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60)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一 (60)

1. 臟腑六脈診法

浮遲冷瀉氣不奢;

浮遲,陽氣已衰,故見冷瀉,盜汗等症。

獨浮便結風侵肺,訣云:尺部見之風入肺,大腸乾澀固難通。

浮大腹脹臉紅華;

腹脹脈浮大,宜調其血,火盛則臉紅心躁。

浮弦停水或蒸怯,弦主臍下急痛,停水為積,素虛者得之,為骨蒸怯症。

浮滑火瀉渴飲茶;

浮滑,痰火作瀉,口渴腹鳴。

浮緊小腹築築痛,浮緊,下部築然掣痛。

浮芤便血定無差:

浮芤,大腸便血。

浮細虛汗心振懼,浮細主畏寒,多汗心振。

浮絕陰冷子戶遮。

右尺浮取脈絕者,無子戶脈也。苦足冷陰寒,婦人絕產,帶瘕無子。

沉數消渴小便赤,沉數,命門火盛,主作渴溺赤。

沉遲冷瀉便清頻;

沉遲,命門火衰,故瀉冷便清。

沉甚水腫緩腰痛,沉甚,水症,必先腳膝,沉緩專主腰痛。

沉微疝痛瀉濁津;

沉微主膀胱疼痛作瀉,或津液下流為濁為帶。

沉實轉筋兼膝痛,沉實主轉筋,膝下痛,或下利,或便難。

沉澀臍冷竭精人;

沉澀,真精枯竭,大便秘滯,小腹與脛俱冷。

沉弱滑瀉伏痛逼,弱脈主臟冷滑瀉,伏脈主下寒痛逼。

沉絕足冷見鬼神。

無命門脈者,苦足逆冷,上搶胸痛,夢入水見鬼善魘。

三脈貴有虛中實,三脈俱實,則熱極難解。三脈俱虛,則冷極難補。貴乎似虛而實,似弱而滑。

生死兼此斷為真。

命門一云命脈,又兩尺前一分名神門,診命門脈上溢耳。凡病有此脈則生,無此脈則死。斷生死固以胃氣為主,兼此尤為真的。但命門男女有異:天道右旋,男子先生右腎,故命門在右,而腎在左;地道左旋,女子先生左腎,故命門在左,而腎在右。若男子病,右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不死;若女子病,左尺部命脈好,病雖危亦不死。

白話文:

臟腑六脈診法

脈象浮而遲,脈冷而瀉,氣虛不足。陽氣衰弱,因此出現脈冷、瀉痢等症狀,並伴有盜汗。

脈浮而獨見,大便乾燥,可能是風寒侵襲肺部。尺脈部位浮脈,表示風寒侵入肺部,導致大腸乾燥,難以通便。

脈浮而大,腹部脹滿,臉色紅潤。腹部脹滿,脈象浮大,應該調理血液,火盛則臉紅心煩。

脈浮而弦,可能是水腫或骨蒸癆。弦脈主臍下急痛,停水為積聚,體質虛弱的人容易出現骨蒸熱症。

脈浮而滑,是痰火導致的瀉痢,口渴腹鳴。

脈浮而緊,小腹脹痛。脈象浮緊,下腹部有刺痛感。

脈浮而芤,大便出血,診斷明確。

脈浮而細,出虛汗,心慌恐懼。脈象浮細,容易畏寒,多汗心慌。

脈浮而絕,陰冷,子宮功能衰弱。右尺脈浮而絕,表示無子宮脈,伴隨足部冰冷、陰寒,婦女絕經、帶下病、不孕。

脈沉而數,消渴,小便短赤。脈沉而數,命門火盛,容易口渴,小便短赤。

脈沉而遲,脈冷而瀉,大便稀薄頻繁。脈沉而遲,命門火衰,因此出現瀉痢、大便稀薄等症狀。

脈沉而深,水腫,腰部酸痛。脈沉而深,為水腫,通常先從腳膝開始,脈沉而緩則主腰痛。

脈沉而微弱,疝氣疼痛,白濁或帶下。脈沉而微弱,主膀胱疼痛,排泄白濁或帶下。

脈沉而實,轉筋,膝蓋疼痛。脈沉而實,容易抽筋,膝蓋以下疼痛,或腹瀉或便秘。

脈沉而澀,小腹冷痛,精氣枯竭。脈沉而澀,精氣枯竭,大便秘結,小腹和脛部冰冷。

脈沉而弱,脈滑而瀉,下腹部隱痛。脈象弱,表示臟腑寒冷,瀉痢,伏脈表示下焦寒冷,隱痛。

脈沉而絕,足部冰冷,容易做噩夢。沒有命門脈,足部冰冷,氣上逆衝胸部疼痛,容易做噩夢,夢見水或鬼怪。

三部脈象,貴在虛中夾實。三部脈象俱實,則熱盛難以治療;三部脈象俱虛,則寒邪難以溫補。最好的情況是看似虛弱卻內含實力,看似衰弱卻脈象滑利。

生死判斷,應綜合考慮脈象。診斷生死,應以胃氣為主,結合脈象判斷更為準確。但命門的位置男女不同:天道右旋,男子先成右腎,所以命門在右,而腎在左;地道左旋,女子先成左腎,所以命門在左,而腎在右。如果男子病情危重,右尺部命脈良好,則病情雖危急但不會死亡;如果女子病情危重,左尺部命脈良好,則病情雖危急但也不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