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一 (8)

1. 氣口人迎脈訣

此即上古診法其二也。氣口,右手關前一分,以候七情,及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皆為內傷不足之症。其所以名氣口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於手太陰故也。人迎,左手關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餘之症。其所以名人迎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

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後人迎也。漢論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然七情蘊郁,正由宿食助發。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氣口。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胞,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旨,發仲景未發也。

白話文:

這就是上古診斷方法的第二種。氣口,位於右手手腕關節前一寸處,用來觀察七情,以及房事勞累、工作繁重、飲食不節等引起的內傷不足之症。之所以稱為氣口,是因為五臟之氣都要藉由胃氣而上升到手太陰經脈。人迎,位於左手手腕關節前一寸處,用來觀察六淫和起居不當,以及感冒流行時外來的邪氣,這些都是外感有餘之症。之所以稱為人迎,是因為外邪必藉由虛弱而入侵。

如果臟腑之氣平穩,邪氣就難以入侵,所以先看氣口,再看人迎。漢代醫書說人迎脈緊盛是寒邪入侵,氣口脈緊盛是飲食過度。然而,七情鬱結,往往是由於宿食積聚而加重。如果單純是飲食過度而沒有七情鬱結,則氣口不會有異常。又說傷寒病皆從太陽經開始,但經典記載,風邪喜傷肝,寒邪喜傷腎,暑邪喜傷心包,濕邪喜傷脾,熱邪喜傷心,燥邪喜傷肺,以此類推。風邪應從少陽經開始,濕邪應從陽明經開始,暑邪應從三焦經開始,寒邪應從太陽經開始,這是丹溪先生獨得經文要旨,發揮了仲景先生未曾提到的內容。

其外非六淫、內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外因,本經自病也。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經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云:人迎亦胃脈也。脈贊云:關前一分人命之生。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於前,而以丹溪圖說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喜則氣緩,脈散而虛。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蓋喜甚則火盛侮金;腎水復母仇而克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中居;

思則氣凝,脈短而結。甚則意舍不寧,而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澀,憂則氣滯而脈沉澀,甚則魄戶不閉,而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

白話文:

若生病的原因不是外來的六淫邪氣,也不是內在的七情所致,這就叫做非內外因,是身體本身的疾病。這與氣口、人迎、傳變、乘克等不同,三因皆以胃氣為主。經書說:「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說:「人迎亦胃脈也。」《脈贊》說:「關前一分人命之生。」所以引用李仲南的《三因歌》來概括,並以丹溪的《圖說》來輔佐說明。

喜悅過度會傷心脈,導致心脈虛弱,氣息緩慢,脈象散亂而虛弱。嚴重者會出現神志不清,而心脈反而沉伏。這是因為喜悅過度,會導致心火過旺,而心火剋制脾金;腎水是心火的母親,反過來剋制心火。突然喜悅或怒火攻心,容易導致暴病,也是這個道理。

思慮過度會傷脾脈,導致脾脈結聚在中間。思慮過度會導致氣機凝滯,脈象短促而結聚。嚴重者會出現精神恍惚,而脾脈反而弦急。

憂愁過度會傷肺脈,導致肺脈澀滯。憂愁過度會導致氣機阻滯,脈象沉澀。嚴重者會出現精神恍惚,而肺脈反而洪大。

憤怒會傷肝脈,導致肝脈濡弱。

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澀。

恐傷於腎脈沉是,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於五臟則為有形之經絡,於太陽則為無形經之絡,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胥;

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與肺系氣消而脈虛。

七情氣口內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剋。克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噫!七情為患如此。和樂以養中和,實養德養身急務也。

白話文:

生氣時,氣逆上衝,脈搏變得濡滑,嚴重時,魂門鬆弛,肝脈反而變得澀滯。

害怕會傷及腎,導致脈象沉細,因為恐懼會使氣往下沉,膽怯也會導致脈沉,嚴重時,志室功能失調,腎脈反而變得濡滑。濡滑屬土,有些人可能會懷疑神庭、志室等穴位都屬於太陽經。其實不然,五臟連接背部,這些穴位對應五臟是屬於有形的經絡,對應太陽經是屬於無形的經絡,只是脈象的變化而已。

驚嚇會傷及膽,導致膽氣上衝;

驚嚇時,氣血紊亂,脈象跳動,嚴重時會侵入肝脈,造成肝氣鬱結,小孩會出現青色瀉痢,大人會面色青白。另外,大驚嚇入心會造成尿血、心悸不安。

脈象緊縮是因為悲傷損傷胞絡,悲傷時,氣急促,脈象緊縮,嚴重時,心胸絡和肺系氣虛,脈象虛弱。

七情導致氣機失調,病症從內而生。

七情傷的輕微者,只會出現氣口緊盛的現象。傷得深者,就要仔細辨別哪一部位相應,哪個臟腑先後傳變,哪個臟腑相互克制。被克制的臟腑脈象強盛而本臟脈象虛弱,就會導致死亡。唉!七情致病的危害如此之大,只有和樂喜悅才能養護中和之氣,這才是養德養生的急務啊。

緊則傷寒腎不移,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

暑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洪者,手少陽;虛者,傷暑;數者,病增也。

澀緣傷燥須觀肺,燥傷肺,脈澀,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浮者,手陽明;數者,傷燥。

濡細傷濕更看脾;

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澀而長。澀者,足陽明;濡者,傷濕;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散者,病至也。

白話文:

脈象緊而沉,是寒邪傷腎,從足太陽經入侵,脈浮盛而緊,表示病勢加重。脈象虛弱,是暑邪傷心,從手少陽經入侵,脈洪虛而數,表示病勢加重。脈象澀,是燥邪傷肺,從手陽明經入侵,脈浮而數,表示病邪入侵。脈象細而濡,是濕邪傷脾,從足陽明經入侵,脈細澀而長,表示病邪已深入。脈象浮而盛,是風邪傷肝,從足少陽經入侵,脈弦浮而散,表示病邪已到達。

弱緣傷熱察心知;

熱傷心胞絡,脈沉弱而緩,初自三焦而入,脈浮而弱。沉者,心胞絡;弱者,傷熱;緩者,病倦也。暑與熱同氣,正心多不受邪,每歸胞絡,此與暑傷心互看。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淫皆可醫。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勞神役慮愛傷心,虛澀之中仔細尋;

血虛神耗。

勞役陰陽每傷腎,須因脈緊看來因;

房勞傷精。

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澀之中細忖度;

精枯。

疲劇筋痛要傷肝,仔細思量脈弦弱;

筋痛則動,脈弦弱帶數。

飢則緩弦脾受傷,胃氣虛也。

白話文:

【弱緣傷熱察心知】

熱傷心經脈,脈搏沈弱且緩,起初由三焦進入,脈象浮弱。沈是心經脈的表現,弱是受熱傷害,緩是疲倦的症狀。暑熱與熱同屬一氣,正常的心臟很少受到邪氣侵擾,常常歸於心經脈,這與暑熱傷心的情況相對照。

【外因但把人迎審,細別六淫皆可醫】

外部因素只要審視人迎脈(頸側的一處脈象),仔細辨別六種外邪(風、寒、暑、濕、燥、火)都可進行治療。

【凡外感輕者,惟人迎緊盛,或各部單見而已】

大抵來說,外感輕微的病狀,只有人迎脈緊盛,或者在其他部位單獨出現。

【重則各部與人迎相應,其傳變與傷寒參看】

病情加重時,各部位與人迎脈相應,其轉變情形可參照傷寒病。

【勞神役慮愛傷心,虛澀之中仔細尋】

勞累心神,容易傷害心臟,需在虛弱和乾澀的脈象中仔細觀察。

【血虛神耗】

血液虛弱會導致神志消耗。

【勞役陰陽每傷腎,須因脈緊看來因】

勞累影響陰陽,常常傷害腎臟,需要根據脈象緊張的原因來診斷。

【房帷任意傷心絡,微澀之中細忖度】

隨意的房事活動會傷害心脈,需要在微弱和乾澀的脈象中仔細思考。

【疲劇筋痛要傷肝,仔細思量脈弦弱】

極度疲憊引起的筋骨疼痛可能是肝臟受傷,需要在脈象弦弱的基礎上仔細考慮。

【飢則緩弦脾受傷,胃氣虛也】

飢餓時脈象緩弱,表示脾臟受傷,胃氣虛弱。

若還滑實飽無疑;

脾氣滯也。

叫呼傷氣須損肺,燥弱脈中豈能避!

氣耗也。

不內外因乃如是,氣口人迎皆無與;

各脈不與二脈相應。

氣口人迎若俱緊,夾食傷寒兼理治。

內傷外感,分多少治之。

氣口人迎若過盛,內關外格詳經義;

按《內經》,人迎一盛則躁在手足少陽,二盛躁在手足太陽,三盛躁在手足陽明。一盛者,人迎大於氣口一倍也,四倍則陽盛已極,故格則吐逆而食不得入。三陽兼手足而言,或入手經,或入足經,下三陰仿此。又,氣口一盛,則躁在手足厥陰,二盛躁在手足少陰,三盛躁在手足太陰,四倍則陰盛已極,故關則不得小便。若人迎氣口俱盛四倍已以,盛極衰至必死,抑論關格二症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滑實飽滿,毫無疑問,這是脾氣滯塞。

呼喊過度會傷氣,必定會損傷肺氣,燥弱的脈象又怎能避免呢?這是氣虛所致。

不論是內傷還是外感,症狀皆如此,氣口與人迎皆無脈象,各個脈象也不與二脈相應。

如果氣口與人迎都緊緊的,這是夾食傷寒,需要兼顧調理。

內傷和外感,要根據輕重程度分別治療。

如果氣口與人迎都過於強盛,要仔細研讀經義,分別判斷內關和外格。

根據《內經》記載,人迎脈象強盛一次,則躁熱在手足少陽經;強盛兩次,則躁熱在手足太陽經;強盛三次,則躁熱在手足陽明經。一次強盛,是指人迎脈象比氣口脈象大一倍;四倍則陽氣盛極,因此格則出現嘔吐逆流,飲食無法入口。三陽指的是手足三陽經,可能是手部經脈,也可能是足部經脈,下三陰也以此類推。此外,氣口脈象強盛一次,則躁熱在手足厥陰經;強盛兩次,則躁熱在手足少陰經;強盛三次,則躁熱在手足太陰經;四倍則陰氣盛極,因此關則出現小便不利。如果人迎和氣口脈象都強盛到四倍,盛極必衰,必定死亡,因此要格外注意關格兩種症狀。

然氣口人迎俱盛,則吐逆不便交作,故丹溪總之曰關格。但以兩寸過盛推之,則尺脈一盛,病在手足厥陰,二盛病在手足太陰,三盛病在手足少陰。傳曰:尺部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盛瀉足太陰,補足少陰;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四盛則三陰已極,當峻補其陰。一至寸而反之,亦推廣經義也。

先賢又恐病流傳,取諸雜脈乃全備。

此丹溪示人活法。病有傳變,如傷寒緊不在腎,傷怒濡不在肝,流傳別經,是以取各部中見脈。與人迎氣口相應者,以斷內外二因。凡二十七種脈形,隨其部位所見,但與人迎應,則為外感;與氣口應,則為內傷。其病症,則分諸脈主病同。

白話文:

如果人迎脈和氣口脈都非常旺盛,就會出現嘔吐、腹脹、大小便不暢等症狀,因此丹溪先生將這種情況稱為「關格」。根據寸口脈的盛衰程度,可以推斷病變的位置:如果寸口脈一寸處旺盛,病在手足厥陰經;二寸處旺盛,病在手足太陰經;三寸處旺盛,病在手足少陰經。古籍中記載:寸口脈一寸處旺盛,應該瀉足少陽經,補足厥陰經;二寸處旺盛,應該瀉足太陰經,補足少陰經;三寸處旺盛,應該瀉足陽明經,補足太陰經;如果四寸都旺盛,代表三陰已經衰竭,就應該峻補陰氣。反過來,如果一寸處脈弱,其他三寸都旺盛,也同樣可以推廣這種經脈理論。

古代醫家擔心病症流傳,因此將各種脈象都收集起來,形成了完整的脈象理論。

這都是丹溪先生留給後人的治病方法。疾病會傳變,例如傷寒不一定會留在腎經,傷風也不一定會留在肝經,而是會流傳到其他經脈。因此,需要觀察各個部位的脈象,才能準確判斷病因。人迎脈和氣口脈的變化,可以判斷外感和內傷。二十七種脈象,根據其出現的位置和與人迎、氣口脈的關係,可以推斷出病因和病症。

2. 總看三部脈法

此即上古診法其三也。決虛實,斷死生,全在總看。故融會經意為歌,且引證什之。業者並小字讀之,可也。

脈會太陰決死生,寸關尺具陰陽情。

《難》曰: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寸口,即寸關尺,五臟六腑之所始終也。他如衝陽,專應乎胃,太衝專應乎肝,太谿專應乎腎,豈能通乎十二經哉?故法取寸口也。脈本生於陰陽,但陽生於尺而動於寸,陰生於寸而動於尺,關則陰陽相半,界二者之中。陽脈常浮而數,病在頭目胸膈;陰脈常沉而遲,病在臍腹腰腳;中脈隨時浮沉,病在腹脅胃脘。陰陽恆宜相濟,不宜偏勝。

若陽一於上而高過魚際,名曰溢;陰一於下而深入尺澤,名曰覆。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乃真臟之脈而無中氣往來以和之也。學者於此而喜悟焉,則始終一寸九分之間,周身陰陽太過不及之情見矣。叔和云:陽弦頭痛定無疑,陰弦腹痛何方走。陽數即吐兼頭痛,陰微即瀉臍中吼。

白話文:

這就是上古診斷方法中的第三種,判斷虛實、斷定生死,全靠整體觀察。因此將經文精華融匯成歌,並引用典籍佐證。從業者可以細心研讀,這對理解脈象很有幫助。

太陰脈會決定生死,寸關尺脈蘊含著陰陽的變化。

《難經》說:寸口脈是脈絡匯聚之處,也是手太陰經的動脈。寸口,也就是寸關尺,代表著五臟六腑的起始和終點。其他的脈象,比如衝陽脈專門反映胃部情況,太衝脈專門反映肝臟情況,太谿脈專門反映腎臟情況,它們都無法像寸口脈一樣通達十二經脈。所以,診斷脈象以寸口脈為準。脈象源於陰陽,陽脈從尺部生發,向寸部運行;陰脈從寸部生發,向尺部運行;關脈處於陰陽交界,介於兩者之間。陽脈通常浮而數,病在頭目胸膈;陰脈通常沉而遲,病在臍腹腰腳;中脈則隨病症浮沉,病在腹脅胃脘。陰陽應該相互調和,不能偏勝一方。

如果陽脈向上浮起,高過魚際,稱為“溢”;如果陰脈向下沉沒,深入尺澤,稱為“覆”。寸脈向下不到關脈,稱為“陽絕”,尺脈向上不到關脈,稱為“陰絕”,這是臟腑之脈虛弱,沒有中氣往來調和的表現。學習者如果能領悟這些道理,就能從寸關尺三寸九分的脈象變化,了解全身陰陽虛實、過與不及的情況。叔和說:陽脈弦緊,頭痛必定存在;陰脈弦緊,腹痛無處可逃。陽脈數而急促,則會嘔吐伴隨頭痛;陰脈微弱,則會腹瀉伴隨腸鳴。

陽實應知面赤風,陰微盜汗勞兼有。陽實大滑應舌強,陰數脾熱並口臭。陽微浮弱定心寒,陰滑食注脾家咎。關前關後辨陰陽,察病根源應不朽。諸浮躁脈皆為陽,諸沉細脈皆為陰。凡脈從陰陽易已,脈逆陰陽難已。

浮中沉法知遲數,逆順虛實應五行。

初持脈見於皮膚之間者曰浮。浮而大散者心,浮而短澀者肺。見於肌肉之下者曰沉。沉而弦長者肝,沉而濡滑者腎。不輕不重與肌肉相得者脾。多有兼乎四臟之邪,則和緩之中,亦必兼乎浮沉滑澀長短弦大,各脈皆然。如沉滑則順於左尺逆於左寸,如浮澀則順於右寸逆於左半。

寸口宜浮而反損小,陽虛而陰入乘之也。或時浮滑而長,謂之陰中伏陽。尺部宜沉而反實大,陰虛而陽入乘之也。或時沉濡而短,謂之陽中伏陰。如尺本沉而又沉,謂之重陰;寸本浮而又浮,謂之重陽;寸尺俱微甚謂之脫陽脫陰。無非五行生剋偏全,四時五臟,各部應得與否,以為逆順虛實,浮沉遲數(歌見前)。

白話文:

臉色發紅,伴隨風寒,屬於陽實;盜汗、勞累,則屬陰虛。陽實舌頭僵硬、大便滑泄;陰虛脾胃燥熱、口臭。陽氣微弱、脈象浮弱,是心寒;陰虛滑利、食慾不佳,則是脾胃受損。關前、關後分別代表陰陽,觀察病根,方能治癒。浮躁的脈象屬於陽,沉細的脈象屬於陰。脈象順應陰陽則容易治療,逆反陰陽則難以治愈。

浮、沉、遲、數的變化,反映了脈象的深淺、快慢,與五行相應。

脈象在皮膚表面,稱為浮脈;浮脈散大為心,浮脈短澀為肺。脈象在肌肉之下,稱為沉脈;沉脈弦長為肝,沉脈濡滑為腎。不浮不沉,與肌肉相合者為脾。四臟病邪兼雜,則脈象在緩和之中,也會兼具浮沉、滑澀、長短、弦大的特徵,各個脈象皆是如此。例如沉滑脈象,在左尺脈逆於左寸脈;浮澀脈象,在右寸脈逆於左半脈。

寸口脈應該浮而有力,若反而是細小,則屬於陽虛,陰氣入而侵犯陽氣。有時脈象浮滑而長,稱為陰中伏陽。尺部脈應該沉而有力,若反而是實大,則屬於陰虛,陽氣入而侵犯陰氣。有時脈象沉濡而短,稱為陽中伏陰。尺脈根部沉而更沉,稱為重陰;寸脈根部浮而更浮,稱為重陽;寸尺脈都微弱,稱為脫陽脫陰。這些都是五行生剋、四時五臟、各部應得與否,導致脈象出現逆順、虛實、浮沉、遲數的變化。

極煩九候並十變,無非臟腑合流形。

九候:上部天,足少陽膽以候頭角;上部人,手少陽相火三焦以候耳目;上部地,足陽明胃以候口齒。中部天,以候肺;中部人,以候心;中部地,以候胸中之氣。下部天,以候肝;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氣;下部地,以候腎。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腹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中;右關外以候脾,內心候胃脘;右寸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關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九候雖調,肌肉已脫者死。是陰陽交錯之妙,而虛實微賊正之五邪,因以分焉。十變: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為從後來者為虛邪;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為正邪;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為從前來者為實邪;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從其所勝者為微邪;心脈沉甚者,腎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是從所不勝者為賊邪。五臟各有剛柔邪,故令一脈輒變為十也。

白話文:

人體極度煩躁,出現九候和十變的症狀,其實都是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九候指的是人體九個部位的氣血運行狀態,分別對應不同的臟腑,通過觀察這些部位的變化,可以推斷出臟腑的病變。十變指的是脈象的變化,根據脈象的快慢、強弱、滑澀等特點,可以推斷出病邪的性質和來源。總而言之,九候和十變反映了人體陰陽氣血的變化,透過這些變化,可以了解到臟腑的病變,從而對症治療。

曰九曰十,似繁而簡,不外乎浮中沉而自然得之也。故曰數者,腑也;遲者,臟也,以是別知臟腑之病。後世分析太甚,不知陰陽交錯、臟腑同氣故耳。

三部脈全容易識,三部通度,六脈俱全,浮沉遲數相等者,脈易識而病易愈也。歌云:三部俱浮肺臟風,惡風發熱鼻流涕;三部沉遲冷積成,皮膚枯槁真元憊;三關俱緩脾家熱,口臭齒腫時反胃;三部俱弦肝好怒,目翳淚疼多痃癖;三部俱數心熱狂,口舌生瘡唇破碎;三部虛濡微澀伏,久病必死卒病生;三部浮滑芤弦數,卒病相宜久病傾。又有六部同脈者,古云:雙弦之脈土易虧,雙浮之脈水易虧。

余以類推。凡三部脈滑而微者,病在肺;下緊上虛者,病在脾;長而弦者,病在肝;脈小血少者,病在心,實者為心勞;大而緊者,病在腎;緩滑者,熱在胃中;遲緩而澀者,胃中有寒有癥結;脈實緊者,胃中有寒,苦不能食,時時自利者難治。脈來累累如貫珠,不前至寸者,有風寒在大腸,伏留不去;脈來累累而止,不至寸口濡者,結熱在小腸,伏留不去;脈代而鉤者,病在絡脈,鉤即夏脈。

白話文:

九和十,看似繁雜卻很簡單,不過是浮沉遲數自然變化而已。所以說,數是腑,遲是臟,以此來區分臟腑的病症。後世分析過於繁瑣,不懂得陰陽交錯、臟腑同氣的道理。

三部脈都很容易辨認,三部脈都通暢,六脈俱全,浮沉遲數相等,脈象易辨,病也容易治癒。歌訣說:三部都浮,肺臟有風,惡風發熱,鼻流涕;三部都沉遲,寒積成病,皮膚乾燥,元氣耗損;三關都緩,脾胃有熱,口臭齒腫,經常反胃;三部都弦,肝氣易怒,眼睛有翳,淚疼,容易得痃癖;三部都數,心火旺盛,口舌生瘡,嘴唇破裂;三部虛弱濡滑微澀,久病必死,猝病容易發生;三部浮滑芤弦數,猝病適宜,久病難治。還有六部同脈的,古人說:雙弦的脈,脾土容易虧虛;雙浮的脈,腎水容易虧虛。

我以此類推。凡是三部脈滑而微弱的,病在肺;下面緊,上面虛的,病在脾;脈長而弦的,病在肝;脈小血少的,病在心,實則心勞;脈大而緊的,病在腎;脈緩滑的,熱在胃中;脈遲緩而澀的,胃中有寒,有癥結;脈實緊的,胃中有寒,苦不能吃,經常腹瀉,難治。脈象連綿如珠串,不到寸關的,有風寒在大腸,滯留不去;脈象連綿到寸關,不到寸口,濡弱的,結熱在小腸,滯留不去;脈象代脈而鉤狀的,病在絡脈,鉤脈是夏季的脈象。

經絡皆實者,寸脈急而尺緩;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寸熱而尺寒;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而寸寒澀。

或至不至更難憑。

寸口壯大而尺中無者,此為陰盛於陽,苦腰背痛足脛寒,尺脈浮大而寸口無者,此為陽盛於陰,其人虛而損多汗,或小腹滿痛不能溺,溺即陰中痛,大便亦然。尺寸脈牢而長關中無者,此為陰陽相干。尺寸俱無而關中有者,此為陰陽氣歸於中。左關以驗風寒,或風與火之盛衰;右關以驗七情,或勞與飲食之內傷。

三部或至或不至者,冷氣在脾,故令脈不通也。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宿食填胸也,其人當吐,不吐者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困無能為害。所以然者,譬如樹有根本,故寸口平而死者,腎氣先絕於內故也。

白話文:

如果經絡都充實,寸脈就會急促而尺脈緩慢;如果絡氣不足,經氣有餘,寸脈就會熱而尺脈寒;如果經脈虛弱,經絡充盈,尺脈就會熱而充實,寸脈則寒澀。

至於脈象是否到達,就更難判斷了。

如果寸口脈強大而尺脈消失,這是陰氣盛於陽氣,會導致腰背疼痛、足脛冰冷;如果尺脈浮大而寸口脈消失,這是陽氣盛於陰氣,病人虛弱、容易出汗,或者小腹脹痛、無法排尿,排尿時會感到陰部疼痛,排便也一樣。如果寸脈和尺脈強勁而關脈消失,這是陰陽氣不相協調;如果寸脈和尺脈消失而關脈存在,這是陰陽氣歸於中焦。左關脈可以觀察風寒,或風火盛衰;右關脈可以觀察七情,或勞累和飲食內傷。

三部脈象有的到達,有的沒有到達,這是寒氣在脾胃,導致脈象不通暢。上部有脈,下部無脈,是宿食積聚在胸部,病人應該吐出來,不吐就會死亡。上部無脈,下部有脈,雖然身體虛弱,但不會有生命危險。原因就像樹木有根一樣,寸口脈平穩而死亡的人,是腎氣先從內部衰竭導致的。

上下來去存消息,上者,自尺部上於寸口,陽生於陰也,為表;下者,自寸口下於尺部,陰生於陽也,為里。來者,自骨肉之分,出皮膚之際,氣之升也,為表;去者,自皮膚之際,還於骨肉之分,氣之降也,為里。上下來去,乃陰陽消長之消息也。以上下言之;上盛則氣高,下盛則氣脹。

短而急者,病在上;長而緩者,病在下。太過多上溢,不及多下落。以來去言之:脈來疾去徐,上實下虛,為厥癲病;來徐去疾,上虛下實,為惡風。脈雖失而有一線往來者,可治;脈雖全而無往來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而參差者,病甚;上下左右之脈相失而不可數者,死。

白話文:

脈象的變化反映了人體內氣血的運行狀態。上部脈象反映陽氣,下部脈象反映陰氣;由骨肉向外延伸的脈象代表氣血上升,由皮膚向內回歸的脈象代表氣血下降。脈象的變化是陰陽消長、氣血升降的表現。

上部脈象強盛則氣血上升,下部脈象強盛則氣血下降。脈象短促急促,則疾病在上部;脈象長而緩慢,則疾病在下部。脈象過於旺盛則氣血上溢,脈象不足則氣血下落。

脈象來得快去得慢,則上實下虛,可能患有厥癲病;脈象來得慢去得快,則上虛下實,可能患有惡風。脈象雖然消失但仍有一絲微弱的跳動,則還有救治的機會;脈象完全消失,則無救了。

上下左右脈象互相呼應,但呈現不規則的變化,則病情嚴重;上下左右脈象完全消失,無法辨認,則預示死亡。

又,左脈不和,病在表,主四肢;右脈不和,病在裡,主腹臟。有有表無里者,有有里無表者。

推法應須豎且橫。

脈隱伏者,乃用推法。經曰:推而外之,屬腑,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屬臟,外而不內,身有熱也;推而上之關前,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關後,下而不上,頭頂病也。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蓋脈有隱顯,皆陰陽變化錯綜,須橫看豎看,乃可以盡其變也。

惟有天和脈不應,歌曰:天和脈只論三陰,南天高兮北泉深;太陰專主右尺寸,厥陰尺寸左邊沉;少陰尺寸兩不應,相交相反死將臨。天和,乃平脈也,諸陽為浮,諸陰為沉,故不言三陽司天、在泉。南政以天道言:甲己二歲論脈,則寸在南而尺在北。

白話文:

另外,左手脈搏不順暢,疾病在體表,主要影響四肢;右手脈搏不順暢,疾病在體內,主要影響腹部臟器。有些疾病只表現在體表,沒有內在病症,有些疾病只在體內,沒有外在表現。

推拿手法應該上下左右兼顧。

脈搏隱藏不明顯時,就要使用推拿手法。古籍記載:推拿向外,屬於腑臟,推拿向內,屬於臟器。推拿向外卻不向內,則心腹積聚有病;推拿向內卻不向外,則身體有熱。推拿向上至關脈前,只向上不向下,則腰部和腳部清爽;推拿向下至關脈後,只向下不向上,則頭頂有病。按壓到骨頭,脈氣微弱,則腰脊疼痛且身體有痺症。總之,脈搏的隱藏與顯露,都是陰陽變化交錯造成的,必須橫向觀察和縱向觀察,才能了解其變化。

只有天和脈不符合規律,歌訣說:天和脈只論三陰,南方天高,北方泉深;太陰主掌右手寸脈,厥陰主掌左手寸脈;少陰右手寸脈和左手寸脈都不應合,彼此相反,命不久矣。天和,是正常脈象,陽氣偏盛則浮,陰氣偏盛則沉,所以不提三陽司天、在泉。南方政令以天道為準,甲己年論脈象,則寸脈在南方,尺脈在北方。

三陰司天,則兩寸不應;太陰司天,右寸不應;少陰司天,兩寸不應;厥陰司天,左寸不應;三陰在泉,則兩尺不應;太陰在泉,右尺不應;少陰在泉,兩尺不應;厥陰在泉,左尺不應。北政以地道言:乙丙丁戊庚辛壬癸之歲論脈,則寸在北而尺在南。三陰司天,則兩尺不應;太陰司天,右尺不應;少陰司天,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左尺不應。

三陰在泉,則兩寸不應;太陰在泉,右寸不應;少陰在泉,兩寸不應;厥陰在泉,左寸不應。不應者,皆為沉脈也。《紺珠經》曰:五行君火不用事,故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寸不應;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尺不應。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寸不應;司泉,則左尺不應。

白話文:

三陰主宰天時時,則兩寸脈搏無反應;太陰主宰天時時,則右手寸脈搏無反應;少陰主宰天時時,則兩寸脈搏無反應;厥陰主宰天時時,則左手寸脈搏無反應。三陰主宰地氣時,則兩尺脈搏無反應;太陰主宰地氣時,則右手尺脈搏無反應;少陰主宰地氣時,則兩尺脈搏無反應;厥陰主宰地氣時,則左手尺脈搏無反應。

根據北方地氣的方位,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年份,寸脈應在北,尺脈應在南。三陰主宰天時時,則兩尺脈搏無反應;太陰主宰天時時,則右手尺脈搏無反應;少陰主宰天時時,則兩尺脈搏無反應;厥陰主宰天時時,則左手尺脈搏無反應。

三陰主宰地氣時,則兩寸脈搏無反應;太陰主宰地氣時,則右手寸脈搏無反應;少陰主宰地氣時,則兩寸脈搏無反應;厥陰主宰地氣時,則左手寸脈搏無反應。脈搏無反應的,都是沉脈。《紺珠經》說,五行之火不用事,所以南方少陰主宰天時,火氣在上,則兩寸脈搏無反應;主宰地氣,火氣在下,則兩尺脈搏無反應。厥陰主宰天時,火氣在左,故左手寸脈搏無反應;主宰地氣,則左手尺脈搏無反應。

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寸不應;司泉,則右尺不應。北政少陰司天,君火在上,則兩尺不應;司泉,君火在下,則兩寸不應。厥陰司天,君火在左,故左尺不應;司泉,則左寸不應。太陰司天,君火在右,故右尺不應;司泉,則右寸不應。凡不應者,謂脈沉而細,不應於手也。

反之則沉為浮,細為大也。歲當君火在寸,而沉反應於尺;歲當君火在尺,而沉反應於寸,經曰:尺寸反者死。歲當君火在左,而沉反應於右;歲當君火在右,而沉反應於左,經曰:陰陽易者死。又曰:學診之士,必先歲氣,良有以哉!此與仲景、丹溪所說不同,然所論深得《素問》君火以退之旨,故從之。

白話文:

太陰當令時,君火位於右手,因此右手寸脈摸不到;太陰司泉時,君火位於右手,因此右手尺脈摸不到。北政少陰當令時,君火位於上方,因此雙手尺脈摸不到;少陰司泉時,君火位於下方,因此雙手寸脈摸不到。厥陰當令時,君火位於左手,因此左手尺脈摸不到;厥陰司泉時,君火位於左手,因此左手寸脈摸不到。所有摸不到脈的,指的是脈搏沉細,無法在手腕上感受到。

反之,沉脈會變浮,細脈會變大。如果當年君火在寸脈,而沉脈卻反應在尺脈;如果當年君火在尺脈,而沉脈卻反應在寸脈,經書上說:「尺寸反者死」。如果當年君火在左手,而沉脈卻反應在右手;如果當年君火在右手,而沉脈卻反應在左手,經書上說:「陰陽易者死」。經書還說:「學習診斷的人,一定要先了解當年的氣候,有其道理啊!」這與仲景、丹溪所說不同,但論點深入《素問》中君火退行之旨,所以我採用此說。

急彈靡常是奇經。

歌曰:督沖猶豫若狂癡,兩手堅實浮沉齊,尺寸俱浮俱牢者,直上直下亦如之;任緊細長至關止,陰中切痛引腹臍。前部左右脈彈手,陽蹺癲癇痹皮肌;後部彈手陰蹺脈,裡急陰疝崩漏危;中部彈手帶脈病,走精經絕恐無兒。從少陰斜至太陽,陽維巔僕聲如羊;從少陽斜至厥陰,陰維癢痹惡風侵。

來大時小是陰絡,肉痹應時還自覺;來小時大陽絡病,皮膚不仁汗滴落。按《脈經》,兩手脈浮沉實盛一般者,沖督脈也。主凡事猶豫有兩心,甚則癲狂癡迷不省,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關浮,直上直下者,督脈也。主腰背強,大人癲,小兒癇。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實者,衝脈也。

白話文:

急脈跳動不規則,屬於奇經脈。歌訣說:督脈與衝脈猶豫不定,像瘋癲一樣,兩手脈象浮沉交替,或是尺寸俱浮,或是尺寸俱牢,直上直下,也屬於這兩種脈象。督脈主腰背強硬,大人癲狂,小兒抽搐;衝脈主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實,主脾胃虛弱,易腹痛腹脹。任脈緊而細長,止於關脈,陰中疼痛,牽引腹部和臍部。陽蹺脈彈手而痛,主癲癇、痹症、皮肌疼痛;陰蹺脈彈手而痛,主裡急後重、陰疝、崩漏等危症。帶脈彈手而痛,主精液外泄,恐難生育。從少陰斜行至太陽,陽維脈病,頭頂疼痛,聲音嘶啞,像羊叫一樣;從少陽斜行至厥陰,陰維脈病,皮膚瘙癢,怕風吹。脈來大時小,屬於陰絡病,肌肉痠痛,患者自覺;脈來小時大,屬於陽絡病,皮膚麻木,汗水滴落。根據《脈經》,兩手脈象浮沉、實盛一致,屬於衝督脈,主凡事猶豫不決,甚至癲狂癡呆,不省人事。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或只關浮,直上直下,屬於督脈;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或只關實,屬於衝脈。

主胸中有寒,婦人瘕疝絕產。脈來緊細實長者,任脈也。苦小腹痛引臍,陰中切痛。前部左右彈手者,陽蹺脈也。苦癲癇惡風,偏枯僵仆羊鳴身體強痹,後部左右彈手者,陰蹺脈也。苦小腹痛,裡急,引陰中痛,男子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彈手者,帶脈也。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絕經,令人無子。

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陽維也。巔僕羊鳴,或失音不能言。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苦癲癇,肌肉淫癢痹。汗出惡風。陰絡來大時小,苦肉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陽絡來小時大,皮膚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見奇經之病,而後有奇經之脈,病證詳前經絡。

白話文:

胸部有寒氣,女性則容易患上瘕疝和難產。脈象緊細實長,這是任脈的表現。患者常感到小腹疼痛,牽引到肚臍,陰部也感到刺痛。前部左右彈手,這是陽蹺脈的表現。患者容易患上癲癇,怕風,半身不遂,僵硬麻木,像羊叫一樣的聲音,身體強直,這是陽蹺脈的表現。後部左右彈手,這是陰蹺脈的表現。患者常感到小腹疼痛,裡急後重,牽引到陰部疼痛,男性會出現疝氣,女性則會出現崩漏。中部左右彈手,這是帶脈的表現。患者常感到小腹疼痛,牽引到腰部,男性會出現遺精,女性則會出現絕經,導致不孕。

從少陰經斜行至太陽經,這是陽維脈的表現。患者容易出現頭部傾倒,像羊叫一樣的聲音,或失音不能說話。從少陽經斜行至厥陰經,這是陰維脈的表現。患者容易患上癲癇,肌肉發癢,麻木疼痛。容易出汗,怕風。陰絡脈來時脈象大,去時脈象小,患者容易出現肌肉麻木,疼痛發作,身體像洗過一樣。陽絡脈來時脈象小,去時脈象大,患者容易出現皮膚失去知覺,且疼痛,出汗卻感到寒冷。凡是出現奇經的病症,並且有奇經的脈象,可以參考前面的經絡病證。

一脈二變尤堪怪,動脈,陰陽氣相搏耳。陰陽和則脈不動,今氣先中於邪,則氣為之是動。氣既受邪,則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脈之動,變為氣血兩病,豈特左為血而右為氣哉?又,洪大一脈,有力而實者為熱甚,無力而虛者為虛甚。微澀一脈,無力而短者固為虛,然伏熱痰氣凝滯,亦可概以虛視之乎?是知脈之變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證而從脈者,有舍脈而從證者。

有從一分脈、二分證者;有從一分證、二分脈者;有清高貴人,兩手俱無脈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關脈者;又有折一手及瘡傷脈道者,可不從其證乎?善診者,尚其悟之。

白話文:

脈象變化莫測,脈搏的跳動其實是陰陽之氣相互搏擊的表現。陰陽調和,脈象便平穩,但若邪氣入侵,便會擾亂氣機,導致脈搏異常。氣受邪氣侵犯,血行也會受阻,疾病由此而生。所以,脈象的變化反映了氣血兩方面的病變,不單單是左邊代表血,右邊代表氣。

脈象洪大有力,則熱盛;洪大無力,則虛甚。脈象微澀無力短促,固然是虛證,但若有伏熱痰氣阻滯,也可能呈現虛弱的脈象。脈象變化多端,並非一成不變,因此有的時候要根據脈象來判斷疾病,有的時候要根據病症來判斷疾病。

有的病人脈象異常,但病症輕微;有的病人病症明顯,但脈象卻很正常。有的貴人,兩手都沒有脈象;有的病人左手脈象小,右手脈象大,或者反之;有的病人關脈異常;有的病人因為傷手或瘡傷導致脈道受損,這些情況都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判斷,不能只看脈象。

精通醫術的人,要能夠深入理解這些變化,才能診斷疾病。

男女寅申莫浪驚。

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男子面南而生於寅,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寸脈洪而尺脈弱者,常也;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女子面北而生於申,則兩尺在北而得其陰,寸脈弱而尺脈洪者,常也。陽強則陰弱,天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

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蓋人立形於地,故從地化。楚人尚左者,夷道也。故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地以陽為用,故人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陰陽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

白話文:

男女出生時間在寅時和申時,切勿驚慌。

天地阴阳相生,男人面朝南,生于寅时,则两寸脉在南而得阳气,寸脉洪而尺脉弱,属正常现象;女人面朝北,生于申时,则两尺脉在北而得阴气,寸脉弱而尺脉洪,也属正常现象。阳气盛则阴气弱,这是天地规律,反之则为病。男人脉象像女人,则为不足,女人脉象像男人,则为太过。左脉异常,则左半身体有病,右脉异常,则右半身体有病。

男人左手为阳,右手为阴,女人右手为阳,左手为阴,这是天地定位。人立于大地,故而受地气影响。楚国人尊崇左侧,属于夷狄之风。因此,男人左脉强而右脉弱,女人则右脉强而左脉弱。天地以阴气为主,故而人左耳目比右耳目更灵敏;天地以阳气为主,故而人右手足比左手足更强健。阴阳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并非相互对立。所以,诊脉时,男人必须先伸出左手,女人必须先伸出右手。

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男子以左尺為精府,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決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是也。或不知此陰陽,五臟倒裝者,非。

大衍五十為至數,主位先天見聖靈。

脈以息數為主,血為脈,氣為息,應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氣之橐籥;動應者,血之波瀾。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

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來四至五至,和緩舒暢者為平。六數七極,熱之甚也。三遲二慢,冷危證也。兩息一至與八九十餘,則不成息矣。凡至數多者為至,至數少者為損。損脈從上損肺起,而下及於腎,至脈從下損腎起,而上及於肺。《捷徑》曰:從上損下死猶遲,至脈多從下損上,然此小衍之數也。

白話文:

男性陽氣旺盛,所以左脈較強;女性陰氣旺盛,所以右脈較強。男性左尺脈是精氣所在,女性右尺脈是血液聚集處,這是天地自然運化的規律,因此可以分辨男女,也能推斷生死。叔和說,女性的脈象要反過來看,尺脈第三段的脈象相同,就可以斷定病情。有些人不懂陰陽之理,認為五臟的位置顛倒,這是不對的。

大衍之數五十是最重要的數字,主宰著先天之氣,顯現著聖靈之妙。

脈象以呼吸次數為準,血是脈的物質基礎,氣是呼吸的動力,應稱為「至」,息稱為「止」。呼吸是氣的運作,脈象是血的流動。人吸氣時脈搏前進三寸,呼氣時脈搏前進三寸,呼吸平穩,脈搏前進六寸。人一天一夜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運行五十度,周遊全身,就像水滴一樣,每百刻滴一次。榮衛之氣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也二十五度,完成一個循環,所以五十度後又回到手太陰經。

以一次呼氣一次吸氣為一個呼吸,一次呼吸之間脈搏跳動四到五次,和緩舒暢則為正常。六到七次則為熱象,三到二次則為寒象,兩次呼吸才跳一次或八九十次以上則為無規律的脈象。總之,脈搏跳動次數多則為「至」,次數少則為「損」。「損脈」從上往下損傷,從肺開始,最後到達腎,而「至脈」則從下往上損傷,從腎開始,最後到達肺。《捷徑》中說,從上往下損傷,死亡速度較慢,而「至脈」多從下往上損傷,死亡速度較快,但這只是小衍之數。

大衍以五十數為極至,三部平均,滿五十數而一止,或不止者無病。若覺腎脈忽沉,就腎部數起,不滿五十動而止者,一臟無氣。呼出心與肺,一動肺,一動心;吸入腎與肝,一動肝,一動腎;呼吸之間,一動脾。今吸不能至肝至腎而還,復動肺脈,則四十動後一止者,是腎先絕,肝臟代至,期四年春草生時死。就肝部數起,三十動一止者,肝腎兩臟無氣,心臟代至,期三年穀雨時死。

就心部數起,二十動一止者,腎肝心三臟無氣,脾臟代至,期二年桑柘赤時死。就脾部數起,十五動一止者,腎肝心脾四臟無氣,肺脈代至,期一年草枯時死。至於兩動一止,或三四動一止者,死以日斷矣。是知脈之虛實死生,皆在息數之間。奈何今之診者,或專究析諸般脈形,而不暇察夫至數。

白話文:

古代醫家認為,人的生命氣息有五十個單位,分屬於五臟,每個臟器各佔十個單位。當生命氣息滿五十個單位時,就表示身體健康。如果某個臟器的氣息不足,則會在脈搏跳動時表現出來。比如,如果腎脈跳動不到五十次就停止,表示腎臟氣虛,生命將在四年後的春天草木萌發時結束。同樣,如果肝脈跳動不到三十次就停止,表示肝腎兩臟氣虛,生命將在三年後的穀雨時結束。如果心脈跳動不到二十次就停止,表示腎肝心三臟氣虛,生命將在兩年後的桑樹結果時結束。如果脾脈跳動不到十五次就停止,表示腎肝心脾四臟氣虛,生命將在一年後的草木枯萎時結束。如果脈搏跳動兩次或三四次才停止,則生命將在短時間內結束。由此可見,生命虛實和生死都與脈搏跳動的次數息息相關。然而,如今的醫生往往只注重觀察脈象的形狀,而忽略了脈搏跳動的次數,這是不足取的。

又有雖知察夫至數,而無得手應心之妙,數之愈繁而愈失其真。噫!折一臂、瞽一目而不夭,脈少有變,則病患隨之。今人問病,每曰脈息何如?醫者於此未達奈何?學者要在平時對先天圖靜坐調息,觀氣往來。臨時又有屏氣不息之敬,則是以吾心之太極,而驗彼身之太極,不離乎氣血,不雜乎氣血,乃先天之靈也,豈泥象數者之可語哉!斷病之法,四時四季,以其當旺者為主。五臟六腑,候其盛衰之極者為病,本位太過不足之極者亦死。

《素問》云:人之居處動靜而脈亦能為之改。則凡不幸而脈稍有變者,可不調養之以盡其天年乎?叔和云:五十不止身無病,數內有止皆知定;四十一止一臟絕,卻後四年多沒命;三十一止即三年,二十一止二年應;十五一止一年殂,以下有止看暴病。又云:兩動一止、或三四五動一止,六七死,四動一止即八朝,仿此推排但依次。

白話文:

有些人雖然能精通各種脈象的變化规律,卻不能灵活运用,反而因为过度依赖繁杂的理论而迷失了真相。要知道,即使断了一条胳膊、失明一只眼睛,也不至于立刻死亡,而只要脉象稍有变化,疾病就会随之而来。现在的人问诊,总是问“脉息如何”,医生对此却往往束手无策。学习医术的关键在于平时静坐调息,观察体内气血运行。诊脉时还要屏气凝神,以自身的气血运行状态来印证病人的气血情况,不偏离气血,也不掺杂其他因素,才能真正把握先天之灵,岂是那些只拘泥于象数之法的医师所能理解的?

判断疾病的方法是,根据四季变化,以当季气血最为旺盛的脏腑为主要参考。五脏六腑中,气血盛衰至极的时候就会生病,而本位气血太过或不足至极的时候则会死亡。

《素问》说:人体的活动和静止都会影响脉象。所以,凡是脉象稍有变化的人,只要调养得当,就能活到天年。叔和说:五十岁时脉象停止,身体无病,数目之内有停止者皆可安然长寿;四十一岁时脉象停止,代表一个脏腑衰竭,四年后就会死去;三十一岁时脉象停止,则三年后会死亡;二十一岁时脉象停止,则两年后会死亡;十五岁时脉象停止,则一年后会死亡;以下年龄停止者,则要警惕暴病。他还说:两次跳动一次停止,或者三、四、五次跳动一次停止,预示着六、七天就会死亡;四次跳动一次停止,预示着八天就会死亡;以此类推,只要根据脉象规律就能推断病情。

不問內因外因,久病暴病,見代止必死。凡諸般死脈,皆十動以下之變名也。

四時胃氣為之本,人之氣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應周天之常度,配四時之定序。以各部言之:肝弦、心洪、肺澀、腎沉、脾緩者,本臟脈也;以時令言之:春時六部中俱帶弦,夏俱帶洪,秋俱帶澀,冬俱帶沉,長夏四季俱帶和緩。凡人得應時之脈者,無病也。然必微弦,微洪,微毛,微石,為有胃氣。

若純見弦洪毛石,謂之真臟之脈。無胃氣以和之者必死。故曰:四時以胃氣為本。此脈之常體也。然消息盈虧,理化不住,運動密移,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秋行夏令,冬行春令,四變之動,脈與之應者,乃氣候之至脈也。亦必脈有胃氣無害,胃氣者,中氣也。不大不細,不長不短,不浮不沉,不滑不澀,應手中和,意思欣欣難以名狀者是也。

白話文:

不論疾病的內外原因,只要病程長或病發突然,出現代脈就一定會死。所有的死亡脈象,都是十動脈以下的變化表現。

人體的氣血運行,以四時胃氣為根本。春天升發,夏天浮揚,秋天下降,冬天沉潛,遵循著周天運行的規律,配合著四季的節氣變化。從臟腑角度來看,肝脈弦,心脈洪,肺脈澀,腎脈沉,脾脈緩,這些都是臟腑本身的脈象。從季節角度來看,春天六個臟腑的脈象都帶弦,夏天都帶洪,秋天都帶澀,冬天都帶沉,長夏四季則都帶和緩。凡是脈象符合當季氣候的人,就沒有病。但是,必須是微弦、微洪、微毛、微石,才算是有胃氣。

如果脈象完全是弦、洪、毛、石,稱為真臟之脈,沒有胃氣和緩,就一定會死。所以說,四時以胃氣為本,這是脈象的常態。然而,人體氣血盈虧、變化不停,運動微妙,有時春天出現冬天的氣候,夏天出現春天的氣候,秋天出現夏天的氣候,冬天出現春天的氣候,這四種變化的氣候,也會影響脈象,這種脈象稱為氣候之至脈。同樣的,必須脈象中有胃氣才無害。胃氣就是中氣,它既不大也不小,不長也不短,不浮也不沉,不滑也不澀,摸起來和緩,感覺舒服,難以形容。

有胃氣則脈有力有神,無胃氣則脈無力無神,神即胃氣也。男子左手重而氣口脈和,女子右手重而人迎脈和,亦為有胃氣。今人泥以浮取腑,沉取臟,中取胃氣,而不知中固中也,浮之中亦有中也,沉之中亦有中也。不當泥其形,而當求其神也。神即有力也。或疑七診之法,亦以中為胃氣,且如六脈俱沉,可斷其無中氣耶!其九候指法輕重,經論詳矣,已採入心部脈注。

六甲循環若弟兄。

氣候陰陽,更迭四時。冬至陰極陽生,夏至陽極陰生。冬至後得甲子,少陽旺六十日,其氣尚微,故脈來乍大乍小,乍短乍長。第二甲子,陽明旺六十日。其氣始萌,故脈浮大而短。第三甲子,太陽旺六十日,其氣大盛,故脈來洪大而長。夏至後第四甲子,太陰旺六十日,陰氣初生,故脈緊大而長。

白話文:

一個人如果胃氣充足,脈象就會有力而有神,反之,胃氣不足,脈象就會無力而無神。其實,神氣就是胃氣。男人左手沉重,氣口脈和緩,女人右手沉重,人迎脈和緩,這也代表著胃氣充足。現在有些人只注重浮取腑臟、沉取臟腑,從中取胃氣,卻不明白“中”的真正含義。其實,浮之中也有“中”,沉之中也有“中”。不應該拘泥於外在的形狀,而應該追求內在的神氣,因為神氣就是力量。

有人可能會質疑,七診之法也認為“中”代表胃氣,那如果六脈都沉,是否就代表沒有胃氣呢?其實,九候指法的輕重,經書中有詳細的論述,已經被納入心部脈注中。

六甲循環就像兄弟一樣,氣候陰陽不斷更替,循環往復。冬至時陰氣達到極點,陽氣開始生長;夏至時陽氣達到極點,陰氣開始生長。冬至後第一個甲子,少陽旺盛六十天,陽氣還很微弱,所以脈象忽大忽小,忽短忽長。第二個甲子,陽明旺盛六十天,陽氣開始萌發,所以脈象浮大而短。第三個甲子,太陽旺盛六十天,陽氣盛極,所以脈象洪大而長。夏至後第四個甲子,太陰旺盛六十天,陰氣初生,所以脈象緊大而長。

第五甲子,少陰旺六十日,陰氣漸盛,故脈緊細而微。第六甲子,厥陰旺六十日,陰氣極盛,故脈沉短而敦重。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歲,此三陰三陽之旺,時日之大要也。又大寒至春分,厥陰風木之至,其脈弦。春分至小滿,少陰君火之至,其脈洪而鉤。小滿至大暑,少陽相火之至,其脈大而浮。

大暑至秋分,太陰濕土之至,其脈沉。秋分至小雪,陽明燥金之至,其脈短而澀。小雪至大寒,太陽寒水之至,其脈大而長。或問:六甲六氣,主脈皆本《內經》,而脈形有不同者,何耶?蓋人稟氣盛,則脈應時而盛,稟氣弱或有病邪凝滯,則脈不能應時,而不失其真氣,則亦隨陰陽微盛而變化略不同耳,非相反也。此言人身氣候有一日一應周天者,有一年一應周天者。

白話文:

第五個甲子,少陰旺盛六十天,陰氣逐漸增強,所以脈象緊細而微弱。第六個甲子,厥陰旺盛六十天,陰氣達到極盛,所以脈象沉短而沉重。六六共三百六十天,組成一年,這就是三陰三陽旺盛的時日,是時間運行的重要規律。

另外,從大寒到春分,厥陰風木當令,脈象弦。從春分到小滿,少陰君火當令,脈象洪而鉤。從小滿到大暑,少陽相火當令,脈象大而浮。

從大暑到秋分,太陰濕土當令,脈象沉。從秋分到小雪,陽明燥金當令,脈象短而澀。從小雪到大寒,太陽寒水當令,脈象大而長。

有人問:六甲六氣主脈都源於《內經》,但脈象卻有不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人體禀赋强盛,脉象就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旺盛,如果禀赋弱或者有病邪阻滞,脉象就不能完全随着季节变化,但也不会失去其真氣,因此也會隨著陰陽的微弱变化而略有不同,并非完全相反。

這句話的意思是,人體氣候,既有一日一應周天的,也有一年一應周天的。

丹溪曰:脈,神也,陽也。其行速,猶太陽一日一周。息,氣也,陰也。其行遲,猶太陰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應天地;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氣候變動或不同,生死總訣在胃氣。

約哉四脈千古訣!

博之二十七種,約之則為浮沉遲數滑澀緩大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又至約則為浮中沉。蓋浮兼數,沉兼遲,中則浮沉之間,故所集六部脈訣,每以浮沉二字貫之。雖曰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陰陽辨而脈無餘蘊矣。是知浮沉遲數四脈,真千古要訣也。彭用光曰:浮陽曰金,輕清於上;芤實洪長,在心取象。

沉陰曰水,潤滑在下;微弱伏虛,由沉化生。遲寒曰土,三至一息;內涵四脈,濡緩澀結。數熱曰火,一息六至;弦緊彷彿,滑大為異。蓋浮乃輕手取之,而芤實洪長之類,皆輕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虛之類,皆重手而得之也。遲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緩澀結之類也。

白話文:

丹溪曰:脈,神也,陽也。其行速,猶太陽一日一周。息,氣也,陰也。其行遲,猶太陰一月一周是也。歌云:春弦夏洪秋似毛,冬沉如石應天地;阿阿緩若春楊柳,此是脾家居四季;氣候變動或不同,生死總訣在胃氣。

丹溪說:脈象代表著人體的精氣神,是陽氣的表現。脈象的運行速度很快,就像太陽一天繞地球一圈。呼吸則代表著人體的氣息,是陰氣的表現。呼吸的運行速度較慢,就像太陰之氣一個月繞地球一圈一樣。古人有首歌說:春天脈象如弦,夏天脈象洪大,秋天脈象如毛髮般細,冬天脈象沉重如石,這些脈象變化都應合天地的變化。脈象緩慢如春天的楊柳,代表脾臟的運化功能在四季中都很平和。氣候的變化會影響人體,而生死的關鍵在於胃氣的強弱。

約哉四脈千古訣!

簡潔精煉的四脈診斷法則,流傳千古!

博之二十七種,約之則為浮沉遲數滑澀緩大八要,又約之則為浮沉遲數,又至約則為浮中沉。蓋浮兼數,沉兼遲,中則浮沉之間,故所集六部脈訣,每以浮沉二字貫之。雖曰浮者陽也,沉者陰也,陰陽辨而脈無餘蘊矣。是知浮沉遲數四脈,真千古要訣也。彭用光曰:浮陽曰金,輕清於上;芤實洪長,在心取象。

脈象種類繁多,可以歸納為浮、沉、遲、數、滑、澀、緩、大等八種主要脈象。進一步簡化,可以只看浮、沉、遲、數四種。再進一步簡化,則只看浮、沉、中三種。浮脈往往伴隨數脈,沉脈往往伴隨遲脈,中脈則介於浮沉之間。因此,我所收集的六部脈訣,都以浮沉二字貫穿其中。浮脈代表陽氣,沉脈代表陰氣,通過辨別陰陽就能掌握脈象的全部信息。可見,浮沉遲數四脈,才是千古不變的診斷精華。彭用光說:浮脈屬陽,就像金屬一樣輕盈在上,脈象表現為芤、實、洪、長,主要反映心臟的狀態。

沉陰曰水,潤滑在下;微弱伏虛,由沉化生。遲寒曰土,三至一息;內涵四脈,濡緩澀結。數熱曰火,一息六至;弦緊彷彿,滑大為異。蓋浮乃輕手取之,而芤實洪長之類,皆輕手而得之也。沉乃重手取之,而微弱伏虛之類,皆重手而得之也。遲者不急,一息三至,而濡緩澀結之類也。

沉脈屬陰,就像水一樣潤滑在下,脈象表現為微弱、伏、虛,由沉脈演變而來。遲脈屬寒,就像土一樣,每分鐘跳動三次,包含了各種沉、遲、數、緩的脈象特徵,表現為濡、緩、澀、結。數脈屬熱,就像火一樣,每分鐘跳動六次,表現為弦、緊、彷彿、滑、大等特徵。輕輕按壓就可以摸到浮脈,芤、實、洪、長等脈象也是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沉脈則需要重手按壓才能感覺到,微弱、伏、虛等脈象也是這樣。遲脈不急,每分鐘跳動三次,表現為濡、緩、澀、結等特徵。

數者頻急,一息六七至,而弦緊滑大之類也。學者能以四脈為祖,先看五臟之中何髒得之?後看三部之中何部得之?庶乎據脈可以識證,因證亦可以識脈,隨人人之脈與證而立方,庶乎不致誤人也。

動靜玄機太簡明。

脈理繁潔,治法多端。若不憑浮沉遲數,則指下茫然。且脈有單看浮而總看沉者,有總看浮而單看沉者,遲數亦然。要之,審決經絡,惟總看可憑。凡脈以得中為靜,太過而為盛之極,不及而為衰之極,俱謂之動。只取其動者治之,則經絡不雜,何其簡且明哉!

不問在經並臟腑,有力無力要叮嚀。

四脈不問何部得之,有力則為風積痛熱,無力則為虛氣寒瘡。百病無不包括。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急促,每分鐘六七次,而且脈象緊弦滑大,這就是病症的表現。學醫之人要以四種脈象為基礎,先判斷五臟之中哪個臟腑出了問題,再看三部之中哪個部位出了問題。這樣才能根據脈象識別病症,根據病症也能識別脈象。根據每個人的脈象和病症制定治療方案,這樣就不會誤診了。

動與靜的道理非常簡明易懂。

脈象複雜多變,治療方法也很多。如果不好好辨別脈象的浮沉遲數,就會摸不著頭緒。有些脈象表面浮而整體沉,有些脈象整體浮而表面沉,遲數也是如此。總之,要仔細分析經絡,只有整體觀察才能準確判斷。凡是脈象,以平和為靜,過於亢盛為盛極,過於虛弱為衰極,都屬於動。只要針對動的方面治療,就能避免經絡混雜,何其簡明!

不論病症在經絡還是臟腑,都要注意是否有力無力。

四種脈象,無論在哪個部位出現,有力就是風積痛熱,無力就是虛氣寒瘡。所有的疾病都包括在內。

欲識根源無別巧,只要臨時心氣清。

根源,即手太陰也,胃氣也。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七診法云: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無私慮也;三勻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五微重指於肌肉之間,取其胃氣,中也;六沉指於筋骨之上,取其臟脈,沉也;七察病人脈息數來也。

白話文:

想要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只需要在診察時保持心神清明。根源指的是手太陰經脈,也就是胃氣。先天之靈,只有心神安定、氣息平和的人才能察覺。七診法中提到:一要靜心凝神;二要排除雜念,無私心雜念;三要呼吸平穩,安定氣息;四要輕輕觸摸皮膚,探查腑脈,感知浮沉;五要稍微用力觸摸肌肉,探查胃氣,感知中和;六要深沉地觸摸筋骨,探查臟脈,感知深淺;七要觀察患者脈息的頻率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