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73)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一 (73)

1. 雜病脈法

大而實者生,虛細而澀者死。

小便不通,浮弦而澀。芤則便紅,數則黃赤,便難為癃,實見左尺。

小便不利難來者為癃閉,乃膀胱熱極,故脈實也。

五積屬陰,沉伏附骨,肝弦心芤,腎沉急滑,脾實且長,肺浮喘卒。六聚結沉,痼則浮結。又有癥瘕,其脈多弦,弦急瘕疾,弦細癥堅,沉重中散,食成癖痃。左轉沉重,氣癥胸前;若是肉癥,右轉橫旋。積聚癥瘕,緊則痛纏,虛弱者死,實強可痊。

脈沉伏而細,在寸,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在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小腸。尺微,積在氣衝。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也。肝積脈弦而細,肺積脈浮而毛,腎積脈沉而急滑,心積脈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脾積脈實而長、食則多吐。

《內經》論赤脈之至也,喘而堅,有積在中,名心痹,得之思慮,白脈喘而浮,有積在胸,名肺痹,得之醉而使內。喘,謂脈至如卒喘狀也。青脈長而左右彈手,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黃脈大而虛,有積在腹中,名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黑脈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積,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癥,積在胸中。脈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癥也。轉者橫也,脈轉而橫,主腹有積,或在脅下,積聚脈亦大同。故《難經》曰:結微則積微,結甚則積甚。脈伏結者為積聚,浮結者為痼疾。

如積聚脈不結伏,痼疾脈不浮結,為脈不應病者死。

中毒洪大,細微必傾,尺寸數緊,釵直吐仍,此患蠱毒,急救難停。

釵直者,脈直如釵也。

喘急脈沉,肺脹停水,氣逆填胸,脈必伏取。沉而實滑,身溫易愈,身冷脈浮,尺澀難補。

手足溫暖,脈靜滑者生;身冷,脈浮澀者死。

嘈雜噯氣,審右寸關,緊滑可治,弦急則難。兩寸弦滑,留飲胸間,脈橫在寸,有積上攔。

右寸關脈緊而滑,常也,右關弦急欲作反胃者,難治。寸脈橫者,膈有橫積也。

嘔吐無他,寸緊滑數,微數血虛,單浮胃薄,芤則有瘀,最忌澀弱。

脈陽緊陰數,其人食已則吐,緊小多寒,滑數痰火。微數血虛,令胸中冷。關浮胃虛,嘔而噯氣不食,恐怖即死。芤帶緊者有瘀逆,脈緊澀小弱,自汗者死。

呃逆甚危,浮緩乃宜;弦急必死,結代促微。

弦急,木剋土也。結代促微,元氣衰也。

反胃噎膈,寸緊尺澀;緊芤或弦,虛寒之厄;關沉有痰,浮澀脾積;弱大氣虛,澀小血弱;若澀而沉,七情所搏。

寸緊胸滿不食,尺澀故反胃也。緊芤或遲者,胃寒也。弦者,胃虛也。關脈沉大,有痰也。浮澀脾不磨食,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脈緊澀者難治。

白話文:

雜病脈法

脈象強勁有力者預後良好,脈象虛弱細小且澀滯者預後不良。

小便不通,脈浮弦而澀。脈芤則小便呈紅色,脈數則小便呈黃赤色,小便困難稱為癃閉,脈實則見於左尺脈。

小便不利難於排出稱為癃閉,這是因為膀胱熱極,所以脈象實。

五種積聚之症屬於陰證,脈象沉伏,附著在骨骼上,肝脈弦,心脈芤,腎脈沉而急滑,脾脈實而長,肺脈浮而喘促。六種聚結之症脈象沉伏,久病則脈象浮而結。還有癥瘕等疾病,其脈象多為弦脈,弦急者為瘕疾,弦細者為癥堅,脈沉重而中空者為脾胃積聚,飲食積滯形成癖痃。左轉沉重,為氣癥在胸前;若是肉癥,則右轉橫旋。積聚癥瘕,脈緊則疼痛纏繞,虛弱者死亡,實強者可以痊癒。

脈象沉伏而細小,在寸口脈位,積聚在胸中;微現於寸口脈位,積聚在喉中;在關脈位,積聚在臍旁;在上關脈位,積聚在心下;微下於關脈位,積聚在小腸。尺脈微弱,積聚在氣衝穴。脈象在右側出現,積聚在右側;脈象在左側出現,積聚在左側;脈象左右兩側都出現,積聚在中央,都根據其部位來判斷。肝積的脈象弦細,肺積的脈象浮而毛細,腎積的脈象沉而急滑,心積的脈象沉而芤,位置不定,脾積的脈象實而長,進食則容易嘔吐。

《內經》論述赤脈的病理,脈象喘促而堅實,有積聚在體內,稱為心痹,是由於思慮過度所致;白脈喘促而浮,有積聚在胸中,稱為肺痹,是由於醉酒而損傷內臟所致。喘,是指脈象跳動如同喘息的樣子。青脈長而左右彈動,有積氣在心下膈肌附近,稱為肝痹,是由於寒濕所致,與疝氣相似。黃脈大而虛,有積聚在腹部,稱為厥疝。女子患此病,會出現四肢出汗遇風加劇。

黑脈堅實而強大,有積氣在小腹及陰部,稱為腎痹,是由於沐浴清水後臥床所致。脈象沉重而中空者,是因寒邪侵襲飲食積滯所致;脈象左轉沉重者為氣癥,積聚在胸中;脈象右轉而不到寸口者,體內有肉癥。轉者指橫向,脈象轉而橫,表示腹部有積聚,或在脅下,積聚的脈象大致相同。《難經》說:結節輕微則積聚輕微,結節嚴重則積聚嚴重。脈象伏而結者為積聚,脈象浮而結者為痼疾。

如果積聚的脈象不伏不結,痼疾的脈象不浮不結,則脈象與病情不相符,預後不良。

中毒的脈象洪大,細微者則病情危急,寸口、關口、尺口脈象數而緊,針狀脈(脈直如針),嘔吐不止,這是蠱毒的症狀,急需救治。

針狀脈,指脈象直如針一般。

喘急而脈沉,是肺脹積水,氣逆衝擊胸部,脈象必須沉取。脈沉而實滑,體溫正常則容易痊癒,體冷而脈浮,尺脈澀滯則難以治療。

手足溫暖,脈象靜而滑者預後良好;身體冰冷,脈象浮而澀者預後不良。

嘈雜噯氣,觀察右寸關脈,脈象緊而滑者可以治療,脈象弦急則難治。兩寸脈弦而滑,是留飲在胸中,脈象橫行於寸口脈位,有積聚阻礙在上。

右寸關脈緊而滑是正常的,右關脈弦急將要發生反胃者,難以治療。寸脈橫行,是膈膜有橫向積聚。

嘔吐無其他原因,寸脈緊而滑數,脈微數為血虛,單獨浮脈為胃薄,脈芤則有瘀血,最忌脈澀弱。

脈象陽氣緊,陰氣數,此人飯後則嘔吐,脈緊小多寒,脈滑數為痰火。脈微數為血虛,導致胸中冰冷。關脈浮為胃虛,嘔吐而噯氣,不願進食,恐懼不安則死亡。脈芤而帶緊者有瘀血逆流,脈緊澀細小而弱,自汗者死亡。

呃逆非常危險,脈象浮緩則可以治療;脈象弦急則必死,脈結代促而微弱,是元氣衰竭。

弦急,是木克土;結代促微,是元氣衰弱。

反胃噎膈,寸脈緊,尺脈澀;脈緊芤或弦,是虛寒之症;關脈沉有痰,脈浮澀為脾積;脈弱大為氣虛,脈澀小為血虛;如果脈澀而沉,是七情所傷。

寸脈緊則胸滿不食,尺脈澀則反胃。脈緊芤或遲緩,是胃寒;脈弦,是胃虛;關脈沉而大,是有痰;脈浮澀,是脾胃不能消化食物,所以早晨吃飯晚上吐,晚上吃飯早晨吐。脈緊澀者難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