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27)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27)

1. 治熱門

茵陳蒿,

茵陳蒿苦辛微寒,主濕熱黃利便難,傷寒瘴瘧頭目痛,伏瘕痰滯亦能寬。

因隔歲陳莖而生,蒿草之高者。無毒。陰中微陽,入足太陽經。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通身發黃,小便不利,以此為君,隨證寒熱,用他藥為佐。治傷寒大熱頭熱,頭風目痛瘴瘧,去癥瘕伏結,化痰利膈行滯氣,兼消遍身瘡疥。去根土,細銼焙乾,勿令犯火。

滑石,

滑石甘寒治濕熱,利便兼通臟腑結,行積逐瘀下乳難,膈熱身熱多煩渴。

石乃土之精,石滑而細膩也。無毒。性沉重而降,陰也,入足陽明經。燥脾濕,降胃火,主小便癃閉淋瀝,通九竅六腑津液,上氣令下行,蕩胃中積聚食毒瘀血,而泄澼自止。除隔上煩熱身熱燥渴,兼滑女子難產,下乳汁,妊娠小便轉脬。白色者佳,余色有毒。研粉,或以牡丹水煮,飛過曬乾。凡用必以甘草和之,石葦為使,惡曾青。

大黃,

大黃大寒苦善泄,不問痰癥瘕積熱,陽明燥結脹難禁,上走胸頂假舟楫。

色黃大塊錦紋者佳。無毒。味極厚,性走不守,陰中之陰,降也,入手足陽明經。主除痰實,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宿食厚味。一切積熱,傷寒熱入里深,土鬱大便燥結,肚腹脹滿,服之推陳致新,安和五臟,如戡禍亂以致太平,故有將軍之號。丹溪曰:生用則通腸胃壅熱,熟用則解諸瘡毒,瀉心火。

又云: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衄用大黃、黃芩、黃連,名曰瀉心湯。《衍義》謂邪熱因心氣不足而客之,故吐衄,以苦泄其熱,以苦補其心,兩全之。然心之陰氣不足而陽火亢甚,肝肺各受其火而病作,故芩、連救肝肺,大黃瀉亢火,而血自歸經,非既瀉心而又補之謂也。《液》云:酒浸入太陽,酒洗入陽明,余經不用酒。

蓋酒浸良久,稍薄其味,而藉酒上升巔頂至高之分,太陽經也。酒洗亦不至峻下,故承氣湯俱用酒浸,惟小承氣生用。是酒亦大黃之舟楫,不獨桔梗能載而浮至胸中,去濕熱結熱也。古有生用者,熱去而患赤眼,河間謂其所用大黃未經酒製,而上熱不去也。雜用量人虛實,或生,或麵包煨熟,或酒浸蒸熟。

黃芩為使,無所畏。所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療驚恚怒心下悸氣,得消石、紫石英、桃仁療女子血閉。

朴硝,

朴硝大寒辛苦鹹,能除大熱與停痰,食鯁積瘀排瘡毒,點眼入罐掛屋檐。

樸者,本體未化之義,其諸硝英芒,皆從此出。無毒。沉而降,陰也。力堅性緊,可熟生牛馬皮,及治金銀有偽。主百病寒熱邪氣,傷寒女勞復證,膀胱急,小腹脹滿,身黃額黑,足熱便黑;雜病喉痹口瘡,腹脹大小便秘,停痰痞滿,食物鯁胸不利,及積聚結痼留癖,胃中熱結。破瘀血血閉,消瘡腫,排膿軟堅。

白話文:

治熱門

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能治療濕熱導致的黃疸、小便不利,以及傷寒、瘴瘧引起的頭痛、目痛,還能緩解腹部腫塊和痰滯。它是在隔年陳舊的莖上生長的較高大的蒿草,無毒,屬陰中微陽,歸足太陽經。主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導致全身發黃、小便不利等症狀。用它作主藥,根據寒熱症狀,再配伍其他藥物。能治療傷寒引起的大熱、頭痛、目痛、瘴瘧,消除腹部腫塊和積聚,化痰利膈,行氣消腫,還能治療全身瘡疥。使用時需去除根部泥土,切細後焙乾,不可用火直接烘烤。

滑石性味甘寒,能治療濕熱,利尿通便,通利臟腑阻塞,行氣活血,治療產後乳汁不通等。滑石是土的精華,質地光滑細膩,無毒,性沉重下行,屬陰,歸足陽明經。能燥濕健脾,降胃火,主治小便不通、淋漓不暢,能通利九竅六腑的津液,使上升之氣下行,消除胃中積聚的食物、毒素和瘀血,使小便自然通暢。能治療胸膈煩熱、身熱口渴,還能治療婦女難產、乳汁不通、妊娠期小便不利等症狀。白色滑石最佳,其他顏色的滑石有毒。使用時需研磨成粉,或用牡丹花水煮沸後,再飛煉曬乾。使用滑石時必須用甘草調和,石葦為輔藥,忌與曾青同用。

大黃性味大寒苦,善於瀉下,無論是痰、積塊、瘀血、熱邪,還是陽明經燥熱引起的便秘、腹脹難忍等症狀,都能治療。它能上達胸膈。顏色黃亮,塊大,有錦紋者為佳。無毒,藥性強烈,性走而不守,屬陰中之陰,具有下降的特性,歸入手足陽明經。主治消除痰飲,瀉下瘀血,治療寒熱、破除積塊、積聚、宿食、厚味等。凡一切積熱,傷寒熱邪深入里層,以及土鬱導致的大便燥結、腹脹滿等症狀,服用大黃能清除陳舊之物,使五臟安和,如同平定禍亂,恢復太平,故有“將軍”之稱。朱丹溪說:生大黃能通利腸胃壅塞之熱,熟大黃能解毒消腫,瀉心火。又說:張仲景治療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用大黃、黃芩、黃連組成瀉心湯。其理論是:邪熱由於心氣不足而入侵,所以吐血衄血,用苦寒之藥瀉熱,同時又以苦味之藥補益心氣,達到雙向調節的目的。但實際上,並非瀉心又補心,而是因為心臟陰氣不足,陽火亢盛,肝肺皆受其火而致病,所以用黃芩、黃連救護肝肺,大黃瀉去亢盛的陽火,使血液歸於經絡,而非先瀉心後補心。 《湯液本草》說:酒浸大黃入太陽經,酒洗大黃入陽明經,其他經絡不用酒。因為酒浸大黃時間較久,能略微減弱其藥性,藉助酒的上升之力,直達巔頂,太陽經也;酒洗大黃則不致於峻下,所以承氣湯都用酒浸大黃,只有小承氣湯用生大黃。所以酒也是大黃的“舟楫”,不只是桔梗能載藥上浮至胸中,以去除濕熱積熱。古方中有生用大黃的,熱邪退去後卻患了赤眼病,河間學派認為這是因為所用大黃未經酒製,熱邪未能完全清除的緣故。大黃的用量要根據患者虛實情況而定,可以生用、麵包煨熟或酒浸蒸熟。黃芩為大黃的輔藥,沒有相剋之物。大黃與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等藥配伍,能治療驚悸、恚怒、心下悸動等症;與消石、紫石英、桃仁等藥配伍,能治療婦女血閉。

朴硝性味大寒辛苦鹹,能清除大熱和停滯的痰飲,排出食物哽塞、瘀血、瘡毒等,還能點眼、入藥罐、掛屋簷下使用。樸,是指其本體未經加工的狀態,其他硝石、硝英等,都由此而來。無毒,性沉重下行,屬陰。藥力強勁,性緊密,能熟制牛馬皮,還能用來檢驗金銀的真偽。主治各種寒熱邪氣、傷寒、婦女勞損等症狀,以及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全身發黃、額頭發黑、足部發熱、大便發黑等症狀;還能治療各種喉嚨腫痛、口瘡、腹脹、便秘、痰飲停滯、胸部阻塞、積聚結塊等症狀,破除瘀血、消腫、排膿、軟堅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