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2)

1. 腹痛

心腹痛不得息,脈細小遲者,生;脈大而急者,死。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臍下忽大痛,人中黑者,皆死。尺脈弦則腹痛。

凡腹痛,有寒有熱,有死血,有食積,有濕痰,有虛有實。若綿綿痛而無增減者,是寒也;時痛時止者,熱也;每痛有處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後痛減者,食積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濕痰也。經云:腹滿按之不痛為虛,按之痛者為實。

凡腹中痛甚,飲涼水一盞,其痛稍可者,屬熱痛,當用涼藥清之;清之不已,而或繞臍硬痛,大便閉實煩渴,用涼藥下之,利氣丸之類。若飲水愈加作痛,屬寒痛,用溫藥和之;和之不已,而或四肢厥冷,腹痛嘔吐瀉痢,急服熱藥救之,附子理中湯之類,須詳脈力有無。

白話文:

心腹疼痛無法止息,脈象細小而遲緩者,可望生;脈象大而急促者,恐難逃生。腹痛時,脈象反而浮大而長者,亦為凶兆。臍下突然劇痛,人中發黑者,皆為不祥之兆。尺脈弦緊則可能伴隨腹痛。

凡腹痛,可分為寒、熱、死血、食積、濕痰、虛實等六種情況。若疼痛綿綿不斷,且無增減者,屬寒痛;時而疼痛時而止息者,屬熱痛;每疼痛於固定部位,不移位者,屬死血痛;疼痛劇烈,想要大便,排便後疼痛減輕者,屬食積痛;疼痛且小便不利者,屬濕痰痛。古籍記載:腹滿按之不痛者為虛,按之痛者為實。

凡腹痛劇烈,飲用一杯涼水後,疼痛稍微減輕者,屬熱痛,應服用涼性藥物清熱;若清熱無效,且疼痛繞臍、硬痛、大便閉塞、口渴難耐,則需服用涼性藥物瀉下,如[利氣丸]等。若飲水後疼痛加劇,則屬寒痛,應服用溫性藥物溫和之;若溫和無效,且四肢冰冷、腹痛嘔吐腹瀉,需立即服用熱性藥物救治,如[附子理中湯]等。需仔細辨別脈象,判斷虛實強弱。

腹痛,氣用氣藥,如木香,檳榔、香附、枳殼之類;血用血藥,如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之類。

如腹中常覺有熱,而暴痛暴止者,此為積熱,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如腹痛全不思飲食,其人本體素弱,而復冷痛者,以人參養胃湯加肉桂、木香、吳茱萸,或理中湯加良薑、吳茱萸。

白話文:

肚子痛,如果是因為氣引起的,就用理氣的藥,像是木香、檳榔、香附、枳殼等等;如果是因為血引起的,就用活血的藥,像是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等。

如果肚子經常感覺發熱,而且突然疼痛突然停止,這是積熱引起的,應該用調胃承氣湯瀉下去。

如果肚子痛到完全不想吃東西,而且體質本身就虛弱,又伴隨冷痛,可以用人參養胃湯加上肉桂、木香、吳茱萸,或者用理中湯加上良薑、吳茱萸。

如飲食過傷而腹痛者,宜利氣丸下之,並食鬱氣滯作痛。

凡人腹痛,至於腹中有塊起,急以手按之便不見,五更心嘈,牙關矯硬,噁心而清水出,及夢中齧齒者,此謂之蟲痛,宜服化蟲丸加使君子。

開鬱導氣湯(西園公制)〔批〕(按此方治腹痛有熱者,並一切腹痛之總司也),治諸般肚腹疼痛,一服立止。

蒼朮(米泔浸製,一錢),陳皮(五分),香附(童便浸炒,一錢),白芷(一錢),川芎(一錢),茯苓(一錢),乾薑(炒,五分),滑石(一錢),山梔子(炒,一錢),神麯(炒,一錢),甘草(少許)

白話文:

如果飲食過度造成腹痛,應該服用利氣丸,並且注意飲食,避免鬱氣滯留導致疼痛。

如果腹部疼痛,而且腹部出現腫塊,用手按壓就消失,半夜心煩不安,牙關緊閉,噁心並且吐出清水,以及夢中磨牙,這些都是蟲痛的症狀,應該服用化蟲丸加上使君子。

這個方子叫做開鬱導氣湯,是西園公所制定的。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因熱氣造成的腹痛,以及其他各種腹痛,效果顯著,服用一次就能止痛。

方子中包含蒼朮(米泔浸泡製成,一錢)、陳皮(五分)、香附(童便浸泡炒製,一錢)、白芷(一錢)、川芎(一錢)、茯苓(一錢)、乾薑(炒製,五分)、滑石(一錢)、山梔子(炒製,一錢)、神麯(炒製,一錢)、甘草(少許)。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

行氣香蘇飲,〔批〕(按此方治腹痛有寒者),治因氣惱,或感寒,或傷食,一切肚腹疼痛。方見傷食。

四合飲(雲林制)〔批〕(按此方治痰積而氣滯,而腹痛者)

陳皮,半夏,茯苓,紫蘇,厚朴,香附,枳殼,鬱金,甘草(各等分)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消瘀飲(秘方)〔批〕(按此方治瘀血而腹痛者)

白話文:

取藥材一劑,用水煎煮,溫熱服用。香蘇飲適合治療因氣惱、受寒或傷食引起的各種腹痛,此方偏重於治療傷食引起的腹痛。四合飲適合治療痰積導致氣滯而引發的腹痛,由陳皮、半夏、茯苓、紫蘇、厚朴、香附、枳殼、鬱金、甘草等藥材組成,各取等量,取藥材一劑,以生薑水煎煮服用。消瘀飲適合治療瘀血引起的腹痛。

當歸,芍藥,生地黃,桃仁,紅花,蘇木,大黃(三錢),芒硝(三錢),甘草

上銼一劑,水一鍾半,煎至八分,入大黃煎,再入芒硝,溫服。

肚腹疼痛如錐剜不可忍者,用白芍、黃連、甘草各三錢,金華酒一鍾,水一鍾,煎服。

白話文:

當歸、芍藥、生地黃、桃仁、紅花、蘇木、大黃(三錢)、芒硝(三錢)、甘草,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八分,再加入大黃煎,最後加入芒硝,溫熱服下。

如果肚子疼痛得像被錐子挖一樣難以忍受,可以用白芍、黃連、甘草各三錢,加入一杯金華酒和一杯水煎煮後服用。

2. 腰痛

腰痛之脈,皆沉弦。沉弦而緊者,為寒;沉弦而浮者,為風;沉弦而濡細者,為濕;沉弦而澀者,為閃挫。澀者惡血,大者腎虛,滑者、浮者是痰也。

夫腰者,腎之外候,一身所恃以轉移闔闢者。蓋諸經皆貫於腎而絡於腰脊,腎氣一虛,腰必痛矣。腰痛有五,所感不同:一曰陽氣不足,少陰腎衰,是以腰痛;二曰風痹,風寒濕著腰而痛;三曰腎虛,勞役傷腎而痛;四曰墜墮險地,傷腰而痛;五曰寢臥濕地而痛。

又有三因而分之,蓋太陽、少陰多中寒,少陽、厥陰多中風,陽明、太陰多中濕,此六經腰痛者,為外因也;若失志傷腎,鬱怒傷肝,憂思傷脾,若此腰痛,為內因也;墜墮險地,傷腰而痛,為不內不外。當以五種三因而推之。不過從其所由,汗下補瀉之法以療之,風則散之,寒則溫之,濕則燥之,熱則清之,氣則順之,血則和之,此治之法也。

白話文:

腰痛的脈象,大多是沉弦。沉弦而緊的,是寒邪入侵;沉弦而浮的,是風邪入侵;沉弦而濡細的,是濕邪入侵;沉弦而澀的,是閃挫傷損。澀脈代表瘀血,脈象大而弱的代表腎虛,滑脈、浮脈則代表痰濕。

腰部是腎臟的外在表現,是身體轉動和開合的支撐。所有經脈都連通腎臟,並經過腰脊,腎氣虛弱,腰部必然疼痛。腰痛有五種,原因各不相同:

  • 一是陽氣不足,少陰腎衰,導致腰痛。
  • 二是風寒濕邪入侵腰部,導致腰痛。
  • 三是勞損傷腎,導致腰痛。
  • 四是跌落險地,傷及腰部,導致腰痛。
  • 五是睡卧潮濕之地,導致腰痛。

此外,根據六經的病變,還可以分為三種原因:

  • 太陽經和少陰經多受寒邪侵襲,而導致腰痛。
  • 少陽經和厥陰經多受風邪侵襲,而導致腰痛。
  • 陽明經和太陰經多受濕邪侵襲,而導致腰痛。

以上六經腰痛,屬於外在原因。

  • 若因失志傷腎,鬱怒傷肝,憂思傷脾,而導致腰痛,則屬於內在原因。
  • 跌落險地,傷及腰部,而導致腰痛,則屬於非內非外之因。

應當根據這五種腰痛的原因,以及三種外因、內因、不內不外之因,來推斷病因。

治療方法應根據病因,採用汗、下、補、瀉等方法,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

  • 風邪入侵,則散之。
  • 寒邪入侵,則溫之。
  • 濕邪入侵,則燥之。
  • 熱邪入侵,則清之。
  • 氣滯不通,則順之。
  • 血瘀不通,則和之。

這就是治療腰痛的原則。

因寒而痛,見熱則減,遇寒愈增,宜五積散,每服加茱萸五分。

一、因風傷腎而痛者,或左或右,痛無常處,引兩足,五積散加防風、全蠍。

一、因濕而痛者,遇天陰,或久坐而發,蓋腎屬水,久坐濕地,或為雨露所著,濕流入腎,以致腰痛,宜滲濕湯,或腎著湯。

一、因濕熱,宜操濕行氣,用蒼朮,黃柏、杜仲、川芎之類,或當歸拈痛湯。

白話文:

治腰痛

因寒而痛者,遇熱症狀減輕,遇寒症狀加重,宜服用五積散,每服加茱萸五分。

一、因風傷腎而痛者,疼痛部位或左或右,位置不定,牽引兩足,可用五積散加防風、全蠍。

一、因濕而痛者,遇陰天或久坐後發作。因為腎屬水,久坐濕地,或被雨露淋濕,濕氣入侵腎臟,導致腰痛。宜服用滲濕湯或腎著湯。

一、因濕熱而痛者,宜採取利濕行氣的方法,用蒼朮、黃柏、杜仲、川芎等藥物,或服用當歸拈痛湯。

一、因挫閃勞役而痛者,五積散加黑牽牛一錢,桃仁炒九枚,陳酒煎服,神效。

一、因瘀血而痛者,日輕夜重,宜行血順氣,丹溪補陰丸加桃仁、紅花,外用三稜針於委中穴出血,以其血滯於下也。

一、瘀血在足太陽、足太陰、足少陽三經腰痛,宜川芎肉桂湯。

一、瘀血腰痛,以四物湯加桃仁、紅花、酒蘇木。

白話文:

若是因為跌打損傷、勞累过度而疼痛,可以用五積散加上黑牽牛一錢、炒過的桃仁九枚,用陳酒煎服,效果奇佳。

若因瘀血而痛,白天輕晚上重,需要行血順氣,可以用丹溪補陰丸加上桃仁、紅花,同時用三稜針在委中穴放血,因為瘀血滯留在下部。

若是瘀血導致足太陽、足太陰、足少陽三條經絡的腰痛,可以使用川芎肉桂湯。

如果是瘀血導致腰痛,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桃仁、紅花、酒浸過的蘇木。

一、因痰而痛者,宜南星、半夏,加快氣之藥佐之,使痰隨氣運。

一、因腎虛者,痛之不已,用安腎主之。

一、腎著為病,體重,腰冷如水,飲食如故,小便自利,腰以下冷痛如帶五千錢,治宜流濕兼溫散,腎著湯主之。

一、腰軟者,腎肝伏熱,治用黃柏、防己。

一、因氣滯而痛,或俯仰挫閃,宜烏藥順氣散加炒桃仁,酒煎服。

一、因腎氣虛弱,為濕所乘,流注腰膝,或攣拳掣痛,不可屈伸,或緩弱冷痹,行步無力,以獨活寄生湯主之。

白話文:

若疼痛是因為痰引起的,應該使用南星、半夏,再輔以加快氣血運行的藥物,讓痰隨氣血運行排出。

若疼痛是因為腎虛引起的,久治不癒,應該使用安腎的藥物治療。

若病症是腎著,身體沉重,腰部冰冷如同浸在水裡,食慾正常,小便自如,腰部以下冰冷疼痛如同繫著五千錢的重量,治療方法應該以利濕兼溫散寒為主,使用腎著湯。

若腰部軟弱無力,是因為腎肝伏熱引起的,應該使用黃柏、防己治療。

若疼痛是因為氣滯引起的,或是因為彎腰仰頭、跌倒閃傷造成的,應該使用烏藥順氣散加上炒桃仁,用酒煎服。

若疼痛是因為腎氣虛弱,被濕氣入侵,流注到腰膝,導致手腳攣縮疼痛,無法伸屈,或是腰膝冰冷麻木,行走无力,應該使用獨活寄生湯治療。

補腎湯(西園公制),治一切腰痛。

破故紙(酒炒),小茴(鹽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蘆,酒洗),當歸,杜仲(酒炒),黃柏(酒炒),知母(酒炒)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屠尚書方,治腰痛。

破故紙(五錢),杜仲(酒炒,一兩),巴戟(五錢,淨),葫巴戟(五錢),當歸(五錢),桃仁(四十九個)

上銼一劑,酒煎,入乳香、沒藥各三錢,調熱服。

白話文:

補腎湯(西園公制),治一切腰痛。

破故紙(酒炒),小茴(鹽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蘆,酒洗),當歸,杜仲(酒炒),黃柏(酒炒),知母(酒炒)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生薑煎水服用。

屠尚書方,治腰痛。

破故紙(五錢),杜仲(酒炒,一兩),巴戟(五錢,淨),葫巴戟(五錢),當歸(五錢),桃仁(四十九個)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酒煎煮,加入乳香、沒藥各三錢,調熱服用。

壯本丹(秘方),治腎虛腰痛,久則寒冷,此藥壯筋骨,補元陽,利大小,養丹田,治腰痛之妙劑。

杜仲(酒炒,一兩),肉蓯蓉(酒洗,五錢),巴戟(酒浸,去骨,五錢),破故紙(鹽水炒,一兩),茴香(一兩),青鹽(五錢)

上為末,將豬腰子分開,入藥在內,縫住,紙包煨熟。每一個一服,用黃酒送下。

加味青莪丸,〔批〕(按此方治腎虛腰痛之劑),治腎虛腰痛或風寒乘之,血氣相搏為痛。

白話文:

壯本丹,是治療腎虛腰痛的秘方,久病寒痛,此藥能壯筋骨,補元陽,利大小便,養護丹田,是治療腰痛的妙方。

配方:杜仲(酒炒,一兩),肉蓯蓉(酒洗,五錢),巴戟(酒浸,去骨,五錢),破故紙(鹽水炒,一兩),茴香(一兩),青鹽(五錢)。

製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將豬腰子剖開,將藥粉填入,縫合,用紙包好,煨熟。每次服用一個,用黃酒送服。

加味青莪丸,是治療腎虛腰痛或風寒乘虛而入,導致血氣相搏而疼痛的藥方。

杜仲(薑汁浸炒,十二個),破故紙(水淘,十二兩,芝麻同炒變色,去芝麻,瓦上焙乾,為末),沉香(六兩),胡桃(去皮膈,另研,六兩黃),沒藥(另研),乳香(另研,各六兩)

上為末,用肉蓯蓉十二兩,酒浸成膏,和劑搗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或鹽湯任下。

立安散,〔批〕(按此方治閃挫腰痛之劑),治氣滯腰痛,並閃挫腰痛,腎虛腰痛。

白話文:

立安散 方劑說明:

藥材:

  • 杜仲(以薑汁浸泡後炒至乾燥,共十二個)
  • 破故紙(用水淘洗,取十二兩,與芝麻一起炒至芝麻變色,去除芝麻,放在瓦片上焙乾,磨成粉末)
  • 沉香(六兩)
  • 胡桃(去除外皮和隔膜,單獨研磨,取六兩黃色的部分)
  • 沒藥(單獨研磨)
  • 乳香(單獨研磨,各六兩)

製備方法:

  1. 將以上藥材全部磨成粉末。
  2. 取肉蓯蓉十二兩,用酒浸泡成膏狀。
  3. 將藥粉與肉蓯蓉膏混合在一起,用杵搗磨一千次以上。
  4. 將混合物搓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

服用方法:

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功效主治:

  • 治氣滯腰痛
  • 治閃挫腰痛
  • 治腎虛腰痛

註解:

  • 此方為治療閃挫腰痛的藥方。

當歸(一兩),官桂(一兩),玄胡索(炒,一兩),杜仲(姜炒,一兩),小茴(炒,一兩),木香(五錢),牽牛(一錢,半生半熟)

上為末,每服二匙,空心陳酒調下。一方去牽牛,以酒煎服。

川芎肉桂湯,〔批〕(按此方治寒濕腰痛之劑),治露宿寒濕之地,腰痛不能轉側,兩脅搐急作痛。

當歸尾(一錢),川芎(一錢),桃仁(五個,去皮尖,研),肉桂(一錢),防己(三分),蒼朮(一錢),羌活(一錢半),獨活(五分),柴胡(一錢),防風(三分),神麯(五分,炒),甘草(炙,一錢)

白話文:

川芎肉桂湯

組成:

  • 當歸(一兩)
  • 官桂(一兩)
  • 玄胡索(炒,一兩)
  • 杜仲(姜炒,一兩)
  • 小茴(炒,一兩)
  • 木香(五錢)
  • 牽牛(一錢,半生半熟)

用法: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匙,空腹時以陳酒調服。也可去除牽牛,以酒煎服。

功效:

此方為治療寒濕腰痛的藥方。適用於因露宿寒濕之地,導致腰痛難以翻身,兩肋抽搐疼痛的患者。

加味組成:

  • 當歸尾(一錢)
  • 川芎(一錢)
  • 桃仁(五個,去皮尖,研磨)
  • 肉桂(一錢)
  • 防己(三分)
  • 蒼朮(一錢)
  • 羌活(一錢半)
  • 獨活(五分)
  • 柴胡(一錢)
  • 防風(三分)
  • 神麴(五分,炒)
  • 甘草(炙,一錢)

註解:

  • 方中藥材的用量,以傳統中藥的計量單位“兩”和“錢”表示,需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
  • 中藥材的炮製方法,如“炒”和“炙”,會影響藥性,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 藥方僅供參考,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上銼一劑,陳酒煎,食遠稍熱服。

追風通氣散(方見癰疽),治經年腰痛,以本方加川萆薢、玄胡索,陳酒煎服。

白話文:

上銼一劑,陳酒煎,食遠稍熱服。

使用藥材磨製成一劑,用陳年的米酒來煮沸,飯後稍作加熱後再服用。

【追風通氣散】(方見癰疽),治經年腰痛,以本方加川【萆薢】、玄胡索,陳酒煎服。

長期腰痛的患者可以使用【追風通氣散】,若效果不顯著,可以在此方基礎上加入川【萆薢】和玄胡索,然後用陳年的米酒來煎煮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