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三 (4)
卷之十三 (4)
1. 諸疳
脈
小兒脈單細為疳勞。虎口脈紋白色為疳。
病
夫諸疳者,謂肥甘飲食之所致也。蓋小兒脾胃懦弱,多為母之舐犢之愛,不知調養之法,遂令恣食甘肥瓜果生冷之物,一切烹飪調和之味,以其朝餐暮食,漸成積滯,膠固而不為疳者鮮矣。或嬰幼缺乳,粥飯太早,耗傷形氣者。又或因久患瘧痢吐瀉,乃生諸病,誤以下藥,致損脾胃,亡津液而然者,皆能致身熱體瘦,面黃肚大,青筋蟲痛,瀉痢等證。
治
宜理脾胃,消積化蟲,清熱止瀉住痢。以肥兒丸、疳積餅為主,此二方不問諸疳冷熱,服之最效。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於脾家一臟,有積不治傳之餘臟,而成五疳之疾。何為五疳?心、肝、脾、肺、腎也。
白話文:
脈
小兒脈搏單薄細弱,則可能是疳勞之症。虎口處脈紋呈白色,也可能是疳勞的徵兆。
病
所謂疳病,指的是因過食肥甘所導致的疾病。由於小兒脾胃虛弱,家長往往因舐犢之愛,不了解調養之道,任由孩子恣意食用甘肥瓜果生冷之物,各種烹飪調和的美味,日復一日,餐餐如此,漸漸積累成食積,難以消化的食物滯留在體內,很少有孩子能完全避免疳病的產生。也有些嬰兒因早早斷奶,過早食用稀粥白飯,耗損了形氣而導致疳病。另外,久患瘧疾、痢疾、嘔吐、腹瀉,而誤用藥物,損傷脾胃,損失津液,也會導致疳病。這些情況都會造成孩子體瘦、面黃、腹部膨大、青筋顯露、疼痛、腹瀉等症狀。
治
治療疳病應以理脾胃、消積化蟲、清熱止瀉住痢為主。可以服用肥兒丸、疳積餅等方劑,這兩個方劑不論疳病是寒是熱,服用都有很好的療效。總之,疳病的病因大多是因過度飲食,導致脾臟積食,久而久之,會傳染到其他臟腑,形成五疳之疾。何謂五疳?就是心、肝、脾、肺、腎五臟的病變。
如疳在心,則面赤口乾,咬牙舒舌,口舌生瘡,身熱體瘦,以安神丸主之;疳在肝,則面青,筋膜遮睛,搖頭揉目多淚,頭焦發豎,筋青腦熱,瘦弱,以補肝湯主之;疳在脾,則面黃身熱,肚脹腹大,好食泥土,水穀不消,泄下酸臭,困睡減食,肌瘦,以益黃散主之;疳在肺,則面白咳嗽,喘逆,口鼻生瘡,咽喉不利,壯熱惡寒,鼻流清涕,以清肺湯主之;疳在腎,則面黑肌肉瘦,而體生瘡,身熱尿澀,手足冰冷,口臭乾渴,以地黃丸主之。
白話文:
如疳積在心臟,則會出現臉色發紅、口乾舌燥、咬牙緊閉、舌頭伸出、口舌生瘡、身體發熱、體形消瘦等症狀,以安神丸治療。
如疳積在肝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青、筋膜遮蓋眼球、搖頭晃眼、眼淚多、頭部發熱、頭髮豎立、筋脈青紫、腦部發熱、體形消瘦等症狀,以補肝湯治療。
如疳積在脾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黃、身體發熱、肚子脹大、喜歡吃泥土、飲食不消化、大便酸臭、嗜睡、食慾減退、肌肉消瘦等症狀,以益黃散治療。
如疳積在肺臟,則會出現臉色蒼白、咳嗽、呼吸急促、口鼻生瘡、咽喉不適、發熱惡寒、鼻涕清稀等症狀,以清肺湯治療。
如疳積在腎臟,則會出現臉色發黑、肌肉消瘦、身體生瘡、身體發熱、排尿困難、手腳冰冷、口臭口渴等症狀,以地黃丸治療。
內疳則目腫脹,利色無常,或沫清白,漸而瘦弱,此冷證也,宜木香丸主之;外疳鼻下赤爛,自揉鼻頭,有瘡不結痂,繞目而生,當用蘭香散治之。大抵疳病當辨冷熱肥瘦,而治其初病者為肥熱疳,久病者為瘦冷疳。冷則用木香丸,熱則用黃連丸,臨證宜審治焉。
方
肥兒丸(劉尚書傳),消疳化積,磨癖清熱,代肝補脾,進食殺蟲,養元氣。
人參(去蘆,三錢半),白朮(去蘆,三錢),白茯苓(去皮,三錢),黃連(薑汁炒,三錢半),胡黃連(五錢),使君子(去殼,四錢半),神麯(炒,三錢半),麥芽(炒,三錢半),山楂肉(三錢半),甘草(炙,三錢),蘆薈(二錢半,碗盛,泥封固,置土坑中,四面穀糠火煨透用之)
白話文:
如果孩子內疳,眼睛就會腫脹,眼白顏色不正常,或者眼角有清白的眼屎,慢慢地就會變得瘦弱,這是屬於寒證,應該服用木香丸來治療。如果是外疳,鼻下就會紅腫潰爛,孩子會不停地揉鼻子,鼻子周圍會長出潰爛不結痂的瘡,應該用蘭香散來治療。總之,疳病要分清寒熱肥瘦,治療時要根據病程來選擇藥物。初期肥胖發熱的疳病,稱為肥熱疳,久病瘦弱發寒的疳病,稱為瘦冷疳。寒證用木香丸,熱證用黃連丸,臨床上要仔細辨證施治。
肥兒丸可以消疳化積,磨癖清熱,代肝補脾,促進食慾,殺滅蟲積,滋養元氣。藥方如下:人參(去蘆,三錢半),白朮(去蘆,三錢),白茯苓(去皮,三錢),黃連(薑汁炒,三錢半),胡黃連(五錢),使君子(去殼,四錢半),神麴(炒,三錢半),麥芽(炒,三錢半),山楂肉(三錢半),甘草(炙,三錢),蘆薈(二錢半,用碗盛放,泥封口,埋入土坑中,四面用穀糠火烤透後使用)。
上為細末,黃米糊為餅,米湯化下。或作小丸亦可。每服二三十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
疳積餅(毛惟中傳),治小兒五疳諸積,肚大青筋,面黃肌瘦,飲食少進,或瀉,或痢,或腹痛。
青皮(去穰,五錢),陳皮(五錢),山楂肉(五錢),神麯(炒,五錢),麥芽(炒,五錢),砂仁(炒,五錢),白朮(去蘆,六錢),三稜(煨,五錢),莪朮(煨,五錢),木香(五錢),檳榔(四錢),甘草(炙,四錢),小茴(炒,三錢),使君子(去殼,二兩),川楝子(酒蒸,去核,三錢),肉豆蔻(煨,四錢),訶子(去核,四錢),夜明砂(炒,三錢,另研),乾蟾蜍(一大個),川黃連(去毛,淨,六錢,清水浸,取汁和藥末)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黃米糊做成餅狀,再用米湯送服。也可以做成小丸服用。每次服用二三十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服藥量。這個方子叫做“疳積餅”,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五疳諸積、肚腹脹大、面色發黃、體形消瘦、食慾不振、腹瀉或腹痛等症狀。
上焙乾,為細末,用好細白麵六斤,微炒黃,以砂糖十兩,水煮化,和前面藥得所,印作餅子,每重一錢。每服三五餅,任意嚼吃。
五積餅山東德府傳)〔批〕(按(此方治一切諸疳,一消一補,平和之劑),治小兒疳積、食積、蟲積、肉積、氣積、冷積,腹脹大如鼓,青黃肌瘦,泄瀉發熱,不能服藥者。
三稜(醋炒,一錢),莪朮(醋炒,一錢),青皮(去穰,一錢),陳皮(一錢),木香(一錢),黃連(薑汁浸炒,一錢),川楝肉(二錢),檳榔(二錢),神麯(炒,三錢),麥芽(炒,三錢),砂仁(三錢),使君子肉(五錢),胡黃連(五錢),白朮(炒,六錢),龍膽草(六分),山楂肉(二兩),乾蟾蜍(五隻)
白話文:
將藥材烘乾研磨成細粉,取精細白麵粉六斤微炒至黃色,加入砂糖十兩用水煮化,與藥粉混合成適當的稠度,製成餅子,每個重一錢。每次服用三到五個餅,任意咀嚼食用。
上為細末,用炒過白麵五斤,黑糖二斤,並前藥和勻,用印印作餅子,約重一錢。每服三、五餅,服過半月大效。
安神丸,治邪熱驚啼心疳,面黃頰赤壯熱。
麥門冬(去心,五錢),白茯苓(五錢),山藥(五錢),甘草(炙,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牙硝(五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每服半丸,砂糖水磨化下,慢驚用參朮煎濃汁化下。
補肝湯,治肝疳眼閉不開,內有朦霧。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用炒熟的白麵五斤、黑糖二斤混合藥粉,用模具壓成餅狀,每餅約重一錢。每次服用三到五餅,連續服用半個月即可見效。
安神丸專治邪熱驚啼、心疳、面黃頰赤、壯熱等症狀。
將麥門冬(去心,五錢)、白茯苓(五錢)、山藥(五錢)、甘草(炙,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牙硝(五錢)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半丸,用砂糖水磨化後服用,若因驚嚇而服用,則可用參術煎成濃汁化服。
補肝湯專治肝疳、眼閉不開、眼內有霧等症狀。
生地(一兩),熟地(一兩),川芎(二錢半),赤茯苓(二錢半),枳殼(炒,二錢半),黃連(二錢半),杏仁(水泡,去皮,二錢半),半夏曲(二錢半),天麻(二錢半),地骨皮(二錢半),甘草(炙,二錢半)
上銼,每二錢,姜三片,黑豆十五粒,水煎,臨臥服。
益黃散,治脾疳脾胃虛寒,體黃腹大,好食泥土。肺疳氣喘,口鼻生瘡等證。
白話文:
生地、熟地各一兩,川芎、赤茯苓、枳殼(炒)、黃連、杏仁(水泡去皮)、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甘草(炙)各二錢半。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薑三片、黑豆十五粒,用水煎服,睡前服用。此方名為益黃散,可治療脾胃虛寒、體黃腹大、嗜食泥土、肺疳氣喘、口鼻生瘡等症。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陳皮(一錢),青皮(五分),訶子皮(五分),甘草(炙,五分),丁香(二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古方無參、術。
清肺湯,治肺熱疳慝蝕為穿孔,汁臭或息肉。
桑白皮(炙),紫蘇,前胡,黃芩,當歸,連翹,天門冬(去心),防風,赤茯苓,桔梗,甘草,生地黃(各等分)
白話文:
清肺湯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導致的疳積,造成腸胃穿孔、分泌物有臭味或長息肉等症狀。方劑包含桑白皮、紫蘇、前胡、黃芩、當歸、連翹、天門冬、防風、赤茯苓、桔梗、甘草、生地黃等藥材,各等分混合煎服。古方原本沒有人參和白朮,但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劑量為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陳皮一錢,青皮五分,訶子皮五分,甘草(炙)五分,丁香二分。
上銼,每二錢,水煎,食後服。
地黃丸,治腎疳肌肉極瘦,生瘡疥,寒熱乍作,頭極熱,足冷如冰。肝疳白膜遮睛,筋疳瀉血,骨疳喜臥冷地。又治胃怯不言,解頤,小兒年長不能行者,專服有效。
熟地(酒洗,三錢),山茱萸(酒蒸,去核,取皮,三錢),乾山藥(三錢),澤瀉(三錢),牡丹皮(三錢),白茯苓(三錢)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五、七丸,空心熱水化下,年長者,量增丸數。
白話文:
上藥每兩錢,用水煎煮,飯後服用。地黃丸用於治療腎虛導致的肌肉消瘦、生瘡疥癬、寒熱交替、頭熱足冷,以及肝虛導致的目白蒙翳、筋虛導致的瀉血、骨虛導致的喜臥冷地等症狀。也用於治療胃虛不語、解頤、小兒年長不能行走等症狀,專門服用此藥效果顯著。藥方由酒洗熟地三錢、酒蒸去核取皮的山茱萸三錢、乾山藥三錢、澤瀉三錢、牡丹皮三錢、白茯苓三錢组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至七丸,空腹用熱水送服,年長者可適當增加丸藥數量。
木香丸,治瘦冷疳,及疳在內。
木香(二錢半),青黛(二錢半),檳榔(二錢半),肉豆蔻(二錢半),麝香(一錢,另研),續隨子(一兩,去油),蝦蟆(大壯者三個,燒存性)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至一二十丸,薄荷湯下,食前服。
黃連丸,治肥熱疳。
胡黃連(五錢),川黃連(五錢),硃砂(二錢半,另研)
上為細末,和勻,填入豬膽內,用淡漿煮,以杖子如銚子,上用線約之,勿著底,候一時取出,研入蘆薈、麝香各一分,飯為丸,麻子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飲下。一方是蝦蟆半兩,焙乾不燒。
白話文:
木香丸用於治療瘦弱、體寒、營養不良的疳積,以及內在的疳積。主要成分有木香、青黛、檳榔、肉豆蔻、麝香、續隨子、蝦蟆。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粒,最多二十粒,用薄荷湯送服,飯前服用。
黃連丸用於治療肥胖、發熱引起的疳積。主要成分有胡黃連、川黃連、硃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填入豬膽內,用稀米漿煮,用棍子支撐豬膽,懸空煮,不要接觸鍋底,煮一個時辰後取出,研入蘆薈、麝香,用飯製成麻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粒,最多二十粒,用米湯送服。另一種方法是用半兩蝦蟆,烘乾,不要燒,研成粉末服用。
蘭香散,治外疳鼻下赤爛。
蘭香葉(二錢,燒存性),銅青(五分),輕粉(五分)
上為細末,干敷之。
小蘆薈丸,治疳積瘰癧結核,耳內生瘡,或疝氣囊癰,下疳潰爛,或莖出白津,股腹有瘡,或體瘦熱渴,大便不調,牙齦蝕落,頰腮腐爛等證。
胡黃連(一兩),黃連(一兩),蘆薈(一兩),木香(一兩),白雷丸(一兩),青皮(一兩),鶴蝨草(一兩),白蕪荑(炒,一兩),麝香(二錢)
白話文:
「蘭香散」可以治療外感引起的疳積,症狀包括鼻下皮膚發紅潰爛。將蘭香葉燒成灰,加入銅青和輕粉研磨成粉末,外敷患處即可。
「小蘆薈丸」可以治療疳積、瘰癧結核、耳內生瘡、疝氣囊癰、下疳潰爛、莖出白津、股腹有瘡、體瘦熱渴、大便不調、牙齦蝕落、頰腮腐爛等症狀。將胡黃連、黃連、蘆薈、木香、白雷丸、青皮、鶴蝨草、白蕪荑(炒過)和麝香混合在一起,製成丸藥服用。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米湯下。
一小兒,下疳潰爛,發熱作痛。一小兒,莖中作癢,不時搔捻。一小兒,腎莖中潰痛,小便閉澀,日晡尤甚。一小兒,目癢出水,或項中結核,或兩眼連札,或陰囊瘙癢年餘矣,俱屬肝火,用此立愈。
大蘆薈丸,治五疳皮黃肌瘦,髮直尿白,肚大青筋,好食泥、炭、米、茶之物,或吐或瀉。
蒼朮(米泔浸,炒),陳皮,厚朴(姜炒),青皮,枳實(炒),檳榔,神麯(炒),山楂(去子),麥芽(炒),三稜(煨),莪朮(煨),砂仁,茯苓,黃連,胡黃連,蕪荑仁,使君子,青黛,蘆薈(各等分)
白話文:
上藥研磨為細粉,然後與蒸熟的餅乾混合製成丸狀,大小如芝麻。每次服用一錢,於空腹時以米湯送服。
有一名小孩,其下部出現破損和腐爛,伴有發熱且疼痛。另一名小孩,生殖器內部感到瘙癢,經常抓撓。再有一名小孩,生殖器部位破損且疼痛,小便困難,尤其在下午時節更加嚴重。又有一名小孩,眼睛感到瘙癢並有分泌物,或者頸部有腫塊,或者兩眼連接處有紅腫,或者陰囊長時間感到瘙癢,這些情況都屬於肝火旺盛,使用此方後即可痊癒。
大蘆薈丸,用於治療五種疳病導致的皮膚黃白、肌肉消瘦、頭髮乾直、尿液呈白色、腹部膨脹、青筋暴露,且喜歡食用泥土、煤炭、米飯、茶葉等物質,或是嘔吐、或是腹瀉的情況。
蒼朮(以米泔浸泡後炒制)、陳皮、厚朴(以姜炒制)、青皮、枳實(炒制)、檳榔、神麲(炒制)、山楂(去除果核)、麥芽(炒制)、三稜(以火煨煮)、莪朮(以火煨煮)、砂仁、茯苓、黃連、胡黃連、蕪荑仁、使君子、青黛、蘆薈(各等份)。
上為細末,使君子殼,煎湯浸,蒸餅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清米湯化服。
黃土丸,治小兒疳積在脾,面黃腹脹,咬指甲,撏眉毛,揉口鼻,泥、土、炭、茶、紙之類。
黃土(一兩),陳皮(一兩),木香(二錢半),黃連(五錢),巴豆(去殼,二十粒,不去油)
上為細末,面丸如綠豆大。每歲十丸,黑豆汁下。直候泄五、七次,疳積盡,與益黃散助藥,後與疳藥常服。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再用使君子殼煎湯浸泡,蒸成餅狀,捏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服一丸,用清米湯送服。此為黃土丸,用於治療小兒脾胃積滯,症狀包括面黃腹脹、咬指甲、撏眉毛、揉口鼻,以及喜歡吃泥土、炭灰、茶葉、紙張等。
配方為:黃土一兩、陳皮一兩、木香二錢半、黃連五錢、巴豆二十粒(去殼,不去油)。將所有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粉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歲服十丸,用黑豆汁送服。一直服用到瀉出五至七次,積滯盡除,再配合益黃散等藥物輔助治療,之後繼續服用其他治療疳積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