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1)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11)

1. 治風門

藁本,

藁本辛溫治軃風,頂面皮膚一樣功,專闢霧露兼通血,疝瘕腹痛陰腫同。

根上苗下似枯藁。無毒。升也,陽也,太陽本經藥。主風邪軃曳疼痛,癇風金瘡,大寒犯腦巔頂痛,或引齒痛。一切頭面皮膚風疾,及酒渣粉刺,中霧露清邪必用之。既治風,又治濕也,兼通婦人血脈疝瘕腹急痛,陰中寒腫。長肌悅顏,可作面脂。去蘆,出宕州者佳。惡茹,畏青葙子。

紫蘇,

紫蘇辛溫能解表,下氣寬胸痰自少,開胃通腸除蟹毒,子定喘咳須微炒。

紫,色;蘇,苴也,形氣土苴也。無毒。紫色者佳。能出汗,發散風寒在表,下氣下食,開胃寬胸膈,通大小腸最捷。遇蟹毒,煮汁飲之。莖去節,治風寒濕痹,及筋骨疼痛腳氣。子略炒搗碎,主肺氣喘急痰嗽,嘔吐翻胃,五膈破癥,利大小便。丹溪云:蘇性輕浮而氣味辛溫,本草言下氣者,散氣也,子尤甚。脾胃氣虛常泄者禁用。

秦艽,

秦艽辛苦氣溫平,風痹肢節口牙疼,時行寒熱並勞熱,治疸消浮令便清。

生秦地而形相交也。可升可降,陰中微陽,手陽明藥。主風寒濕痹,肢節疼痛,通身攣急,善能養血榮筋,故腸風下血亦用之。一切頭風口瘡下牙痛,無問久新,時行邪氣傳屍骨蒸,小兒疳熱,療五種黃疸,消水腫,利小便,羅紋者佳,水洗去土,菖蒲為使。

威靈仙,

威靈仙苦溫無毒,能治諸風痛癢膚,腰疼腳腫不履地,腹冷胃痰痃癖除。

昔人患痿不瘥,忽遇此藥,數日能行,因神而名之。可升可降,陽也。治中風口眼喎斜,諸風濕冷,歷節痛風上下,腰膝腳冷痛不能履地。去大腸風及皮膚風癢,白癜毒瘡折傷,通十二經脈,乃治痛要藥也。去腹內冷滯,心膈痰水,久積瘕癥痃癖氣塊,膀胱宿膿惡水,宜通五臟而不大泄,朝服暮效,但多服疏人真氣,虛者禁用。酒洗,忌茗及面。

單方:骨鯁喉嚨,為末,酒調服。

蒼耳子,

蒼耳子味溫甘苦,周痹拘攣入骨髓,瘰癧疥癬膚癢頑,頭鼻目齒風皆愈。

色蒼,實如鼠耳。《詩》謂卷耳,俗名羊帶歸。小毒。主風濕周痹,四肢拘攣,毒在骨髓,瘰癧疥癬,瘙癢疔瘡,五痔腫痛,惡肉死肌,及時疫風寒,頭痛鼻涕不止。涼肝明目,治齒痛且動,久服益氣,耳目聰明,強志填髓,暖腰腳。入藥去刺略炒,常服用黃精汁蒸三時,忌豬肉。葉微寒,治同。蛇毒擂酒,內服外敷。

天麻,

天麻辛平治麻痹,利膝舒筋仍益氣,治兒驚癇通女血,除疝消癰關竅利。

味大辛而麻辣。無毒。降也,陽也。主諸風濕疾,頭目昏眩,四肢麻痹拘攣,利腰膝,強筋力,久服益氣。小兒風癇驚悸發搐,女人用之通血脈,兼治寒疝熱毒癰腫。主諸瘡惡氣鬼疰蠱毒,有自內達外之理。苗名赤箭,似箭干而色赤,治性亦同,有自表入里之功,但與御風草相似,誤服令人有結腸之患。堅實者佳,凡使多用,更以他藥佐之乃效。

白話文:

治風門

藁本性味辛溫,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痺痛,對頭面皮膚病也有效,尤其能疏通因風寒濕邪引起的瘀血,治療疝氣、腹痛、陰部腫痛等症。其根莖像枯草,無毒,具有升提陽氣的作用,是太陽經的藥物。主治風邪引起的牽引疼痛、癇風、金瘡、大寒犯腦引起的巔頂疼痛,或波及牙齒的疼痛。凡是一切頭面皮膚的風疾,以及酒渣鼻、粉刺等,遇上風寒濕邪都應該使用。它既能治風,又能治濕,還能通調婦女血脈,治療疝氣、腹痛、陰部寒腫。長期服用還能滋養肌膚,美容養顏,可製成面脂。使用時需去除蘆莖,宕州產的品質最佳。忌與茹草同用,畏青葙子。

紫蘇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能降氣寬胸,減少痰液,開胃通腸,還能解蟹毒,其種子炒熟後能治療哮喘咳嗽。紫,指顏色;蘇,指苴(一種麻類植物),其形氣如同苴。無毒,紫色者為佳。能發汗,發散表邪,降氣消食,開胃寬胸,通利大小腸的作用非常迅速。遇上蟹中毒,可用其煮汁飲用。莖去節後,能治療風寒濕痹及筋骨疼痛、腳氣。種子略炒搗碎,主治肺氣喘急、痰嗽、嘔吐、胃反酸、五膈(指胸膈脹滿)及各種癥塊,還能通利大小便。丹溪(指朱丹溪)說:紫蘇性輕浮,氣味辛溫,本草書中說它能降氣,其實是散氣的作用,種子的作用尤甚。脾胃虛弱,經常腹瀉的人禁用。

秦艽性味苦辛,氣溫平,能治療風濕引起的肢體關節、口齒疼痛,以及時行感冒、勞累引起的發熱,還能治療黃疸、消腫利尿。它生長在秦地,形狀像交錯的植物。既能升能降,屬陰中之陽,是手陽明經的藥物。主治風寒濕痺,肢體關節疼痛,全身攣縮,善於養血榮筋,故能治療腸風下血。一切頭風、口瘡、下牙痛,無論久病新發,以及時行疫病引起的骨蒸,小兒疳熱,各種黃疸,水腫,都能治療,羅紋狀的品質最佳,使用前用水洗去泥土,菖蒲為其引經藥物。

威靈仙性味苦溫,無毒,能治療各種風濕引起的疼痛瘙癢,腰痛腳腫,不能行走,以及腹冷、胃痰、癃癖等症。古人患痿證久治不癒,偶然遇到此藥,數日就能行走,因此因其神奇功效而得名。既能升能降,屬陽性藥物。治療中風引起的口眼歪斜,各種風濕冷邪,以及歷節疼痛,腰膝腳冷痛,不能行走。能治療大腸風及皮膚風癢、白癜風、毒瘡、跌打損傷,能通十二經脈,是治療疼痛的重要藥物。能治療腹內冷滯,心膈痰水,久積的瘕癥、癃癖、氣塊,膀胱宿膿惡水,能通利五臟而不傷正氣,早晨服用,晚上就能見效,但服用過多會耗散真氣,虛弱者禁用。用酒浸泡後使用,忌茶和麵食。單方:骨頭卡在喉嚨,研末,用酒送服。

蒼耳子味溫,甘苦,能治療風濕引起的周身痺痛、關節拘攣,以及深入骨髓的病邪,瘰癧、疥癬、皮膚瘙癢頑固的疾病,頭、鼻、目、齒的風疾都能治愈。顏色青蒼,形狀像老鼠耳朵。《詩經》稱之為卷耳,俗稱羊帶歸。小毒。主治風濕周身痺痛,四肢拘攣,毒邪深入骨髓,瘰癧、疥癬、瘙癢、疔瘡、五痔腫痛,惡肉死肌,以及時疫風寒,頭痛鼻涕不止。能清肝明目,治療牙齒疼痛,長期服用能益氣,使耳目聰明,增強意志,填補髓液,溫暖腰腳。入藥時需去除刺,略炒,經常服用可用黃精汁蒸三次,忌食豬肉。葉性微寒,功效與子相似。蛇毒咬傷,可用其擂酒,內服外敷。

天麻性味辛平,能治療麻痺,利膝舒筋,益氣,治療小兒驚癇,婦女血瘀,以及疝氣、癰腫等症。味道辛辣而麻。無毒,具有下降和陽升的作用。主治各種風濕病,頭目昏眩,四肢麻痺拘攣,利腰膝,強筋骨,久服益氣。小兒風癇驚悸發搐,婦女服用能通血脈,還能治療寒疝、熱毒、癰腫。能治療各種瘡瘍、惡氣、鬼疰、蠱毒,有從內達外的作用。其苗名赤箭,狀如箭桿而色赤,療效與根莖相同,有從表達里的作用,但與御風草相似,誤服會引起腸道疾病。堅實者為佳,使用時劑量需多一些,配合其他藥物使用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