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68)
內集·卷一 (68)
1. 總看三部脈法
不問在經並臟腑,有力無力要叮嚀。
四脈不問何部得之,有力則為風積痛熱,無力則為虛氣寒瘡。百病無不包括。
欲識根源無別巧,只要臨時心氣清。
根源,即手太陰也,胃氣也。先天之靈,非心清氣定者不能察識。七診法云:一靜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無私慮也;三勻呼吸,定其氣也;四輕指於皮膚之間,探其腑脈,浮也;五微重指於肌肉之間,取其胃氣,中也;六沉指於筋骨之上,取其臟脈,沉也;七察病人脈息數來也。
白話文:
總看三部脈法
不必追究病症在哪條經脈或哪個臟腑,只要仔細觀察脈象的有力與無力即可。
四肢的脈象,不需考慮病因來自何處,脈有力則表示是風、積聚、疼痛或熱證,脈無力則表示是虛證、氣虛、寒證或瘡瘍。各種疾病都包含在內。
想要了解疾病的根本原因,沒有其他巧妙的方法,只在於診脈時醫師必須保持心神清明。
疾病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手太陰肺經的脈象,以及胃氣的盛衰。先天之氣的靈妙變化,只有心神寧靜、氣息平穩的人才能察覺。七診法中提到:首先要靜心凝神;其次要摒除雜念,不存私心;再次要呼吸均勻,使氣息平穩;第四是用輕柔的手指觸摸皮膚,探測腑部的脈象(浮脈);第五是用稍微加重的手指觸摸肌肉,探測胃氣的盛衰(中脈);第六是用沉重的指力觸摸筋骨,探測臟腑的脈象(沉脈);第七是觀察病人的脈搏頻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