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33)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33)

1. 治熱門

鱉甲,

鱉甲鹹平治勞熱,止瘧破癥下氣血,更消陰蝕與痔瘡,墮胎止崩寬兒脅,肉味雖甘補中氣,陰虛之人乃可啜。

其聽以眼,故稱守神。甲,介蟲之甲函也。無毒。主屍疰勞瘦骨熱,療溫瘧勞瘧老瘧,心腹癥瘕堅積寒熱,止上氣急滿,消惡血並撲損瘀血,去鼻中瘜肉,陰蝕痔惡肉,消瘡腫腸癰,婦人漏下五色,羸瘦,催生墮胎,女子經閉,小兒脅下堅癇疾。又治卒腰痛及石淋,杵末酒下。

多忘善誤,丙午日取甲著衣帶上。丈夫陰癰醫不能治,取鱉頭燒灰,雞子白調敷之。歷年脫肛及產後陰脫,取灰乾摻托上。用九肋多裙重七兩者,生剔去肉,取甲釅醋炙黃色,去勞熱用小便煮一日夜,惡礬石。肉,主補中益氣,峻補陰,去血熱及濕痹,但不可久食則損人,以其性冷耳。

有獨目者,厭下有如王字者,頭足不縮者,三足獨足者,目四陷者,皆不可食。胸前有軟骨謂之醜,食之令人水腫,若誤中其毒,令人昏塞,以黃耆、吳藍煎湯,服之立解。又合莧菜食之,生蟲、生鱉瘕;合雞子食之殺人。又江中有闊一二丈者,名黿肉,補,以鹽淹可食。主濕氣、諸邪氣、血熱,殺蠱毒,消百藥毒,療諸惡瘡瘰癧,功同鱉甲。

鮀(同)鼉魚甲,

鮀魚甲酸性微溫,主心腹積有熱煩,腸風崩痔引陰痛,涕泣驚腰獨可食。

性嗜睡,恆閉目,形如龍,長一二丈。能吐氣致雨,力猛能攻江岸。有毒。主心腹癥瘕、伏堅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相引痛,瘡疥死肌,五邪涕泣時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皆漬。用之當炙,蜀漆為使,畏狗膽、芫花、甘遂。肉至補益,主小氣呼吸,足不立地,能發痼疾。

皮可貫鼓,膏摩惡瘡。鼉骨散,用皮及骨燒灰,入紅雞冠花、白礬灰為末,空心米飲調服,治腸風痔疾甚效。

牡蠣,

牡蠣鹹寒除寒熱,止渴止嗽寬胸脅,定驚收汗澀血精,更療癰腫及疽甲。

牡,雄也,鹹水結成。又云:百歲鵬化成。無毒。入足少陰經。主傷寒寒熱,溫瘧洒洒。除留熱在關節及榮衛虛熱,去來不定。止煩渴,療咳嗽,除心痛氣結,脅下痞熱。定驚恚怒氣,止盜汗,瀉水氣,除老血,澀大小腸。男子虛勞之損,遺精夢泄,補腎正氣,病人虛而多熱者,加而用之。

女子崩中、赤白帶下,療一切癰腫鼠瘻,瘰癧喉痹,甲疽膿血疼痛,小兒驚癇。久服強骨節,除拘緩,殺鬼延年。本草云:咸為軟堅之劑,以柴胡引之,故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結核;以大黃引之,能除股間腫;以麻黃根、蛇床子、乾薑為佐,能去陰汗,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收澀止小便。本腎經藥也。

取殼以頂向北,腹向南視之,口斜向東者為左顧。尖頭大者勝。先用鹽水煮一時,後入火煅紅研粉用。貝母為使,惡麻黃、吳萸、辛荑,得甘草、牛膝、遠志、蛇床子良,肉主虛損調中,解丹毒,美顏色。於火上炙,令沸,去殼食,或姜醋淹生食之。海族中最美且貴者,海牡蠣,丈夫食之無須。

白話文:

治熱門

鱉甲性味鹹平,能治療勞熱,止瘧疾、破癥塊、降氣血,還能治療陰蝕、痔瘡,促進墮胎、止崩漏、寬胸脅。鱉甲肉味甘,能補益中氣,但陰虛的人才能食用。

鱉因以眼聽,故稱守神。鱉甲是介蟲的甲殼,無毒。主治屍疰、勞瘦、骨熱、溫瘧、勞瘧、老瘧、心腹癥瘕、堅積、寒熱,能治上氣急滿,消除惡血和跌打瘀血,去除鼻中息肉、陰蝕、痔瘡惡肉,消腫、治腸癰,治療婦女漏下帶血、羸瘦,催生墮胎,治療女子經閉、小兒脅下堅硬、癇疾。又能治療突然發作的腰痛和石淋,方法是用鱉甲研末,酒送服。

容易忘記事情、經常出錯的人,可以在丙午日取鱉甲佩戴在身上。男子陰囊腫痛,醫治無效的,可用鱉頭燒成灰,雞蛋清調和後敷於患處。多年脫肛或產後陰道脫垂,可用鱉甲灰乾摻托於患處。使用肋骨多、裙邊厚、重七兩的鱉,生剔去肉,取甲殼用醋炙至黃色,再用小便煮一日一夜,去除勞熱。鱉肉能補中益氣,大補陰氣,去除血熱和濕痹,但不可久食,因為它性寒。

獨眼鱉、腹部有類似“王”字紋樣的鱉、頭足不縮的鱉、三足或獨足的鱉、眼睛凹陷的鱉,都不可食用。胸前有軟骨的鱉稱為“醜鱉”,食用會導致水腫,誤食中毒,會讓人昏迷,可用黃耆、吳藍煎湯服用解毒。鱉肉與莧菜同食會生蟲、生鱉瘕;與雞蛋同食則會致命。江中寬達一二丈的大鱉,名為黿,其肉有補益作用,用鹽醃製後可食用,主治濕氣、諸邪氣、血熱,能殺蠱毒、解百藥毒,治療各種惡瘡和瘰癧,功效與鱉甲相似。

鼉魚甲性味酸溫,主治心腹積熱煩躁、腸風、崩漏、痔瘡引起的陰部疼痛,涕泣、驚恐、腰痛時可食用。

鼉魚嗜睡,總是閉眼,形似龍,長一二丈,能吐氣致雨,力大能衝擊江岸。有毒。主治心腹癥瘕、伏而堅硬的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小腹陰部牽引作痛,瘡疥、死肌、五邪、涕泣、時驚、腰痛、小兒氣癃等症。使用時應炙烤,蜀漆為輔藥,忌與狗膽、芫花、甘遂同用。鼉魚肉有極好的補益作用,主治少氣、呼吸困難、腳站不住地,能治療久病。

鼉魚皮可以蒙在鼓上,膏可以塗抹惡瘡。鼉骨散,是用鼉魚皮和骨燒成灰,加入紅雞冠花、白礬灰研末,空腹用米湯送服,治療腸風、痔疾效果甚佳。

牡蠣性味鹹寒,能清熱、止渴、止咳、寬胸脅、定驚、止汗、收斂血精,還能治療癰腫、疽瘡。

牡,雄也,是鹹水所凝結而成,也有人說是由百歲鵬鳥變化而成。無毒,入足少陰經。主治傷寒寒熱、溫瘧,去除滯留在關節的熱邪和榮衛虛熱,治療熱邪來去不定,止煩渴,治咳嗽,除心痛氣結、脅下痞熱,定驚安神、治怒氣、止盜汗,瀉水氣,除宿血,澀腸止瀉。男子虛勞損傷、遺精夢泄,可補腎益氣,病人虛弱而多熱者,可加量服用。

女子崩漏、赤白帶下,治療一切癰腫、鼠瘻、瘰癧、喉痹、甲疽、膿血疼痛,小兒驚癇。久服能強健筋骨、除拘攣、延年益壽。本草書中記載:牡蠣鹹味能軟堅散結,用柴胡引導,能消散脅下硬塊;用茶引導,能消散結核;用大黃引導,能消除股間腫塊;用麻黃根、蛇床子、乾薑為輔藥,能止陰汗;用地黃為輔藥,能益精、收斂、止尿。是補腎的藥物。

取牡蠣殼,應將頂端朝北,腹部朝南,口斜向東者為佳。殼尖大者更好。先用鹽水煮一會兒,再用火煅紅,研成粉末使用。貝母為輔藥,忌與麻黃、吳萸、辛荑同用,與甘草、牛膝、遠志、蛇床子相配伍則效果更好。牡蠣肉能治療虛損、調和脾胃、解丹毒,使人面色紅潤。可用火炙至沸騰,去殼食用,或用薑醋醃製生食。海牡蠣是海族中最美味、珍貴的,男子食用無需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