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三 (6)

1. 諸熱

大連翹飲,治小兒心經邪熱,心與小腸受盛,乃水竇之處,常宜通利。壅則結,滑則脫,熱則澀,盛則淋。平涼心火,三焦自順,不待疾作而解。證成而療者,疏待有之矣。一十五味,加湯使用,才覺蘊熱、寒熱、寒邪、風邪冒之,肺經心將受之,不受則觸傳於小腸,或閉,或澀,或赤,或白,淋瀝不通,榮衛不行,壅滯作疾,其發多端,以致肝熱,眼目赤腫,唇口白瘡,津液不生,涕唾稠盛,須在表裡,俱得其宜,驚風悉能散之,疾熱亦自消除,連翹之功,可謂大矣。

白話文:

大連翹飲方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心經邪熱。心和小腸是受盛之處,也是水液的通道,應保持通暢。若不通暢則會積聚,滑利則會流失,熱則會澀滯,過盛則會淋漓。此方能平涼心火,使三焦通暢,不用等到病症發作就能解除。

當病症出現時,用此方治療,其效用顯著。方中包含十五味藥材,加水煎服。只要孩子略感內熱、寒熱交替、寒邪入侵、風寒襲冒,肺經和心臟將受到影響。若未及時治療,邪氣就會傳入小腸,導致小腸閉塞、澀滯、發紅、發白,排泄不通,氣血運行受阻,進而產生各種病症。例如肝火旺盛,眼目紅腫,唇口生瘡,津液減少,鼻涕唾液稠厚等。

此方兼顧表裡,適用於各種症狀,能有效散除驚風,消除熱病。連翹的功效之大,由此可見。

連翹(八分),瞿麥(八分),滑石(八分),車前子(八分),赤芍(八分),梔子(四分),木通(四分),牛蒡子(八分),防風(四分),荊芥(一錢二分),當歸(四分),黃芩(一錢二分),甘草(一錢六分),柴胡(一錢一分),蟬蛻(五分)

白話文:

連翹八分、瞿麥八分、滑石八分、車前子八分、赤芍八分、梔子四分、木通四分、牛蒡子八分、防風四分、荊芥一錢二分、當歸四分、黃芩一錢二分、甘草一錢六分、柴胡一錢一分、蟬蛻五分。

上銼,竹葉十個,燈心十莖,水一碗,煎至七分,不拘時服。風痰熱變、熱蒸,加麥門冬。實熱、丹熱,加大黃。胎熱、瘡疥、餘毒熱,加薄荷葉。癰癤,加大黃、芒硝。

犀角化毒丹(陳白野方),治小兒蘊積熱毒,唇口腫破生瘡,牙齦出血,口臭腮赤,咽乾煩躁不寧,並痘疹餘毒未解,或頭面身體,多生瘡癤。

犀角(鎊,三錢),桔梗(一兩),青黛(二錢),牛蒡子(微炒,五錢),連翹(去穰,六錢),玄參(六錢),朴硝(三錢),生地黃(酒洗,五錢),粉草(三錢),赤茯苓(去皮,五錢)

白話文:

【犀角化毒丹】(出自陳白野方),用於治療小孩積聚熱毒,導致的嘴脣和口腔腫脹破潰長出瘡斑,牙齦出血,口臭腮紅,咽喉乾燥焦慮不安,以及痘疹後遺的餘毒未消,或者臉部和身體多處長出疹子或瘡斑。

犀角(研磨成粉,三錢),桔梗(一兩),青黛(二錢),牛蒡子(微炒,五錢),連翹(去掉種子,六錢),玄參(六錢),朴硝(三錢),生地黃(用酒清洗,五錢),粉草(三錢),赤茯苓(去皮,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兼有驚,加硃砂研細為衣。

白話文:

以上部分藥材磨成粉末,然後與蜂蜜調和製成丸狀,每個丸子的大小如同龍眼。每次服用一顆丸子,用薄荷湯來沖服。如果伴有驚悸的情況,可以加入硃砂研磨後細碎作為丸子的外衣。

2. 感冒

羌活膏,治小兒風寒外感,驚風內積,發熱喘促,咳嗽痰涎潮搐,並痘疹初作。

羌活(七錢),獨活(七錢),前胡(七錢),川芎(七錢),桔梗(五錢),天麻(五錢),薄荷(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五錢),地骨皮(三錢)

白話文:

羌活膏,用來治療小兒因風寒外感、驚風內積引起的發熱、呼吸急促、咳嗽痰多、抽搐,以及麻疹初期。方劑包括:羌活、獨活、前胡、川芎各七錢,桔梗、天麻各五錢,薄荷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五錢,地骨皮三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一丸,薑湯研化下。

抱龍丸,治傷風瘟疫,身熱昏睡,氣粗喘滿,痰實壅嗽,及驚風潮搐,蟲毒中暑,並可服之。壯實之兒,宜時服之。

南星(為末,入臘月黃牛膽中陰乾,百日取出,八錢),天竺黃(四錢),麝香(一錢),雄黃(四錢),辰砂(四錢)

上為細末,煮甘草膏為丸,如皂角子大。每服一丸,滾熟水化下,百晬內者,作三服,或用臘雪水煮,甘草膏汁和藥尤佳。

白話文:

"抱龍丸",用於治療因傷風或瘟疫引起的發燒、昏睡、呼吸急促、喘息、痰多咳嗽,以及驚風、抽搐等症狀,對於蟲毒中暑的情況也能服用。對壯實的兒童,建議定期服用。

配方包括:

  • 南星(研磨成粉,放入臘月的黃牛膽中陰乾,一百天後取出,用量爲八錢)
  • 天竺黃(用量爲四錢)
  • 麝香(用量爲一錢)
  • 雄黃(用量爲四錢)
  • 辰砂(用量爲四錢)

以上材料研磨成細末,與煮好的甘草膏混合製成丸劑,大小如同皁角子。每次服用一丸,用滾燙的熱水溶解後服用。對於百晬內(大約一歲左右)的兒童,可以分三次服用。使用臘月雪水煮藥,或將甘草膏汁加入藥物中,效果更佳。

3. 傷食

萬億丸(方見通治),治小兒傷食,肚脹,發熱,驚風痰嗽,一切停滯,內傷外感,並治。

啟脾丸,消食,止泄,止吐,消疳,消黃,消脹,定腹痛,益元氣,健脾胃。

人參(一兩),白朮(去蘆,一兩),山楂(去核,取肉,炙,五錢),陳皮(炙,五錢),澤瀉(炙,五錢),甘草(五錢,炙),白茯苓(去皮,一兩),乾山藥(一兩),蓮肉(去心,皮,一兩)

白話文:

萬億丸(方見通治),用於治療小兒因飲食不當造成的食積,肚子脹滿,發熱,驚風痰咳,以及各種停滯不消的症狀,包括內傷和外感。

啟脾丸,具有消食、止瀉、止吐、消疳積、消黃疸、消腹脹、止腹痛、益元氣、健脾胃等功效。

藥方:

  • 人參(一兩)
  • 白朮(去蘆,一兩)
  • 山楂(去核,取肉,炙,五錢)
  • 陳皮(炙,五錢)
  • 澤瀉(炙,五錢)
  • 甘草(五錢,炙)
  • 白茯苓(去皮,一兩)
  • 乾山藥(一兩)
  • 蓮肉(去心、皮,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三四十丸,空心米湯送下。或為餅,以米飲研化服,亦可。小兒常患食傷諸疾,服之立愈。

消食散,治小兒腹痛,多是飲食所傷,治宜和脾消食。

白朮(去蘆,去油,陳壁土炒,二錢半),紅陳皮(溫水洗,去白,七分),南香附米(去毛,炒,七分),山楂(蒸,去核,取肉,一錢),大麥芽(炒,一錢),四花青皮(去穰,七分),砂仁(去殼,一錢),甘草(炙,五分),神麯(炒,七分)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像綠豆一樣。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顆,空腹用米湯送服。也可以將藥粉製成餅,用米湯研磨成糊狀服用。小兒經常因飲食不當而生病,服用此藥即可立即痊癒。

消食散,用來治療小兒腹痛,多半是飲食造成,治療方法以和脾消食為主。

白朮(去掉蘆頭,去除油質,用陳壁土炒,用量二錢半),紅陳皮(用溫水洗淨,去除白皮,用量七分),南香附米(去除毛,炒製,用量七分),山楂(蒸熟,去核,取肉,用量一錢),大麥芽(炒製,用量一錢),四花青皮(去除穰,用量七分),砂仁(去殼,用量一錢),甘草(炙烤,用量五分),神麴(炒製,用量七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七分,量兒大小,清米飲,或白湯任下,生薑煎服亦可。有寒,加藿香、吳茱萸。有熱,加炒黃連。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七分,依照孩童體型大小調整用量,用清米湯或白開水送服,亦可用生薑水煎服。若有寒症,可加入藿香、吳茱萸;若有熱症,可加入炒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