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一 (1)
卷之十一 (1)
1. 婦人科
脈
女人尺脈常盛,而右手脈大,皆其常也。若腎脈微澀,或浮或滑,而斷絕不勻,或肝脈沉而急,皆經閉不調之候也。
證
夫女子十四則月水行,男子十六則陽精溢,此皆合乎陰陽之數,各及其時。故男子之精氣宜盛,女子之月水宜調。調經之道,貴乎抑其氣以行其血,血盛氣衰為從,從則百病不生,孕育乃成。且婦人之病,四時所感,六淫七情所傷,悉與男子治法同。惟胎前產後,七癥八瘕,崩漏帶下之證為異,故別著方。
究其所因,多由月水不調,變生諸證,大概以經候如期為要。或有愆期,當審其冷熱而調之。先期而行者,血熱也,法當清之;過期而行者,血寒也,法當溫之。然又不可不察其有無外感,為之寒熱,而後投藥。且行經之際,與產後一般,將理失宜,為病不淺。若被驚則血氣錯亂,經脈漸然不行,逆於上則從口鼻中出,逆於身則為血分勞瘵。
白話文:
女人的尺脈通常都很強盛,而右手脈較大,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腎脈微弱且粗糙,或是浮動或滑動,並且斷斷續續不均匀,或是肝脈沉而緊,這些都是經期不調的徵兆。
女性在十四歲時月經應該正常來潮,男性在十六歲時精氣應該充盈,這些都是符合陰陽法則,各自在適當的時間發生的。因此,男性應該保持充沛的精氣,女性則應該保持月經的順暢。調經之道,關鍵在於抑制氣息以促進血液循環,血液充盈而氣息衰弱則順應自然,順應自然就能百病不生,懷孕生育也順利。而且婦女的疾病,大多是由四季變化所導致,或受到六淫七情所傷,其治療方法都與男性相同。只是懷孕前、產後,以及七癥八瘕、崩漏帶下等疾病的症狀不同,因此需要特別的藥方。
這些疾病的根本原因,大多是月經不調,進而導致各種症狀,因此保持經期規律是關鍵。如果經期不規律,就應該仔細觀察是寒症還是熱症,並對症治療。經期提前來潮,是血熱導致,應當清熱;經期延遲來潮,是血寒導致,應當溫暖。但也不能忽略是否有外感因素,導致寒熱症状,然後再用藥。而且在行經期間,以及產後,如果調養不當,很容易生病。如果受到驚嚇,就會導致血氣紊亂,經脈逐漸不通暢,逆行向上則會從口鼻中流出,逆行向下則會造成血虛勞損。
若其時勞力太過,則生虛熱,亦為疼痛之根。若喜怒則氣逆,氣逆則血逆,逆於腰、腿、心、腹、背、脅之間,遇經行時,則痛而重著。過期又安。若怒極而傷於肝,則又有眼暈、嘔吐之症,加之經脈滲漏於其間,遂成竅血淋漓不已。凡此之時,中風則病風,感冷則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帶下,七癥八瘕,可立而待矣。
一診婦女右手寸脈浮長,出於魚際者,氣盛也。蓋女人善懷多思多妒,每事不遂意則鬱,忿滿則氣無釋,血益日消,氣益日盛,陰陽交爭,乍寒乍熱,食減形羸,諸病蜂起,宜越鞠丸主之。然此脈之婦,惟師尼寡婦,長年閨女、士大夫商賈之妻,並失志之婦者有之。
白話文:
如果在經期期間過度勞累,就會導致虛熱,也是造成疼痛的根源。如果喜怒無常,就會導致氣逆,氣逆就會導致血逆,逆行於腰、腿、心、腹、背、脅之間,遇到經期就會疼痛加重。過了經期又會恢復正常。如果生氣過度傷到肝臟,還會出現眼花、嘔吐的症狀,再加上經脈滲漏,就會導致血流不止。凡是遇到這些情況,中風就會得風寒病,著涼就會得冷病,久治不愈,就會導致崩漏帶下、七癥八瘕等疾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診斷一位婦女,右手寸脈浮長,脈象從魚際穴浮出,說明氣盛。這是因為女人容易懷想、多愁善感、愛嫉妒,每當事情不如意就會鬱悶,憤怒滿胸就會氣鬱難消,血氣日漸衰弱,氣息日益旺盛,陰陽交爭,忽冷忽熱,食慾減退,身體消瘦,各種疾病接踵而來,應該服用越鞠丸來治療。這種脈象的婦女,通常是尼姑、寡婦、長期在家待嫁的女孩、士大夫和商賈的妻子,以及失意的婦女。
一厥陰肝脈弦出寸口,又上魚際者,陰盛也,此思男子不可得也。蓋男子以精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婦人血盛以懷胎。故肝脈弦出寸口者,則陰盛可知矣。
方
四物湯,〔批〕(按此方治婦人諸疾之總司也)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臨病加減用之。
經水行後作疼,氣血虛也,加四君子湯,挾寒者加乾薑。經水行過三五日,腹中綿綿走痛者,此血行而滯氣未盡行也,加木香、檳榔。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加黃芩、白朮。若經血過多,得五心煩熱,日晡潮熱,加胡黃連。經水澀少,加葵花、紅花。經水常不及期而行者,血熱也,用生地黃,加黃連、黃芩、香附。
白話文:
一厥陰肝脈弦出寸口,又上魚際者,陰盛也,此思男子不可得也。蓋男子以精為主,男子精盛以思室,婦人血盛以懷胎。故肝脈弦出寸口者,則陰盛可知矣。
- 若見男子的厥陰肝脈呈弦狀,並自寸口伸出至魚際處,這表示陰氣過盛,通常這種情況下,男子難以生育。
- 男子主要以精氣為主,精氣充盈時會有生育的意念,而女子則因血氣旺盛而有懷孕的可能。因此,見到肝脈呈弦狀從寸口伸出,即可推測陰氣過盛。
方:
- 四物湯,這是治療婦女各種疾病的總方。
- 當歸、川芎、芍藥、地黃,各一劑研磨後用水煎煮,溫服。在臨牀使用時,根據病情加減用量。
經水行後作疼,氣血虛也,加四君子湯,挾寒者加乾薑。經水行過三五日,腹中綿綿走痛者,此血行而滯氣未盡行也,加木香、檳榔。經水過多,別無餘證,加黃芩、白朮。若經血過多,得五心煩熱,日晡潮熱,加胡黃連。經水澀少,加葵花、紅花。經水常不及期而行者,血熱也,用生地黃,加黃連、黃芩、香附。
- 經水(月經)結束後出現疼痛,多是氣血虛弱所致,可以加入四君子湯治療。若有挾寒的情況,可加入乾薑。經水過後三五天,腹部持續隱隱作痛,是因爲血液流通但滯氣未盡,此時可加入木香和檳榔來促進氣流。如果經水過多,但沒有其他症狀,可以加入黃芩和白朮。如果經血過多,伴有五心煩熱,下午發熱等症狀,應加入胡黃連。經水量少時,可加入葵花和紅花。若經水經常提前或延遲,表明血熱,可用生地黃,並加入黃連、黃芩和香附進行調理。
經水常過期而來者,瘦人多應是血少,倍當歸、熟地,加黃耆、甘草,少佐以桃仁、紅花,以為生血之引用也;肥人大概是氣虛加痰阻滯升降然也,去地黃,加參,耆、甘草、茯苓、半夏、陳皮、香附。經水常過期,而紫黑成塊,血熱也,多作腹痛,用生地,加香附、黃連、玄胡索、五靈脂、乳香、沒藥。經水常過期而血色淡者,痰多血少也,用生地黃加二陳湯。
白話文:
月經經常延遲,瘦的人多半是血虛,要多用當歸和熟地,並加上黃耆、甘草,少許桃仁、紅花,用來補血。肥的人則是氣虛加上痰阻滯,影響氣血運行,要減去地黃,改加人參、黃耆、甘草、茯苓、半夏、陳皮、香附。如果月經延遲且顏色紫黑成塊,是血熱,多伴隨腹痛,要用生地黃,加上香附、黃連、玄胡索、五靈脂、乳香、沒藥。如果月經延遲且顏色淡薄,是痰多血少,要用生地黃加二陳湯。
經水如黑豆汁者,加黃連、黃芩。經水微少,漸漸不通,手足痠疼,肌膚潮熱,脈微數,去地黃、川芎,加澤蘭葉三倍,甘草半分。經水不通,陰虛血少,小便澀而身體痛,加白朮、牛膝、牡丹皮、桃仁、香附;經滯不通,加桃仁、紅花,經水適來適斷,往來寒熱如瘧者,加小柴胡湯。血崩有熱,加生地黃、蒲黃、黃芩。
一方加阿膠、艾葉、黃芩;一方加荊芥穗,止血甚妙。崩中去血過多,血臟虛冷,加阿膠、艾葉。血崩淋漓不斷,加炮附子、赤石脂。赤白帶下,加香附、官桂。一方加香附、白芷。胎動不安,下血,加艾葉、炒阿膠、黃芩。妊娠心腹痛,加竹茹一塊。胎死腹中,加交桂、白芷、麝香。
白話文:
如果月經像黑豆汁一樣,就加上黃連、黃芩。月經量少,逐漸停止,手腳酸痛,皮膚潮熱,脈搏微弱而快,就要去掉地黃、川芎,加上澤蘭葉三倍,甘草半份。月經不通,陰虛血少,小便澀痛,就加上白朮、牛膝、牡丹皮、桃仁、香附;月經停滯不通,就加上桃仁、紅花。月經來得突然又停止,反覆寒熱像瘧疾一樣,就加上小柴胡湯。血崩伴有發熱,就加上生地黃、蒲黃、黃芩。
一種方法是加上阿膠、艾葉、黃芩;另一種方法是加上荊芥穗,止血效果非常好。血崩失血過多,血虛冷,就加上阿膠、艾葉。血崩淋漓不止,就加上炮附子、赤石脂。赤白帶下,就加上香附、官桂。另一種方法是加上香附、白芷。胎動不安,伴有出血,就加上艾葉、炒阿膠、黃芩。懷孕期間心腹疼痛,就加上竹茹。胎死腹中,就加上肉桂、白芷、麝香。
產後腹脹,加枳殼、肉桂。產後惡露,腹痛不止,加桃仁、蘇木、牛膝。產後虛憊,血熱煩悶,加生地黃。產後寒熱往來,加柴胡、麥門冬。產後悶亂,加茯苓、遠志。產後傷風頭痛,加石膏、甘草。產後血痢腹痛,加槐子、黃連、粟殼。凡血氣痛,加烏藥、官桂。冷氣痛,四肢厥,加良薑、軍薑、玄胡索。
白話文:
產後常見症狀的中藥治療
產後腹脹: 加入枳殼和肉桂。
產後惡露不盡,腹痛不止: 加入桃仁、蘇木和牛膝。
產後虛弱,血熱煩躁: 加入生地黃。
產後寒熱交替: 加入柴胡和麥門冬。
產後精神恍惚: 加入茯苓和遠志。
產後傷風頭痛: 加入石膏和甘草。
產後血痢腹痛: 加入槐子、黃連和粟殼。
各種血氣疼痛: 加入烏藥和官桂。
冷氣疼痛,四肢冰冷: 加入良薑、軍薑和玄胡索。
腹中氣塊,加木香。血積塊痛,加莪朮、三稜、官桂、乾漆炒。口乾煩渴,加麥門冬、乾葛、烏梅。小便閉澀,加澤瀉、木通。大便閉,加桃仁、大黃。脅肋脹滿,加枳實、半夏。大渴煩躁,加人參、知母、石膏。骨蒸勞熱,加知母、地骨皮、柴胡、黃芩。虛煩不眠,加人參、竹葉、酸棗仁。
白話文:
肚子裡有氣塊,加木香;血塊積聚疼痛,加莪朮、三稜、官桂、乾漆炒;口乾舌燥,加麥門冬、乾葛、烏梅;小便閉塞,加澤瀉、木通;大便不通,加桃仁、大黃;脅肋脹滿,加枳實、半夏;口渴煩躁,加人參、知母、石膏;骨蒸勞熱,加知母、地骨皮、柴胡、黃芩;虛煩失眠,加人參、竹葉、酸棗仁。
心氣不足,恍惚,加遠志、酸棗仁,辰砂另研。咳嗽,加桑白皮、麻黃。嘔吐,加白朮、人參、藿香、乾薑。虛寒滑泄,加官桂、附子炮。血痢,加阿膠、黃連。一方加阿膠、艾葉、厚朴。筋骨肢節疼,及頭痛憎寒,加羌活、防風、藁本、細辛。風寒眩暈,加秦艽、羌活。臍中虛冷,腰腹疼痛,加玄胡索、川楝子。
白話文:
心氣不足,頭昏眼花,可以加遠志、酸棗仁,辰砂另外研磨。咳嗽,可以加桑白皮、麻黃。嘔吐,可以加白朮、人參、藿香、乾薑。虛寒腹瀉,可以加肉桂、附子炮製。血痢,可以加阿膠、黃連。也可用阿膠、艾葉、厚朴。筋骨關節疼痛,以及頭痛怕冷,可以加羌活、防風、藁本、細辛。風寒眩暈,可以加秦艽、羌活。肚臍部位虛寒冰冷,腰腹部疼痛,可以加玄胡索、川楝子。
目暴赤作翳痛,加防風、防己、龍膽草。腹痛,加厚朴、枳實。虛汗加煅牡蠣、麻黃根。虛勞氣弱,咳嗽喘滿,加薑製厚朴、麩炒枳實。
調榮順氣湯,治婦室經閉不調,或前或後,心腹疼痛。
當歸(酒洗,一錢),川芎(八分),生地(一錢),白芍(鹽水炒,一錢),香附(便制,一錢),艾葉(醋炒,一錢),丹皮(酒洗,一錢),阿膠(蛤粉炒,一針),白朮(一錢二分),甘草(四分),紅花(一錢),桃仁(一錢,去皮尖)
白話文:
眼睛紅腫發炎並伴隨疼痛,可以加防風、防己、龍膽草。如果肚子痛,則加厚朴、枳實。容易出虛汗,就加煅牡蠣、麻黃根。身體虛弱,氣力不足,咳嗽氣喘,可以加薑製厚朴、麩炒枳實。
調榮順氣湯,專治婦女月經不調,月經提前或延後,以及心腹疼痛。
藥方包括:酒洗當歸一錢,川芎八分,生地一錢,鹽水炒白芍一錢,便制香附一錢,醋炒艾葉一錢,酒洗丹皮一錢,蛤粉炒阿膠一針,白朮一錢二分,甘草四分,紅花一錢,去皮尖桃仁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食前服。腹痛,加玄胡索(一錢)、五靈脂(八分,醋炒),沒藥(一錢),憎寒潮熱,加柴胡(一錢),地骨(酒炒,一錢。)
清經四物湯,治經水不及期而來者,及血虛有熱。
當歸(一錢五分),川芎(五分),白芍(八分),生地黃(一錢),阿膠(炒,五分),艾葉(三分),條芩(一錢),宣黃連(姜炒,八分),黃柏(五分),知母(五分),香附(一錢),甘草(三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白話文: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加水煮沸後飲用,在餐前服用。如果出現腹痛,可以加入一錢的玄胡索、八分的五靈脂(需醋炒)和一錢的沒藥。若伴有畏寒發熱的症狀,則可加入一錢的柴胡和一錢的地骨(需酒炒)。
「清經四物湯」用於治療經期不準時來或血虛有熱的問題。
- 當歸:一錢五分
- 川芎:五分
- 白芍:八分
- 生地黃:一錢
- 阿膠(炒):五分
- 艾葉:三分
- 條芩:一錢
- 宣黃連(姜炒):八分
- 黃柏:五分
- 知母:五分
- 香附:一錢
- 甘草:三分
以上配方,加水煮沸後空腹服用。
通經四物湯,〔批〕(按此方治經水不調之劑),治經水過期不行者,乃血虛有寒。
當歸(一錢半),川芎(五分),熟地(一錢),白芍(一錢),紅花(三分),香附(一錢),肉桂(五分),桃仁(二十個,去皮尖),蓬朮(一錢),蘇木(一錢),木通(八分),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服。
清熱調血湯,治經水將來,腹中陣陣作痛,乍作乍止,氣血俱實。
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黃連,香附,桃仁,紅花,玄胡索,牡丹皮,蓬莪朮
白話文:
「通經四物湯」專門用來治療月經不調,適用於月經延遲的情況,主要原因是血虛寒。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紅花、香附、肉桂、桃仁、蓬朮、蘇木、木通、甘草。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清熱調血湯」則用於治療月經來潮前腹痛,疼痛陣發性,時有時無,屬於氣血實證。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黃連、香附、桃仁、紅花、玄胡索、牡丹皮、蓬莪朮。
上一劑,水煎,溫服。有熱,加柴胡、黃芩。
順氣散瘀湯,治經水行時著氣惱,後得心腹腰脅痛不可忍,脈弦急不勻,乃瘀血作痛也。
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青皮,莪朮,玄胡索
水煎,溫服。
四味調經止血散,治婦人月水將來,或將盡,前後數日腹痛。
當歸,玄胡索,沒藥,紅花(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醇酒送下。
加減五積散,〔批〕(按此方治經行前後諸痛之劑),治婦人遇經行時,沿身疼痛,手足麻痹,或生寒熱,頭痛,眼目眩暈,此乃觸經感冒。
白話文:
上一劑藥用清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患者發熱,可以加入柴胡和黃芩。
順氣散瘀湯用於治療月經期間出現氣滯血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患者脈象弦急不勻。
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紅花、青皮、莪朮、玄胡索。
將藥材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四味調經止血散用於治療婦女月經前後數日出現的腹痛。
藥材包括當歸、玄胡索、沒藥、紅花,各取等量。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醇酒送服。
加減五積散用於治療婦女月經期間出現的全身疼痛、手足麻木、寒熱交替、頭痛、眼花等症狀,這是由於月經期間受寒感冒引起的。
依本方去乾薑,加羌活、牛膝,薑蔥煎服。咳嗽,加杏仁、五味子。泄瀉,去枳殼,加肉豆蔻。
大補經湯,治婦人氣血虛弱,血海寒冷,經水不調,或時心腹疼痛,或下白帶如魚腦髓,或似米泔,不分信期,每月淋漓不已,面色萎黃,四肢無力,頭目眩暈,肌體羸瘦。
當歸(六分,酒炒),川芎(五分),白芍(酒炒,六分),熟地黃(五分),人參(三分),白朮(去蘆,四分),白茯(去皮,四分),黃耆(四分),陳皮(四分),砂仁(三分),香附(六分),阿膠(蛤粉炒,三分),沉香(另研,三分),小茴(三分),玄胡索(四分),吳茱萸(三分),肉桂(三分),粉草(三分)
白話文:
這個方子原本是用来治疗女性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期不调等问题的。如果患者咳嗽,可以去掉生姜,加入羌活和牛膝,用姜葱煎服。如果患者咳嗽,可以加杏仁和五味子;如果患者腹泻,可以去掉枳壳,加入肉豆蔻。
这个方子的成分包括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人参、白术、白茯苓、黄芪、陈皮、砂仁、香附、阿胶、沉香、小茴香、玄胡索、吴茱萸、肉桂和粉草。
上銼一劑,煎服。
滋陰百補丸,〔批〕(按此方治經水不調氣血大虛之劑),治婦女勞傷氣血,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陰陽不和,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尫羸乏力。
香附米(一斤,去毛四制,酒、醋、鹽湯、童便各浸四兩,浸三日,淘淨各炒乾),益母草(半斤),當歸(酒洗,六兩),川芎(四兩),玄胡索,人參(二兩),白朮(去蘆,四兩),白芍(炒,三兩),熟地(薑汁炒,四兩),白茯(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砂仁湯,或酒,或醋湯,白滾湯任下。
白話文: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六十顆,空腹服用砂仁湯、酒、醋湯或白開水皆可。此方適合治療婦女勞傷氣血、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陰陽不和、忽冷忽熱、心腹疼痛、食慾不振、體虛乏力等症狀。
艾附暖宮丸,治婦人百病。
南香附子(去毛淨一斤,分四制,酒、醋、鹽湯,童便各浸四兩,三日,焙乾為細末),北艾葉(溫水洗淨,焙乾研爛篩去灰,醋浸炒乾),當歸(酒洗),川芎,白芍(酒洗),熟地(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淡醋湯下。
螽斯丸(王同知傳)〔批〕(按此方養血順氣調經之劑),治婦人赤白帶下,經候不調,或前或後,或行時小腹作痛,腿膝麻痹,腰腹痛,子宮不能攝養。
生地(酒洗,四兩),熟地(酒蒸,四兩),陳皮(一兩),白茯苓(二兩),川芎(二兩),赤芍(二兩),香附(一斤,童便浸,春三、夏二、秋四、冬五日),當歸(酒洗,四兩),枳殼(麩炒,二兩),黃芩(酒炒,二兩),玄胡索(酒炒,二兩),青皮(二兩),蘇木(一兩),紅花(一兩),五靈脂(一兩),乾薑(炒,五錢),粉草(二錢)
白話文:
艾附暖宮丸,用於治療婦女各種疾病。取南香附子去毛淨一斤,分四等份,分別用酒、醋、鹽水和童便浸泡四兩,浸泡三日,焙乾研成細末。取北艾葉溫水洗淨,焙乾研碎,篩去灰燼,用醋浸泡炒乾。當歸、川芎、白芍用酒洗淨,熟地各取二兩。以上藥材研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八十丸,用淡醋湯送服。
螽斯丸,由王同知傳授。此方具有養血順氣調經之功效,可用於治療婦女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經期提前或延後,行經時小腹疼痛,腿膝麻痺,腰腹疼痛,子宮不能攝養等症。取生地用酒洗淨,四兩,熟地用酒蒸,四兩,陳皮一兩,白茯苓二兩,川芎二兩,赤芍二兩,香附一斤,用童便浸泡,春三夏二秋四冬五天,當歸用酒洗淨,四兩,枳殼用麩炒,二兩,黃芩用酒炒,二兩,玄胡索用酒炒,二兩,青皮二兩,蘇木一兩,紅花一兩,五靈脂一兩,乾薑炒,五錢,粉草二錢。
上為末,用艾煎湯,入醋一盞,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酒下,或白湯,空心送下。
柴胡抑肝散,治寡居獨陰無陽,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惡寒發熱全類瘧者。
蒼朮(泔炒,一錢),香附(一錢),川芎(七分),神麯(炒,八分),梔子(炒,一錢),連翹(五分),柴胡(二錢半),青皮(炒,一錢),赤芍(二錢半),生地(五分),丹皮(一錢半),地骨皮(一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或食遠溫服。
白話文:
上方末,用艾煎湯,入醋一盞,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酒下,或白湯,空心送下。
意思是: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艾葉煎煮的湯水,加入一盞醋,混合成糊狀,搓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四五十丸,用酒或白湯送服,空腹時服用。
柴胡抑肝散,治寡居獨陰無陽,欲心萌而多不遂,是以惡寒發熱全類瘧者。
意思是:柴胡抑肝散是用来治疗独居女子阴气过盛,阳气不足,心有所欲而难以实现,因此出现恶寒发热,症状类似疟疾的病症。
蒼朮(泔炒,一錢),香附(一錢),川芎(七分),神麯(炒,八分),梔子(炒,一錢),連翹(五分),柴胡(二錢半),青皮(炒,一錢),赤芍(二錢半),生地(五分),丹皮(一錢半),地骨皮(一錢),甘草(一錢)
上銼一劑,水煎,空心或食遠溫服。
意思是:处方包括:苍术(用淘米水炒,一钱)、香附(一钱)、川芎(七分)、神曲(炒,八分)、栀子(炒,一钱)、连翘(五分)、柴胡(二钱半)、青皮(炒,一钱)、赤芍(二钱半)、生地(五分)、丹皮(一钱半)、地骨皮(一钱)、甘草(一钱)。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粉末,一剂,用水煎煮,空腹或饭后温热服用。
解释说明:
- "上"指代前文提到的药材。
- "末"指的是药材研磨成细粉。
- "艾煎汤"是用艾叶煎煮的汤水。
- "打糊为丸"是用药粉和汤水混合成糊状,再搓成丸子。
- "空心"指空腹时服用。
- "食远"指饭后很久。
总体来说,这段古文描述的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和服用方法,以及该方剂的适用病症。
抑陰丸,治寡婦寒熱如瘧,思男子而不得者。
柴胡(五錢),黃芩(五錢),赤芍(一錢),秦艽(三錢),生地黃(二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烏梅煎湯送下。
茯神散,治婦人風虛與鬼通,妄有所見聞,言語錯亂者。
茯神(一錢半),茯苓,人參,石菖蒲(各一錢),赤芍藥(五分)
上銼一劑,水煎,食前服。
治婦人腹中常常作痛,上下不定,經年積血故也。
白話文:
「抑陰丸」可以治療寡婦因思慕男子而導致的寒熱交替,如同瘧疾發作的症狀。而「茯神散」則用於治療婦人因風虛而與鬼魂相通,出現幻覺、胡言亂語的症状。此外,婦女若長期腹痛,且疼痛部位不定,多半是經年累月的積血所致。
青皮,陳皮,三稜,莪朮,香附,烏藥,乾薑(各等分)
上銼散,醋煮焙乾為末,空心陳米湯調下。
治婦人玉戶生瘡,作癢不可忍者,皆因欲事損元。
硫黃,生礬(調水,洗三五次),杏仁(燒灰,油調搽)
白話文:
青皮、陳皮、三稜、莪朮、香附、烏藥、乾薑(各等分)。
上藥研磨成粉末,用醋煮後曬乾,再研磨成粉,空腹時用陳年米湯調服。
這方子用於治療女性私處生瘡,癢到無法忍受的情況,多是因為性行為影響了元氣。
硫黃、生礬(調和水,清洗三五次),杏仁(燒成灰,油調和後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