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五 (2)
卷之五 (2)
1. 瘧疾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蔥白三莖,水煎,露一宿,次日溫服。有痰,加陳皮、半夏。宿食不消,吞酸惡食,加麩炒枳實,薑汁炒厚朴、山楂、萊菔子。濕,加蒼朮。挾氣,加青皮、蘇梗、香附。
正氣湯(三山陳氏傳)〔批〕(按此方治瘧有汗,當止汗正氣為主)
治虛弱人瘧,頭疼自汗;寒熱往來,當扶正散邪。
柴胡(一錢),前胡(一錢),川芎(一錢),白芷(一錢),半夏(薑製,一錢),麥冬(去心,八分),檳榔(一錢),草果(一錢),青皮(炒,一錢),茯苓(八分),桂枝(一錢),甘草(炙,八分),白芍(炒,一錢),陳皮(八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預先熱服。
柴苓湯,〔批〕(按此方治瘧,分利陰陽,和解表裡之劑),此藥分利陰陽,和解表裡之劑。
柴胡(八分),黃芩(炒,一錢),人參(去蘆,一錢),半夏(薑製,一錢),甘草(六分),豬苓(一錢),澤瀉(一錢),白朮(炒,一錢),茯苓(八分),肉桂(七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溫服。無汗加麻黃。有汗加桂枝。寒多倍肉桂。熱多加黃芩。胸膈滿悶加枳殼、桔梗。
不二飲(秘方),治一切寒熱瘧疾,一服即止如神。
常山(二錢),檳榔(雌,一錢;雄,一錢。尖銳者為雄,平禿者為雌),知母(一錢五分),貝母(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酒一鍾,煎至八分。不可過熟,熟則不效。露一宿,臨發日,五更溫服。勿令女人煎藥。
勝金丸,治一切寒熱瘧疾,胸膈停痰,一服立效。
常山(四兩,好酒浸一宿,曬乾),檳榔(二兩),蒼朮(二兩,米泔浸一宿,曬乾),草果(二兩)
上為細末,將前所浸常山余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未發前一日,臨臥時冷酒送下,即臥,不可言語,直至雞鳴時,再進七十丸。忌食生冷熱物,及雞魚麩面之類,不則不效矣。
瘧靈丹(秘方),治一切瘧,服藥不愈,以此截之。
雄雞豆(揀圓者為雄,四十九粒,先一日以水泡去皮,研爛),人言末(一錢),雄黃(一錢,為衣)
上於五月五日午時,同搗為丸,如芡實大,陰乾收貯。臨發日早晨,面東,無根水下一丸。忌熱酒熱物,逾時,禁生冷、魚腥三日,此方百發百中。
龍虎湯,〔批〕(按此方治熱瘧,清火之劑),治熱瘧,火盛舌卷焦黑,鼻如煙煤,六脈洪數弦緊,此乃陽毒入深所致。先以青布摺疊數重,新汲水漬之,搭於心胸之上,須臾再易。如此三次,熱勢稍退,即服此藥,無有不效。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一錢五分),半夏(薑製,七分),石膏(二錢五分),黃連(一錢五分),黃柏(一錢二分),知母(一錢,去毛),山梔仁(一錢),粳米(一撮)
白話文:
瘧疾
第一方:取藥材一劑煎煮,加生薑三片、蔥白三莖,煎好後放涼一夜,隔天溫熱服用。若有痰,加陳皮、半夏;若宿食不消,吞酸惡食,加麩炒枳實、薑汁炒厚朴、山楂、萊菔子;若體內濕氣重,加蒼朮;若夾雜氣滯,加青皮、蘇梗、香附。
正氣湯(三山陳氏傳):此方主治瘧疾伴有汗出的情況,應以止汗扶正為主。
治療虛弱體質的瘧疾患者,症狀為頭痛、自汗、寒熱往來,需扶正祛邪。藥材包括柴胡、前胡、川芎、白芷、薑製半夏、去心麥冬、檳榔、草果、炒青皮、茯苓、桂枝、炙甘草、炒白芍、陳皮等,煎煮後加生薑三片、大棗兩枚,趁熱服用。
柴苓湯:此方治療瘧疾,能分利陰陽,調和表裡。藥材包括柴胡、炒黃芩、去蘆人參、薑製半夏、甘草、豬苓、澤瀉、炒白朮、茯苓、肉桂等,煎煮後加生薑三片、大棗兩枚,溫熱服用。無汗者加麻黃,多汗者加桂枝,寒邪較重者加倍肉桂,熱邪較重者加黃芩,胸膈滿悶者加枳殼、桔梗。
不二飲(秘方):治療各種寒熱瘧疾,一劑即可見效。藥材包括常山、雌雄檳榔、知母、貝母等,以酒煎煮至八分,不可過熟,放涼一夜,瘧疾發作前五更溫服。切勿讓女性煎藥。
勝金丸:治療各種寒熱瘧疾及胸膈痰滯,一劑即可見效。藥材包括好酒浸泡曬乾的常山、檳榔、米泔浸泡曬乾的蒼朮、草果等,研磨成細末,用浸泡常山的剩餘酒煮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瘧疾發作前一日臨睡前,用冷酒送服五十丸,臥床休息,直至雞鳴時再服七十丸。忌食生冷、熱食及雞、魚、麩皮麵等食物,否則藥效不佳。
瘧靈丹(秘方):治療各種瘧疾,其他藥物治療無效者可服用此方。藥材包括圓形的雄雞豆、人言末、雄黃等,五月五日午時製作成芡實大小的丸藥,陰乾保存。瘧疾發作當天早晨,面向東方,用無根水送服一丸。忌食熱酒熱食,服藥後三天內忌食生冷、魚腥食物。此方藥效極佳。
龍虎湯:此方治療熱證瘧疾,具有清熱功效。主治熱證瘧疾,症狀為火盛、舌苔焦黑卷曲、鼻如煙煤、脈洪數弦緊,這是陽毒入裡所致。先用濕冷的青布敷於心胸部位,數次更換,待熱勢稍退後再服用此藥,效果顯著。藥材包括柴胡、黃芩、薑製半夏、石膏、黃連、黃柏、去毛知母、山梔仁、粳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