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一 (57)
內集·卷一 (57)
1. 臟腑六脈診法
沉伏觸冷腳不強;
沉伏乃寒氣觸血,以致腳痛,難以伸縮。
沉濡恍惚下體重,沉濡則魄衰,不能與魂相守,心中恍惚,下體腰腳沉重。
沉絕遺弱命不長。
無肝脈者,苦遺溺,逢庚辛金日必死。
俱實嘔逆食不化,肝膽俱實者,苦嘔逆,食不消化。
俱虛厥冷性無常。
肝膽俱虛,四肢厥冷,性情不樂,喜怒不常。
腎本沉石帶滑形,沉實而滑者,腎之本脈也。
微沉病自膀胱生。
暫沉者,膀胱經病也。
浮數勞熱小便赤,浮數膀胱火動,主勞熱,小便赤。
浮遲帶濁耳蟬鳴;
浮遲乃傷精,患帶濁,耳中蟬鳴,鳴久則聾。
浮滑實大淋澀症,脈浮帶滑而又實大,乃心經邪熱下侵,故小便淋澀作痛。
甚浮偏墜寒邪並;
浮甚乃寒邪入小腸,主偏墜,小便臊。
浮緊風炎腎竅塞,浮緊主腎臟有風,上攻於耳,以致耳聾。
浮澀疝痛及遺精;
腎澀則虛寒,主小腸疝氣,胞囊腫大,或精於夢中遺漏。
浮虛牙痛背腰倦,虛甚足膝瘡痍縈;
腎脈浮虛乃風與氣搏,主牙疼出血,背腰駝倦。甚則足膝生瘡,經久不愈。
浮芤尿血女經漏,浮芤,腎虛也。男子尿血,女人經漏。
浮緩傷風瀉幾行:
浮緩乃風入太陽膀胱見之,主傷風自利。
浮實小腹脹且痛,脈實主心熱傳於小腸,脹滿作痛,小便淋瀝。
浮滑停水臍如冰;
滑乃陽脈,左尺見之,則陽勝陰矣。腎虛不能化水,以致停蓄,臍腹冰冷,甚則流利作聲。
浮洪陰虧腳痠軟,左尺浮洪,乃火乘水也。外感得之,則為熱入膀胱,小便赤澀,兩腳隱痛。內傷得之,則陰精虧甚,腳膝痠軟。
浮絕傷精與閉經。
無膀胱脈者,苦逆冷,男子失精,尿有餘瀝。婦人月經不調,或閉。
沉數陰虛火動症,沉而數者,乃水竭陰虛火動,或瘀血。
沉遲臟冷精薄清;
沉遲,腎虛冷也。臟寒自利,精氣清薄。女人則為血結,子宮亦冷。
沉緊滑弦腰腳痛,脈沉帶弦、帶緊、帶滑,乃腎受風濕,而主於腰腳也。
沉弦飲水下焦停;
沉弦,胃寒不能制水,所以停蓄下焦,必為水病。
沉微氣虛崩帶病,沉微氣虛,男子失精溺血,女子崩帶,經脈不調。
沉甚陰癢衛不升;
沉甚主陰癢,或腰腳痛,皆衛氣不升,濕熱盛也。
沉緩腳痹小腹冷,沉緩,土邪乘水,故腳痹,而下元冷。單緩則為克脈。
沉伏疝瀉患癥瘕。
脈伏乃陰積下部,故為疝痛,泄瀉,或結癥瘕。
沉濡便血女胎脫,濡則氣血耗散,男子便血,女子胎脫。
沉澀逆冷腹有聲;
沉澀,腎虛不能溫養腸胃,以致肢體逆冷,臍下雷鳴。
沉緩而澀怠倦極,不寒不熱病難名;
尺脈緩澀,謂之解㑊,倦怠至極也。緩為熱中,澀為無血,熱而無血,寒不寒,熱不熱,病不可名,下虛極而挾外感。
沉散腰痛多小便,脈沉而散,必主腰痛尿多。
白話文:
臟腑六脈診法
腳冰冷沉重無力,是因為寒氣入侵血液,導致腳痛難以活動。
下半身沉重且感覺恍惚,是因為氣血虛弱,神魂不能相合,導致心中恍惚,下半身腰腳沉重。
脈象沉而絕,氣血衰弱,預示著壽命不長。
沒有肝脈的人,容易遺尿,逢庚辛金日(指農曆庚日和辛日)必死。
肝膽俱實,會出現嘔吐、食物消化不良的症狀。
肝膽俱虛,四肢冰冷,性情不穩定,喜怒無常。
脈象沉實而滑,是腎臟的本脈。
脈象微沉,疾病源於膀胱。
脈象暫時沉陷,是膀胱經的病變。
脈象浮數,是膀胱火旺,導致勞累發熱,小便顏色發紅。
脈象浮遲,帶有濁液,且伴有耳鳴,時間長了會導致耳聾。
脈象浮滑而有力,小便淋澀疼痛,是心經邪熱下侵膀胱所致。
脈象浮大,是寒邪入侵小腸,導致小便量少且氣味臊臭。
脈象浮緊,是腎臟有風邪,上攻於耳,導致耳聾。
脈象浮澀,容易患疝氣和遺精。
脈象浮虛,容易牙痛、腰背酸痛,嚴重者足膝還會潰爛。
脈象浮芤,腎虛,男子會尿血,女子會月經失調。
脈象浮緩,是風邪入侵太陽膀胱經,容易感冒腹瀉。
脈象浮實,小腹脹痛,是心火傳到小腸,導致小便淋瀝。
脈象浮滑,腹部停水,臍部冰冷,嚴重者小便失禁。
脈象浮洪,是陽氣過盛,陰精虧損,導致腳痠軟。
脈象浮絕,容易傷精和閉經。
沒有膀胱脈的人,容易出現逆冷,男子會遺精,小便淋瀝不盡;女子則月經失調或閉經。
脈象沉數,是陰虛火旺,或有瘀血。
脈象沉遲,是腎虛寒冷,臟腑寒冷,精氣清薄,女子則血瘀,子宮寒冷。
脈象沉緊而滑,是腎臟受風濕侵襲,導致腰腿疼痛。
脈象沉弦,是胃寒不能制水,導致水液停留在下焦,形成水腫等病症。
脈象沉微,氣虛,男子容易遺精、尿血,女子容易崩漏、月經不調。
脈象沉甚,容易陰部瘙癢,或腰腿疼痛,都是衛氣不升,濕熱盛的表現。
脈象沉緩,是土邪乘水,導致腳痹,下元寒冷。單純緩脈則為克脈。
脈象沉伏,容易患疝氣、腹瀉、腫塊等疾病。
脈象沉濡,容易便血,女子容易胎兒滑脫。
脈象沉澀,是腎虛不能溫養腸胃,導致肢體冰冷,腹部有腸鳴音。
脈象沉緩而澀,極度疲倦,不寒不熱,病症難以辨別,是下焦虛弱合併外感。
脈象沉散,容易腰痛,小便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