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8)
外集·卷七 (18)
1. 癇
大續命湯桂麻黃,竹瀝生地汁兩防,附子石膏龍齒末,姜煎治癇身反張。
肉桂、附子、石膏、防己各二分,麻黃、防風、龍齒、生薑各四分,水煎,入竹瀝七匙,生地汁五匙,頻服。治癇,角弓反張,竄視口噤吐沫。
白話文:
大續命湯,用桂麻黃、竹瀝、生地汁各兩錢,附子、石膏、龍齒末,用薑煎治癇症,患者身體反張。
另外,肉桂、附子、石膏、防己各二分,麻黃、防風、龍齒、生薑各四分,水煎後,加入竹瀝七匙,生地汁五匙,頻頻服用。此方用於治療癇病,症狀包括角弓反張、眼神不定、口緊閉、吐沫。
2. 怔忡
妙香散要麝香真,山藥茯苓並茯神,參耆遠志炙甘草,木香桔梗硃砂珍。
麝香一錢,山藥、茯苓、茯神、黃耆、遠志各一兩,人參、甘草、桔梗各五錢,木香二錢半,辰砂三錢,為末,每二錢溫酒調服。治男婦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虛煩少睡多盜汗。常服補益氣血,安鎮心神。
白話文:
妙香散要麝香真,山藥、茯苓、茯神、黃耆、遠志各一兩,人參、甘草、桔梗各五錢,木香二錢半,硃砂三錢,將這些藥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溫酒調服。此方可治男婦心氣不足,精神恍惚,虛煩少睡多盜汗。常服能補益氣血,安鎮心神。
3. 咽喉
拔萃桔梗湯連翹,薄荷黃芩梔子饒,甘草同煎加竹葉,喉痹腫痛十分標。
各等分,水煎溫服,即涼膈意也。治熱腫喉痹。
白話文:
將桔梗湯裡的連翹、薄荷、黃芩、梔子適量,再加上甘草一起煎煮,再加入竹葉,可治喉嚨腫痛,效果十分顯著。各藥材等量,水煎溫服,可清熱解毒。此方主治熱毒引起的喉嚨腫痛。
4. 諸虛
十全大補有人參,肉桂川芎地黃蒸,芍藥茯苓並白朮,黃耆甘草當歸停。
十全大補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芍藥、肉桂、黃耆各二分半,薑棗煎服。治男婦諸虛勞傷,生氣血,壯脾胃。
人參養榮即大補,去芎加橘遠味熬,劫勞散亦大補湯,去芎桂加半味膠。
白話文:
十全大補湯方劑解說:
十全大補方:
- 組成: 人參、肉桂、川芎、地黃蒸、芍藥、茯苓、白朮、黃耆、甘草、當歸。
- 用法: 將上述藥材按比例混合後,蒸制地黃,再與其他藥材一起煎服。
十全大補湯:
- 組成: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當歸、川芎、熟地、芍藥、肉桂、黃耆各二分半,薑棗。
- 用法: 將所有藥材與薑棗一同煎服。
- 功效: 治男女虛勞損傷,生氣血,壯脾胃。
人參養榮方:
- 組成: 人參、肉桂、川芎、橘皮、遠志。
- 用法: 去掉十全大補湯中的川芎,加入橘皮和遠志,熬制服用。
- 功效: 類似十全大補湯,但更偏重於養榮。
劫勞散方:
- 組成: 十全大補湯中去除川芎和肉桂,並加入半味膠。
- 用法: 與十全大補湯相同,煎服。
- 功效: 類似十全大補湯,但更偏重於補氣血,適合氣血虛弱者。
人參養榮湯,白芍三兩,當歸、人參、白朮、甘草、黃耆、肉桂、陳皮各一兩,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錢,遠志五錢,每三錢姜煎空心溫服。虛甚者煉蜜為丸,可以常服。治積虛成損,四肢倦怠,肌肉消瘦,面少顏色,汲汲短氣,飲食無味。如遺精加龍骨,咳嗽加阿膠、麥門冬,挾火加知母、黃柏。
白話文:
人參養榮湯,用白芍三兩,當歸、人參、白朮、甘草、黃耆、肉桂、陳皮各一兩,熟地、五味子、茯苓各七錢,遠志五錢,每次取三錢姜煎,空腹溫熱服用。身體虛弱者,可將藥煉成蜜丸,長期服用。此湯方主治積虛損傷,四肢乏力,肌肉消瘦,面色蒼白,呼吸急促,食慾不振等症狀。若伴有遺精,可加龍骨;若伴有咳嗽,可加阿膠、麥門冬;若伴有內熱,可加知母、黃柏。
劫勞散,白芍一錢,黃耆、甘草、人參、茯苓、熟地、當歸、五味子、半夏曲、阿膠各四分,薑棗煎服。治心腎俱虛,勞嗽無痰,夜熱盜汗。四肢倦怠,體瘦食少,恍惚異夢,嗽中有血,名曰肺痿。
黃耆建中湯肉桂,甘草芍藥補榮衛,薑棗飴糖煎服之。或加當歸同此類。
黃耆、肉桂各七分,甘草一錢半,白芍三錢,薑棗煎去渣,入飴糖少許,再煎令溶,空心服。治男婦諸虛不足,小腹急痛,脅脹胸滿,驚悸面黃,唇乾口燥,腰痛骨酸,行步喘乏,短氣少食,或因勞過,或病後不復,最宜服之。如虛甚加附子,血虛加當歸。
白話文:
劫勞散,白芍一錢,黃耆、甘草、人參、茯苓、熟地、當歸、五味子、半夏曲、阿膠各四分,薑棗煎服。治療心腎兩虛,勞累咳嗽無痰,夜間發熱盜汗,四肢無力,身體消瘦,食慾不振,神志恍惚,做奇怪的夢,咳嗽帶血,稱為肺痿。
黃耆建中湯加入肉桂,甘草、芍藥補益氣血,薑棗飴糖煎服。也可以加當歸一同使用。
黃耆、肉桂各七分,甘草一錢半,白芍三錢,薑棗煎去渣,加入少許飴糖,再煎溶化,空腹服用。治療男女各種虛弱不足,小腹疼痛,脅肋脹滿,心悸面色發黃,嘴唇乾燥口渴,腰痛骨酸,行走喘不過氣,氣短食少,或因勞累过度,或病後體虛,最適合服用。如果虛弱嚴重可以加附子,血虛可以加當歸。
黃耆益損湯解斛,芎歸木半甘術地,白芍五味熱加柴,諸虛勞倦此方議。
官桂、熟地、半夏、甘草、木香各三分,石斛、當歸、川芎、黃耆、白朮各一錢,白芍一錢半,五味子五分,薑棗煎服。如有熱加柴胡。
蓯蓉散術巴門冬,茯草牛味杜仲供,車前乾薑生地輩,酒調陰痿最多功。
白話文:
黃耆益損湯適用於各種虛勞倦怠,方中以黃耆、當歸、川芎、白芍、五味子補氣養血,並以甘草、半夏、木香調和脾胃,石斛滋陰生津,熟地滋陰補血,白朮健脾燥濕,柴胡疏肝解鬱,薑棗溫中和胃。若有熱症則加柴胡。
蓯蓉散則以熟地、巴戟天、杜仲、車前滋補腎陰,茯苓、乾薑健脾燥濕,門冬滋陰潤燥,牛膝補肝腎,主治陰痿,以酒調服效果更佳。
肉蓯蓉、白朮、巴戟、麥門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各八錢,車前子、乾薑各五錢,生地半斤,為末,每二錢食前酒調,日三服。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脛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效。
固真(飲子)參朮歸山藥,耆地柏澤茱萸搏,補骨脂五味陳皮,茯苓杜仲甘草酌。
人參、山藥、當歸、黃耆、黃柏各一錢,熟地一錢半,白朮、澤瀉、山茱萸、補骨脂各五分,五味子十粒,陳皮、茯苓各八分,杜仲、甘草各七分,水煎溫服。蓋門冬、地黃,雖本於滋陰,久則滯胃滯經,致生癰疽。又或多服金石桂附助陽,久則積溫成熱,耗損真陰,痰火妄動,消渴肺痿症作。
白話文:
肉蓯蓉、白朮、巴戟、麥門冬、茯苓、甘草、牛膝、五味子、杜仲各八錢,車前子、乾薑各五錢,生地半斤,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飯前用酒調服,一日三次。主治腎氣虛寒、陽痿、腰脊疼痛、身體沉重、腿腳無力、說話聲音含糊不清、陽氣衰竭等症。
固真飲子:人參、白朮、當歸、黃耆、熟地、山藥、黃柏、澤瀉、山茱萸、補骨脂、五味子、陳皮、茯苓、杜仲、甘草,按照比例混合,水煎溫服。
麥門冬、地黃雖然可以滋陰,但長期服用容易導致脾胃和經絡積滯,進而產生癰疽。同樣地,長期服用金石、桂枝、附子等助陽藥物,容易積聚熱氣,損傷真陰,導致痰火妄動,出現消渴、肺痿等症。
惟此方備五味,中年以上之人,可以常服。能治陰陽兩虛,氣血不足,飲食少,五心熱,自汗,日晡潮熱,精氣滑脫,行步無力,腰胯痠疼,泄瀉,脈沉弱,嗽少痰多。或乾咳,或氣血精神足,體倦頭目昏,食少,脈虛數,潮熱,將成癆證者;或傷力氣虛,脈弱,腰背疼痛,動輒鼻衄者;或便血過多,面黃瘦瘁,食少氣促者;或婦人陰虛瘦瘁食少,虛熱自汗,腹痛面浮,腰痛,赤白帶下者,並宜服之。此方備五味,合氣沖和,養氣血,理脾胃,充腠理,補五臟,無寒熱偏並過不及之失也。
正氣補虛(湯)參藿樸,耆地芎茯等分各,桂歸芷味木丁姜,附術夏草減半勺。
白話文:
這方劑包含五味,適合中年以上的人長期服用。可以治療陰陽兩虛、氣血不足、食慾不振、五心煩熱、自汗、午後發熱、精氣虛脫、行動无力、腰胯痠痛、腹泻、脉搏沉细无力、咳嗽痰少等症狀。也適用於乾咳、氣血精神不足、身體疲倦、頭昏眼花、食慾不振、脉搏虛弱而快、潮热,即将发展为痨病者;或因勞損导致氣力虛弱、脉搏微弱、腰背疼痛、容易流鼻血者;或便血過多、面色發黃消瘦、食慾不振、呼吸急促者;或女性阴虚消瘦、食慾不振、虚热自汗、腹痛、面色浮肿、腰痛、白带或黄带过多者,皆可服用。此方包含五味,能使氣血調和,補益氣血,調理脾胃,充实腠理,滋养五脏,没有寒热偏性或过量不足的缺陷。
方剂:人参、藿香、白术、黄芪、地黄、川芎、茯苓各等份,桂枝、当归、白芷、香附、木香、丁香、生姜各等份,附子、肉桂、夏枯草各减半。
人參、藿香葉、厚朴、黃耆、白芷、當歸、熟地、川芎、茯神各五分,肉桂、五味子、白朮、半夏、附子、丁香、木香、乾薑、甘草各二分半,薑棗空心煎服。治內傷飲食七情,兼外邪所襲,寒熱頭痛,身疼腰腳軟弱,轉筋自汗,肢冷麻痹,男婦諸虛通用,婦人產後感寒尤宜。
白話文:
人參、藿香葉、厚朴、黃耆、白芷、當歸、熟地、川芎、茯神各取五分,肉桂、五味子、白朮、半夏、附子、丁香、木香、乾薑、甘草各取二分半,以薑棗水煎服,空腹服用。
此方可治療內傷飲食、七情所傷,並兼外邪侵襲所致的寒熱頭痛、全身疼痛、腰腳無力、抽筋、自汗、手腳冰冷麻木等症狀。適用於男女虛弱之症,尤其適合婦女產後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