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9)
外集·卷七 (19)
1. 勞瘵
秦艽扶羸湯鱉甲,柴胡人參當歸切,地骨皮半紫菀甘,能治肺膽二經熱。
秦艽、鱉甲、人參、當歸、半夏、紫菀、甘草各五分,柴胡一錢,地骨皮七分半,烏梅、薑棗煎服。治膽肺二經虛熱,及肺痿骨蒸已成勞嗽,或寒或熱,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怠惰。如熱癆證加大黃、黃芩、犀角、赤芍、青蒿、桂枝煎服,勞瘧亦效。
白話文:
秦艽扶羸湯由鱉甲、柴胡、人參、當歸、地骨皮、紫菀等藥材組成,能治療肺膽二經熱症。藥方包含秦艽、鱉甲、人參、當歸、半夏、紫菀、甘草各五分,柴胡一錢,地骨皮七分半,烏梅、薑棗煎服。主治膽肺二經虛熱,以及肺痿骨蒸導致的勞嗽,無論寒熱,聲嗄不出,體虛自汗,四肢無力等症狀。若為熱癆證,可加入大黃、黃芩、犀角、赤芍、青蒿、桂枝煎服,對勞瘧也有效。
黃耆鱉甲(湯)桑地皮,桂菀參苓柴半知,天冬地黃赤芍藥,秦艽甘桔也相宜。
桑白皮、半夏、甘草各二分半,地骨皮、知母、黃耆、秦艽、白茯苓、赤芍、柴胡各三分三釐,鱉甲、天門冬各五分,肉桂、人參、苦梗各一分六釐半,紫菀、生地各三分(批:三唐本作二),水煎溫服。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煩熱,心悸盜汗,少食,多咳嗽有血,往來寒熱,勞瘧等症。
白話文:
方劑:
黃耆、鱉甲(湯)、桑白皮、桂枝、人參、茯苓、柴胡、半夏、知母、天冬、地黃、赤芍藥、秦艽、甘草、地骨皮、白茯苓、天門冬、肉桂、紫菀、生地
用法:
- 桑白皮、半夏、甘草各二分半。
- 地骨皮、知母、黃耆、秦艽、白茯苓、赤芍、柴胡各三分三釐。
- 鱉甲、天門冬各五分。
- 肉桂、人參、苦梗各一分六釐半。
- 紫菀、生地各三分(批:三唐本作二)。
- 水煎溫服。
功效:
- 治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煩熱,心悸盜汗,少食,多咳嗽有血,往來寒熱,勞瘧等症。
解釋:
此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用於治療虛勞客熱等症狀,其作用主要為:
- 黃耆、人參、茯苓、柴胡、甘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
- 鱉甲、天冬:滋陰潤燥,清熱解毒。
- 桑白皮、知母、地骨皮:清肺熱,降氣止咳。
- 桂枝、肉桂:溫陽化氣,通經活絡。
- 秦艽、赤芍藥: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 半夏、紫菀、生地:化痰止咳,涼血止血。
此方劑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保和(湯)知貝天麥冬,款冬薏杏栝蔞根,兜菀合桔甘五味,歸地蘇薄姜飴炆。(見六卷)
化真(湯)歸芍術耆參、蓮肉天麥赤白苓,陳芍知柏柴甘味,地骨地黃熟又生。(見六卷)
白話文:
保和湯包含知母、天門冬、款冬花、薏苡仁、杏仁、栝樓根、兜蘭、菀葉、桔梗、甘草、五味子、歸身、地黃、蘇葉、薄荷、姜、飴糖。
化真湯包含歸身、芍藥、術(即白朮)、耆參(即人參)、蓮子、天門冬、白苓、赤苓、甘草、知母、柏子仁、柴胡、甘草、地骨皮、地黃(即熟地黃和生地黃)。
2. 發熱
清骨散柴生地黃,熟地人參薄荷防,秦艽赤茯胡連少,每服半兩水煎嘗。
柴胡、生地各二錢,熟地、人參、防風各一錢,薄荷七分,秦艽、赤茯苓、胡黃連各五錢,水煎溫服。治男婦不拘老幼,初覺五心煩熱,骨蒸如神。頰赤潮盛,加生犀角汁,或加豬膽汁一枚、豬脊髓一條,童便、韭白煎服。惟胃弱者慎之。
白話文:
清骨散由柴胡、生地各兩錢,熟地、人參、防風各一錢,薄荷七分,秦艽、赤茯苓、胡黃連各五錢組成,水煎溫服。適用於男女老幼,初期出現五心煩熱、骨蒸如神、面頰發紅潮熱的症狀。若面頰潮熱嚴重,可加生犀角汁,或加豬膽汁一枚、豬脊髓一條,童便、韭白煎服。但胃弱者需謹慎服用。
3. 汗
當歸六黃湯芩連,生熟地柏綿耆,降火補陰止盜汗,水煎一服上床時。
黃芩、黃連、黃柏降火,生地、熟地、當歸補陰各五分,黃耆止汗三錢,臨臥水煎溫服。止盜汗之聖藥也。
白話文:
黃芩、黃連、黃柏降火,生地、熟地、當歸補陰,各五分;黃耆止汗三錢。臨睡前水煎溫服,是治療盜汗的良藥。
4. 痿
清燥湯耆蒼白朮,參苓連柏地黃歸,豬澤門冬五味子,甘曲升柴痿痢醫。
黃耆、白朮各一錢半,蒼朮一錢,人參、茯苓、升麻各三分,黃連、黃柏、柴胡各一分,生地、當歸、豬苓、麥門冬、甘草、神麯各二分,澤瀉五分,五味子九粒,水煎溫服。治痿厥癱瘓,下痢等症。
白話文:
清燥湯由黃耆、白朮、蒼朮、人參、茯苓、升麻、黃連、黃柏、柴胡、生地、當歸、豬苓、麥門冬、甘草、神麴、澤瀉、五味子等藥材組成,水煎溫服。主要用於治療痿厥癱瘓、下痢等症。
藿仁養胃湯烏術,參草神苓半夏曲,砂仁薏苡蓽澄茄,能治陽明虛痿弱。
藿香、烏藥、白朮、人參、茯神、茯苓、半夏曲、砂仁、薏苡仁各一錢半,蓽澄茄、甘草各一錢,薑棗煎服。治胃虛不食,四肢痿弱,行立不能,皆由陽明胃虛,宗筋無所養,遂成痿躄。
白話文:
藿香、烏藥、白朮、人參、茯神、茯苓、半夏曲、砂仁、薏苡仁各一錢半,蓽澄茄、甘草各一錢,加上薑棗煎服。這方子可以治療胃虛不食、四肢痿弱、行走站立困難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陽明胃虛,導致筋骨無力,最終形成痿躄。
5. 積熱
四順清涼(飲)歸芍黃,甘草等分水煎嘗,加以柴苓生薑使,更能解熱入於陽。
當歸、芍藥、大黃、甘草各等分,水煎溫服。治血熱蘊結,壅滯不通,或一身盡熱,或日晡肌熱,或夜發熱,皆血熱也。
涼膈(散)連翹山梔仁,大黃甘草朴硝芩,竹葉薄荷加蜜煮,諸般積熱效如神。
連翹一錢,山梔、大黃、黃芩、竹葉、薄荷各五分,朴硝二分半,甘草一錢半,水煎,入蜜少許調服。東垣去硝黃加桔梗,治諸般積熱,口舌生瘡,痰實不利,煩渴,腸胃秘澀,便溺不利,一切風熱。
白話文:
四順清涼飲以當歸、芍藥、大黃、甘草等分,水煎溫服。若想加強解熱效果,可以加入柴胡、生薑。此方適用於血熱蘊結,壅滯不通,導致全身發熱,或下午出現肌熱,或夜間發熱的症状。
涼膈散以連翹、山梔仁、大黃、甘草、朴硝、黃芩、竹葉、薄荷等藥材,加蜜煮服。此方能有效治療各種積熱症状。
具體方劑為連翹一錢,山梔、大黃、黃芩、竹葉、薄荷各五分,朴硝二分半,甘草一錢半,水煎,加入少許蜜調服。東垣認為,去掉朴硝、黃芩,加入桔梗,可以治療各種積熱症状,例如口舌生瘡、痰實不利、煩渴、腸胃秘澀、大小便不利,以及一切風熱症状。
人參瀉肺湯,即涼膈散去朴硝,加枳殼、桔梗、桑白皮、杏仁各等分,水煎溫服。治熱嗽便秘。
活命丹,即涼膈散加藍根、青黛,蜜丸彈子大,硃砂為衣,金箔裹,每臨臥茶清化下一丸。治中風神不清。
轉舌膏,即涼膈散加菖蒲、遠志、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薄荷煎湯化下。治中風瘛瘲,舌塞不語。
白話文:
人參瀉肺湯,就是涼膈散去掉朴硝,再加上枳殼、桔梗、桑白皮、杏仁,每樣分量相同,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可以治療熱咳便秘。
活命丹,就是涼膈散加入藍根、青黛,製成蜜丸,大小如彈珠,外面包裹一層硃砂,再用金箔包裹起來,每晚睡前用清茶送服一丸。可以治療中風神志不清。
轉舌膏,就是涼膈散加入菖蒲、遠志,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外面包裹一層硃砂。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煎湯送服。可以治療中風抽搐、舌頭僵硬不能說話。
八正(散)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仁,大黃木通入甘草,熱淋疝熱效如神。
各等分,燈心煎服。治一切下熱症,諸淋諸氣諸血。
導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等分竹葉同,去草加芩名火腑,熱淋赤澀總收功。
各等分,水煎溫服。治小腸實熱,小便赤澀而渴,煩滿而口舌生瘡。
火腑丹,(見六卷)
半夏湯中姜最多,芩地遠志酸棗和,茯苓秫米長流水,膽熱不眠用莫訛。
白話文: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仁、大黃、木通、甘草,這些藥材一起使用,能有效治療熱淋、疝熱。各藥材等量,用燈心草煎服。此方可治各種下焦熱症,如各種淋症、氣滯、血瘀等。
生地、木通、甘草等量,加上竹葉一起煎服,如果去掉草藥,加入黃芩,就叫做火腑散,也能治療熱淋、小便赤澀等症狀。各藥材等量,水煎溫服。此方可治小腸實熱,小便赤澀口渴,胸悶心煩,口舌生瘡。
火腑丹的配方請見第六卷。
半夏湯中生薑用量最多,黃芩、生地、遠志、酸棗仁也需加入,茯苓、秫米、長流水則用量較少,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膽熱、失眠等症狀。
半夏、宿姜各三錢,黃芩一錢,生地、酸棗仁各五錢,遠志、茯苓各二錢,黍米一合,每一兩用長流水煎,澄清溫服。一方無地黃、遠志,有麥門冬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一錢。治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熱泄煩渴,悶不得眠。
瀉黃散藿山梔仁,石膏甘草防風停,為末酒蜜相拌炒,能醫口內瘡痍生。
白話文:
半夏、宿姜各三錢,黃芩一錢,生地、酸棗仁各五錢,遠志、茯苓各二錢,黍米一合,每一兩用長流水煎,澄清溫服。另一方無地黃、遠志,有麥門冬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一錢。這兩種方劑都可用來治療膽腑實熱,精神不守,熱泄煩渴,悶不得眠等症狀。瀉黃散則由藿山梔仁、石膏、甘草、防風組成,研末後用酒蜜拌炒,可以治療口內瘡痍。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銼碎,用蜜酒拌,炒香焙乾,每三錢水煎溫服。治脾胃壅熱,口內生瘡,煩悶多渴,頰痛心煩,唇燥口臭咽乾,壅滯不食。一方有砂仁。
瀉白散君桑白皮,地骨相等甘草微,一方加青茯人參,加味瀉白散尤奇。
瀉白散,桑白皮、地骨皮各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溫服。治肺熱上熱,氣粗鼻壅。或加知母、貝母、桔梗、山梔仁、麥門冬、生地之類,由人。
白話文:
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四兩,先將藥材切碎,再用蜜酒拌勻,炒香焙乾,每次取三錢,用清水煎煮溫服,可治療脾胃積熱,口腔生瘡,煩躁口渴,臉頰疼痛心煩,嘴唇乾燥口臭咽喉乾澀,以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有些方劑會加入砂仁。
瀉白散主要由桑白皮、地骨皮等量,以及少許甘草組成,有些方劑會額外加入青茯苓、人參,稱為加味瀉白散。
瀉白散的藥方為:桑白皮、地骨皮各二錢,甘草一錢,水煎溫服,可治療肺熱上熱,呼吸急促鼻塞等症狀。另外,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加入知母、貝母、桔梗、山梔仁、麥門冬、生地等藥材。
加味瀉白散,桑白皮一錢半,地骨皮、茯苓各一錢二分,人參八分,青皮、甘草各三分,瘛瘲、陳皮各五分,粳米一撮,水煎溫服。治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致咳嗽嘔吐喘促。
加味石膏湯梔子,參苓知母生地使,竹葉水煎入蜜硝,膀胱實熱服之愈。
石膏八錢,山梔、人參、茯苓、知母各三錢,生地黃、竹葉各一兩,每一兩水煎去渣,下蜜半合,煮二沸,食前服。欲利加芒硝三錢。治膀胱實熱,脬轉不得小便,苦煩滿,難於俯仰。
白話文:
加味瀉白散,用桑白皮一錢半、地骨皮、茯苓各一錢二分、人參八分、青皮、甘草各三分、瘛瘲、陳皮各五分,再加一撮粳米,水煎溫服。此方主要用於治療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導致的咳嗽、嘔吐、喘促等症狀。
加味石膏湯,用梔子、參苓、知母、生地、使君子等藥材,再以竹葉水煎,加入蜂蜜和硝石,可治療膀胱實熱引發的各種症狀。
石膏湯方劑,用石膏八錢、山梔、人參、茯苓、知母各三錢、生地黃、竹葉各一兩,水煎去渣後加入半合蜜,煮沸兩次,飯前服用。若想增加利尿效果,可加入三錢芒硝。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膀胱實熱導致的尿頻、尿痛、小便不通、煩躁、胸悶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