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卷首 (18)

回本書目錄

卷首 (18)

1. 明醫

唐與正,不知何許人。治因飲熱酒頂高數寸,用葛花倍服自愈。治因服黑錫丹,臥則小便微利,立則不能涓滴,服諸通利藥不效。公診曰:乃結砂時鉛不死硫黃飛去,鉛入膀胱,臥則偏重猶可溲,立則正塞水道,故不能通。用金液丹三百丸,分為十服,煎瞿麥湯下。蓋膀胱得硫黃,積鉛成灰,從水道下累累如細砂,其病即愈。

潘璟,字溫叟,名醫也。治一婦孕五歲,一婦孕十有四月,皆未育,公視曰:疾也。作大劑飲之。孕五歲者墮肉塊百餘枚,有眉目狀;孕十四月者,墮大蛇而愈。

劉從周,韶州曲江人。醫有自得之見,著書十篇。論痢疾以手足和暖為熱,厥冷為寒。如盛夏發熱有進退者為冒暑,一向熱不止者為傷寒,至當之言也。

僧奉真,四明人,良醫也。天章閣侍制,許元為江淮發運使,奉課於京師,方欲入對,而子病亟不治,元強公延壽數日,公曰:諸臟皆衰,惟肝臟獨過,脾為肝所勝,急瀉肝補脾,可緩三日,過此無術也。

周順,鄱陽人。醫有十全之功。治士人得腳弱病,積藥如山,悉令屏去,用杉木為桶躍足,及令排樟腦於兩股間,以布系定,月餘腳健如故。

趙巒,晉陽山人,善診候。治一病因邊水行次,有大蛤蟆躍高數尺,驀作一聲,忽驚叫,便覺右脅牽痛,脅下作聲,尚似蟆聲,聲聲相接,以手按之則可,其脈右關伏結。公用利藥取下青涎類,蛤蟆之衣,遂愈。

石藏用,蜀人。一士人因承檐溜洗手,覺為物觸入指爪中,初若絲髮,至數日稍長如線,伸縮不能如常,始悟其為龍藏伏也,乃求公治之。公曰:方書所不載,當以意去之,歸可末蜣螂塗指,庶不深入胸膈,他日免震厄之患。士人如其言,後因迅雷見火光遍身,士人懼怕,急以針穴其指,果見一物自針穴躍出,遂不為害。

趙卿,不知何許人,良醫也。有機警。一少年眼中嘗見一小鏡子,諸醫不效。公視之,與少年期來晨以魚鱠奉候。少年及期赴之,延於內,且令從容,俟客退方接,俄設臺施一甌芥醋,更無他味,公亦未入,迨禺中久候不至,少年飢甚,且聞醋香,不免輕啜之,逡巡又啜之,覺胸中豁然,眼花不見,因竭甌啜之。公方突入,少年以啜醋慚謝。曰:郎君先因食鱠太多,芥醋不快,又有魚鱗在胸中,所以眼花,適所備芥醋,欲郎君因飢以啜之。鱠會,詐權也。

杜任,汶陽人。善醫,尤精於幼科。多先溫胃,令進飲食,而後攻治他疾。

竇太師,諱漢卿,金朝合肥人。善針術,撰有《標由論》。

成無己,金之聊攝人。家世儒醫,注《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

張從正,字子和,金之睢州考城人。精《素》、《難》,法宗劉河間,著六門三法。

白話文:

[明醫]

唐與正,身份不詳。曾治癒一人因飲熱酒導致頭頂發熱數寸的病例,患者服用加倍劑量的葛花湯自愈。另有一人服用黑錫丹後,臥下時小便略通,站立時則完全無法排尿,服用各種通利藥物均無效。唐與正診斷認為:這是因為服用黑錫丹後,丹藥中的鉛和硫黃分離,硫黃揮發,鉛則沉積於膀胱。臥下時鉛沉於膀胱底部,尚能排尿;站立時鉛堵塞尿道,故無法排尿。於是,他給患者服用三百丸金液丹,分十次服用,並用瞿麥湯送服。結果,膀胱中的鉛與硫黃結合,鉛變成灰狀,從尿道排出,如同細砂般,患者病癒。

潘璟,字溫叟,名醫。曾治癒兩位婦女,一人懷孕五年,一人懷孕十四個月,都未分娩。潘璟診斷為疾病,開出強力藥劑。懷孕五年者排出百餘塊肉塊,形似嬰兒;懷孕十四月者排出大蛇而痊癒。

劉從周,韶州曲江人。醫術獨到,著述十篇。他認為痢疾,手腳溫暖屬熱證,手腳冰冷屬寒證。盛夏發熱,病情時好時壞者為中暑;持續高熱者為傷寒,此論甚是精闢。

僧奉真,四明人,良醫。曾任天章閣侍制。許元任江淮發運使時,奉命在京師接受考核,其子突發重病,情況危急。許元強請僧奉真延緩病情數日。僧奉真診斷為諸臟器衰竭,唯獨肝臟過盛,脾臟受肝臟所克,於是決定先瀉肝氣再補脾氣,可以緩解三日,三日之後則無計可施。

周順,鄱陽人。醫術精湛。曾治癒一位士人患有的腳弱症,該士人服用大量藥物無效。周順令其停止服用所有藥物,用杉木製作的桶盛水浸泡雙腳,並在兩腿之間放置樟腦,用布固定,一個月後,腳病痊癒。

趙巒,晉陽山人,善於診斷。曾治癒一人因在邊疆水邊行走時,被一隻大蛤蟆躍起數尺高驚嚇,導致右脅疼痛,並發出類似蛤蟆叫聲的怪聲,用手按壓則疼痛減輕。脈診顯示右關脈伏而結滯。趙巒用利藥排出青色涎液狀物和類似蛤蟆皮的物質,患者痊癒。

石藏用,蜀人。曾治癒一位士人,因洗手時接觸到屋簷滴水,感覺有異物進入指甲中,起初如絲髮般細小,數日後長如細線,伸縮困難。士人認為是龍藏於指中,於是求治於石藏用。石藏用說:此病不在醫書記載之中,只能憑經驗治療,回家後可用蜣螂末塗抹手指,以免異物深入胸膈,日後免遭雷擊之災。士人依言而行,後來遇到雷電交加,身上出現火光,士人害怕,用針刺手指,果然有一物從針孔躍出,不再為害。

趙卿,身份不詳,名醫,機智過人。曾治癒一位少年,少年眼中常看見一個小鏡子,多位醫生都束手無策。趙卿診察後,約少年次日清晨用魚膾招待他。少年按時赴約,被請入內,讓其從容休息,待客人離開後再接見。然後,趙卿設下一盤芥末醋,沒有其他食物,自己也不進去。等到中午,少年等候多時,飢餓難忍,聞到醋香,忍不住喝了一點,然後又喝了一些,感覺胸中豁然開朗,眼中的鏡子消失了,於是將醋喝完。趙卿這時才進入,少年因喝醋而感到羞愧。趙卿說:你之前吃了太多魚膾,芥末醋可以解膩,同時魚鱗卡在胸中,所以你眼花。我準備的芥末醋,是想讓你因飢餓而喝掉它,魚膾宴請只是個幌子。

杜任,汶陽人,善於醫術,尤其精通兒科。多先溫胃,讓患兒進食,然後再治療其他疾病。

竇太師,諱漢卿,金朝合肥人。精通針灸,著有《標由論》。

成無己,金朝聊城人。家世為儒醫,注釋《傷寒論》十卷、《明理論》三卷、《論方》一卷。

張從正,字子和,金朝睢州考城人。精通《素問》、《難經》,醫術師承劉河間,著有六門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