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九 (4)
卷之九 (4)
1. 耳病
脈
腎脈浮而盛為風,洪而實為熱,短而澀為虛。兩尺脈短而微,或大而數,皆屬陰虛。相火上炎,其人必遺精,而兩耳蟬鳴,或聾。
病
夫耳者,腎之竅也,其為病亦有數種:有氣厥而聾者;有挾風而聾者;有勞傷而聾者;有熱氣乘虛,隨脈入耳,而為膿耳者;有耳出津液,風熱搏之,結核塞耳,亦令暴聾而為聤耳者。然又有左聾者,有右聾者,有左右俱聾者。不可不分經而治之也。
治
夫左耳聾者,因有所忿怒過度,則動少陽膽火,故從左起,以龍薈丸主之;右耳聾者,因有所色欲過度,則動太陽膀胱相火,故從右起,以六味地黃丸主之;左右俱聾者,因有所醇酒厚味過度,則動足陽明胃火,故從中起,以通聖散、滾痰丸主之。蓋左耳聾者,婦人多有之,以其多忿怒故也;右耳聾者,男子多有之,以其多色欲故也;左右俱聾者,膏粱之家多有之,以其多肥甘故也。總三者而論之,忿怒致耳聾者為多。
白話文:
脈
腎臟的脈搏浮而有力,說明有風邪;脈搏洪大而充實,說明有熱邪;脈搏短促而澀滯,說明氣虛。兩尺脈(即足少陰腎經脈)短而微弱,或脈搏有力但頻數,都屬於陰虛。腎中相火上炎,患者容易遺精,同時耳中也會出現蟬鳴聲,甚至導致耳聾。
病
耳朵是腎臟的竅竅,耳疾的種類繁多:
- 有因為氣機逆亂而導致的耳聾;
- 有因為風邪入侵而導致的耳聾;
- 有因為勞損而導致的耳聾;
- 有因為熱邪乘虛而隨經脈入侵耳部,導致膿耳;
- 有因為耳中分泌津液,風熱邪氣搏結,形成耳結核,阻塞耳道,導致突然耳聾,出現聤耳症狀。
此外,還有左耳聾、右耳聾和左右耳都聾的情況,不可不根據經絡辨證施治。
治
- 左耳聾者,通常是因過度忿怒,導致少陽膽火上炎,從左側開始,以龍薈丸治療;
- 右耳聾者,通常是因過度縱慾,導致太陽膀胱相火上炎,從右側開始,以六味地黃丸治療;
- 左右耳都聾者,通常是因過度食用醇酒厚味,導致足陽明胃火上炎,從中間開始,以通聖散、滾痰丸治療。
總而言之,左耳聾多見於婦女,因為她們容易生氣;右耳聾多見於男子,因為他們容易縱慾;左右耳都聾多見於富貴人家,因為他們經常食用肥甘厚味。其中,忿怒導致的耳聾最為常見。
丹溪曰:厥陰、少陽熱多,當用開痰散風熱,其此之謂乎。
方
通明利氣湯,治虛火上升,痰氣鬱於耳中,或閉,或鳴,痰氣熾盛,或憂鬱痞滿,咽喉不利,煩躁不寧。
蒼朮(一錢,鹽水炒),白朮(一錢,瓦焙),撫芎(八分),陳皮(二錢半),香附(一錢,童便炒),生地黃(一錢,薑汁浸),貝母(三錢),黃連(一錢半,酒浸,豬膽汁拌炒),黃芩(一錢半,酒浸,豬膽汁拌炒),黃柏(二錢,酒炒),梔子仁(二錢,炒),玄參(二錢,酒洗),木香(五分),檳榔(一錢),甘草(炙,四分)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厥陰、少陽熱症多見,應當使用開痰散風熱的藥物,這就是這個道理。
方劑:通明利氣湯
主治: 虛火上炎,痰氣鬱結於耳中,導致耳聾、耳鳴;或痰熱熾盛,或憂鬱痞滿,咽喉不利,煩躁不安。
藥物:
- 蒼朮(一錢,鹽水炒)
- 白朮(一錢,瓦焙)
- 撫芎(八分)
- 陳皮(二錢半)
- 香附(一錢,童便炒)
- 生地黃(一錢,薑汁浸)
- 貝母(三錢)
- 黃連(一錢半,酒浸,豬膽汁拌炒)
- 黃芩(一錢半,酒浸,豬膽汁拌炒)
- 黃柏(二錢,酒炒)
- 梔子仁(二錢,炒)
- 玄參(二錢,酒洗)
- 木香(五分)
- 檳榔(一錢)
- 甘草(炙,四分)
上銼二劑,生薑水煎,入竹瀝服。
加減龍薈丸,〔批〕(按此方治耳鳴之劑),聰耳瀉火。
當歸(一兩,酒洗),龍膽草(一兩,酒洗),梔子仁(一兩,炒),黃芩(一兩),大黃(五錢,酒蒸),蘆薈(五錢),青黛(五錢),木香(二錢半),柴胡(五錢),青皮(一兩),膽星(三錢),麝香(五分)
白話文:
取藥煎成兩劑,用生薑水煎煮,加入竹瀝服用。這個方子叫做加減龍薈丸,主治耳鳴,功效是通耳瀉火。藥方包括當歸一兩(酒洗)、龍膽草一兩(酒洗)、梔子仁一兩(炒)、黃芩一兩、大黃五錢(酒蒸)、蘆薈五錢、青黛五錢、木香二錢半、柴胡五錢、青皮一兩、膽星三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神麵糊為丸,綠豆大。每二十丸,薑湯下,日進三服。一七後,用針砂酒以通其氣,針砂一兩,穿山甲末一錢,拌針砂養一晝夜,播出山甲,以酒一碗,將針砂浸三四日,噙酒口內,外用磁石一塊,綿裹塞耳,忌怒戒色。
玄參貝母湯(陳白野方),治耳熱出汁作癢,乃痰也,腎火上炎也。
防風,天花粉,貝母,黃柏(鹽水炒),白茯苓,玄參,蔓荊子,白芷,天麻(各一錢),生甘草(五分),半夏(一錢,泡)
白話文:
上藥研末,用麵糊做成丸子,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薑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服用十七天后,再用針砂酒通氣。針砂一兩,穿山甲末一錢,與針砂混合,放置一晝夜,取出穿山甲,用一碗酒浸泡針砂三四天,含在口中,同時在外用磁石一塊,用棉花包裹塞住耳朵。忌怒戒色。
玄參貝母湯(陳白野方)
此方用於治療耳熱流出汁液、瘙癢的症狀,這是由於痰濕阻滯、腎火上炎所致。
藥材:
- 防風、天花粉、貝母、黃柏(鹽水炒)、白茯苓、玄參、蔓荊子、白芷、天麻(各一錢)
- 生甘草(五分)
- 半夏(一錢,泡)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食後溫服。
黃龍散,〔批〕(按此方治耳膿之劑),治膿耳,因腎經氣實,其熱上衝於耳,遂使津液壅滯為膿,久不瘥,變成耳聾,亦有小兒沐浴,水入耳中停留,搏於氣血,醞釀成熱,亦成膿耳。
枯白礬(一錢),龍骨(一錢,研),黃丹(一錢,飛),胭脂(一錢,燒灰),麝香(少許)
上為末,先以綿杖子捲去耳中膿水,以藥摻入內,日日用之,勿令風入。
鼠黏子湯(陳白野方),治耳內生腫如櫻桃,痛極。
白話文:
取藥煎成一劑,加入生薑三片,水煎後溫熱服用,飯後飲用。
黃龍散治膿耳,是因為腎經氣血充盈,熱氣上衝至耳朵,導致津液停滯,形成膿液,久治不愈,甚至造成耳聾。也有可能是小兒洗澡時,水進入耳朵,停留於氣血,釀成熱氣,形成膿耳。
將白礬、龍骨、黃丹、胭脂和麝香研磨成粉末,先用棉棒將耳中的膿水清除,再將藥粉填入耳中,每天使用,避免風吹入耳中。
鼠黏子湯,治療耳內長出像櫻桃般腫物,疼痛難忍。
連翹,黃連(酒炒),玄參,桔梗,梔子(炒),生甘草,牛蒡子(炒),龍膽草(炒),板藍根(即靛子)
上銼,水煎,食後服,隨飲酒一二盞。感腦加香附子一錢。
〔批〕(按此方治耳腫痛之劑),治耳內忽太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有血水,或干痛不可忍者。
蛇蛻燒存性,為末,以鵝翎管吹入耳中。
聰耳湯(雲林制),治耳重聽。
白話文:
連翹、黃連(酒炒)、玄參、桔梗、梔子(炒)、生甘草、牛蒡子(炒)、龍膽草(炒)、板藍根(即靛子)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煎煮,飯後服用,並喝一兩杯酒。如果感覺頭部發熱,可以加一錢香附子。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耳腫痛,尤其是突然劇烈耳痛,感覺有蟲在耳中爬行,或者伴隨血水流出,或是乾燥疼痛難以忍受的症狀。
另外,蛇蛻燒成灰燼,研磨成粉末,用鵝毛管吹入耳中,也可以治療耳朵聽力下降。
雲林制聰耳湯專門治療耳重聽。
當歸(酒洗,一錢),白芍(酒炒,一錢),川芎(一錢),生地黃(酒洗,一錢),知母(酒洗,一錢),陳皮(一錢),烏藥(一錢),白芷(一錢),防風(酒洗,一錢),羌活(酒洗,一錢),獨活(酒洗,一錢),細辛(七分),薄荷(一錢),蔓荊子(一錢),藁本(酒洗,一錢),黃柏(酒炒,一錢)
白話文:
取當歸一錢,用酒洗淨;白芍一錢,用酒炒;川芎一錢;生地黃一錢,用酒洗淨;知母一錢,用酒洗淨;陳皮一錢;烏藥一錢;白芷一錢;防風一錢,用酒洗淨;羌活一錢,用酒洗淨;獨活一錢,用酒洗淨;細辛七分;薄荷一錢;蔓荊子一錢;藁本一錢,用酒洗淨;黃柏一錢,用酒炒。
上作一劑,水煎,食後服,用藥後,頭低睡一時。
獨勝丸,專治耳鳴、耳聾。
黃柏(八兩,人乳拌勻,酒浸曬乾,再用鹽水炒褐色,去皮)
上為末,水糊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鹽湯下。
熏耳神方(習南泉傳),專治氣聾,不論遠年近日者神效,實聾難治。
蘄艾(一兩,為粗末,後用),磁石(七錢,燒過),當門子(即麝香,三粒),珍珠(七顆,用鐵筒套在鐵鍋底上煅過)
上三味,研為細末,合一處令勻,卻將白綿紙一張鋪熱鐵器上,用黃蠟五錢搽紙上,分作數片,紙上攤艾,艾上摻藥,卷作筒子,點火吹滅,側耳熏之。重者三四根即通,力能隔耳透咽,既通且用艾塞,不可見風。
白話文:
先將藥材煎成一劑藥,飯後服用。用藥後,頭部低垂睡一個小時。
獨勝丸專門治療耳鳴、耳聾。
取黃柏八兩,用人乳拌勻,浸泡在酒裡曬乾,再用鹽水炒至褐色,去除外皮。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糊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燻耳神方是習南泉傳授的方子,專門治療氣聾,無論是多年來的耳聾還是最近纔出現的耳聾,都有神奇的效果,但對於實聾則難以治療。
取蘄艾一兩,研磨成粗粉備用。將磁石七錢燒過,再取當門子(即麝香)三粒,珍珠七顆用鐵筒套在鐵鍋底部上煅燒。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取一張白棉紙鋪在熱鐵器上,用黃蠟五錢塗抹在紙上,分成數片。在紙上鋪上艾粉,再將藥粉摻入艾粉中,捲成筒狀,點火吹滅,側耳燻蒸。病情嚴重的患者,燻蒸三到四根藥筒即可通耳,藥力能穿透耳廓直達咽喉。耳通之後,可以用艾絨塞住耳朵,避免風吹。
透鐵關法(賈蘭峰傳)〔批〕(按此方治耳聾之劑),治耳聾。
用好活磁石二塊,銼如棗大頭尖,搽麝香少許於磁石尖上,塞兩耳孔,口中噙生鐵一塊,候一時兩耳氣透,颯颯有聲為度,勤用三五次即愈。
白話文:
治療耳鳴的方法如下:
取兩塊強磁石,大小如棗核,將少量麝香塗在磁石尖端,然後塞入雙耳孔中。同時含一口生鐵,等待一會兒,當兩耳中能聽到風吹過的聲音時,表示治療有效。這種方法可以每天使用3到5次,直到耳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