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7)

1. 內傷

不已,加漢防己。心煩躁,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白朮散,〔批〕(按此方治胃虛之劑),治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不可用淡滲藥,恐胃中元氣虛少故也。並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及治酒積嘔噦。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一錢),藿香(八分),木香(五分),葛根(一錢),甘草(七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時時服。如能食而渴者,人參白虎湯。

補氣湯,〔批〕(按此方治氣虛之劑),凡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此三、四劑,免致內傷發熱之病,宜預防之。

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麥門冬(一錢),陳皮(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勞倦甚,加熟附子五分。

補血湯,〔批〕(按此方治血虛之劑),凡遇勞心思慮,損傷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等症,並宜服之。

生地黃(一錢),人參(一錢),當歸(一錢),白芍藥(炒,一錢),茯神(一錢),陳皮(五分),梔子(炒黑,五分),酸棗仁(炒,一錢),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加圓眼十枚,水煎,空心服。

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致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脾助胃,此方最宜。

白朮(土炒,一錢),人參(八分),甘草(八分),乾山藥(一錢),白茯苓(八分),白扁豆(一錢),蓮子肉(十個),薏苡仁(八分),砂仁(炒,五分),桔梗(八分),陳皮(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黑棗泡湯,空心調下。

參苓白朮丸(雲林制),治病後元氣虛弱,此藥進美飲食,壯健身體,充實四肢,清火化痰,解鬱固本。

人參(一兩),白朮(二兩,土炒),白茯苓(一兩),乾山藥(炒,一兩),蓮肉(去皮,二兩),陳皮(一兩),半夏(制,一兩),白扁豆(炒,一兩),薏苡仁(炒,二兩),桔梗(二兩),黃連(姜炒,一兩),神麯(炒,一兩),香附(一兩),砂仁(五錢),甘草(一兩),當歸(一兩),遠志(一兩),石菖蒲(五錢)

上為末,薑、棗煎湯,打神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送下,忌食生冷、油膩之物。

白朮八寶丹(胡云閣傳),治一切虛損之症。

白朮(半斤,二兩朝陽土炒,六兩熬膏),人參(五錢,如有嗽,去之),白茯神(去皮木,一兩半),遠志(去骨,兩半),陳皮(去白,兩半),白芍藥(酒炒,兩半),神麯(炒,一兩),麥芽(五錢)

白話文:

內傷

病情持續,可加入防己。心煩躁,加生地黃。如果氣往上浮,心神不寧,就用硃砂安神丸來鎮靜安神,就能痊癒。

白朮散:(此方治療胃虛)治療胃虛不能進食,且非常口渴,不能使用利尿的藥物,因為擔心胃中元氣不足。也治療傷寒雜病,各種嘔吐腹瀉煩渴、霍亂、身體虛弱,以及治療酒積引起的嘔逆。

配方: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一錢)、藿香(八分)、木香(五分)、葛根(一錢)、甘草(七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一劑煎水溫服。如果像喝水一樣不停地渴,就要多煎一些,隨時服用。如果能吃東西但口渴,則服用人參白虎湯。

補氣湯:(此方治療氣虛)凡是遇到勞累辛苦,用力過度,就服用此方三、四劑,避免導致內傷發熱,宜預防。

配方: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麥門冬(一錢)、陳皮(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飯前服用。勞累嚴重,加熟附子五分。

補血湯:(此方治療血虛)凡是遇到勞心費神,損傷精神,頭暈目眩,心慌氣短,驚悸煩熱等症狀,都應該服用。

配方:生地黃(一錢)、人參(一錢)、當歸(一錢)、白芍藥(炒,一錢)、茯神(一錢)、陳皮(五分)、梔子(炒黑,五分)、酸棗仁(炒,一錢)、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用法:將藥材切碎,加入圓眼十枚,水煎,空腹服用。

參苓白朮散: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導致嘔吐腹瀉,以及大病後,調理脾胃,此方最適合。

配方:白朮(土炒,一錢)、人參(八分)、甘草(八分)、乾山藥(一錢)、白茯苓(八分)、白扁豆(一錢)、蓮子肉(十個)、薏苡仁(八分)、砂仁(炒,五分)、桔梗(八分)、陳皮(一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黑棗泡的湯送服,空腹服用。

參苓白朮丸(雲林制):治療病後元氣虛弱,此藥有助於進食美味飲食,增強體質,充實四肢,清熱化痰,解鬱固本。

配方:人參(一兩)、白朮(二兩,土炒)、白茯苓(一兩)、乾山藥(炒,一兩)、蓮肉(去皮,二兩)、陳皮(一兩)、半夏(制,一兩)、白扁豆(炒,一兩)、薏苡仁(炒,二兩)、桔梗(二兩)、黃連(薑炒,一兩)、神麴(炒,一兩)、香附(一兩)、砂仁(五錢)、甘草(一兩)、當歸(一兩)、遠志(一兩)、石菖蒲(五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棗煎的湯,加入神麴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白朮八寶丹(胡云閣傳):治療一切虛損症狀。

配方:白朮(半斤,二兩用朝陽土炒,六兩熬膏)、人參(五錢,如有咳嗽,去除)、白茯神(去皮木,一兩半)、遠志(去骨,兩半)、陳皮(去白,兩半)、白芍藥(酒炒,兩半)、神麴(炒,一兩)、麥芽(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