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65)
內集·卷一 (65)
1. 總看三部脈法
主胸中有寒,婦人瘕疝絕產。脈來緊細實長者,任脈也。苦小腹痛引臍,陰中切痛。前部左右彈手者,陽蹺脈也。苦癲癇惡風,偏枯僵仆羊鳴身體強痹,後部左右彈手者,陰蹺脈也。苦小腹痛,裡急,引陰中痛,男子為疝,女子崩漏。中部左右彈手者,帶脈也。苦小腹痛引腰,男子失精,女子絕經,令人無子。
從少陰斜至太陽者,陽維也。巔僕羊鳴,或失音不能言。從少陽斜至厥陰者,陰維也。苦癲癇,肌肉淫癢痹。汗出惡風。陰絡來大時小,苦肉痹應時自發,身洗洗也;陽絡來小時大,皮膚不仁且痛,汗出而寒。凡見奇經之病,而後有奇經之脈,病證詳前經絡。
一脈二變尤堪怪,動脈,陰陽氣相搏耳。陰陽和則脈不動,今氣先中於邪,則氣為之是動。氣既受邪,則血亦不行,而病所由生。故一脈之動,變為氣血兩病,豈特左為血而右為氣哉?又,洪大一脈,有力而實者為熱甚,無力而虛者為虛甚。微澀一脈,無力而短者固為虛,然伏熱痰氣凝滯,亦可概以虛視之乎?是知脈之變化不拘如此,故有舍證而從脈者,有舍脈而從證者。
有從一分脈、二分證者;有從一分證、二分脈者;有清高貴人,兩手俱無脈者;有左小右大,左大右小者;有反關脈者;又有折一手及瘡傷脈道者,可不從其證乎?善診者,尚其悟之。
男女寅申莫浪驚。
天之陽在南而陰在北,男子面南而生於寅,則兩寸在南而得其陽,寸脈洪而尺脈弱者,常也;地之陽在北而陰在南,女子面北而生於申,則兩尺在北而得其陰,寸脈弱而尺脈洪者,常也。陽強則陰弱,天之道也,反之者病。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左得之病在左,右得之病在右。
男左女右者,地之定位也。蓋人立形於地,故從地化。楚人尚左者,夷道也。故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為用,故人之左耳目明於右耳目。地以陽為用,故人之右手足強於左手足。陰陽互用也,非反也。凡男子診脈必先伸左手,女子診脈必先伸右手。
男子得陽氣多,故左脈盛;女子得陰氣多,故右脈盛,男子以左尺為精府,女子以右尺為血海,此天地之神化也,所以別男女,決死生。叔和云,女人反此背看之,尺脈第三同斷病是也。或不知此陰陽,五臟倒裝者,非。
大衍五十為至數,主位先天見聖靈。
脈以息數為主,血為脈,氣為息,應曰至,息曰止。呼吸者,氣之橐籥;動應者,血之波瀾。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
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一息之間,脈來四至五至,和緩舒暢者為平。六數七極,熱之甚也。三遲二慢,冷危證也。兩息一至與八九十餘,則不成息矣。凡至數多者為至,至數少者為損。損脈從上損肺起,而下及於腎,至脈從下損腎起,而上及於肺。《捷徑》曰:從上損下死猶遲,至脈多從下損上,然此小衍之數也。
白話文:
總看三部脈法
主要診斷胸中寒邪,婦女瘕瘕、疝氣、絕經等症。脈象緊細實長,屬任脈病變,患者常苦於小腹疼痛牽引至肚臍,陰部也有銳痛感。左、右前部脈搏跳動有力,是陽蹺脈病變,常見癲癇、怕風、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肢體僵硬、聲音嘶啞等症狀;左、右後部脈搏跳動有力,是陰蹺脈病變,患者常感小腹疼痛、裡急後重、疼痛牽引至陰部,男子為疝氣,女子則為崩漏。左、右中部脈搏跳動有力,是帶脈病變,患者常感小腹疼痛牽引至腰部,男子則出現遺精,女子則為閉經,甚至不孕。
從少陰經斜行至太陽經的脈象,是陽維脈病變,患者可能出現頭暈目眩、聲音嘶啞或失音;從少陽經斜行至厥陰經的脈象,是陰維脈病變,患者常有癲癇、肌肉瘙癢、肢體麻痺等症狀,並伴隨出汗和怕風。陰絡脈搏時大時小,患者常有肌肉麻痺,且症狀會定期發作;陽絡脈搏時小時大,皮膚感覺遲鈍且疼痛,並伴隨出汗和畏寒。凡是出現奇經病症,都應參考奇經脈絡的病證描述。
脈象變化莫測,尤為奇怪。脈搏跳動,是陰陽之氣相互搏動的結果。陰陽平和則脈象平穩,如今氣先受邪氣侵犯,才會出現脈象異常。氣受邪侵,則血行受阻,疾病由此而生。因此,單一的脈象變化,就可能代表氣血兩種疾病,豈能簡單地認為左側脈象代表血,右側代表氣呢?此外,脈象洪大有力而實,代表熱盛;脈象洪大而無力虛弱,則代表虛證嚴重。脈象微弱澀滯,無力而短,固然是虛證,但潛伏的熱邪、痰濁、氣滯等,也可表現為虛象。由此可見,脈象變化複雜多樣,因此有捨證從脈的診斷方法,也有捨脈從證的診斷方法。
有的診斷依據一分脈象、二分證候;有的診斷依據一分證候、二分脈象;有的貴人體質特殊,兩手均無脈象;有的左手脈象小而右手脈象大,或反之;有的出現反關脈;有的因傷及經絡而出現異常脈象,這些情況都不可一概而論,需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善於診斷脈象者,應能領悟其中奧妙。
寅時和申時診斷男女脈象需謹慎。
天之陽氣在南方,陰氣在北方;男子面向南方而出生於寅時,則寸口脈的兩寸部位在南方而得陽氣,因此寸脈洪大而尺脈弱是正常的;地之陽氣在北方,陰氣在南方;女子面向北方而出生於申時,則寸口脈的兩尺部位在北方而得陰氣,因此寸脈弱而尺脈洪大是正常的。陽盛則陰衰,這是自然規律,反之則為病。男子脈象像女子,是氣血不足;女子脈象像男子,是氣血過盛。左側脈象異常,則病在左側;右側脈象異常,則病在右側。
男子左側,女子右側,這是地之定位。人體站立在地面上,故而遵循地之規律。楚地人習慣用左手,是夷人的習俗。因此,男子左脈強而右脈弱,女子則右脈強而左脈弱。天以陰氣為主,所以人的左耳和左眼比右耳和右眼更靈敏;地以陽氣為主,所以人的右手和右腳比左手和左腳更有力。陰陽互補,而非相反。凡診斷男子脈象,必須先伸出左手;診斷女子脈象,必須先伸出右手。
男子陽氣旺盛,所以左脈盛;女子陰氣旺盛,所以右脈盛。男子以左尺脈為精府,女子以右尺脈為血海,這是天地造化的規律,用於區分男女,判斷生死。叔和說,診斷婦女脈象,要反過來看,尺脈的第三個部位診斷結果相同。如果不知曉陰陽的規律,將五臟的位置顛倒看待,那就錯了。
大衍之數五十,是至數,代表先天之氣,顯示聖人的靈性。
脈象以呼吸次數為主,血為脈,氣為息,脈象應數稱為“至”,呼吸次數稱為“止”。呼吸是氣的出入,脈搏跳動是血的流動。人呼氣一次,脈搏跳動三寸;吸氣一次,脈搏跳動三寸;一次呼吸,脈搏跳動六寸。人一天一夜約呼吸一萬三千五百次,脈搏跳動五十次,周行全身,相當於漏壺滴水一百刻。榮衛之氣運行陽氣二十五次,陰氣也運行二十五次,完成一個周天,所以五十次後又回到手太陰經。
以一次呼氣一次吸氣為一次呼吸。一次呼吸之間,脈搏跳動四到五次,和緩舒暢為正常。六次以上為熱證,三下二上為寒證,危急。一次呼吸只有一次脈搏或八九十次以上,則呼吸和脈象不成比例。脈搏跳動次數多者為“至”,少者為“損”。“損脈”從上焦肺開始損傷,向下蔓延到腎;“至脈”從下焦腎開始損傷,向上蔓延到肺。《捷徑》說:從上焦損傷向下蔓延,死亡尚且緩慢;“至脈”多從下焦損傷向上蔓延,這只是小衍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