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五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10)

1. 霍亂

代者霍亂;代而絕者,亦霍亂。又關脈滑,為霍亂吐瀉。氣口脈弦滑,膈間有宿食留飲。宜順其性,以鹽湯探之。脈結促大,皆不可斷以死脈。洪大則易治,脈微細,氣少不語,舌卷囊縮者;皆不治也。滑而不勻,必是吐瀉霍亂之候,脈大勿訝。

夫霍亂者,揮霍變亂也。蓋因內有所積,外有所傷,陽不升,陰不降,乖膈而成。故心腹卒痛,嘔吐下痢,發熱惡寒,頭痛眩暈,或瀉而不吐,或吐而不瀉。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齊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四肢厥冷而斃。

急用蓼湯泡洗,艾灸臍中。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治之惟宜藿香正氣散,加生薑為上。不惟可以溫散風寒,抑亦可以調理脾胃。如身熱口渴者,則以薷苓湯加減治之。霍亂之後,不可早與飲食,恐胃中邪物,吐瀉未盡,其新谷入胃,不能傳化,必致不救。吐候吐瀉過一、二時,飢甚,方與稀粥少食,以漸而將息可也。

其有不吐不瀉者,名乾霍亂,急以鹽湯多灌,引其大吐,令宿食殆盡,隨證用藥調之。既愈之後,若煩熱多渴者,以麥門冬湯主之。

一霍亂轉筋,用大蓼一把,煎湯蕩洗。北人以麥糠代之。使腠理開泄,陽氣散則愈也。河間云:熱氣燥爍於筋,則攣瘈而痛也。

一霍亂已死,而腹中尚有暖氣者,以鹽納臍中,以艾灸莫計其數。

一霍亂心腹卒痛,炒鹽二碗,絹包頓於胸上,並腹肚再以熨斗火熨,氣透則蘇。續以炒鹽絹包乘熱烙其背,則萬無一失也。

藿香正氣散,治四時不正之氣,寒溫時疫,山嵐瘴氣,雨濕熏蒸;或中寒腹痛吐利,中暑冒風,中濕身重泄瀉;或不服水土,脾胃不和;或飲食停滯,復感外邪,頭痛發熱,戰慄惡寒,或嘔吐噁心,膈膈滿悶,一切氣逆不安之症,並能調治。

藿香(二錢),紫蘇(一錢五分),陳皮(一錢),厚朴(薑製,一錢),半夏(薑製,一錢),白朮(一錢,炒),茯苓(一錢),大腹皮(一錢),桔梗(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炙,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熱服。霍亂轉筋,加木瓜。腹痛,加炒白芍藥;寒痛,加桂;冷甚,加乾薑。飲食不化,加香附、砂仁;米穀不消,加神麯、麥芽。心下痞滿,加桔梗、枳殼、枳實。肉食不化,加山楂。濕面停積,加蘿蔔子。中暑冒風,加香藿、白扁豆。

時氣憎寒發熱,加柴胡、乾葛。口乾,加麥門冬。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濕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合黃連香薷飲。心腹絞痛,加木香。若頻欲登圊,不通利者,加檳榔、枳殼。按霍亂之疾,未有不由內傷生冷,外感風寒而致也。余用藿香正氣散治之,百發百中。一歲之內,常治百人,未有不效者。

白話文:

脈象

脈搏呈現「代脈」,表示可能是霍亂;如果代脈且有間歇停止,也可能是霍亂。另外,關脈如果滑動,表示可能有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氣口脈如果呈現弦滑,表示胸膈間可能積存著未消化的食物和水飲。這種情況應該順應身體的自然反應,用鹽水催吐。脈搏如果呈現結、促、大等不規律的情況,都不能直接斷定為死脈。脈象如果呈現洪大,則容易治療;如果脈象微弱細小,氣息微弱說不出話,舌頭捲曲,陰囊收縮,都屬於無法治療的危險情況。脈象如果滑動不均勻,一定是即將發生嘔吐腹瀉的霍亂徵兆,脈搏變大也不要驚訝。

病症

所謂霍亂,指的是突然發生劇烈變亂的疾病。通常是因為體內積滯,加上外感因素,導致陽氣不能上升,陰氣不能下降,陰陽失調,阻礙膈膜。因此會突然發生心腹疼痛,嘔吐腹瀉,發燒惡寒,頭痛眩暈,或者只有腹瀉沒有嘔吐,或者只有嘔吐沒有腹瀉。如果先心痛,就會先嘔吐;如果先腹痛,就會先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嘔吐腹瀉。嚴重時還會出現轉筋,抽搐到腹部,四肢冰冷而死亡。

治療

緊急情況下,可以用蓼湯泡洗身體,用艾草灸臍部。因為陰陽失調,清濁相混,治療上應該用藿香正氣散,加入生薑效果更佳。不僅可以溫散風寒,還可以調理脾胃。如果身體發熱口渴,則用薷苓湯加減藥材來治療。霍亂之後,不可馬上進食,以免胃中邪氣,嘔吐腹瀉還未完全停止,新的食物進入胃部,無法消化,導致無法挽救的後果。嘔吐腹瀉過後一兩個時辰,感覺非常飢餓時,才能給予少量稀粥,慢慢休養。

如果只有噁心卻沒有嘔吐腹瀉,稱為「乾霍亂」,應該馬上用大量鹽水灌入,引發劇烈嘔吐,讓積滯的食物完全排出,再根據具體情況用藥調理。康復後,如果感到煩熱口渴,則用麥門冬湯來治療。

霍亂引起的轉筋,可以用一大把蓼草,煎水來清洗。北方人則用麥糠代替。這樣可以使皮膚毛孔打開,陽氣散發,症狀就會好轉。河間學派認為,熱氣過度乾燥,灼傷筋脈,就會導致抽搐和疼痛。

如果霍亂已導致死亡,但腹部還有溫熱氣息,可以用鹽塞入臍部,然後用艾草灸,次數不限。

如果霍亂導致心腹突然疼痛,可以炒兩碗鹽,用絹布包好,放在胸部和腹部,再用熨斗隔著布熨燙,直到熱氣透入,人就會甦醒。接著再將炒鹽用布包好,趁熱烙在背部,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藥方

藿香正氣散:可以治療四時不正之氣,寒溫時疫,山嵐瘴氣,雨濕侵襲;或者因受寒導致腹痛嘔吐腹瀉,中暑受風,受濕導致身體沉重泄瀉;或者因為不適應環境,脾胃不和;或者因為飲食停滯,又感受外邪,導致頭痛發熱,發冷惡寒,或者嘔吐噁心,胸膈滿悶,一切氣逆不適的症狀,都可以調治。

藥材:藿香(二錢)、紫蘇(一錢五分)、陳皮(一錢)、厚朴(薑製,一錢)、半夏(薑製,一錢)、白朮(一錢,炒)、茯苓(一錢)、大腹皮(一錢)、桔梗(一錢)、白芷(一錢)、甘草(炙,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霍亂轉筋,加入木瓜;腹痛,加入炒白芍藥;寒痛,加入桂枝;寒冷嚴重,加入乾薑;飲食不消化,加入香附、砂仁;米穀不消化,加入神曲、麥芽;心下痞悶,加入桔梗、枳殼、枳實;肉類不消化,加入山楂;濕麵積滯,加入蘿蔔子;中暑受風,加入香藿、白扁豆。

時氣發冷發熱,加入柴胡、葛根;口乾,加入麥門冬;小便不利,合用五苓散;濕邪相搏,霍亂轉筋,煩渴悶亂,合用黃連香薷飲;心腹絞痛,加入木香。如果頻繁想上廁所,卻排泄不暢,加入檳榔、枳殼。根據經驗,霍亂的病因,大多是因為內傷生冷食物,又外感風寒所致。我用藿香正氣散治療此病,百發百中。一年之內,常常治療上百人,沒有不見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