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一 (5)
卷之一 (5)
1. 脈學大要
脈在肉下行也,重手乃得。而伏、石,短、細、牢、實,皆重手而得之類也。遲者,脈不急也,一息二、三至。而濡、緩皆遲之類也。數者,脈來速也,一息六、七至。而疾、促皆數之類也。至於滑、澀之脈,則以往來察其形狀也。
浮為陽,在表,為風、為虛;沉為陰,在裡,為濕、為實;數則在腑,為熱、為陽、為燥;遲則在臟,為寒、為冷、為陰;滑為血多氣少;澀為氣多血少;滑為血有餘;澀為氣獨滯。是浮、沉、遲、數、滑、澀六脈,此診家之要法也。
男子左手脈常大於右手者,為順;女子右手脈常大於左手者,為順。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男子尺脈常弱,寸脈常盛;女子尺脈常盛,寸脈常弱,是其常也。反者,男得女脈為不足,女得男脈為太過。是以男子不可久瀉,女子不可久吐。上部有脈,下部無脈,其人當吐,不吐不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病雖重,不死,何也?蓋人有遲脈,謂有元氣,猶樹之有根也。凡人左手屬陽,右手屬陰;汗多亡陽,下多亡陰。
諸陰為寒,諸陽為熱。
至於疾病為證,又有陰陽表裡之辨。蓋六淫之邪,襲於經絡,而未入於胃腑,如左手人迎脈緊盛,大於氣口一倍,為外感風寒,皆屬於表,為陽也,腑也。七情之氣,鬱於心腹之內,不能越散。飲食五味之傷,留於腸胃之間,不能通泄。如右手氣口脈大人迎一倍,脈緊盛,為內傷飲食,皆屬於里,為陰也,臟也。
若人迎、氣口俱緊盛,此為夾食傷寒,為內傷外感俱見也。又陽經取決於人迎,陰經取決於氣口。左脈不和,為病在表,為陽,主四肢;右脈不和,為病在裡,為陰,主腹臟。
至於諸脈,又有表裡、陰陽主病之異,何也?蓋謂脈有七表、八里、九道,凡二十四種是也。自六朝以前,診視固無此說,然此起於高陽生之議論,義雖未得其統要,然智者緣此而進,亦足以察病之原委焉。七表者何?謂浮、芤、滑、實、弦、緊、洪也。歌曰:浮按不足舉有餘,芤脈中空兩畔居。
滑體如珠中有力,實形逼逼與長俱。弦如始按弓弦狀,緊若牽繩轉索狀,洪舉按之皆極大。此名七表不同途。其見於病曰:浮為中風芤失血,滑吐實下分明別,弦為拘急緊為疼,洪大從來偏主熱。八里如何?微、沉、緩、澀、遲、伏、濡、弱也。歌曰:微來如有又如無,沉舉全無按有餘,遲緩息間三度至,濡來散止細仍虛,伏須切骨沉相類,弱脈沉微指下圖,澀脈如刀輕刮竹,分明入里坦如途。其見於病曰:遲寒緩結微為痞,澀因血少沉氣滯,伏為積聚濡不足,弱則筋痿少精氣。
九道者何?長、短、促、結、虛、細、代、牢、動也。歌曰:長脈流利通三部,短脈本部不及些,虛脈遲大無力軟,促脈來數急促歟,結脈時止而遲緩,代脈不還真可籲,牢脈如弦沉更實,動脈鼓動無定居,細脈雖有但如線,九道之形乃自殊。其見於病曰:長為陽毒三焦熱,短氣壅鬱未得倡,促陽氣拘時兼滯,虛為血少熱生驚,代主氣耗細氣少,牢氣滿急時主疼,結主積氣悶兼痛,動是虛勞血痢崩。然七表屬陽、八里屬陰,九道有陰有陽,各隨寸、關、尺及臟腑診之。
白話文:
脈學大要
脈搏在肌肉底下運行,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摸到。伏脈、石脈、短脈、細脈、牢脈、實脈,都屬於需要用力按壓才能摸到的脈象。遲脈是指脈搏不急促,一呼吸之間跳動二到三次。濡脈、緩脈都屬於遲脈的種類。數脈是指脈搏跳動很快,一呼吸之間跳動六到七次。疾脈、促脈都屬於數脈的種類。至於滑脈和澀脈,則需要觀察脈搏往來的形狀。
浮脈屬陽,在體表,代表風邪、虛證;沉脈屬陰,在裡,代表濕邪、實證;數脈在腑,代表熱證、陽證、燥證;遲脈在臟,代表寒證、冷證、陰證;滑脈代表血多氣少;澀脈代表氣多血少;滑脈代表血有餘;澀脈代表氣滯。這浮、沉、遲、數、滑、澀六種脈象,是診斷家最重要的診斷方法。
男子左手脈搏通常比右手大,為正常;女子右手脈搏通常比左手大,為正常。男子脈搏在關上,女子脈搏在關下。男子尺脈通常較弱,寸脈通常較盛;女子尺脈通常較盛,寸脈通常較弱,這是常規。反之,男子出現女子脈象為不足,女子出現男子脈象為過度。因此,男子不宜久瀉,女子不宜久吐。上部有脈,下部無脈,病人應該吐,不吐就會死;上部無脈,下部有脈,即使病情嚴重,也不會死,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體有遲脈,代表元氣充足,如同樹木有根一樣。凡是左手屬陽,右手屬陰;汗多損傷陽氣,下痢損傷陰氣。
所有陰證都屬於寒證,所有陽證都屬於熱證。
至於疾病的證候,還有陰陽表裡的區分。六淫邪氣侵犯經絡,尚未進入胃腑,例如左手人迎脈緊而有力,比氣口脈大一倍,屬於外感風寒,屬於表證,屬陽,屬腑。七情之氣鬱結於心腹,不能宣洩;飲食五味損傷,停留在腸胃之間,不能通暢排出。例如右手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脈緊而有力,屬於內傷飲食,屬於裡證,屬陰,屬臟。
如果人迎脈、氣口脈都緊而有力,這是夾雜食物中毒和傷寒,內傷和外感同時出現。此外,陽經診斷取決於人迎脈,陰經診斷取決於氣口脈。左脈不和,表示疾病在體表,屬陽,主四肢;右脈不和,表示疾病在裡,屬陰,主腹臟。
至於各種脈象,還有表裡、陰陽主病的不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脈象有七種表脈、八種裡脈、九種特殊脈象,總共二十四種。六朝以前,診斷脈象並無此說,但這是高陽生提出的論述,雖然意義上沒有完全掌握脈象的精髓,但聰明的人可以以此為基礎進一步研究,也能夠察覺疾病的根源。七種表脈是什麼呢?是指浮脈、芤脈、滑脈、實脈、弦脈、緊脈、洪脈。歌訣曰:浮脈按之不足,舉之有餘;芤脈中間空虛,兩旁隆起;滑脈如珠,有力;實脈飽滿有力,脈長;弦脈如弓弦;緊脈如牽繩;洪脈按之都很大。這七種表脈各有不同。它們在疾病中表現為:浮脈為中風,芤脈為失血,滑脈為嘔吐,實脈為瀉下,弦脈為拘急,緊脈為疼痛,洪脈多見於熱證。八種裡脈是什麼呢?微脈、沉脈、緩脈、澀脈、遲脈、伏脈、濡脈、弱脈。歌訣曰:微脈來時若有若無;沉脈舉之全無,按之有餘;遲脈、緩脈一息之間跳動三次;濡脈脈來散漫,細小而虛弱;伏脈必須用力按壓才能感覺到,如同沉脈;弱脈脈象微弱;澀脈如刀刮竹子。它們在疾病中表現為:遲脈為寒證,緩脈為結氣,微脈為痞證;澀脈為血少氣滯;伏脈為積聚;濡脈為氣血不足;弱脈為筋痿,精氣不足。
九種特殊脈象是什麼呢?長脈、短脈、促脈、結脈、虛脈、細脈、代脈、牢脈、動脈。歌訣曰:長脈流利,通達三部;短脈只限於局部;虛脈脈大而無力;促脈脈來數而急促;結脈時停時止;代脈脈搏不規律;牢脈如弦,沉而實;動脈搏動不定;細脈細小如線。它們在疾病中表現為:長脈為陽毒,三焦熱;短脈為氣壅鬱;促脈為陽氣拘急;虛脈為血少,熱證;代脈為氣虛;牢脈為氣滿急痛;結脈為氣積,胸悶疼痛;動脈為虛勞,血痢崩漏。然而,七種表脈屬於陽,八種裡脈屬於陰,九種特殊脈象陰陽兼有,需要根據寸關尺三部和臟腑進行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