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61)
內集·卷一 (61)
1. 氣口人迎脈訣
此即上古診法其二也。氣口,右手關前一分,以候七情,及房勞、工作勤苦與飲食無節,皆為內傷不足之症。其所以名氣口者,五臟之氣,必因胃氣而升於手太陰故也。人迎,左手關前一分,以候六淫及起居失宜,感冒時行不正之氣,皆為外感有餘之症。其所以名人迎者,外邪必因虛而入故也。
若臟氣平者,邪自難犯,故先氣口而後人迎也。漢論人迎緊盛傷於寒,氣口緊盛傷於食。然七情蘊郁,正由宿食助發。若專傷食而無七情,則不應氣口。又論傷寒皆自太陽始,然經云,風喜傷肝,寒喜傷腎,暑喜傷心胞,濕喜傷脾,熱喜傷心,燥喜傷肺,以類推之。風當自少陽,濕當自陽明,暑當自三焦,寒當自太陽,此丹溪獨得經旨,發仲景未發也。
其外非六淫、內非七情而病者,謂之不內外因,本經自病也。非若氣口人迎傳變乘克,但三因皆以胃氣為主。經云:氣口,太陰也,兼屬脾。又云:人迎亦胃脈也。脈贊云:關前一分人命之生。故取李仲南三因歌括於前,而以丹溪圖說之。
喜則傷心脈必虛,喜則氣緩,脈散而虛。甚則神庭融溢,而心脈反沉。蓋喜甚則火盛侮金;腎水復母仇而克心。暴喜暴怒,多有暴中之患,亦此意也。
思傷脾脈結中居;
思則氣凝,脈短而結。甚則意舍不寧,而脾脈反弦。
因憂傷肺脈必澀,憂則氣滯而脈沉澀,甚則魄戶不閉,而肺脈反洪。
怒氣傷肝脈定濡;
怒則氣逆而脈濡,或激甚則魂門弛長,而肝脈反澀。
恐傷於腎脈沉是,恐則氣下,怯而脈沉,甚則志室不遂,而腎脈反濡。濡屬土也,或疑神庭、志室等穴,皆屬太陽。殊不知五臟系背,諸穴於五臟則為有形之經絡,於太陽則為無形經之絡,特其過脈耳。
緣驚傷膽動相胥;
驚則氣亂而脈動,甚則入肝脈散,小兒瀉青,大人面青。又,大驚入心者,尿血怔忡。
脈緊因悲傷胞絡,悲則氣急而脈緊縮,甚則心胸絡與肺系氣消而脈虛。
七情氣口內因之。
凡七情傷之淺者,惟氣口緊盛而已。傷之深者,必審何部相應,何臟傳次,何臟相剋。克脈勝而本臟脈脫者,死。噫!七情為患如此。和樂以養中和,實養德養身急務也。
緊則傷寒腎不移,寒傷腎,脈沉而緊,初自足太陽而入,其脈浮盛而緊。浮者,足太陽;緊者,傷寒;盛者,病進也。
虛因傷暑向心推;
暑傷心,脈虛,初自手少陽而入,脈洪虛而數。洪者,手少陽;虛者,傷暑;數者,病增也。
澀緣傷燥須觀肺,燥傷肺,脈澀,初自手陽明而入,脈浮而數。浮者,手陽明;數者,傷燥。
濡細傷濕更看脾;
濕傷脾,脈細而濡,初自足陽明而入,脈細澀而長。澀者,足陽明;濡者,傷濕;長者,病襲也。
浮則傷風肝部應,風傷肝,脈浮而盛,初自足少陽而入,脈弦浮而散。弦者,足少陽;浮者,傷風;散者,病至也。
白話文:
這是上古時代兩種診脈方法之一。「氣口」這個位置,在右手寸口(手腕處)的關前一分(約一指寬的位置),可以用來診斷人體的情緒波動,以及房事過度、工作勞累、飲食不節制等情況,這些都屬於身體內部損傷導致的不足症狀。之所以稱為「氣口」,是因為五臟之氣,必須藉由胃氣上升到手太陰經的緣故。「人迎」這個位置,在左手寸口的關前一分,可以用來診斷外感六淫邪氣,以及生活起居不當,例如感冒等外來不正之氣侵襲,這些都屬於外感導致的實證。之所以稱為「人迎」,是因為外邪必定是趁著人體虛弱時入侵的緣故。
如果臟腑之氣平和,外邪就難以侵犯,所以要先診氣口的脈,再診人迎的脈。漢代醫家認為人迎脈緊盛是受到寒邪侵襲,氣口脈緊盛是受到飲食不節的傷害。但是,情緒壓抑往往是因為體內有宿食堆積而誘發的。如果只有飲食不節而沒有情緒問題,氣口脈就不會異常。古人又認為,傷寒都是從太陽經開始的,但有經書上說,風邪容易傷肝,寒邪容易傷腎,暑邪容易傷心包,濕邪容易傷脾,熱邪容易傷心,燥邪容易傷肺,可以依此類推。風邪應該從少陽經侵入,濕邪應該從陽明經侵入,暑邪應該從三焦經侵入,寒邪應該從太陽經侵入。這些是朱丹溪獨到的見解,發揮了張仲景未曾闡述的道理。
除了六淫和七情導致的疾病,還有一些疾病既不是內因也不是外因導致,而是臟腑本身的問題,這並不是氣口和人迎脈象傳變所引起的。但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疾病,都以胃氣為根本。經書上說:「氣口是太陰脈,也屬於脾。」又說:「人迎也是胃脈。」《脈訣》中說:「關前一分,是人生命的重要關口。」所以擷取李仲南《三因歌》的內容,並結合朱丹溪的圖說加以解釋。
喜悅過度會傷心,脈象會虛弱,表現為脈氣鬆緩、脈形散亂而無力。嚴重的話,神志可能渙散,反而出現心脈沉伏的現象。這是因為過度喜悅會導致心火過旺,反過來壓制肺金,而腎水會來報母仇(心屬火,水克火),反而會克制心。突然的喜悅或憤怒,常常會導致猝死等嚴重疾病,也是這個道理。
思慮過度會傷脾,脈象會停頓不流暢,表現為脈氣凝滯、脈形短縮且停頓。嚴重的話,思緒難以集中,反而出現脾脈緊繃如琴弦的現象。
憂愁過度會傷肺,脈象會不流暢,表現為脈氣阻滯、脈形沉伏且不流暢。嚴重的話,肺部的防禦功能會減弱,反而出現肺脈洪大的現象。
憤怒過度會傷肝,脈象會柔軟無力,表現為脈氣上逆、脈形柔軟或急促。嚴重的話,肝的疏泄功能會減弱,反而出現肝脈澀滯的現象。
恐懼過度會傷腎,脈象會沉伏,表現為脈氣下陷、怯懦無力,脈形沉伏。嚴重的話,意志難以集中,反而出現腎脈柔軟無力的現象。這種柔軟無力的脈象屬於土的性質。有人可能會疑惑,神庭、志室等穴位都屬於太陽經,但實際上,五臟與背部有聯繫,這些穴位對於五臟而言是屬於有形經絡,對於太陽經而言則是屬於無形經絡,只是它們經過脈絡而已。
驚嚇過度會傷膽,脈象會跳動紊亂,表現為脈氣紊亂,脈形跳動。嚴重的話,驚嚇會影響肝,導致脈象散亂,小孩會出現青筋,大人會面色發青。此外,驚嚇過度影響心臟的,會出現尿血、心悸等症狀。
悲傷過度會傷心包,脈象會緊張,表現為脈氣急促、脈形緊張收縮。嚴重的話,心胸和肺的氣機都會消散,反而出現脈象虛弱。
以上這些是七情對氣口脈造成的內部損傷。
凡是七情導致的輕微損傷,只會使氣口脈呈現緊而盛的現象。如果是嚴重的損傷,就必須仔細辨別是哪個部位受到影響,是哪個臟腑傳遞,是哪個臟腑被克制。如果克制的脈象過於強盛,而被克的臟腑脈象消失,就會導致死亡。唉!七情對人體的危害竟然如此之大!保持平和的心態來調養身心,實在是修養德行、保養身體最重要的事。
脈象緊是受到寒邪侵襲導致腎受損,表現為脈象沉伏而緊張。初期是從足太陽經侵入,其脈象是浮盛而緊張。浮代表足太陽經,緊代表受到寒邪侵襲,盛代表病情加重。
脈象虛弱是受到暑邪侵襲導致心受損,表現為脈象虛弱。初期是從手少陽經侵入,脈象呈現洪大、虛弱而急促。洪大代表手少陽經,虛弱代表受到暑邪侵襲,急促代表病情加重。
脈象不流暢是受到燥邪侵襲導致肺受損,表現為脈象不流暢。初期是從手陽明經侵入,脈象呈現浮動而急促。浮動代表手陽明經,急促代表受到燥邪侵襲。
脈象柔軟細小是受到濕邪侵襲導致脾受損,表現為脈象細小而柔軟無力。初期是從足陽明經侵入,脈象呈現細小、不流暢而細長。不流暢代表足陽明經,柔軟無力代表受到濕邪侵襲,細長代表病情加重。
脈象浮動是受到風邪侵襲導致肝受損,表現為脈象浮動而強盛。初期是從足少陽經侵入,脈象呈現緊繃、浮動而散亂。緊繃代表足少陽經,浮動代表受到風邪侵襲,散亂代表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