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九 (5)
卷之九 (5)
1. 鼻病
脈
左寸脈浮緩為傷風鼻塞,鼻流清涕;右寸脈浮洪而數,為鼻衄、鼻齄。
病
鼻塞不聞香臭,或但遇寒月多塞,或略感風寒便塞,不時舉發者,世俗皆以為肺寒,而用表解通利辛溫之藥不效,殊不知此是肺經多有火邪,郁甚則喜多熱,而惡見寒,故遇寒便塞,遇感便發。
治
治法清金降火為主,而佐以通利之劑。若如常鼻塞不聞香臭者,再審其平素,只作肺熱治之,清肺火,瀉火消痰,或丸藥噙化,或末藥輕調緩服,久服無不效。又平素原無鼻塞之病,一時偶感風寒,而致鼻塞聲重,或流清涕者,只作風寒治之。
方
麗澤通氣湯,治鼻不聞香臭。
白話文:
脈
左寸脈浮緩,表示傷風鼻塞,鼻流清涕;右寸脈浮洪而數,表示鼻衄、鼻齄。
病
鼻塞聞不到香臭,或只是在寒冷的月份容易鼻塞,或是稍微感覺到風寒就鼻塞,時常發作,世俗都認為是肺寒,而用表解通利辛溫的藥物卻沒有效果,殊不知這是肺經積聚了過多的火邪,鬱積嚴重就容易怕熱,並且討厭寒冷,所以遇到寒冷就鼻塞,遇到風寒就發作。
治
治療方法以清金降火為主,佐以通利之劑。如果平常就鼻塞聞不到香臭,再仔細觀察其平素狀況,只當作肺熱治療,清肺火,瀉火消痰,可以丸藥含化,也可以藥末輕微調和緩慢服用,長期服用必有效果。又如果平素原本沒有鼻塞的毛病,只是偶然因為風寒而導致鼻塞聲音沉重,或是流清涕,就只當作風寒治療。
方
麗澤通氣湯,治療鼻塞聞不到香臭。
黃耆(一分),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升麻,葛根(各六分),炙甘草(四分),白芷,川芎(各二分),麻黃(不去節,冬月加)
上銼作一劑,生薑三片,棗二枚,蔥白三根,水煎,食遠溫服。忌冷物,風寒涼處坐臥。
白話文:
黃耆一錢,蒼朮、羌活、獨活、防風、升麻、葛根各六錢,炙甘草四錢,白芷、川芎各二錢,麻黃(不去節,冬月加)。以上藥材切碎,作一劑,加入生薑三片、紅棗兩枚、蔥白三根,水煎,飯後溫服。忌食生冷食物,避免在風寒涼處坐臥。
通竅湯,〔批〕(按此方治不聞香臭之劑),治感風寒,鼻塞聲重流涕。
防風,羌活,藁本,升麻,乾葛,川芎,蒼朮(各一錢),麻黃,白芷(五分),川椒,細辛,甘草(各三分)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蔥白一根,水煎熱服。
蒼耳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是膽移熱於腦也。
辛夷仁(五錢),蒼耳子(一錢半,炒),白芷(一兩),薄荷葉(一錢)
白話文:
通竅湯,用於治療因為感受風寒,導致鼻子不通、聲音沉重、流鼻涕的症狀。
藥材包括:防風、羌活、藁本、升麻、乾葛、川芎、蒼朮各一錢,麻黃、白芷各五分,川椒、細辛、甘草各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加入生薑三片、蔥白一根,用水煎煮後服用。
蒼耳散,用於治療鼻子不斷流出濁液的鼻淵,這是膽火移至腦部所致。
藥材包括:辛夷仁五錢,蒼耳子一錢半(炒),白芷一兩,薄荷葉一錢。
上為末,蔥、茶調下二錢。
黃連通聖散,治腦漏,膽移熱於腦,則辛額鼻淵,即防風通聖散加黃連、薄荷,水煎熱服。
天竺黃丸(秘方),治鼻淵。
當歸,川芎,白芷,人參,茯苓,麥門冬,防風,荊芥,薄荷,蒼耳子,香附子,蔓荊子,秦艽,甘草(各二兩),天竺黃(三錢)
白話文:
上藥末,用蔥、茶一起調和,服用兩錢。治療腦漏,膽火上移至腦部,就會出現鼻淵,額頭疼痛,可用防風通聖散加入黃連、薄荷,水煎熱服用。天竺黃丸(秘方)可以治療鼻淵。當歸、川芎、白芷、人參、茯苓、麥門冬、防風、荊芥、薄荷、蒼耳子、香附子、蔓荊子、秦艽、甘草(各二兩)、天竺黃(三錢)一起製成藥丸。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湯送下。
〔批〕(按此方治鼻淵之劑),治鼻中時時流臭黃水,甚者腦下時痛,俗名控腦砂,有蟲食腦中。
用絲瓜藤近根三尺許,燒存性,為末,酒調服。
洗肺散,治鼻中生瘡。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黃芩(二錢),半夏(二錢),杏仁(去皮,一錢),五味子(一錢半),甘草(五分)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蜂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梧桐子一樣。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用米湯送服。
這個藥方可以用來治療鼻淵,症狀是鼻腔經常流出黃色的臭水,嚴重者還會伴隨頭部疼痛,俗稱控腦砂,感覺像是有蟲在啃食腦部。
取絲瓜藤靠近根部約三尺長的部分,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用酒調服。
洗肺散可以用來治療鼻腔生瘡。
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各一兩)、黃芩(二錢)、半夏(二錢)、杏仁(去皮,一錢)、五味子(一錢半)、甘草(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五片,水煎,食後服。
清肺飲子(秘方),治鼻紅肺風。
山茶花(一兩),黃芩(二兩),胡麻仁(二兩),山梔子(二兩),連翹(一兩),薄荷(三兩),荊芥(一兩),芍藥(一兩),防風(一兩),葛花(二兩),苦參(二兩),甘草(二兩)
上為末,茶清調服三錢,後用搽藥。
搽鼻去紅方(秘方),治鼻紅肺風。
白話文:
將一劑藥材煎煮,加入五片生薑,飯後服用。這是治療鼻紅肺風的秘方,稱為清肺飲子。另外,將山茶花、黃芩、胡麻仁、梔子、連翹、薄荷、荊芥、芍藥、防風、葛花、苦參、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茶水調和服用三錢,然後再用藥粉塗抹患處。這是治療鼻紅肺風的秘方,稱為搽鼻去紅方。
白礬(一錢),杏仁(四十九個),水銀(一錢),輕粉(七分),白楊(七個),大楓子(四十九個),京墨(一錢),五味子(四十九個),核桃(七個)
上共為末,雞子清調搽患處。
治鼻中肉贅,臭不可近,痛不可搖,以白礬末加硇砂少許,吹其上,頃之化水而消,與勝濕湯、瀉白散二帖,此厚味擁濕熱蒸於肺門,如雨霽之地突生芝蘭也。
白話文:
取白礬一錢、杏仁四十九個、水銀一錢、輕粉七分、白楊七個、大楓子四十九個、京墨一錢、五味子四十九個、核桃七個,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勻,塗抹在患處。
此方可治鼻中肉贅,臭味難聞,疼痛難忍。用白礬末加少量硇砂吹入鼻中,很快就會化水消退。配合勝濕湯、瀉白散兩帖服用,可消除肺門濕熱,如同雨後大地重新生長出芬芳的芝蘭一般。
參歸丸,治酒渣鼻,乃血熱入肺。
苦參(淨末,四兩),當歸(淨末,二兩)
上用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後熱茶下。
白話文:
【參歸丸】,用於治療酒渣鼻,其原理是血熱侵入肺部。
- 苦參(淨末,四兩):淨化的苦參粉,四兩。
- 當歸(淨末,二兩):淨化的當歸粉,二兩。
以上材料用酒調和成糊狀,製成大小類似梧桐子的丸子。每次服用約七十到八十顆,於餐後以熱茶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