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2)
內集·卷一 (2)
1. 十五絡脈
絡穴俱在兩經中間,乃交經過絡之處。十二經絡周流迭運,榮於肢節。另有三絡,陽蹺絡、陰蹺絡、脾之絡是也。此與形色問證出《醫經小學》。
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議,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絡乃會陰地,脾大絡號稱大包,十五絡穴君須記。
白話文:
經絡穴位都位於兩條經脈之間,是經絡交匯之處。十二條經絡循行運轉,滋養四肢。除此之外,還有三條別絡,分別是陽蹺絡、陰蹺絡和脾之絡。這些內容出自《醫經小學》關於形色問證的部分。
手太陰絡的穴位是列缺,手少陰絡的穴位是通里,手厥陰絡的穴位是內關,手太陽絡的穴位是支正,手陽明絡的穴位是偏歷,手少陽絡的穴位是外關,足太陽絡的穴位是飛揚,足陽明絡的穴位是豐隆,足少陽絡的穴位是光明,足太陰絡的穴位是公孫,足少陰絡的穴位是大鐘,足厥陰絡的穴位是蠡溝,陽督絡的穴位是長強,陰任絡的穴位是會陰,脾大絡的穴位是大包。共計十五個絡穴,務必牢記。
2. 奇經八脈
督脈起自下極俞,並於脊裡上風府,過腦額鼻入齦交,為陽脈海都綱要。(督之為言都也。陽脈都會,男子之主。)任脈起於中極底,上腹循喉承漿里,陰脈之海妊所謂。(生養之源,女子之主。衝脈即氣衝,乃胃脈發源。)出胞循脊中,從腹會咽絡口唇,女人成經為血室,脈並少陰之腎經,與任督本於陰會,(督任氣衝)三脈並起而異行。(皆始於氣衝,一原而分三歧。
督脈行背而應乎陽,任脈行腹而應乎陰,衝脈自足至頭,若沖沖而直行於上,為十二經脈之海,總領諸經氣血也。三脈固起於氣衝,氣衝又起胃脈源,知此則知胃氣為本矣。)陽蹺起足之跟里,循外踝上(申脈)入風池,(脈行於背為陽。)陰蹺內踝(照海)循咽嗌,(脈行於腹為陰。
白話文:
督脈從下極俞穴開始,沿著脊柱向上,經過風府穴,再穿過頭頂、額頭、鼻子,最後到達牙齦,是陽脈的總匯,統率所有陽脈。任脈從中極穴開始,沿著腹部向上,經過喉嚨,到達承漿穴,是陰脈的總匯,統率所有陰脈。衝脈即氣衝,是胃經的起始點,從胞宮開始,沿著脊柱向上,經過腹部,最後到達咽喉和嘴唇。對於女性來說,衝脈是經血的來源,也是血室所在。衝脈與少陰腎經相連,任督二脈則起源於陰會穴。督任二脈和衝脈都始於氣衝穴,三脈從同一起點出發,但走向不同。
督脈循背而行,與陽氣相應;任脈循腹而行,與陰氣相應;衝脈從足部一直向上延伸到頭部,像衝鋒一樣直上,是十二經脈的總匯,掌管所有經脈的氣血。三脈都起源於氣衝穴,而氣衝穴又是胃經的起始點,由此可知,胃氣是人體氣血的根本。
陽蹺脈從足跟開始,沿著外踝向上,經過風池穴,行於背部,屬於陽脈。陰蹺脈從內踝開始,沿著咽喉,行於腹部,屬於陰脈。
蹺者,捷也。言此脈之行,如足之捷也。)本足陰陽脈別支,諸陰交起陰維脈,發足少陰築賓郄,諸陽會起陽維脈,太陽之郄金門是。(維,持也。陽維,持諸陽;陰維,持諸陰。陰陽不相繼,則悵然失志,不能自收拾主持其身。故陽維病屬表多寒熱,陰維病屬裡多心痛。
陽維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肩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本神、臨泣、正營、腦空,下至風池,與督脈會於風池、啞門。此陽維之脈起於諸陽之交也。陰維之郄曰築賓,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於廉泉、天突。
白話文:
蹺脈,顧名思義,行經快速,如同腳步輕捷。它是足部陰陽經脈的別支,由諸陰經交匯於陰維脈而起,從足少陰經的築賓郄穴開始,諸陽經則交匯於陽維脈,太陽經的郄穴金門是陽維脈的起始點。維,意為持,陽維脈掌管著諸陽經,陰維脈則掌管諸陰經。陰陽失衡,則身體會感到失落、無力,無法自主。因此,陽維脈病變多表現為表證,伴隨寒熱症狀,而陰維脈病變則多見裡證,出現心痛。
陽維脈從金門穴開始,與陽交穴交會,並與手足太陽經及蹺脈匯聚於肩俞穴,與手足少陽經會合於天髎穴及肩井穴,與足少陽經交匯於陽白穴,沿途經神庭穴、臨泣穴、正營穴、腦空穴,向下至風池穴,與督脈在風池穴和啞門穴交會。這條經脈起源於諸陽經的交匯點。陰維脈的郄穴為築賓穴,與足太陰經、厥陰經會合於府舍穴、期門穴,並與任脈在廉泉穴、天突穴交會。
此陰維起於諸陰之交會也。)帶脈周迴季肋間,(迴繞周身,總束諸脈,果束帶然。起於季肋,即章門脅下,接腰骨之間。)會於維道足少陽,臟腑筋骨髓氣血脈,交相維繫順其常。
此奇經八脈,相連相會,維繫諸經,乃順其常,八脈隆甚,入於八脈,泛溢橫流,卻不還流於諸經,故十二經亦不能拘制。因此受邪蓄熱則為瘡瘍、熱毒,當以砭刺也。經云:腑會中脘穴,臟會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膻中穴,此八會之穴也。
白話文:
陰維經起源於諸陰經交會之處。帶脈環繞著季肋之間,如同束帶般圍繞全身,統束各條經脈。它起於季肋,也就是章門穴所在的脅下,連接腰骨之間。帶脈會合於足少陽經。臟腑、筋骨、髓、氣、血、脈,彼此相互聯繫,順應其正常運作。
這八條奇經,彼此相連相會,維繫著各條經脈,使其順應正常運作。當八脈氣血充盈,流入八脈之中,泛溢橫流,卻不回流至十二經脈,因此十二經脈也無法控制其運行。若受邪氣侵襲,蓄積熱氣,則會導致瘡瘍、熱毒,此時應以砭石針灸治療。經書記載:腑會中脘穴,臟會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膻中穴,這八個穴位分別為八會穴。
3. 奇經主病
奇經病非自生,蓋因諸經溢出而流入之也。
陽維之病苦寒熱,陰維之病苦心痛。陽蹺之病,陽急而狂奔;陰蹺之病,陰急而足直。沖病則氣逆而裡急,督病則脊強而折厥,任病則男疝而女帶瘕,帶病則腹脹滿而腰溶溶,其衝任二經,是又婦人乳血月候之所從出。(男女之異,正在此處。)奇經之脈其如是乎!
白話文:
奇經所引發的疾病,並非天生就有的,而是由於十二正經的氣血溢出,流入奇經所致。
陽維經病變,患者會感到寒熱交替;陰維經病變,患者會感到心痛。陽蹺經病變,患者會出現陽氣過盛、躁動不安、狂奔不止的症狀;陰蹺經病變,患者會出現陰氣過盛、身體僵硬、足部伸直的症狀。沖脈病變,患者會出現氣逆上衝、腹痛便急的症狀;督脈病變,患者會出現脊背強直、抽搐痙攣的症狀;任脈病變,男性患者會出現疝氣,女性患者會出現帶下病和子宮肌瘤;帶脈病變,患者會感到腹部脹滿、腰部酸軟無力。沖脈和任脈,更是女性乳汁、月經等生理現象的來源。(男女之間的差異,就體現在此。)奇經脈絡的病變,大致如此!
4. 臟腑總論
(先儒嘆世人務窮天地萬物之理,不知一身五臟六腑毛髮筋骨之所在,況醫者乎?)
臟者,藏乎也,藏諸神而精氣流通也;腑者,府庫也,出納轉輸之謂也。臟腑,兄弟也,同氣而異形耳。《素問》曰: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能滿,滿而不能實也。
《難經》曰: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言心肺在上為陽,肝腎在下為陰,脾居中州,而播敷四臟,以為一身之運斡也。又曰:五臟六腑皆相近,而心肺獨與大腸小腸相遠者何也?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
白話文:
古人感慨世人只追求天地万物道理,卻不了解自身五脏六腑、毛发筋骨的构造,更何况是医者呢?
脏器就像仓库,储存着精气,并让它流通;腑就像府库,负责接收和输送。脏腑就像兄弟,同出一源,但形态各异。 《素问》说:五脏储存精气而不外泄,所以满而不实;六腑消化食物而不储存,所以实而不满。这是因为,食物入口,胃就满了,肠子空虚;食物消化后,肠子满了,胃就空虚。所以说,六腑实而不满,五脏满而不实。
《难经》说:呼气时,心和肺一起运作,吸气时,肾和肝一起运作。呼吸之间,脾负责接收食物的味道。这说明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脾居中,连接着其他四脏,负责调控全身运转。书中又说:五脏六腑彼此相连,唯独心肺与大肠小肠距离较远,这是为什么呢? 经书解释说:心主管气血,肺主管卫气,两者共同运行阳气,所以位于上部;大小肠传导阴气,向下运行,所以位于下部,因此两者距离较远。
觀《素》、《難》所論臟腑,分陰分陽,而脾胃其中之太極矣乎!至於氣血多少,體用上下,亦不可以不知。詩曰:多氣多血經須記,手經大腸足經胃;多氣少血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胞絡,膀胱小腸肝所異。(病值氣血少者補之,多者損之)《此事難知》曰:天六腑氣表,其體在上,其用在下。
(膽胃膀胱大腸小腸)地五臟血里,其體在下,其用在上。(耳目口鼻)言陰陽互相為用,則天氣左旋而降下,地氣右旋而上升,氣血和,表裡靜,上下通,如天地之泰然,人身其小天地乎?(氣屬陽,象天左旋;血屬陰,象地右旋。血從氣行,其體靜而不動,故氣血如磨形,上轉而西,下安不動。
白話文:
閱讀《素問》與《難經》中關於臟腑的理論,可以發現脾胃如同宇宙中的「太極」,是身體運作的核心。同時,對於氣血的數量、體系的功能與位置,也是不可忽視的重點。古詩雲:「多氣多血要記牢,大腸手經胃足經;多氣少血有六經,三焦膽腎心脾肺;多血少氣心胞絡,膀胱小腸肝不同。」(對氣血不足的疾病應補充,過多則需減損)
《此事難知》一書提到:六腑的氣息表現於外,其本質位於上部,功能作用則在下部。(膽、胃、膀胱、大腸、小腸)五臟則藏於體內,其本質位於下部,但功能影響卻在上部。(耳、目、口、鼻)陰陽相輔相成,就像天氣向左旋轉而下降,地氣向右旋轉而上升,氣血調和,表裏平靜,上下流通,就如同天地的平和,人體也如同這小小的宇宙。
(氣屬陽,如天空般自左向右旋轉;血屬陰,如大地般自右向左旋轉。血液依隨氣流運轉,其本質靜止不動,因此氣血運動就像石磨一樣,由上轉動至下,然後安定不動。)
雖云不動,自有東行之意,以其上動下靜,不得不爾也。)
以聲色臭味常變言之:肝主色,(應春,物皆有色,五色皆肝變化,然不特臟病徵於面也。經言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謂青腸,胃謂黃腸,膀胱謂黑腸,言腑病當與色相合也。又言赤脈、青脈、黃脈、白脈、黑脈者,言脈與色亦當相合也。觀色為醫家大務如此),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
假如中風,肝為心邪,則知色當赤也。心主臭,應夏,(火能焦物,五臭皆心所主),自入為焦臭,入肝為臊臭,入脾為香臭,入肺為腥臭,入腎為腐臭。假如心經傷暑,則知其症當惡臭也。脾主味,(應季夏,味自土生,行五味以養五臟者,脾所主也),自入為甘,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假如飲食勞倦,以致脾邪入心,則知當喜苦味也。
白話文:
雖然說身體不動,但其實內在卻一直朝著東方運行,因為上半身活動,下半身靜止,不得不如此。
以聲音、顏色、氣味經常變化來說:肝臟主宰顏色,春天萬物有色,五種顏色都是肝臟變化的結果,但這不僅僅是臟腑病變的徵兆反映在臉色上。經書說小腸是赤腸,大腸是白腸,膽囊是青腸,胃是黃腸,膀胱是黑腸,說明腑臟疾病應該與顏色相符。又說有赤脈、青脈、黃脈、白脈、黑脈,說明脈象和顏色也應該相互呼應。觀察顏色是醫家重要的工作。
從內臟來說,顏色進入肝臟為青色,進入心臟為紅色,進入脾臟為黃色,進入肺臟為白色,進入腎臟為黑色。
假如中風,肝臟受心臟邪氣影響,就知道臉色應該會呈現紅色。
心臟主宰氣味,對應夏季,火能燒焦東西,五種氣味都由心臟主宰。從內臟來說,氣味進入心臟為焦臭,進入肝臟為臊臭,進入脾臟為香臭,進入肺臟為腥臭,進入腎臟為腐臭。
假如心經受暑熱傷害,就知道病症應該會有惡臭。
脾臟主宰味道,對應季夏,味道來自土,五味入五臟以滋養五臟,都是脾臟主宰。從內臟來說,味道進入脾臟為甘味,進入肝臟為酸味,進入心臟為苦味,進入肺臟為辛味,進入腎臟為鹹味。
假如飲食勞累,導致脾臟邪氣進入心臟,就知道應該會喜歡苦味。
肺主聲,(應秋,金之有聲也,五聲皆肺所發),自入為悲,(即哭也,金氣肅殺悽慘),入肝為呼,(金勝肝,故發為呼),入心為言,(火剋金,故述為言),入脾為歌,(母見子則樂而歌),入腎為呻,(子見母則嬌而呻吟)假如傷寒肺邪入心,則知當譫言妄語也。
腎主液,(應冬,水性濡潤,五液皆出於腎,分灌五臟)自入為唾,(腎主骨,則腎之液從齒中而生),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假如中濕,為腎邪入心,則知當汗出不可止也。
以主病要略言之:三陰之脈榮於臟,三陽之脈榮於腑,陰陽和而無關格之患。惟五臟不和,則氣滯而為九竅不通;六腑不和,則榮聚而為癰疽。(九竅:耳目口鼻為陽七竅,大小便為陰二竅。蓋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白黑。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
白話文:
肺負責聲音,秋氣屬金,聲音皆由肺發出,悲傷是肺氣所致,哭泣也是金氣肅殺而表現的悲慘狀態。肺氣入肝則為呼氣,因金克木,故發為呼。肺氣入心則為說話,火克金,故言語由心所發。肺氣入脾則為唱歌,母見子則歡樂而歌唱。肺氣入腎則為呻吟,子見母則嬌柔而呻吟。假如傷寒導致肺邪入侵心臟,便會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的情況。
腎主宰液體,冬季屬水,水性滋潤,五臟之液皆出自腎,分別灌溉五臟。腎液入嘴則為唾液,腎主骨,腎液從齒中生出。腎液入肝則為眼淚,腎液入心則為汗液,腎液入脾則為涎液,腎液入肺則為鼻涕。假如身體濕氣過重,腎邪入侵心臟,便會出現汗出不止的情況。
簡單來說,三陰經脈滋養臟腑,三陽經脈滋養六腑,陰陽協調則無病痛。但若五臟失和,則氣機阻滯,導致九竅不通;六腑失和,則氣血瘀滯,導致癰疽腫痛。九竅包括耳、目、口、鼻等七個陽竅,以及大小便兩個陰竅。肝氣通目,目明則能辨別黑白。心氣通舌,舌健則能辨別五味。脾氣通口,口健則能辨別穀物味道。
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五臟不和,則榮衛不通,邪氣不得外泄,故九竅壅滯。九竅既滯,則六腑陽氣亦不得通和於內。內外不通,故留結為癰疽瘡癤),蓋邪在六腑,則陽脈不和,而氣留在內,則陽氣太盛,而陰氣不得相榮於下,故曰關。凡外感是動氣病,而下竅不利者,皆關之類也。
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而血留在內,則陰氣太盛,而陽氣不得相榮於上,故曰格。凡雜病由血所生,而上竅不利者,皆格之類也。(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蓋氣先中於邪,則留止不行,而為邪所動,氣既受邪,必傳與血,則血壅不行,而不能潤澤經絡,病所由生,是知氣先病而血後病也。但外感從氣而入,雜病從血而出,此又東垣獨得之見。
白話文:
肺部呼吸的氣息與鼻子相通,鼻子通暢就能分辨香臭。腎臟的精氣與耳朵相通,耳朵通暢就能分辨五音。五臟功能失調,就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邪氣無法排出體外,於是九竅阻塞。九竅阻塞,六腑的陽氣也無法流通和諧。內外不通暢,就會積聚形成癰疽瘡癤等病症。因為邪氣停留在六腑,陽氣無法和諧運行,氣滯留在體內,陽氣過盛,陰氣無法滋潤下焦,所以稱為「關」。凡是外感風寒引起的氣病,以及下焦排泄不暢的病症,都屬於「關」的範疇。
邪氣停留在五臟,則陰氣無法和諧運行,血液滯留在體內,陰氣過盛,陽氣無法滋潤上焦,所以稱為「格」。凡是因血液瘀滯引起的雜病,以及上焦竅道不通的病症,都屬於「格」的範疇。經書說:「動」的是氣,「生」的是血。邪氣侵犯氣,氣就產生「動」;邪氣侵犯血,血就產生「生」。因為氣首先受到邪氣侵犯,就會停留不流動,而被邪氣所「動」。氣受到邪氣侵犯後,必然會傳染給血液,血液阻塞不流動,就無法滋潤經絡,從而產生疾病。由此可知,氣先生病,血後生病。但是外感疾病是由氣從外而入,雜病是由血從內而出,這是東垣獨到的見解。
丹溪嘗分為十二經歌括,今悉篡於後條分,故不重錄)陰陽俱甚,陰中無陽,陽中無陰,陰陽相離,使榮衛痞塞,氣血不相營運,此則五臟六腑皆受邪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關格,其百病之關健矣乎!病有咳嗽泄痛痎瘧者,何也?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春則肝先受之,夏則心先受之,余仿此。
痎者,間日一發;瘧者,一日一發。臟腑之瘧各不同,當隨所狀而刺之。(刺法見後。)病有積聚者,何也?積者,五臟所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或上或下,或左或右。聚者,六腑所成,其始發無根本,其痛無常處,上下往來不定。積者陰氣,聚者陽氣,故不同也。
白話文:
丹溪曾經將十二經歌的內容分門別類,現在都已經整理到後面條目裡了,所以這裡就不重複記載了。陰陽過度,陰中沒有陽氣,陽中沒有陰氣,陰陽相互分離,導致營衛阻塞,氣血無法相互滋養運行,這就是五臟六腑都受到邪氣侵襲的症狀,所以稱為關格。關格是指無法活到天年而死。關格是各種疾病的關鍵所在!有些疾病會出現咳嗽、腹瀉、疼痛、痎瘧等症狀,這是為什麼呢?人與天地相互感應,所以五臟在不同季節會受到寒氣的影響而生病,輕微則為咳嗽,嚴重則為腹瀉或疼痛。春天則肝臟首先受到影響,夏天則心臟首先受到影響,其他季節也以此類推。
痎是隔日發作一次,瘧是每日發作一次。五臟的瘧疾症狀各不相同,應該根據其表現來進行針灸治療。(針灸方法在後面會提到。)有些疾病會出現積聚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積是五臟所生,其發病初期有固定的部位,其疼痛不會離開該部位,可能會往上或往下移動,或者在左側或右側移動。聚是六腑所成,其發病初期沒有根源,其疼痛沒有固定的部位,會上下來回移動。積屬陰氣,聚屬陽氣,所以兩者有所不同。
凡陽病欲得寒冷,又欲見人者,屬腑;陰病欲得溫熱,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者,屬臟。然臟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臟不再傳,故言七傳者死。腑病所以易治者,傳其所生也。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子母相傳,周而復始,如環無端,故言生也。
經曰: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己)所生而愈,至其(己)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己)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病在肝,愈於夏。夏不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
白話文:
患陽病的人,通常喜歡寒冷,也喜歡見人,這屬於腑病;而患陰病的人,通常喜歡溫暖,並且想獨處,不願聽到人聲,這屬於臟病。不過,臟病之所以難治,是因為它會傳遞到相克的臟腑。例如,心病傳到肺,肺傳到肝,肝傳到脾,脾傳到腎,腎傳到心,一個臟腑不再傳遞給其他臟腑,因此稱為七傳,七傳者就會死亡。
相反地,腑病比較容易治療,是因為它會傳遞到相生的腑。例如,心病傳到脾,脾傳到肺,肺傳到腎,腎傳到肝,肝傳到心,這就像母子互相傳遞,循環不息,像個無盡的環一樣,所以稱為生。
古書上說:邪氣侵入人體時,會以相克的方式互相加重,直到傳到相生之處才會痊癒,若傳到相克之處則病情加重。假如傳到相生之處後暫時停住,等到合適的季節,就會自行恢復。例如,肝病在夏季會痊癒,如果夏季不治,秋季就會加重。如果秋季不致命,冬季就會停滯,到了春季就會自行恢復。同時,也需注意防風。肝病的患者,丙丁年會痊癒,如果丙丁年不治,庚辛年就會加重。如果庚辛年不致命,壬癸年就會停滯,甲乙年就會自行恢復。
肝病者,平旦慧爽,下晡甚,夜半靜退。病在心,愈於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於壬癸。壬癸不死,持於甲乙,起於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
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於甲乙。甲乙不死,持於丙丁,起於戊己。脾病者,日晡慧,日出甚,下晡靜。病在肺,愈於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於丙丁。丙丁不死,持於戊己,起於庚辛。
白話文:
肝臟有病的人,早晨感覺清醒神爽,下午病情加重,半夜則趨於平靜。肝病應該在長夏時節治療,若長夏時節沒有治好,病情會在冬天加重。如果冬天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春天,夏天時就會復發。要忌食溫熱的食物,也要穿著輕薄的衣服。
心臟有病的人,應該在戊己日(農曆的五、六日)治療,如果戊己日沒有治好,就會在壬癸日(農曆的九、十日)加重。如果壬癸日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甲乙日(農曆的一、二日),丙丁日(農曆的三、四日)就會復發。心臟有病的人,中午感覺清醒,半夜病情加重,早晨則趨於平靜。心病應該在秋季治療,若秋季沒有治好,病情會在春季加重。如果春天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夏天,長夏時就會復發。要忌食溫熱的食物,也要避免吃太飽,不要到潮濕的地方,也不要穿濕衣服。
脾臟有病的人,應該在庚辛日(農曆的七、八日)治療,如果庚辛日沒有治好,就會在甲乙日(農曆的一、二日)加重。如果甲乙日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丙丁日(農曆的三、四日),戊己日(農曆的五、六日)就會復發。脾臟有病的人,下午感覺清醒,日出時病情加重,下午則趨於平靜。脾病應該在冬季治療,若冬季沒有治好,病情會在夏季加重。如果夏天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長夏,秋季就會復發。要忌食寒涼的食物,也要穿著保暖的衣服。
肺臟有病的人,應該在壬癸日(農曆的九、十日)治療,如果壬癸日沒有治好,就會在丙丁日(農曆的三、四日)加重。如果丙丁日沒有死亡,就會延續到戊己日(農曆的五、六日),庚辛日(農曆的七、八日)就會復發。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禁犯淬炒、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於戊己。戊己不死,持於庚辛,起於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必先定五臟之脈,乃可言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自其補瀉言之:外感內傷,病有虛、實、賊、微、正五邪之分。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為正邪。假令心病,傷暑得之為正邪,中風得之為虛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是之謂五邪也。
白話文:
肺病的人,下午時病情會減輕,中午時病情最嚴重,半夜時病情會平靜。腎病的人,春天會好轉。春天沒有好轉,就會在長夏時病情加重。長夏不死,病情會延續到秋天,在冬天時病情會再次發作。要忌諱辛辣煎炒的食物、熱食和溫暖的衣服。
腎病的人,在甲乙月(正月和二月)會好轉。甲乙月沒有好轉,就會在戊己月(五月和六月)時病情加重。戊己月不死,病情會延續到庚辛月(七月和八月),在壬癸月(九月和十月)時病情會再次發作。腎病的人,半夜時病情會減輕,四季都病情嚴重,下午時病情會平靜。一定要先確定五臟的脈象,才能談論病情間歇的時機和生死期限。
(要先了解正常經脈,才能知道病人的脈象。)
從補瀉的角度來說,外感和內傷,疾病有虛、實、賊、微、正五邪的區分。從後方來的叫做虛邪,從前方來的叫做實邪,從所不勝的方面來的叫做賊邪,從所勝的方面來的叫做微邪,自身病變的叫做正邪。比如說心臟病,傷暑引起的是正邪,中風引起的是虛邪,飲食勞倦引起的是實邪,傷寒引起的是微邪,中濕引起的是賊邪,這就是所謂的五邪。
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自病也。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如肝乃心之母,心虛當補肝。脾乃心之子,心實當瀉脾。余經臟仿之,是以五補五瀉為方之祖與。(心虛,硃砂安神丸;肝腎虛,腎氣丸;脾虛,益黃散;肺虛,阿膠散。
心熱,單瀉心湯、導赤散;肝熱,瀉青丸;脾熱,瀉黃散;肺熱,瀉白散:腎熱,瀉腎湯。後之補瀉方,皆推此。)
白話文:
憂愁思慮會傷心,受寒飲冷會傷肺,怒氣上衝會傷肝,飲食勞累會傷脾,長時間坐濕地或強行入水會傷腎,這些都是五臟自行生病的道理。虛弱就補其母,充盈就瀉其子。例如,肝是心的母親,心虛就應該補肝;脾是心的兒子,心實就應該瀉脾。其他臟腑也以此類推,因此五補五瀉就是所有方劑的祖宗。心虛可以用硃砂安神丸;肝腎虛可以用腎氣丸;脾虛可以用益黃散;肺虛可以用阿膠散。心熱可以用瀉心湯或導赤散;肝熱可以用瀉青丸;脾熱可以用瀉黃散;肺熱可以用瀉白散;腎熱可以用瀉腎湯。後世的補瀉方劑都是由此推演而來。
抑又聞腑有五,臟有六、有九者,何謂也?腑有六者,謂三焦為外腑也。上焦者,在心下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臍兩旁;下焦者,在臍下,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出而不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故曰三焦。是腑之所以有六也。
臟亦有六者,謂腎有兩臟,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舍也,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其氣與腎相通,故言臟亦有六也。(華氏謂自喉嚨以下六腑以應天氣,肺之系也;自咽門以下六腑以應地氣,胃之系也。前喉納氣,後咽納食,有謂三管者非),臟有九者,神臟五: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與志,以其皆神氣居之,故曰神臟五也。形臟四:一頭角,二耳目,三口齒,四胸中。
白話文:
我又聽說人體有五個官府,六個臟器,甚至有九個器官,這是怎麼回事呢?這裡提到的六個官府,指的是三焦是外層的官府。上焦位於心下胃上口,主要內部運作,不向外排出,其治療位置在羶中;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下移動,主要負責消化食物,其治療位置在臍兩旁;下焦在臍下,膀胱上口,主要分離清濁,排出不吸收,作為通道,其治療位置在臍下一寸,因此稱為三焦。這就是六個官府的來由。
六個臟器,指的是腎有兩個,左邊是腎,右邊是命門。命門是靈魂的棲息地,男性用於藏精,女性用於維繫子宮,其氣息與腎相連通,所以說有六個臟器。另外,有九個器官,其中五個是神經器官: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腎藏精與志,因為這些器官都與靈魂和氣息相關,所以稱為神經器官五個。四個是形體器官:一是頭角,二是耳朵眼睛,三是口齒,四是胸中。
以其如器外張,虛而不屈伸,以藏於物,故曰形臟四。合之則為九臟矣。或疑氣衝為腑,古人議論最活。他如《內經》又言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名曰奇恆之府。胃、大小腸、三焦、膀胱五者,名曰傳化之府,此皆不能久留輸瀉者。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又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得強則生,失強則死。是臟腑之散殊如此,然豈無其要乎!經曰: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
白話文:
人體器官就像器具,向外展開,卻空虛而不堅固,只能藏於物體之中,所以稱為形臟四。將四者合在一起,就稱為九臟。有人質疑氣衝屬於腑,古代醫家對此議論紛紛。另外,《內經》又提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六者,稱為奇恆之府。胃、大小腸、三焦、膀胱五者,稱為傳化之府,這些器官都不能長時間留存或排泄。魄門也是五臟的通道,水谷不能久留。
頭部是精明之府,頭部傾斜或視線過低,精氣將要衰竭。背部是胸腔之府,背部彎曲,肩膀跟著下垂,胸腔將要受損。腰部是腎臟之府,腰部轉動或搖晃无力,腎臟將要疲憊。膝蓋是筋脈之府,屈伸不利,行走時駝背彎腰,筋脈將要疲憊。骨骼是髓液之府,無法長時間站立,行走時摇晃跌倒,骨骼將要疲憊。身體強壯就能生存,失去強壯就會死亡。臟腑的分布虽然各有不同,但难道就没有共同的关键吗?經書說:所有十一臟,都取决于膽。
蓋風寒在下,燥熱在上,濕氣居中,火獨遊行其間,以主榮衛而不息,火衰則為寒濕,火盛則為燥熱,故曰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噫!胃膽隨人神所在,象膽隨斗柄所指,物亦且然,而況於人乎!人之所以靈於物者,心乎神乎!至尊至貴,至清至淨,其十二官之主乎!故曰:心靜則萬病息,心動則萬病生。
白話文:
風寒在身體下部,燥熱在上部,濕氣則居於中間,而火氣則獨自遊走其間,主導著人體的榮衛功能,不停歇地運作。火氣衰弱則會導致寒濕,火氣旺盛則會造成燥熱,因此古人說心是人體的中正之官,負責決斷一切。嘆息啊!胃膽隨著人的精神所在而運作,就像膽囊隨著北斗七星的斗柄所指方向而變化,萬物皆如此,何況人呢?人之所以比萬物靈敏,是因為人心和神明。心是人體最尊貴、最清淨的器官,是十二官的主人。所以古人說:心靜則萬病息,心動則萬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