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13)
外集·卷七 (13)
1. 腳氣
檳蘇散內香蘇多,甘陳檳瓜一半和,薑蔥煎服治腳氣,風濕疏通效若何。
蘇梗、香附各二錢,甘草、陳皮、檳榔、木瓜各一錢,薑蔥煎。治風濕腳氣,疏通氣道。
左經湯麻桂芩殼,柴半甘加羌防樸,姜苓小草己門冬,對症加減旋斟酌。
麻黃、桂心、黃芩、枳殼、柴胡、半夏、甘草、羌活、防風、厚朴、白薑、茯苓、小草、防己、麥門冬各等分,薑棗煎服。治三陽經腳氣,痰濕風腫,腰足拘攣,喘滿煩悶,大小便秘。如自汗去麻黃,加白朮、牡蠣;有熱去桂,加前胡、升麻;腹痛加芍藥或附子;便閉加大黃、竹瀝;喘滿加杏仁。
白話文:
檳蘇散中,蘇梗和香附各用兩錢,甘草、陳皮、檳榔、木瓜各用一錢,再加上薑蔥煎服,可治療風濕腳氣,疏通氣道。左經湯則包含麻黃、桂心、黃芩、枳殼、柴胡、半夏、甘草、羌活、防風、厚朴、白薑、茯苓、小草、防己、麥門冬各等分,用薑棗煎服,可治療三陽經腳氣,痰濕風腫,腰足拘攣,喘滿煩悶,大小便秘等症狀。若患者自汗,可去除麻黃,並加入白朮、牡蠣;若患者有熱,可去除桂心,並加入前胡、升麻;若患者腹痛,可加入芍藥或附子;若患者便閉,可加入大黃、竹瀝;若患者喘滿,可加入杏仁。
大腹皮散宣木瓜,蘇葉子同蘿蔔佳,沉香烏藥檳榔橘,枳殼桑皮荊芥花。
大腹皮六分,木瓜五分,蘇葉、蘇子、烏藥、檳榔、橘皮各二分,蘿蔔子、沉香、枳殼、桑白皮、荊芥穗各三分,姜煎溫服。治諸腳氣腫痛,小便不利。
烏藥平氣(散)茯神甘,參朮芎歸木芷含,五味蘇子皆等分,姜煎腳氣悉皆堪。
白話文:
大腹皮散主要以木瓜、蘇葉、蘿蔔子等藥材組成,並加入沉香、烏藥、檳榔、橘皮、枳殼、桑白皮、荊芥花等藥材,以姜煎溫服。此方可治療腳氣腫痛、小便不利等症。烏藥能平氣,茯神甘甜,參、朮、芎、歸、木、芷等藥材,以及五味子和蘇子,各取等分,以姜煎服,對腳氣皆有效。
烏藥、茯神、甘草、人參、白朮、川芎、當歸、木瓜,白芷、五味子、蘇子各等分,薑棗煎服。治腳氣上攻,頭目昏眩,腳膝痠疼,諸氣不和,喘滿迫促。
當歸拈痛(湯)羌茵陳,草芩升葛苦參人,蒼白朮防豬澤瀉,茯苓知母去渣塵。
當歸、防風、豬苓、澤瀉、茯苓、知母各三分,羌活、茵陳、甘草、黃芩各五分,升麻、乾葛、苦參、人參、蒼朮各二分,白朮一分半,水煎溫服。治濕熱為病,肢節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痛,足脛腫痛等證。
白話文:
烏藥、茯神、甘草、人參、白朮、川芎、當歸、木瓜、白芷、五味子、蘇子各等分,用薑棗煎服。可治腳氣上攻,頭目昏眩,腳膝痠疼,諸氣不和,喘滿迫促等症狀。
當歸用於拈痛,羌活、茵陳、黃芩、升麻、葛根、苦參、人參、蒼朮、白朮、防風、豬苓、澤瀉、茯苓、知母等藥材,配合使用可去濕熱,緩解肢節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痛、足脛腫痛等症狀。
獨活寄生(湯)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參,秦艽茯苓桂芍甘,地黃防風當歸芎。
獨活三錢,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人參、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各二分,芍藥、生地、當歸各三分,甘草半分,姜煎溫服,或為丸,加乳香、沒藥。治腎氣虛弱,腰背拘急,筋攣骨痛,腳膝偏枯,冷痹緩弱。一方有附子。如歷節風並腳氣,加乳香、沒藥,酒糊為丸服。
白話文:
獨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細辛、人參、秦艽、茯苓、桂心、防風、川芎、芍藥、生地、當歸、甘草等藥材,以姜煎溫服,或製成丸劑,可加乳香、沒藥。此方可治腎氣虛弱、腰背拘急、筋攣骨痛、腳膝偏枯、冷痹緩弱等症。若為歷節風並腳氣,可加乳香、沒藥,以酒糊製成丸劑服用。另有一方,加入附子。
2. 燥渴
活血潤燥生津飲,天麥門冬五味子,栝蔞麻仁草當歸,地黃生熟天花使。
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栝蔞仁、麻子仁、甘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天花粉各等分,水煎溫服。
錢氏白朮散參苓,甘草葛根五味寧,藿香木香柴枳殼,中消善谷十分靈。
白話文:
活血潤燥生津飲,由天門冬、麥門冬、五味子、栝蔞仁、麻子仁、甘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天花粉等分,水煎溫服。錢氏白朮散則以白朮、參苓、甘草、葛根、五味子、藿香、木香、柴胡、枳殼等組成,有助於消中善谷,十分有效。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藿香各四分,葛根八分,枳殼、五味子、木香、柴胡各二分,水煎溫服。治消中善飢消穀。如小兒,去柴胡、枳殼、五味子。
白話文:
白朮、人參、茯苓、甘草、藿香各取四份,葛根取八份,枳殼、五味子、木香、柴胡各取兩份,加水煎煮溫熱服用。此方可治療消化不良、食慾過盛、飯後易飢等症狀。若用於小兒,則需去除柴胡、枳殼、五味子。
3. 火
滋陰降火(湯)古方稀,四物湯中加柏知,甘草陳皮並白朮,天麥門冬遠志依。
當歸、生地、白芍、白朮各一錢,麥門冬、甘草各五分,知母、黃柏、遠志、陳皮、川芎各六分,姜煎溫服。治潮咳汗血、遺精無泄者,乃養血降火之聖藥也,如有痰加栝蔞仁、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膠;夢遺加芡實、石蓮肉;有熱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參;氣虛血少加參、耆;久病者,去川芎。
白話文:
滋陰降火的古方很少,可以在四物湯的基础上,加入知母、甘草、陈皮和白朮,再根据情况加入麦门冬、远志等药材。具体配方是:当归、生地、白芍、白朮各一钱,麦门冬、甘草各五分,知母、黄柏、远志、陈皮、川芎各六分,用生姜煎服,温热服用。此方主治潮咳、汗血、遗精等症状,是养血降火的良药。如果有痰,可以加栝蔞仁、贝母;咳嗽可以加五味子、阿胶;梦遗可以加芡实、石莲肉;有热可以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可以加茜根、藕汁、玄參;气虚血少可以加人参、黄芪;久病者可以去川芎。
人中白散生甘草,青黛黃柏如金寶,為末童便調二錢,丹溪治火方真巧。
人中白二兩,黃柏、甘草、青黛各五錢,為末,每二錢,童便調服。治陰虛火盛及五心煩熱等症。
白話文:
人中白散,由人中白二兩、黃柏、甘草、青黛各五錢組成,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童便調服。此方主治陰虛火旺、五心煩熱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