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杲
《醫說》~ 卷三 (1)
卷三 (1)
1. 又
抱朴子曰:人亦有不病者,各有所制攝生。食不欲飽,眠不欲扇,星下不臥。劉根別傳曰:取七歲男齒、女發,與已頭垢合燒服之一歲,則不知老。常為之,使老有少容也。(太平御覽)
白話文:
《抱朴子》說:人也有不生病的,是因為他們各自有養生的方法。飲食不要吃太飽,睡覺不要吹風,不要在星光下睡覺。《劉根別傳》說:取七歲男孩的牙齒、女孩的頭髮,和自己的頭垢一起燒成灰服用,持續一年,就能讓人不顯老。經常這樣做,能使年老的人看起來像年輕一樣。
世有尫羸而壽考,亦有盛壯而暴亡。若元氣猶存,則尫羸而無害;及其已耗,則盛壯而愈危。是以善養生者,謹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不善養生者,薄謹節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陽,根本已危,僵仆無日。(蘇文)
白話文:
世上有人身體虛弱卻長壽,也有人身體強壯卻突然死亡。如果元氣還在,那麼身體虛弱不會有大礙;如果元氣已經耗損,那麼身體強壯反而更加危險。因此,懂得養生的人,會謹慎地安排作息,節制飲食,活動筋骨關節,吐出體內廢氣、吸入新鮮空氣。萬不得已需要用藥時,會選擇品質優良、藥性溫和,可以長期服用而沒有副作用的藥物,這樣就能使五臟平和,達到長壽的目的。不善於養生的人,輕視謹慎節制的作用,延遲吐納的功效,厭惡好藥而使用劣質藥品,傷害真氣而助長過盛的陽氣,這樣一來,根本已經危險,很快就會倒下。(蘇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