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7)

1. 吐瀉

燒針丸,治小兒吐瀉。

黃丹(水飛過),硃砂,白礬(火煅,各等分)

上為末,棗肉為丸,如黃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針尖上,於燈焰上燒存性,研爛,涼米泔水調服。瀉者食前,吐者無時。外用綠豆粉,以雞子清和作膏,塗兩腳心,如瀉塗囟門,止則去之。

白朮散,治吐瀉,或病後津液不足,口乾作渴,和胃生津,止瀉痢,將欲成慢驚風者。

白話文:

燒針丸,用於治療小兒嘔吐腹瀉。

將黃丹(用水飛過)、硃砂、白礬(火煅,各取等量)

研磨成粉末,用棗肉做成丸子,大小如黃豆。每次服用三到四丸,用針尖戳破丸子,放在燈焰上燒至焦黃,研磨成粉,用涼米泔水調服。如果腹瀉,飯前服用;如果嘔吐,則不限時服用。

另外,外用綠豆粉,用雞蛋清調和成膏狀,塗抹在兩腳心,如果腹瀉,也可用此膏塗抹在囟門,止瀉後即可停止塗抹。

白朮散,用於治療嘔吐腹瀉,或病後津液不足、口乾舌燥,以及和胃生津、止瀉痢、將要發展成慢驚風的患者。

人參,白朮,藿香,白茯苓(去皮),乾葛,木香,甘草(炙,各等分)

水煎服。若小兒頻頻瀉痢,將成慢驚,加山藥、扁豆、肉豆蔻,煨,各一錢,用姜一片煎。若慢驚已作,加細辛、天麻各一錢,全蠍三個,白附子八分,裹煨。若冬月,小兒吐蛔,多是胃寒、胃虛所致,加丁香二粒。如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滲之藥,乃胃中元氣少故也,與此湯補之,加天花粉。如能食而渴者,白虎湯加人參。

白話文:

人參、白朮、藿香、白茯苓(去皮)、乾葛、木香、甘草(炙,各等份)用水煎服。如果小兒頻繁腹瀉,將要變成慢驚,就加山藥、扁豆、肉豆蔻,一起煨,各一錢,用薑一片煎。如果慢驚已經發作,就加細辛、天麻各一錢,全蠍三個,白附子八分,包裹起來煨。如果是冬天,小兒吐蛔蟲,多半是胃寒、胃虛造成的,就加丁香兩粒。如果胃虛不能吃東西,而且口渴不止,就不能用利尿的藥,因為是胃中元氣不足,就用這個湯藥來補,再加天花粉。如果能吃東西卻口渴,就用白虎湯加人參。

如中氣虛熱,口舌生瘡,不喜飲食,服之即效。

參苓膏,治大人、小兒脾胃虛冷,嘔吐泄瀉,及痘疹泄瀉,並治。

人參(一兩),白朮(一兩),茯苓(一兩),白豆蔻(七錢),山藥(一兩),木香(五錢),砂仁(五錢),肉豆蔻(七錢),甘草(炙,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不拘時,清米湯,研化服。

治小兒脾虛泄瀉。(李椹澗傳)

山藥半生半炒,為細末,每服一、二錢,空心黑砂糖水調服。

白話文:

如果體內中氣虛弱又伴隨發熱、口舌生瘡、食慾不振,服用參苓膏就能有效緩解。參苓膏可用於治療成人和小孩的脾胃虛寒、嘔吐腹瀉、痘疹腹瀉等症狀。

參苓膏的配方為:人參、白朮、茯苓、白豆蔻、山藥、木香、砂仁、肉豆蔻、甘草(炙),按照比例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龍眼。每次服用一丸,不限時間,用清米湯化服。

另外,山藥可以半生半炒,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空腹用黑砂糖水調服,可以治療小兒脾虛腹瀉。

2. 痢病

三神丸(劉州判傳),治瀉痢。

南草烏(光圓者用三兩,一兩燒存性,一兩去皮尖,火煨,一兩去皮尖,生用)

上為末,水打麵糊丸,如綠豆大。每三、五丸或八、九丸,水瀉熟水待冷送下。去血,黃連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俱用冷服。忌一切熱物,雞肉魚胙腥膩等物。

鐵門拴(魏進士傳),治赤白痢疾,五種泄瀉。

白話文:

三神丸,出自劉州判傳,用於治療瀉痢。配方:南草烏(光圓者用三兩,一兩燒成炭,一兩去皮尖,火煨,一兩去皮尖,生用),研磨成粉,用麵糊水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丸或八到九丸,用水送服,水要煮沸後放涼。如果痢疾帶血,可用黃連甘草湯送服;如果是白痢,可用乾薑湯送服,兩種湯都要用冷水服下。忌食一切熱性食物,以及雞肉、魚肉等腥膩之物。

鐵門拴,出自魏進士傳,用於治療赤白痢疾和五種泄瀉。

文蛤(炒黃色,一兩),黃丹(二錢),白礬(半生半枯,三錢)

上為細末,黃蠟一兩熔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大人十五丸,小兒五、七丸,茶一錢,姜二錢,煎湯下。

鳳凰煎,治休息痢及疳瀉日久,不能愈者。

雞子一枚,打破,用黃蠟一塊,如指大,銚內熔,以雞子拌炒熱,空心食之。

一方治噤口痢,並瀉。

用燒餅一個,乘熱分作兩邊,將一邊納木鱉子,泥搭臍上,冷則易之。

白話文:

將文蛤炒至黃色,研磨成粉,加入黃丹和白礬(半生半枯),一同研磨成細粉,再用黃蠟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成人每次服用十五丸,小孩服用五到七丸,用茶葉和生薑煎湯送服。這個方劑叫做鳳凰煎,主治久治不癒的休息痢和疳瀉。此外,可以用雞蛋一枚打碎,加入黃蠟一小塊,一起加熱拌炒至熱,空腹食用,也可以治療噤口痢和腹瀉。另一個方法是將燒餅分成兩半,在一半燒餅中放入木鱉子,然後將燒餅貼在肚臍上,冷了就換新的。

一方治熱痢。

黃連,細茶,生薑(各等分,水煎服)

封臍治痢良方(張西齋傳)

王瓜藤(經霜,曬乾,燒存性)

上為末,香油調,納臍中,立效。

點眼治噤口痢方(李興湖傳)

首胎糞(炙,干,一錢),雄黃(五分),胡黃連(四分),片腦(少許)

上為細末,點兩眼大眥,即效。

治小兒久瀉、久痢不止,及滿口生瘡,白爛如泥,疼痛叫哭,諸藥不效者。(張魏川傳)

白話文:

治療熱痢,可用黃連、細茶、生薑等分,水煎服用。另外,將經霜曬乾的王瓜藤燒存性,研成粉末,用香油調和,敷於肚臍,可立即見效。若患噤口痢,可將首胎糞炙乾研末,加入雄黃、胡黃連和少許片腦,混合成細末,點於眼角,即可見效。針對久瀉、久痢不止的小兒,若滿口生瘡,白爛如泥,疼痛哭鬧,服用其他藥物無效,則可使用此方。

巴豆(一個,去殼),瓜子仁(七個),燒錢灰(一個)

上共搗一處,如泥,津調貼在兩眉間正中,待成泡揭去,即已。

白話文:

【巴豆(一枚,去殼),瓜子仁(七個),燒錢灰(一枚)】

以上材料混合搗碎至成泥狀,用唾液調和後貼在兩眉間的正中央位置,等待出現水泡後揭開,治療即已完成。

3. 瘧疾

芫花散,治小兒瘧疾。

芫花根為末,每用一、二分,三歲兒用二分,以雞子一個,去頂,入末攪勻,紙糊頂口,外用紙裹糖灰,火煨熟嚼吃。

天靈散

天靈蓋燒存性,為末。每服五釐,黃酒調下,立止。

白話文:

芫花散,用來治療小兒瘧疾。

取芫花根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一到二分,三歲小孩用二分。取雞蛋一枚,去掉頂部,將芫花粉末加入蛋中攪拌均勻,用紙糊住蛋頂,外面用紙包裹糖灰,用火煨熟後,嚼食。

天靈散

將天靈蓋燒至灰燼,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釐,用黃酒調服,可立即止住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