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瘧疾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大棗二枚,水煎溫服。
露姜養胃湯,治久瘧不愈,三五日一發。
蒼朮(米泔浸一宿,曬乾,一錢),厚朴(姜炒,一錢),陳皮(一錢),草果(一錢),半夏(薑製,一錢),人參(一錢五分),茯苓(一錢),藿香(一錢),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烏梅一個,黑棗一個,水煎。先以生薑四兩,搗汁露一宿,次日合入煎藥,通口服。
養胃丹,〔批〕(按此方治久瘧,補虛之劑),治久瘧經年累月,虛弱之症,宜此補之。
人參(一兩,去蘆),蒼朮(二兩,炒),白茯苓(一兩),半夏(泡,二兩五錢),陳皮(一兩五錢),藿香(一兩),草果(一兩),厚朴(姜炒,一兩五錢),常山(酒蒸,二兩),甘草(炙,五錢),烏梅(四十九個,去核)
上為末,淡薑湯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仍用淡薑湯送下。
痎瘧飲,治瘧久不能愈,名曰痎瘧,又曰老瘧。
蒼朮(泔浸,五錢),草果(五錢),桔梗(五錢),青皮(五錢),陳皮(五錢),良薑(五錢),白芷(二錢),白茯苓(二錢),半夏(湯泡,二錢),枳殼(麩炒,二錢),甘草(二錢),桂心(二錢),乾薑(泡,二錢),蘇葉(二錢),川芎(二錢)
上銼,每劑五錢,水煎,入鹽少許,空心溫服。
黃甲丸,〔批〕(按此方治瘧母,消塊之劑),治瘧母成塊,久不能愈。
硃砂(一兩),阿魏(一兩),檳榔(一兩),山甲(一兩,酥,炙,炒),雄黃(五錢),木香(五錢)
上為細末,泡黑豆去皮,搗成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薑湯送下,忌生冷、魚腥三日。
白話文:
瘧疾
第一方:簡單的瘧疾方劑,用生薑一片、大棗兩枚與藥材一起水煎溫服。
第二方:露姜養胃湯,治療久治不癒,三五天才發作一次的瘧疾。藥材包括:蒼朮(米泔水浸泡一夜,曬乾)、厚朴(薑片炒)、陳皮、草果、半夏(薑製)、人參、茯苓、藿香、甘草(炙)。將藥材水煎,再加入生薑汁(先將四兩生薑搗汁,靜置一夜),混合後服用。
第三方:養胃丹,專治久病纏綿、身體虛弱的瘧疾,用於補益身體。藥材包括:人參(去蘆)、蒼朮(炒)、白茯苓、半夏(泡)、陳皮、藿香、草果、厚朴(薑炒)、常山(酒蒸)、甘草(炙)、烏梅(去核)。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淡薑湯調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用淡薑湯送服。
第四方:痎瘧飲,治療久治不癒的瘧疾(痎瘧或老瘧)。藥材包括:蒼朮(米泔水浸泡)、草果、桔梗、青皮、陳皮、良薑、白芷、白茯苓、半夏(湯泡)、枳殼(麩炒)、甘草、桂心、乾薑(泡)、蘇葉、川芎。每次取五錢藥材水煎,加少許鹽,空腹溫服。
第五方:黃甲丸,治療瘧疾導致的腫塊久治不癒。藥材包括:硃砂、阿魏、檳榔、山甲(酥炙炒)、雄黃、木香。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用泡過並去皮的黑豆泥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淡薑湯送服,服用期間忌食生冷食物及魚腥類食物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