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32)
內集·卷二 (32)
1. 治熱門
石葦,
石葦苦甘平無毒,主治勞熱通淋瀝,止煩下氣祛惡風,背發炒末酒調服。
蔓延石上,葉生斑點如皮,處處有之。主勞熱邪氣,補五勞,安五臟,治脬囊結熱五淋癃閉,利水道,止遺溺,益精氣,止煩下氣,祛惡風。又炒為末,冷酒調服治發背效。三月採山谷中,不聞水聲及人聲者,陰乾。丸用去黃毛微炙,毛射入肺,令嗽不可療,杏仁為使,得菖蒲良。有生瓦上者名瓦韋,亦治淋。
地榆,
地榆甘苦酸微寒,治下熱痢血諸般,婦人崩帶乳硬痛,止渴諸瘡膿可排。
葉似榆而初生布地。味厚。無毒。沉也,陽中微陰。東垣云: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一切吐血衄血腸風便血,婦人血崩帶下一十二病,胎前產後諸般血疾,及婦人乳痙硬痛,消酒止渴,補絕傷,治諸瘻惡瘡熱瘡,除惡肉排膿止痛。熬膏敷金瘡,煎湯浸代指逆腫,煮濃汁飲,治小兒疳熱瀉痢,釀酒服治風痹,惟虛寒冷痢禁用。熱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澀早故也。
去蘆,惡麥門冬,得發良。
秦皮,
秦皮苦寒解熱痢,清肝主風寒濕痹,補精止帶洗驚癇,點赤眼腫除翳淚。
生秦地陝西州郡,取出漬水皮紙,碧色不脫者真。無毒。《液》云:主熱痢下重,以苦堅之,黃柏、白頭翁、秦皮是也。治肝中久熱,兩目赤腫疼痛,風寒濕痹,洗洗寒氣,男子少精發白,婦人帶下亦宜。作湯浴小兒驚癇身熱,水煎澄清洗赤眼,或冷水浸點眼,除青翳白膜、風淚不止。
如草間花黃蜘蛛螫人似癩,煮汁飲一斗即瘥。去骨,大戟為使,惡吳萸、苦匏、防葵。
龜甲,
龜甲鹹甘治勞蒸,補陰自能去瘀癥,崩痔瘧痢血分痹,小兒合囟頭瘡靈。
龜,收藏義也;甲,函也。氣平,無毒。主內傷陰虛骨蒸寒熱,及勞倦骨痿,傷寒勞復肌體寒熱欲死。力猛能去瘀血,破癥瘕,痎瘧,五痔,血分濕痹,四肢重弱不能久立。婦人漏下、赤白,陰瘡難產及產前後痢。又治驚恚氣,心腹痛,腰背疼,兼治小兒囟不合。頭瘡不燥,燒灰敷之。
久服益氣資智且能食。丹溪云:龜乃陰中至陰之物,稟北方之氣而生,故能補陰血不足。陰足而血氣調和則瘀血自去,癥瘕崩痔瘧痢痹疾自消,筋骨自健,故曰大有補陰之功。以其靈於物,故用以補心甚驗,令人有靈。入湯作丸,取江湖中水龜,生脫水中濕者良。其次卜師鑽過者名敗龜版,大者亦佳,酥炙,或豬脂酒皆可。
惡沙參、蜚蠊,畏狗膽。肉釀酒服,主大風攣急,或癱瘓不收。作羹食,主久咳嗽,大補而有神靈。不可輕殺,十二月食龜肉殺人。血治脫肛。骨帶入山,令人不迷路。尿主久嗽斷瘧。又有一種秦地所產山龜,極大而壽,今四方亦有之,味苦無毒,主除濕痹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
白話文:
治熱門
石葦味苦甘性平,無毒。主治勞累導致的發熱、小便不利、煩躁不安、下肢沉重、惡風,將其炒成粉末,用酒送服。
石葦生長在石頭上,葉片上有斑點,像人的皮膚,到處都能找到。主治勞累引起的邪氣入侵、五勞七傷、五臟虛弱,治療膀胱和陰囊積熱、各種尿頻尿急、尿閉、促進尿液排出、止遺尿、滋補精氣、緩解煩躁、消除下肢沉重感、祛除惡風。也可炒成粉末,用冷酒送服,治療發背(一種皮膚病)。三月採集於山谷中,需選擇不聞水聲和人聲的地方,陰乾。製成丸藥時,需去除黃毛並輕微炙烤,因為毛髮進入肺部會引起咳嗽難愈。杏仁是石葦的輔藥,與菖蒲搭配效果更佳。生長在瓦片上的石葦稱為瓦韋,也具有治療小便不利的作用。
地榆味甘苦酸性微寒。主治下焦熱盛引起的痢疾、便血等各種出血症狀;婦女月經不調、帶下、乳房脹痛;止渴;各種瘡瘍膿腫。
地榆的葉子像榆樹葉,剛長出來時貼地生長,味道醇厚,無毒。性沉,屬陽中微陰之品。東垣(張元素)說:主治下焦積熱引起的出血性痢疾;止住月經量過多;各種吐血、鼻出血、腸風便血、婦女月經不調、帶下等十二種疾病、產前產後各種出血性疾病,以及婦女乳房脹痛;解酒止渴;修復外傷;治療各種瘻管、惡瘡、熱瘡;消除壞死組織、排出膿液、止痛。熬成膏藥敷於金瘡(刀傷),煎湯浸泡治療手指逆腫(一種手指腫脹病症),煮濃汁服用治療小兒疳積引起的腹瀉和痢疾,釀酒服用治療風濕痹痛,但虛寒型腹瀉和痢疾禁用。熱痢初期也不宜使用,以免澀滯。
去蘆根使用,忌與麥門冬同用,與頭髮同用效果更佳。
秦皮味苦性寒。主治熱痢、下痢里急後重;清瀉肝火;治療風寒濕痺;滋補腎精;止帶下;治療小兒驚癇;治療眼赤腫痛、目翳。
秦皮產於陝西等地,取其樹皮,用清水浸泡,碧綠顏色不褪者為真品。無毒。《藥性論》記載:主治熱痢下重,以其苦寒之性固澀腸道,與黃柏、白頭翁、秦皮同用效果更佳。治療肝臟久熱,兩眼紅腫疼痛;風寒濕痺;溫通經絡,去除寒邪;治療男子精少髮白;治療婦女帶下。用湯劑沐浴治療小兒驚癇伴發熱;水煎液澄清後洗眼,或用冷水浸泡後點眼,治療青盲、白膜、風淚不止。
如草間花黃蜘蛛咬傷,狀似癩瘡,用秦皮煮汁服用一斗即可痊癒。去骨頭使用,大戟是秦皮的輔藥,忌與吳茱萸、苦匏、防葵同用。
龜甲味鹹甘。主治勞傷引起的骨蒸潮熱;滋陰補腎;去除瘀血;治療崩漏、痔瘡、瘧疾、痢疾、血分濕痹;治療小兒囟門不合、頭瘡。
龜,收藏之意;甲,包裹之意。氣性平和,無毒。主治內傷導致的陰虛、骨蒸、寒熱;以及勞累導致的肌肉萎縮;傷寒日久導致的肌體寒熱欲死。藥力強勁,能去除瘀血,破除癥瘕;治療瘧疾、五痔、血分濕痹、四肢沉重無力,久立不住;治療婦女陰道出血、白帶、陰部瘡瘍、難產以及產前產後痢疾。亦可治療驚恐、氣滯引起的胸腹疼痛、腰背疼痛,以及治療小兒囟門閉合不良;頭瘡不癒合,燒成灰後敷在患處。
久服可益氣聰明,並增強食慾。朱丹溪(朱震亨)說:龜是陰中至陰之物,吸取北方的寒氣而生長,因此能補益陰血不足。陰氣充足,血氣調和,則瘀血自然消除,癥瘕、崩漏、痔瘡、瘧疾、痢疾、痹症自然痊癒,筋骨自然強健,所以說它有很大的補益陰氣的功效。因其靈性,故用於補心效果甚好,令人心明神清。製成湯劑或丸藥服用,選用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龜,生長在潮濕環境中的龜最好。其次是卜卦師用過的龜甲,大的也很好,用酥油炙烤,或用豬油酒炙烤皆可。
忌與沙參、蜚蠊同用,畏狗膽。龜肉釀酒服用,主治大風引起的肢體攣縮,以及癱瘓、肢體不能收縮。做成羹食用,主治久咳,大補元氣,有神效。不可輕易殺龜,十二月食用龜肉會致人死亡。龜血可治療脫肛。龜骨帶在身上,可防止迷路。龜尿主治久咳、瘧疾。還有一種產於秦地的山龜,體型很大,壽命很長,現在各地也有,味苦無毒,主治去除風濕痺痛、身重、四肢關節活動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