有傷寒。
傷寒雜病脈之陰陽一而已矣。自《百證歌》舉其概,丹溪發其微,然後知脈當從仲景與叔和《脈經》,不當泥高陽生之《脈訣》也。
浮脈察表之實虛,傷寒先辨人迎,及傳而變,次別諸經。
白話文:
脈象浮滑有力屬於陽氣,陰證出現陽脈則預示病情好轉,可望康復;脈象沉澀弦細微弱屬於陰氣,陽證出現陰脈則預示病情危重,性命堪憂。陰陽交互變化至為微妙,但浮沉法則卻很明朗。
人體有五種陰陽脈,皆源於五行。邪氣在體表則顯陽脈,邪氣在內則顯陰脈。陰證出現陽脈,說明邪氣由裡向外走,預示病情好轉,可能出汗而解。例如厥陰中風,脈象微浮則預示病情好轉,脈象不浮則預示病情未愈。陽證出現陰脈,說明邪氣由表向裡走,正氣虛弱,預示病情危重,例如神志不清,脈象沉細。
《活人書》認為雜病與傷寒的脈象不同,但實際上是一樣的,況且傷寒中也包含雜病,雜病中也包含傷寒。
傷寒雜病的脈象陰陽只是一種而已。自《百證歌》概括了脈象的總體規律,丹溪先生進一步闡明了脈象的細微變化,由此可知,脈象應當遵循仲景與叔和《脈經》的理論,不應拘泥於高陽生的《脈訣》。
浮脈觀察表證的虛實,傷寒要先辨別人迎脈,然後觀察其傳變,再分別辨別其他經脈的脈象。
尺寸俱浮太陽表;浮而緊澀是傷寒,浮而數者熱不小;
脈尺寸俱浮、有力有神者,可汗;脈遲者,不可汗。
浮而緩者是傷風,宜解肌,不可汗。
浮大有力熱易曉;浮而長大(太陽)合陽明,浮而弦大少陽了。
中切陽明少陽經,尺寸俱長陽明病;浮長有力兼太陽,無汗,宜發汗。
長大有力為熱甚;
當解肌。
長數有力熱可平,長滑實大宜通利:尺寸俱弦和少陽,凡弦脈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汗乃定;弦遲弦小弦微虛,內寒宜溫。
弦大弦長滑熱盛。
熱甚宜解。
沉脈察裡虛與實,尺寸沉細屬太陰;沉微少陰微緩厥(陰),沉遲無力陰氣深;
白話文:
如果脉象浮在寸关尺三处,代表病症表在太阳经;如果浮且紧涩,就是伤寒,浮且数则说明热症不轻;脉象浮在寸关尺三处,有力且有神,可以出汗;脉象迟缓,则不宜出汗。
如果脉象浮且缓,则是伤风,需要解表,不宜出汗。
浮大有力,热症易辨;浮且长,又大,则是太阳经合阳明经;浮且弦,又大,则为少阳经。
中指诊脉,阳明经和少阳经,寸关尺三处都长,则为阳明经病;浮长有力,兼太阳经,不出汗,宜发汗。
长且大,又有力,则说明热症很严重;需要解表。
长且数,有力,热症可以平息;长且滑,实且大,宜通利;寸关尺三处都弦,则为少阳经,凡弦脉只可和解。
浮弦兼表,出汗即可安定;弦迟、弦小、弦微虚,则说明内寒,需要温补。
弦大、弦长、滑,则说明热症很盛;热症严重,需要解表。
沉脉观察里虚与实,寸关尺三处都沉细,则为太阴经;沉微,少阴经,微缓厥,沉迟无力,则说明阴气深;
脈沉微、沉細、沉遲、沉伏無力,為無神,為陰盛而陽微,急宜生脈回陽。
沉疾有力為熱實,養陰退陽邪不侵。
脈沉疾、沉滑、沉實有力,為有神,為熱實,為陽盛陰微,急宜養陰以退陽也。大抵沉診之法,最為緊關之要,以決陰陽冷熱用藥,生死在於毫髮之間,不可不仔細察之。凡脈中有力為有神可治,無力為無神難治。抑論傷寒脈非一端,陰陽俱緊澀,傷寒也;若前傷寒,鬱熱未淨,重感於寒,則變為溫瘧。
陽浮陰弱,傷風也;若前傷風,蘊熱未已,重感風,則變為風溫。陽濡陰急,當夏先傷濕而後傷暑,乃濕溫脈也。陽浮陰濡,當春先傷溫氣而後感風,乃風溫脈也。陽脈洪數,陰脈實大,溫毒脈也。當春夏感熱而又遇濕熱,兩熱相合,故溫毒發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濕溫脈也。
白話文:
脈搏沉而微弱、細小、遲緩、深陷無力,表示身體氣血不足,陽氣衰微,陰氣過盛,需要緊急使用生脈藥物來回補陽氣。
脈搏沉而有力,表示身體有熱邪,需要滋養陰氣,退去熱邪,防止外邪入侵。
脈搏沉而疾速、滑利、堅實有力,表示身體有神氣,熱邪盛行,陽氣旺盛,陰氣不足,需要緊急使用滋陰藥物來退去陽邪。總之,判斷脈象沉浮是診病的關鍵,可以決定用藥方向,治療效果的成敗就在於細微之處,不可不謹慎觀察。凡是脈搏有力,表示有生機可以治療,無力則表示無生機,難以醫治。
傷寒脈象不只一種,陰陽氣血都緊澀,是傷寒的表現;如果之前患過傷寒,體內熱邪未消,再次受到寒邪入侵,就會變成溫瘧。
陽氣浮而陰氣弱,是傷風的表現;如果之前患過傷風,體內熱邪未消,再次受到風邪入侵,就會變成風溫。陽氣濕潤而陰氣急迫,夏天先受濕邪後受暑邪,就是濕溫脈象。陽氣浮而陰氣濕潤,春天先受溫邪後受風邪,就是風溫脈象。陽脈洪大而快速,陰脈堅實而大,是溫毒脈象。春天夏天感染熱邪又遇到濕熱,兩種熱邪結合,就會發斑疹。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是濕溫脈象。
長夏先傷濕而後傷暑,陰陽俱盛,溫瘧脈也。先傷風寒,餘熱未淨,重感於寒所致。若脈陰陽皆沉,而證似太陽者,乃冬時天暖,溫氣所犯。或同病異名,或同脈異經,病皆起於中宮濕土,與傷寒相似,不可不辨。
白話文:
長夏時期,首先受到濕氣傷害,接著會因暑熱影響,體內陰陽之氣都處於強盛狀態,這是溫瘧的特徵。如果先前已受風寒侵襲,但餘熱尚未完全消散,再遭受寒冷侵襲,則可能引發此症狀。若脈象顯示陰陽皆沈,且症狀類似太陽病,可能是冬季天氣暖和時,溫熱之氣造成的問題。此外,有些病狀雖名稱不同,但脈象或經絡表現不同,但所有這些病症都源起於中宮的濕土,與傷寒類似,必須要能區分清楚。
2. 雜病脈法
以所集雜病為次,《脈訣舉要》為主,兼採《正傳》、《權輿》權度補之,附溫暑內傷。
中風脈浮,滑兼痰氣;其或沉滑,勿以風治;或浮或沉,而微而虛;扶危治痰,風未可疏;浮遲者吉,急疾者殂。
若風廢癱瘓,脾緩者不治。《捷徑》云:風疾脾緩空費力,癆疾心數命難存。
中寒緊澀,陰陽俱盛,法當無汗,有汗傷命。
陽緊,寒在上焦作吐;陰緊,寒在下焦自利;陰陽俱緊,上下皆受寒也,法當無汗,反自汗者,亡陽不治。
傷風之脈,陽浮陰弱,邪在六經,或弦而數。
陽浮,衛中風也;陰弱,榮氣弱也。邪在六經者俱弦。
暑傷於氣,所以脈虛,弦洪芤遲,體狀無餘。
白話文:
以收集的各種雜病資料為參考,《脈訣舉要》為主要依據,同時參考《正傳》、《權輿》等書籍作為補充,並加入溫暑內傷的內容。
中風的脈象浮而滑,伴隨痰氣;如果脈象沉而滑,就不能用治療風的方法;或者脈象時浮時沉,而且微弱虛浮,應以扶危救治痰症,不可輕易疏散風邪;脈象浮而遲緩者為吉,急促者則難以挽回。
如果因風邪導致癱瘓,脾氣虛弱者不可治療。《捷徑》中說:風疾伴隨脾氣虛弱,即使費力治療也無效;癆疾伴隨心律加快,生命難以保全。
中寒導致脈象緊而澀,陰陽氣盛,理應無汗,若出現汗出則會危及生命。
陽氣緊縮,寒邪在上焦導致嘔吐;陰氣緊縮,寒邪在下焦導致腹瀉;陰陽氣都緊縮,則上下皆受寒邪侵襲,理應無汗,若反而出現自汗,則為亡陽之象,不可治療。
傷風的脈象,陽氣浮而陰氣弱,邪氣侵犯六經,脈象可能弦而數。
陽氣浮,代表衛氣受風邪侵襲;陰氣弱,代表營氣虛弱。邪氣侵犯六經者,脈象都呈現弦狀。
暑邪傷及氣陰,所以脈象虛弱,弦而洪大,遲而空虛,體態消瘦。
脈虛而微弱,或浮大而散,或隱不見,微弱隱狀,皆虛類也。
暑熱病劇,陰陽盛極,浮之而滑,沉之散澀,汗後躁大,死期可刻。
得汗後,脈躁大者固死;入里七八日來,脈不躁數而澀小者,亦死。
溫脈無名,隨見諸經,未汗宜強,虛緩傷生。
溫脈隨各臟腑所見而治。未汗脈強急者生,虛緩者死;已汗表證不退,脈強急者死,或入里腹痛甚、下利者死。
溫脈濡緩,或兼澀小,入里緩沉,浮緩在表,若緩而弦,風濕相攪。
浮緩在表,沉緩在裡,或弦緩,或浮緩,風濕相搏也。
脈緊而澀,或浮而弦,或芤而虛,是為燥證。
澀主燥,風燥兼浮而弦,血燥兼芤而虛。
白話文:
脈搏虛弱無力,或浮大而散亂,或隱藏不見,這些微弱隱藏的現象都是虛弱的徵兆。
暑熱病症嚴重,陰陽失衡,脈搏浮滑而散澀,出汗後躁動厲害,死亡時間不遠。
出汗後,脈搏躁動厲害的人必然死亡;如果病症進入臟腑七、八天,脈搏不躁動而澀小,也會死亡。
溫脈是指一種特殊的脈象,它會隨著不同的經脈而變化,未出汗時脈搏強勁有力,虛弱緩慢則危及生命。
溫脈根據不同的臟腑表現來治療。未出汗時,脈搏強勁有力則可生,虛弱緩慢則會死亡;出汗後,表症未退,脈搏強勁有力則會死亡,或進入臟腑腹痛劇烈、腹瀉則會死亡。
溫脈濡滑緩慢,或伴隨澀小,進入臟腑則緩慢沉伏,表面的脈象則浮緩,如果緩慢而弦緊,則可能是風濕相互糾纏。
浮緩在表面,沉緩在裡,或弦緊緩慢,或浮緩,都是風濕相互搏鬥的表現。
脈搏緊而澀,或浮而弦緊,或虛弱無力,都是燥證的表現。
澀主燥,風燥伴隨浮而弦緊,血燥伴隨虛弱無力。
虛火數浮,實火沉大,隨其所見,細數為害。
脈浮洪數無力為虛火,脈沉實大有力為實火。如洪數見左寸心火,右寸肺火,左關肝火,右關脾火,兩尺為腎經命門火。
內傷勞役,豁大不禁;若損胃氣,隱而難尋。內傷飲食,滑疾浮沉;內傷勞食,數大澀浸。右關緩緊,寒濕相尋;右關數緩,濕熱兼臨;數又微代,傷食感淫。
心脈變見於氣口,肝木亦挾心火之勢而來迫肺金,故大如急數,為無力不禁耳。內傷輕者,右關沉滑;內傷重者,氣口浮滑。右寸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澀者,肺之本脈,代者,元氣不相接續,此飲食失節,勞役過甚,大虛之脈也。右關脾脈數中顯緩,且倍於各臟,此勞役輕,而傷飲食濕熱重也。
白話文:
虛火通常脈象浮而快,實火則脈象沉而有力,根據脈象的不同,就能判斷是哪種火症,並小心預防。
虛火症狀的脈象浮、洪、快,但無力,而實火症狀的脈象沉、實、大,且有力。例如,脈象浮洪數,在左寸脈位置出現,代表心火;在右寸脈位置出現,代表肺火;在左關脈位置出現,代表肝火;在右關脈位置出現,代表脾火;在兩尺脈位置出現,代表腎經命門火。
內傷勞役,容易導致氣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生病;如果損傷胃氣,則症狀隱蔽,不易察覺。內傷飲食,容易導致滑疾,脈象浮沉不定;內傷勞食,容易導致脈象數、大、澀。右關脈緩慢而緊,代表寒濕之症;右關脈數而緩,代表濕熱之症;脈象數且微弱,代表傷食或飲食過度。
心脈的變化會反映在氣口脈,肝木也會因為挾帶心火的力量,而影響肺金,因此脈象會表現出急數,且無力。內傷輕者,右關脈沉滑;內傷重者,氣口脈浮滑。右寸氣口脈急而大,且頻率快,偶爾會出現代脈,而脈象澀,代表肺的本脈虛弱,代脈代表元氣不足,這是飲食失節,勞役過度導致的大虛之脈象。右關脾脈頻率中等,但顯得緩慢,且比其他臟腑的脈象頻率快,代表勞役程度輕,但傷飲食濕熱程度重。
數多燥熱,緩多濕熱。若脾脈大數,時微緩一代者,飲食不節,寒溫失所也。
下手脈沉,便知是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其或沉滑,氣兼痰飲。
滑者多血少氣,澀者少血多氣。尺脈澀堅,血實氣虛;尺脈細微,氣血俱虛;脈細代者氣衰;絕者,氣欲絕;伏澀難治,幾於欲絕也。
諸證失血,皆見芤脈,隨其上下,以驗所出。大凡失血,脈貴沉細,設見浮大,後必難治。
脈得諸澀濡弱為亡血。脈浮面白色薄者,裡虛亡血。脈夾輕輕、尺中獨浮、目睛暈黃者為衄血。或沉弦而虛、面白短氣、目瞑、小腹滿者,因勞衄血。太陽脈大而浮者,衄吐血。如懸鉤搏手,或沉弦者,衄血。肺脈弦急者,咳而唾血。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腸澼下膿血。脈弦絕則死,滑大則生。血溫身熱者死。脈極虛芤遲為亡血失精。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且有力,多屬燥熱;跳動緩慢且有力,多屬濕熱。如果脾脈跳動快速有力,有時又微微緩慢,說明飲食不節,寒溫失調。
如果寸脈沉伏,就知道是氣虛,沉到極點就成了氣虛伏藏,脈象澀弱難以治療,如果沉伏又滑利,說明氣虛兼有痰飲。
脈象滑利的人多血少氣,脈象澀滯的人少血多氣。尺脈澀滯堅硬,說明血實氣虛;尺脈細小微弱,說明氣血俱虛;脈細微而代脈,說明氣衰;脈象完全消失,說明氣快要絕了;脈象沉伏澀滯難以治療,幾乎快要斷氣了。
各種因失血導致的病症,都會出現芤脈,根據脈象在寸、關、尺的位置,可以判斷失血的部位。一般而言,失血的脈象應該沉細,如果出現浮大,預後就會很差。
脈象澀滯、濡弱,說明失血。脈象浮而表面白色,且薄弱,說明內虛失血。脈象輕浮,尺脈獨自浮起,眼球發黃,說明鼻出血。脈象沉弦而虛弱,面色蒼白、氣短、眼閉、小腹脹滿,說明勞累導致鼻出血。太陽脈浮大,說明鼻出血或吐血。脈象像懸鉤一樣,或沉弦,說明鼻出血。肺脈弦急,說明咳嗽吐血。脈象浮弱,按之消失,說明下血。咳嗽煩躁,必定會吐血,腸道瀉下膿血。脈象弦急而消失,就會死亡;脈象滑利而有力,就會活下來。血溫身熱,就會死亡。脈象極度虛弱、芤細且遲緩,說明失血、失精。
偏弦為飲,或沉弦滑,或結澀伏,痰飲中節。
痰飲脈皆弦而兼微沉滑,惟肺飲有喘不弦。若雙弦者,乃寒飲也。或大下後善虛,若浮弦大實者,膈有稠痰宜吐。久得結脈,或澀或伏者,痰飲膠固於中,阻滯節上脈道故也。
郁脈皆沉,血芤氣澀,濕鬱緩沉,熱乃數極。痰鬱滑弦,滑緊因食,郁甚則滯,或結代促。
六郁脈皆兼沉,甚則伏,又甚則結促代。惟有胃氣可治,在上則見於寸,在中則見於關,在下則見於尺,左右亦然。
平脈弦大,勞損而虛;大而無力,陽衰易扶;數而無力,陰火難除;寸弱上損,浮大里枯;尺寸俱微,五勞之軀。血羸左濡,氣怯右推,左右微小,氣血無餘。癆瘵脈數,或澀細如,潮汗咳血,肉脫者殂。
白話文:
脈象偏弦,可能是體內有水飲積聚,或沉或滑,或結澀或伏,都是痰飲停留在經絡之中。
痰飲的脈象通常弦而微沉滑,但肺飲則會喘息而無弦。如果兩側脈象都弦,則可能是寒飲。大便瀉後體虛,或脈浮弦而實大,則可能是膈上積有稠痰,需要吐出。長期出現結脈,或澀或伏,表示痰飲膠固在體內,阻礙了經絡氣血運行。
郁證的脈象都沉,血脈細弱而氣澀,濕郁則脈緩沉,熱郁則脈數極。痰郁則脈滑弦,滑緊可能是飲食積滯所致,郁證嚴重則脈滯,或結代或促。
六郁的脈象都兼沉,嚴重則伏,更嚴重則結促代。但胃氣可以治療,在上則見於寸脈,在中則見於關脈,在下則見於尺脈,左右手皆然。
脈象平而弦大,可能是勞損而虛;脈大而無力,可能是陽氣衰弱,容易扶持;脈數而無力,可能是陰火難除;寸脈弱而上損,浮脈大而里脈枯,則可能是氣虛上浮;尺寸脈皆微弱,則可能是五勞之軀。血虛則左脈濡弱,氣虛則右脈推遲,左右脈皆微小,則表示氣血不足。癆瘵的脈象數而澀細,或如絲狀,常伴有潮汗、咳血,肉體消瘦,預後不佳。
凡曰虛損,因虛而有傷損也。虛勞者,因虛而不禁勞,因勞而愈虛也。癆瘵者,勞之極也,即五勞六極也。癆者,牢也,言其病已牢痼而不可解也。諸虛脈多寸關弦大而尺微澀,有火則尺亦大。大者,正氣虛而邪盛;弦者,中寒也。若大而無力者,陽氣虛也;大數無力者,陰血虛也;左右微小者,必成痼冷。
癆症骨蒸潮熱,盜汗,咳嗽見血,或泄不泄,惟肉脫甚,脈數細而澀者死。古云:微數不成病,不名勞。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皆頭暈眩。風浮寒緊,濕細暑虛,痰弦而滑,瘀芤而澀。數大火邪,虛大久極,先理氣痰,次隨症脈。頭痛陽弦,浮風緊寒,熱必洪數,濕細而堅。氣虛頭痛,雖弦帶澀,痰厥則滑,腎厥堅實。
白話文:
所謂「虛損」,指的是因為身體虛弱而造成的損傷。而「虛勞」則是指因身體虛弱而無法承受勞累,勞累後又加重虛弱的狀態。「癆瘵」則是勞累到極點,也就是所謂的「五勞六極」。「癆」指的是牢固,說明病情已經嚴重而無法治愈。
虛證的脈象通常是寸關弦脈大而尺脈微澀,如果有內熱,尺脈也會大。脈象大的原因是正氣虛弱而邪氣盛,弦脈則代表著寒氣。如果脈象大而無力,代表著陽氣虛弱;脈象大而數且無力,代表著陰血虛弱;左右兩側脈象微小,預示著病情將會發展成痼冷。
癆症的症狀包括骨蒸潮熱、盜汗、咳嗽咳血,或有腹瀉或便秘,但主要表現為體重減輕,脈象細而澀的人,往往會死亡。古人說:「脈象微弱而數不構成疾病,不能稱為勞。」
風寒暑濕、氣鬱生涎、下虛上實,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頭暈目眩。風邪浮在表面,寒邪緊縮,濕邪細膩,暑邪虛弱,痰脈弦滑,瘀血脈芤澀。脈象數而大代表著有火邪,虛而大代表著長期勞累。治療時,應先理氣化痰,然後再根據症狀和脈象進行治療。頭痛的脈象,如果陽氣盛則脈象弦,風邪則脈象浮,寒邪則脈象緊,熱邪則脈象洪數,濕邪則脈象細而堅。氣虛頭痛,雖然脈象弦而帶澀,但痰厥則脈象滑,腎厥則脈象堅實。
六經脈症同傷寒,見病機訣云:頭痛短澀應須死,浮滑風痰皆易除。
眼本火病,心肝數洪,右寸關見,相火上衝。
左寸脈洪數,心火炎也;關弦而洪,肝火盛也;右寸關俱弦洪,肝木挾相火之勢,而來侮所不勝之金,而制己所勝之土也。
耳病腎虛,遲濡其脈,浮大為風,洪動火賊。沉澀氣凝,數實熱塞,此久聾者,專於腎責。暴病浮洪,兩尺相同,或兩尺數,陰虛火沖。
若左寸洪數,心火炎也;兩尺洪數,相火炎也,其人必夢遺,耳鳴,或聾。
右寸洪數,鼻衄鼻齄;左寸浮緩,鼻涕風邪。
鼻流清涕。
口舌生瘡,脈洪疾速;若見脈虛,中氣不足。
白話文:
六經脈症跟傷寒病症類似,醫書上記載著:頭痛短促且澀,就應該要擔心了;如果脈象浮滑,表示是風痰,很容易治好。
眼睛的疾病屬於火病,心肝的脈象應該會又快又強,右手寸關脈會明顯,代表相火上衝。
左手寸脈又快又強,代表心火旺盛;關脈弦緊且有力,代表肝火旺盛;右手寸關脈都弦緊有力,代表肝木挾持相火的力量,去攻擊它不應該去攻擊的金,同時也控制著它應該去控制的土。
耳朵的疾病是腎虛,脈象會遲緩濕潤;脈象浮大是風邪,脈象洪大跳動是火邪;脈象沉澀氣凝,脈象數而實則是熱邪阻塞,這是久聾的人,問題都出在腎臟。突然發病脈象浮洪,左右兩尺脈象相同,或者兩尺脈象都很快,代表陰虛火旺。
如果左手寸脈洪數,代表心火炎上;左右兩尺脈象洪數,代表相火炎上,這種人一定會夢遺、耳鳴,甚至耳聾。
右手寸脈洪數,會出現鼻出血或鼻塞;左手寸脈浮緩,會出現鼻涕流鼻風邪。
鼻涕流得很清澈。
嘴巴和舌頭生瘡,脈象洪大快速;如果脈象虛弱,代表中氣不足。
經曰:左寸洪數心熱,右寸浮數肺熱。左關弦數而虛,膽虛甚;洪而實肝熱。右關沉實,脾胃有實熱,兼洪數者口瘡,或為木舌、重舌。脈虛者,為中氣不足。
齒痛腎虛,尺濡而大,火炎尺洪,疏搖豁壞。右寸關數,或洪而弦,此屬腸胃,風熱多涎。
尺洪大而虛者,腎虛;齒痛動搖疏豁者,相火上炎也;右寸關洪數,或弦而洪者,腸胃中有風熱也。
痛風沉弦,肝腎被濕。少陰弱浮,風血掣急。或澀而小,酒後風襲。
寸沉而弦,沉則主骨,弦則主筋,沉則為腎,弦則為肝,汗出入水,因水傷心,故歷節痛而黃汗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或尺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也。
白話文:
脈診中,左手寸脈洪大而數,表示心火旺盛;右手寸脈浮而數,表示肺熱。左手關脈弦而數,表示脾胃虛弱,若脈洪而實,則表示肝火旺盛。右手關脈沉而實,表示脾胃有實熱,如果脈同時洪大而數,則可能伴隨口瘡,或出現舌苔厚膩、舌頭沉重等症狀。脈虛弱,表示中氣不足。
齒痛可能是腎虛所致,尺脈濡濕而大,表示火氣上炎,尺脈洪大,表示火氣旺盛,尺脈疏鬆而搖晃,表示牙齒鬆動或破壞。右手寸脈和關脈數,或洪大而弦,表示腸胃有風熱,可能伴隨唾液增多。
尺脈洪大而虛弱,表示腎虛;齒痛且牙齒鬆動或破壞,表示相火上炎。右手寸脈和關脈洪大而數,或弦而洪,表示腸胃中有風熱。
痛風症患者的脈沉而弦,表示肝腎被濕邪所傷。少陰脈浮而弱,表示風血痹阻。脈澀而小,表示酒後受風寒。
寸脈沉而弦,沉則主骨,弦則主筋,沉則為腎,弦則為肝,汗出如水,可能是因水傷心所致,所以出現關節疼痛伴隨黃汗。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則疼痛如掣。尺脈澀小,伴隨氣短、自汗、關節疼痛難以屈伸,這些都是因飲酒汗出後受風所致。
風寒濕氣,合而為痹。浮澀而緊,三脈乃備。
脈浮而緩,屬濕為麻痹;脈緊而浮,屬寒為痛痹;脈澀而芤,屬死血,為木不知痛癢;脈浮而濡,屬氣虛,關前得之麻在上體,關後得之麻在下體。
斑疹沉伏,或散或無;陽浮而數,火見於軀;陰實而大,熱蒸在膚。
滑伯仁曰:脈者血之波瀾。故發斑者血散於皮膚,故脈伏;火盛於表,故陽脈浮數;下焦實熱,故陰脈實大。
咳嗽所因,浮風緊寒,數熱細濕,房勞澀難。右關微濡,飲食傷脾;左關弦短,肝極勞疲。肺脈浮短,咳嗽與期,五臟之嗽,各視本部。浮緊虛寒,沉數實熱;洪滑多痰,弦澀少血。形盛脈細,不足以息,沉小伏匿,皆是厄脈,惟有浮大,而嗽者生,外證內脈,參考稱停。
白話文:
風寒濕氣,共同作用就會造成痹症。症狀表現為肢體浮腫、活動受限、感覺麻木,這三種脈象都會出現。
如果脈象浮而緩,就屬於濕氣導致的麻痺;如果脈象緊而浮,就屬於寒氣導致的疼痛性痹症;如果脈象澀而虛,就屬於瘀血阻滯,導致肢體失去知覺、不痛不癢;如果脈象浮而濡,就屬於氣虛,如果在關脈前出現,則麻木在上半身,如果在關脈後出現,則麻木在下半身。
斑疹隱隱約約,有時散開有時消失;如果陽脈浮而數,表示體內有熱氣;如果陰脈實而大,表示熱氣蒸騰於皮膚表面。
滑伯仁說:脈象是血液流動的波動。因此,出現斑疹是因為血液散佈到皮膚表面,所以脈象伏沉;體表熱氣旺盛,所以陽脈浮而數;下焦實熱,所以陰脈實而大。
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因為風邪、寒氣、熱氣、濕氣,也可能是房事過度、勞累所致。如果右關脈微弱而濡弱,表示飲食傷脾;如果左關脈弦急而短促,表示肝臟過度勞累。肺脈浮而短,則與咳嗽有關。五臟的咳嗽,要根據各自的部位來判斷。浮緊脈象代表虛寒,沉數脈象代表實熱;洪滑脈象代表痰多,弦澀脈象代表血少。體型壯實但脈象細弱,則表示身體不足以應付疾病;脈象沉小、伏匿,都是凶兆。只有脈象浮大,咳嗽的人才能活下來。外在症狀和內在脈象要互相參考,才能確定病情。
外症肌瘦肉脫,發熱作泄,內脈沉急者必死。
霍亂吐瀉,滑而不勻,或微而澀,代伏驚人。熱多洪滑,弦滑食論。
右關滑為霍亂吐瀉,脈澀結代伏,雖因痰食阻滯,不可遽斷以死。然亦但可乍時一見,漸滑大為吉。故訣云:霍亂之候脈微遲,氣少不語大難醫。脈弦甚者亦死。洪滑者,熱;弦滑者,膈有宿食留飲,宜吐。
心痛微急,痛甚伏入,陽微陰弦,或短又數。緊實便難,滑實痰積。心痹引背,脈微而大,寸沉而遲,關緊數銳。
陽微虛在上焦,所以胸痹痛。心痛者,脈陰弦故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痹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而數。
白話文:
外表症狀是肌肉消瘦、肉體消損,發燒並且腹瀉,內部脈象沉而急促,這種情況必定會死亡。
霍亂導致嘔吐腹瀉,脈象滑而不勻,或者微弱而澀,這種情況潛伏危險,令人猝不及防。如果脈象熱盛並且滑而有力,那就屬於食積引起的病症。
如果右關脈滑,就代表是霍亂導致的嘔吐腹瀉,脈象澀滯、結代而潛伏,即使是因痰食阻滯而引起的,也不可輕易斷定為死亡。不過,只能觀察一時,如果脈象漸漸變滑並且增強,就是吉兆。因此古人有句話說:「霍亂之候,脈象微弱遲緩,氣息微弱不說話,就很難醫治。如果脈象弦急嚴重,也會死亡。」脈象洪而滑,代表是熱症;脈象弦而滑,代表是膈膜有宿食積聚,應該催吐。
心痛微弱而急促,疼痛加劇就潛伏下去,陽氣微弱而陰氣弦急,或者脈象短而頻數。如果大便堅硬難以排出,就代表是痰積導致。心臟痺痛,疼痛引發到背部,脈象微弱而有力,寸關脈沉而遲,關脈緊而數且銳利。
陽氣微弱虛弱在上焦,所以才會導致胸痺疼痛。心痛的原因是陰脈弦急。胸痺的病症是喘息、咳嗽、吐痰。胸痺疼痛、呼吸短促,寸口脈沉而遲,關上脈微弱而緊、數且銳利。
腹痛關脈,緊小急速,或動而弦,甚則沉伏。弦食滑痰,尺緊臍腹。心腹痛脈,沉細是福,浮大弦長,命不可復。
脈細小緊急速,中腹刺痛。尺脈緊實,臍及小腹痛者,宜利。若尺脈伏者,小腹痛有瘕疝。
瘧脈自弦,弦數多熱,弦遲多寒,弦微虛乏,弦遲宜溫,緊小下奪,弦浮吐之,弦緊汗發。亦有死者,脈散且歇。
瘧雖病久虛極,脈微似乎不弦,然必於虛數之中見弦,但不搏手耳。凡汗吐下,脈弦而小緊,與肌肉相得久持之至者宜下;弦遲者宜溫;弦緊者宜發汗針灸;浮大者宜吐;弦數者風發也,以飲食消息止之。此汗吐下法,推之百病皆然。
白話文:
腹部疼痛,脈象緊小而急促,或是跳動而弦細,嚴重時則沉伏難以捉摸。弦細脈象伴隨飲食滑膩、痰濕,尺脈緊實,臍腹疼痛。
心腹部疼痛的脈象,沉細是吉兆,浮大弦長則命不久矣。
脈象細小緊急迅速,腹部中心刺痛。尺脈緊實,臍部和小腹部疼痛者,宜用通利的方法治療。若尺脈沉伏,小腹部疼痛伴有癥瘕或疝氣。
瘧疾的脈象,自始至終都呈現弦細狀態。弦數多為熱證,弦遲多為寒證,弦微虛乏,弦遲則宜溫補,緊小則宜瀉下,弦浮則宜吐瀉,弦緊則宜發汗。也有患者會因脈象散亂且停歇而死亡。
瘧疾即使病程久遠,虛弱極度,脈象微弱看似不弦,但必定在虛弱的脈象中隱約可見弦細,只是不搏手而已。凡是汗、吐、下三法治療,脈象弦細且略緊,與肌肉相得益彰,持久治療有效的,宜使用下法;弦遲者宜溫補;弦緊者宜發汗針灸;浮大者宜吐瀉;弦數者為風邪發作,宜以飲食調理來緩解。此汗、吐、下之法,推而廣之,百病皆可遵循此理。
痢脈多滑,按之虛絕,尺微無陰,澀則少血,沉細者生,洪弦死訣。
腸澼下痢,雖忌身熱,亦忌厥冷。
痞滿滑大,痰火作孽,弦伏中虛,微澀衰劣。
胸痞多有痰火,故寸滑且大。右關弦遲或伏者,肝乘脾虛生涎,氣鬱不舒。微反在上,澀反在下者,氣血虛也。微則氣衰多煩,澀則血少多厥。
濕脈自沉,沉遲寒侵,沉數火熱,沉虛滑脫。暑溫緩弱,多在夏月。
微小者生,浮弦者死,犯五虛症者亦死。
吞酸脈形,多弦而滑。或沉而遲,胸有寒飲;或數而洪,膈有痰熱。
時吐酸水,欲成反胃。
五疸實熱,脈必洪數。其或微澀,證屬虛弱。
白話文:
痢疾的脈象大多滑利,按下去就虛無空洞,尺脈微弱沒有陰氣,脈象澀滯則代表血少,沉細的脈象代表病情在發展,洪大而弦緊的脈象預示死亡。
腸道積水引起的腹瀉,雖然忌諱發燒,但也忌諱四肢厥冷。
腹部脹滿的脈象,大多滑利而大,這是痰火作祟的表現,弦緊而沉伏的脈象代表脾胃虛弱,微弱而澀滯的脈象則代表氣血衰敗。
胸部痞滿大多伴有痰火,所以寸脈滑利且大。右關脈弦緊遲緩或沉伏,代表肝氣乘脾,脾胃虛弱,生痰涎,氣機鬱結不通暢。微弱的脈象在上面,澀滯的脈象在下面,代表氣血虛弱。微弱的脈象代表氣虛,容易煩躁不安,澀滯的脈象代表血少,容易出現四肢厥冷。
濕邪的脈象沉伏,沉伏而遲緩代表寒邪入侵,沉伏而數快代表火熱內盛,沉伏而虛弱滑利代表氣血不足。暑溫病的脈象緩弱,大多發生在夏季。
微弱細小的脈象代表病情在發展,浮大而弦緊的脈象代表死亡,如果病人同時出現五虛症,也預示死亡。
經常吞酸的脈象,大多弦緊而滑利。沉伏而遲緩的脈象代表胸中有寒飲,數快而洪大的脈象代表膈肌有痰熱。
經常吐酸水,快要發展成嘔吐。
五疸病屬於實熱證,脈象必然洪大而數快。如果脈象微弱而澀滯,則代表病情虛弱。
因陽明經內蓄熱,或因渴飲水,或自汗浴水,或失飢傷飽,或醉飽房室發黃者,其脈多沉;因暴熱浴冷,酒後當風,其脈多浮。大抵酒疸沉弦或細,久為黑疸。趺陽脈遲,食不敢飽,或緊數者胃熱消穀。挾寒則食罷反飽,名谷疸。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脾傷。凡黃候寸口脈,近掌無脈、口鼻黑色者不治。
水腫之證,有陰有陽,陰脈沉遲,其色青白,不渴而瀉,小便清澀。脈或沉數,色赤而黃,燥糞赤溺,兼渴為陽,沉細必死,浮大無妨。
陽脈必見陽證,陰脈必見陰證。沉細水愈盛而不可制,浮大則心火生土,而水可制矣。
脹滿脈弦,脾制於肝,洪數熱脹,遲弱陰寒,浮為虛脹,緊則中實。浮大可生,虛小危急。
白話文:
陽明經積熱,或因口渴大量飲水,或因出汗後泡澡,或因過飢或過飽,或因酒醉後房事,導致身體發黃,其脈象多為沉脈。因突然發熱後泡冷水澡,或酒後吹風,其脈象多為浮脈。總的來說,酒疸的脈象多為沉弦或細脈,久病則變為黑疸。趺陽脈遲緩,食慾不振,或脈象緊數者,是胃熱消化的症狀。伴隨寒氣則飯後反倒覺得飽脹,稱為谷疸。尺脈浮者為腎虛,趺陽脈緊者為脾虛。凡是黃疸患者,寸口脈近掌無脈,且口鼻發黑者,則無治癒的希望。
水腫的症狀,有陰有陽。陰證的脈象沉遲,顏色青白,不渴卻腹瀉,小便清澀。脈象沉數,顏色赤黃,大便乾燥赤色,小便赤色,伴隨口渴,則為陽證。沉細脈象必死,浮大脈象則無妨。
陽脈必見陽證,陰脈必見陰證。沉細脈象代表水腫嚴重且難以控制,浮大脈象代表心火生土,水腫可以得到控制。
脹滿的脈象弦,是脾被肝所制。脈象洪數者為熱脹,脈象遲弱者為陰寒,脈象浮者為虛脹,脈象緊者為實脹。浮大脈象可以生存,虛小脈象則危險。
以關為主。
遺精白濁,當驗於尺,結芤動緊,二證之的。微澀精傷,洪數火逼,亦有心虛,左寸短小,脈遲可生,急疾便夭。
急知虛浮,時時遺精者死。
腰痛之脈,必沉而弦,沉為氣滯,弦(大)損腎元。或浮而緊,風寒所纏,濕傷濡細,實閃挫然。澀為瘀血,滑痰火煎,或引背痛,沉滑易痊。
尺脈沉,腰背痛,時時失精,食少,脈沉滑而遲者,可治。
疝脈弦急,積聚所釀,察其何部,肝為本臟。心滑肺沉,風疝浮蕩,關浮而遲,風虛之恙。陽急為瘕,陰急疝狀。沉遲浮澀,疝瘕寒痛,痛甚則伏,或細或動。牢急者生,弱急者喪。
疝本肝經,弦則衛氣不行而惡寒,緊急則不欲食,弦緊相搏則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為風虛,遲為寒疝。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心胃脈滑則病心風疝,太陽脈浮則病腎風疝,少陽脈浮則病肝風疝。
白話文:
以關脈為主。
遺精白濁,應該觀察尺脈,如果脈象結實而緊,這兩種徵兆就確定了。如果脈象微澀,說明精氣受損,脈象洪數則說明火氣逼人,也有可能是心氣虛弱,左寸脈短小,脈象遲緩,這樣的人雖然可以活下去,但容易夭折。
如果脈象急促虛浮,並且經常遺精,就會導致死亡。
腰痛的脈象,一定是沉而弦,沉代表氣血瘀滯,弦則代表腎精虧損。也有可能是浮而緊,這是風寒入侵所致,或者濕氣侵襲導致脈象細弱,或者是因為閃挫引起的。澀脈代表瘀血,滑脈代表痰火煎熬,也有可能伴隨背痛,沉滑脈象容易痊癒。
尺脈沉,腰背痛,經常遺精,食慾不振,脈象沉滑而遲,這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
疝氣的脈象弦急,這是積聚所導致的,要觀察是哪個部位的疝氣,因為肝臟是本臟。如果心脈滑,肺脈沉,說明是風疝,脈象浮動不安;關脈浮而遲,說明是風虛所致。陽脈急促為瘕,陰脈急促為疝。脈象沉遲浮澀,說明疝氣和瘕積是由寒氣引起的,疼痛厲害時會隱伏,脈象或細或動。脈象牢固而急則容易康復,弱而急則容易死亡。
疝氣本屬於肝經,脈象弦則代表衛氣運行不暢,所以怕冷,脈象急促則不願意吃東西,弦緊相搏則為寒疝。趺陽脈浮而遲,浮代表風虛,遲代表寒疝。三陽脈急促為瘕,三陰脈急促為疝。心胃脈滑則患心風疝,太陽脈浮則患腎風疝,少陽脈浮則患肝風疝。
腳氣之脈,浮弦為風,濡濕遲寒,熱數且洪。緊則因怒,散則憂沖,細乃悲過,結為氣攻。兩尺不應,醫必無功。
左尺不應難痊,寸口無常不治。
消渴肝病,心滑而微,或緊洪數,陽盛陰憊。血虛濡散,勞則浮遲,短浮莫治,數大難醫。
浮則衛虛,短則榮竭,故不治也;數大火炎,亦不治也。但叔和又云:消渴脈數大者活,虛小命殂須努力。何耶?蓋初起數大而不堅實者,火猶可狀。虛小即浮短也,會其意,亦不相反。
燥結之脈,沉伏勿疑。熱結沉數,虛結沉遲。若是風燥,右尺浮肥。
老人虛人便結,脈雀啄者不治。
兩脅疼痛,脈必雙弦。緊細弦者,多怒氣偏;沉澀而急,痰瘀之愆。
白話文:
腳氣的脈象,浮而弦者是風邪,濡濕遲緩,寒邪凝滯,脈象熱而數且洪大,是熱邪所致。脈象緊實,是因為怒氣郁結,散亂則憂慮沖擊,細小是悲傷過度,結滯是氣血攻逆。兩尺脈象不應,治療必定無效。
左尺脈象不應,很難痊癒,寸口脈象不固定,則無法治療。
消渴病和肝病,脈象滑利而微弱,或者緊而洪大,數而快,是陽氣盛而陰氣虛弱。血虛濡弱,脈象散亂,勞累之後,脈象浮而遲,短而浮則難以治療,脈象數而大則難以醫治。
脈象浮則衛氣虛弱,短則營氣耗竭,所以難以治療;脈象數而大,是火邪熾盛,也難以治療。但叔和又說:消渴病脈象數而大者可以活命,脈象虛而小者必死,要努力治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初期病症脈象數而大,但並不堅實,火邪尚可控制。虛而小則脈象浮而短,理解其意,並不矛盾。
燥結的脈象,沉而伏,不要懷疑。熱邪結聚,脈象沉而數,虛邪結聚,脈象沉而遲。若是風燥,右尺脈象浮而肥大。
老年人或虛弱之人,脈象常有結滞,脈象如雀啄者,無法治療。
兩脅疼痛,脈象必然是雙弦。脈象緊而細小,弦而有力,多是怒氣偏盛;脈象沉而澀,且急促,是痰瘀之症。
雙弦者,肝氣有餘。肝脈急而脅下有氣支滿,引小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重,足冷,婦人月水不來,時無時有。沉濡澀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多飲水而涎溢入肌膚腸外;或兼搏手堅急,面色不澤者,瘀血也。或因墜墮使然。
淋病之脈,細數何妨?少陰微者,氣閉膀胱。女人見之,陰中生瘡。大實易愈,虛澀其亡。
大而實者生,虛細而澀者死。
小便不通,浮弦而澀。芤則便紅,數則黃赤,便難為癃,實見左尺。
小便不利難來者為癃閉,乃膀胱熱極,故脈實也。
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六聚結沉,痼則浮結。又有癥瘕,其脈多弦,弦急瘕疾,弦細癥堅,沉重中散,食成癖痃。左轉沉重,氣癥胸前;若是肉癥,右轉橫旋。積聚癥瘕,緊則痛纏,虛弱者死,實強可痊。
白話文:
雙弦脈代表肝氣過盛。肝脈跳動快速,脅肋下有氣脹滿,疼痛蔓延至小腹,時常排尿困難,並伴隨頭昏眼花、頭痛、腰背沉重、腳冰冷,女性則可能月經不順或時有時無。如果脈象沉重、濡滑、澀滯、散亂,顏色暗淡,則可能是溢飲,患者經常口渴,口水過多,並滲入皮膚和腸道外;如果同時手部緊握,面色暗淡無光,則可能是瘀血,可能是跌倒或外傷導致的。
淋病的脈象,即使細數也不要緊。少陰脈微弱,表示氣血阻塞膀胱。女性患者,陰部可能會生瘡。病症初期容易治癒,但如果虛弱、澀滯,則可能致命。
脈象強勁有力,代表身體強壯,有生機;脈象虛弱細小,澀滯不流暢,則預示著死亡。
排尿不順暢,脈象浮弦且澀滯。脈象虛弱則排尿顏色偏紅,脈象快速則排尿顏色偏黃或赤色,排尿困難則可能是癃病,並且左尺脈會明顯。
排尿不順暢,難以排出,稱為癃閉,是膀胱積熱過度導致,所以脈象會強勁有力。
五積屬於陰邪,沉伏在骨骼附近,肝脈弦數,心脈虛弱,腎脈沉而急促滑利,脾脈實而長,肺脈浮而喘促。六聚結沉在身體深處,病久則浮出體表。此外,還有癥瘕,脈象多為弦脈,弦數急促的瘕疾,弦細的癥結,沉重而散亂,食積形成的癖痃。左轉沉重,氣癥位於胸前;如果是肉癥,則右轉橫向旋轉。積聚、癥瘕,疼痛緊緊纏繞,虛弱者死亡,強壯者可以痊癒。
脈沉伏而細,在寸,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小腸。尺微,積在氣衝。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也。肝積脈弦而細,肺積脈浮而毛,腎積脈沉而急滑,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脾積脈實而長、食則多吐。
《內經》論赤脈之至也,喘而堅,有積在中,名心痹,得之思慮,白脈喘而浮,有積在胸,名肺痹,得之醉而使內。喘,謂脈至如卒喘狀也。青脈長而左右彈手,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黃脈大而虛,有積在腹中,名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白話文:
脈搏沉伏微弱,在寸關脈處,積聚在胸腔;微微露出寸口脈,積聚在喉嚨;在關脈處,積聚在臍周圍;在關上脈處,積聚在心窩下方;微微低於關脈,積聚在小腸。尺脈微弱,積聚在氣衝穴。脈搏出現在右側,積聚在右側;脈搏出現在左側,積聚在左側;脈搏左右兩邊都出現,積聚在身體中央,都是根據各自部位的病症來判斷的。肝臟積聚,脈搏弦細;肺臟積聚,脈搏浮而毛;腎臟積聚,脈搏沉而急滑;心臟積聚,脈搏沉而虛,位置不定;脾臟積聚,脈搏實而長,食後容易嘔吐。
《內經》中論述赤脈的表現,呼吸急促而脈搏堅硬,有積聚在體內,稱為心痹,因思慮過度引起;白脈呼吸急促而浮,有積聚在胸腔,稱為肺痹,因醉酒而使內氣郁結引起。喘,是指脈搏跳動像喘不過氣的樣子。青脈長而左右彈跳,有積氣在心窩下方,稱為肝痹,因寒濕引起,與疝氣相似。黃脈大而虛弱,有積聚在腹部,稱為厥疝。女子如果患上這種病,會導致四肢出汗,怕風。
黑脈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積,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癥,積在胸中。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也。轉者橫也,脈轉而橫,主腹有積,或在脅下,積聚脈亦大同。故《難經》曰:結微則積微,結甚則積甚。脈伏結者為積聚,浮結者為痼疾。
如積聚脈不結伏,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者死。
中毒洪大,細微必傾,尺寸數緊,釵直吐仍,此患蠱毒,急救難停。
釵直者,脈直如釵也。
喘急脈沉,肺脹停水,氣逆填胸,脈必伏取。沉而實滑,身溫易愈,身冷脈浮,尺澀難補。
手足溫暖,脈靜滑者生;身冷,脈浮澀者死。
白話文:
黑脈上堅硬且粗大,表示有積氣停留在小腹和陰部,稱為腎痹,通常是因為沐浴後在清水中睡覺而引起的。脈象沉重而向中間散開,表示因為吃寒涼食物而積聚在體內,脈象向左轉並且沉重,則稱為氣癥,積聚在胸部。脈象向右轉動,但不到寸口位置,表示體內有肉癥。轉動的意思是橫向,脈象橫向移動,主要表示腹部有積聚,或者是在脅肋部位,積聚的脈象也大同小異。因此,《難經》說:「積聚輕微則脈象輕微,積聚嚴重則脈象嚴重。」脈象隱藏而結聚,表示積聚,脈象浮而結聚,表示痼疾。
如果積聚的脈象不隱藏也不結聚,痼疾的脈象不浮也不結聚,表示脈象不應病,這樣的病人就會死亡。
脈象洪大而急速,但細微則必將傾倒,寸關尺三部脈象都很緊,而且像釵子一樣筆直,病人還會吐出食物,這是中了蠱毒,需要緊急救治,不能耽誤。
釵子筆直,指的是脈象直如釵子一樣。
喘息急促,脈象沉伏,表示肺部脹滿積水,氣逆上衝胸部,脈象必須在沉伏處取。脈象沉伏而實滑,體溫正常,則容易治癒;身體冰冷,脈象浮而澀,則尺脈虛弱難以補救。
手腳溫暖,脈象靜止而滑潤,則病人會活;身體冰冷,脈象浮而澀,則病人會死。
嘈雜噯氣,審右寸關,緊滑可治,弦急則難。兩寸弦滑,留飲胸間,脈橫在寸,有積上攔。
右寸關脈緊而滑,常也,右關弦急欲作反胃者,難治。寸脈橫者,膈有橫積也。
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胃薄,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脈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則吐,緊小多寒,滑數痰火。微數血虛,令胸中冷。關浮胃虛,嘔而噯氣不食,恐怖即死。芤帶緊者有瘀逆,脈緊澀小弱,自汗者死。
呃逆甚危,浮緩乃宜;弦急必死,結代促微。
弦急,木剋土也。結代促微,元氣衰也。
反胃噎膈,寸緊尺澀;緊芤或弦,虛寒之厄;關沉有痰,浮澀脾積;弱大氣虛,澀小血弱;若澀而沉,七情所搏。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感到胸口悶脹、打嗝、聲音嘶啞,檢查右手寸關脈,脈象緊而滑,可以治療;如果脈象弦急,就難以治癒。如果兩寸脈象弦而滑,說明胸中有留飲;如果寸脈橫在寸關位置,說明有積食阻礙在上焦。
右手寸關脈緊而滑,是常見的現象,如果右關脈弦急,還伴隨想吐的感覺,就難以治癒。寸脈橫在寸關位置,說明膈肌有橫積。
如果一個人嘔吐,但沒有其他症狀,寸脈緊而滑且數,說明血虛;脈象微數,說明胃氣虛弱;脈象芤,說明有瘀血;最忌諱脈象澀弱。
如果脈象陽緊陰數,說明此人飯後就吐;如果脈象緊小,說明寒氣較多;如果脈象滑數,說明有痰火;如果脈象微數,說明血虛,會導致胸中冷;如果關脈浮,說明胃氣虛弱,會出現嘔吐、打嗝、不想吃飯,害怕就可能死亡;如果脈象芤帶緊,說明有瘀血逆流;如果脈象緊、澀、小、弱,還伴隨自汗,就會死亡。
如果一個人呃逆很嚴重,脈象浮緩是好的;如果脈象弦急,就會死亡;如果脈象結代、促、微,說明元氣衰敗。
弦急,是木剋土的表現;結代、促、微,是元氣衰敗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出現反胃、噎膈,寸脈緊、尺脈澀;寸脈緊且芤,或弦急,說明是虛寒所致;關脈沉,說明有痰;關脈浮且澀,說明脾胃積聚;脈象弱且大,說明氣虛;脈象澀且小,說明血虛;如果脈象澀且沉,說明是七情所傷。
寸緊胸滿不食,尺澀故反胃也。緊芤或遲者,胃寒也。弦者,胃虛也。關脈沉大,有痰也。浮澀脾不磨食,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緊澀者難治。
痓脈弦直,或沉細些,汗後欲解,脈潑如蛇,伏堅尚可,伏弦傷嗟。
痓脈來,按之築築然而弦,直上直下,或沉細遲。若發汗後,脈潑潑然如蛇,暴腹脹大。為欲解。如脈反伏弦者必死。
癲癇之脈,陽浮陰沉,數熱滑痰,狂發於心。驚風肝癇,弦急可尋,浮病腑淺,沉病臟深。
陽證脈必浮長,陰證脈必沉細。虛弦為驚為風癇;沉數為熱,滑疾為痰。脈滑大為病在腑則易治,脈沉澀入臟者難治。叔和云:恍惚之病定癲狂,其脈實牢保安吉;寸關尺部沉細時,如此未聞人救得。所謂實牢,即滑大也。
白話文:
胸部緊繃,感覺飽脹,食慾不振,這是因為尺脈澀滯,導致胃氣逆流,出現反胃。脈象緊而細小,或脈搏遲緩,表示胃寒。脈象弦緊,則代表胃虛。關脈沉而大,說明有痰濕。脈象浮而澀,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消化食物,因此早上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上吐。脈象緊而澀,預後難以樂觀。
痓病的脈象,弦而直,或沉細微弱,發汗後症狀減輕,脈搏滑動如蛇,脈象沉而堅硬尚可,若脈象伏而弦緊,則凶多吉少。
痓病的脈象,按之有跳動感,並且弦緊,直上直下,或沉細而遲緩。若發汗後,脈搏滑動如蛇,肚子突然脹大,預示病症將要減輕。若脈象反伏而弦緊,則必死無疑。
癲癇的脈象,陽氣浮於表面,陰氣沉於內,脈搏數而熱,滑而痰濕,狂躁發作於心。驚風和肝癇,脈象弦急可以判斷。浮脈代表病症在表淺,沉脈代表病症在臟腑深處。
陽證的脈象必然浮大,陰證的脈象必然沉細。虛弦的脈象,預示驚風或癇症;沉數的脈象,代表有熱證;滑疾的脈象,代表有痰濕。脈象滑大,病症在腑臟,容易治療;脈象沉澀,病症在臟腑,難以治療。叔和說:恍惚的病症,往往會發展成癲狂,若脈象實而牢,則預後良好;寸關尺三部脈象沉細微弱,這種情況,從未聽說有人能治好。所謂實而牢,就是指脈象滑大。
祟脈無常,乍短乍長,大小促結,皆痰為殃。遁屍脈緊,與證相妨。
邪祟脈,長短大小促結無常。凡五屍、鬼邪、遁疰病症,與脈全不相應也。
驚悸怔忡,寸動而弱,寸緊胃浮,悸病仍作。飲食痰火,伏動滑搏,浮微弦濡,憂驚過卻,健忘神虧,心虛浮薄。
寸口動而弱,動為驚,弱為悸。寸口脈緊,趺陽脈浮,胃氣虛,是以驚悸,趺陽脈微而浮,浮為胃氣虛,微則不能食,此恐懼之脈,憂迫所致也。
喉痹之脈,兩寸洪溢,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尺脈微伏者死,實滑者生。
汗脈浮虛,或濡或澀,自汗在寸,盜汗在尺。
男女平人脈虛弱微細者,必有盜汗。
白話文:
脈象變化無常,忽而短促,忽而綿長,大小不一,皆因痰邪作祟。若脈象緊促,則與病症相抵觸。
邪祟之脈,長短大小變化莫測。凡是五屍、鬼邪、遁疰等病症,其脈象都與正常脈象不符。
驚悸怔忡者,寸脈跳動微弱,寸脈緊而胃氣虛浮,悸病仍舊發作。飲食積熱生痰,伏在脈中跳動滑動,浮微弦濡,憂慮驚恐之後,健忘神疲,心神虛弱而浮躁。
寸口脈跳動微弱,動則驚,弱則悸。寸口脈緊,趺陽脈浮,胃氣虛,因此驚悸,趺陽脈微而浮,浮則胃氣虛,微則難以飲食,這是恐懼之脈,憂慮逼迫所致。
喉痹之脈,兩寸脈洪大充盈,上盛下虛,脈忌微伏。
尺脈微伏者凶險,實滑者吉利。
汗脈浮而虛,或濡滑或澀滯,自汗出現在寸脈,盜汗出現在尺脈。
男女正常人脈虛弱微細者,必定有盜汗。
痿因肺燥,脈多浮弱,寸口若沉,發汗則錯。足痛或軟,專審於尺,滑疾洪緩,或沉而弱。
《脈經》曰:脈浮弱,其人慾咳不得咳,咳則出涎而肺干,小便不利。寸口脈不出,反為發汗,多唾唇燥,小便反難,大便如爛瓜豚膏,皆因誤汗傷津液,以致肺燥也。
厥證數端,沉細為寒;沉伏而數,為熱所幹;脈喘為氣,浮實痰頑;氣弱微甚,大則血慳;寸大沉滑,身冷必難。
卒厥屍厥,寸口沉大而滑,不知人,唇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溫和,汗自出,為入腑而後自愈。
尺沉而滑,恐是蟲傷;緊急莫治,虛小何妨?
尺脈沉滑者,寸白蟲;洪大者,蛔蟲。
白話文:
痿病是因為肺部乾燥,脈象多半浮弱,寸口脈摸起來若沉,發汗反而不適。腳痛或軟弱無力,要仔細觀察尺脈,滑疾脈象洪大而緩慢,或沉而弱。
《脈經》記載:脈浮弱的人,想要咳嗽卻咳不出來,勉強咳嗽就吐出唾液,肺部乾燥,小便也不順暢。寸口脈摸不到,反而會冒汗,經常流口水嘴唇乾燥,小便反而困難,大便像爛瓜或豬膏一樣,都是因為錯誤地發汗損傷津液,導致肺部乾燥。
厥症有很多表現,脈象沉細是寒證;沉伏而數,是熱邪耗傷津液;脈象喘急是氣虛;浮實是痰濕頑固;氣虛微弱,脈象大而弱是血虛;寸口脈大而沉滑,身體冰冷難以恢復。
猝死或屍厥,寸口脈沉大而滑,失去意識,嘴唇青紫,身體冰冷,表示寒邪入臟即刻死亡;如果身體溫和,汗水自然流出,表示寒邪入腑,之後會自行痊癒。
尺脈沉而滑,可能是蟲傷;緊急情況下不要輕易治療,虛弱無力的情況反而不用擔心。
尺脈沉滑,可能是白蟲;尺脈洪大,可能是蛔蟲。
求嗣之脈,專責於尺;右尺偏旺,火動好色;左尺偏旺,陰虛非福;惟沉滑勻,易為生息。微澀精清,兼遲冷極;若見微濡,入房無力。女不好生,亦尺脈澀。
沉滑者不可妄藥,反燥精血。火旺者降火,陰虛者補陰,兩尺俱微者,陰陽兩補。精冷宜熱藥溫中壯陽,精清宜溫藥補脾補精,精射無力入子宮者補氣。女人尺脈微澀者絕產。
老喜反脈,男年八八喜尺旺,女年七七喜寸旺。
常細濡澀,濡,氣虛;澀,血虛。細濡澀多壽,弦緊洪多病。
滑大氣痰,甚則帶歇。
風熱緊逼。
白話文:
求子孫的脈象,專門歸屬於尺部;右側尺部偏強,表示有火動、喜好美色;左側尺部偏強,表示陰虛,這並非好事;只有沈滑勻整的脈象,容易生育。脈象微弱而乾澀,又兼有遲緩和寒冷,如果見到微弱而潤滑,表示房事時沒有力量。女性如果不易生育,脈象也可能是乾澀。
沈滑的脈象不可以胡亂服藥,反而會導致精血乾燥。火旺的情況要降火,陰虛的情況要補陰,兩尺都微弱的情況,需要陰陽雙補。精液冷的適合用溫藥來溫暖中焦並壯陽,精液乾淨的適合用溫藥來補脾補精,精液射出無力進入子宮的情況需要補氣。女性的尺脈微弱乾澀則表示難以生育。
老年人喜歡反脈,男性在八十八歲時喜歡尺部強盛,女性在七十七歲時喜歡寸部強盛。
經常細弱乾澀,乾澀表示氣虛,細弱乾澀往往壽命長。細弱乾澀的人壽命長,弦緊洪大的脈象往往表示有病。
脈象滑大可能是氣痰旺盛,嚴重時可能伴隨間歇性的症狀。
脈象緊繃且被風熱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