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三 (18)
卷之三 (18)
1. 溫疫
脈
陽濡弱,陰弦緊,更遇溫氣,變為溫疫。左手脈大於右手,浮緩而盛,按之無力。
證
眾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時疫也。悉由氣運郁發,遷正退位之所致也。
治,冬應寒而反溫,春發溫疫,敗毒散主之;春應溫而反涼,夏發燥疫,大柴胡湯主之;夏應熱而反寒,秋髮寒疫,五積散主之;秋應涼而反淫雨,冬發濕疫,五苓散主之。凡溫疫,切不可作傷寒症治,而大汗大下也。但當從乎中治,而用少陽、陽明二經藥,少陽小柴胡湯,陽明升麻葛根湯。
看所中陰陽,而以二方加減和治之,殊為切當。人參敗毒散,治四時溫疫。通用羌活沖和湯,治溫疫初感,一、二日間服之取汗,其效甚速。
方
凡入溫疫之家,以麻油塗鼻孔中,則不傳染。出以紙捻探鼻深入,令嚏之為佳。
一方以雄黃、蒼朮為細末,香油調敷鼻內。或用雄黃末,水調鼻內。雖與病人同臥,亦不相染。
宣聖闢瘟丹,臘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者是也。盛淨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歲朝五更時,暖令溫。自幼至長,每人以乳香一小塊,飲水一、二呷嚥下,則一年不患時疫。
神聖闢瘟丹(訣云:聖神闢瘟丹,留傳在世間,正元焚一灶,疫癘自祛蠲)〔批〕(按上方皆預防瘟疫之劑)
蒼朮(為君,倍用),羌活,獨活,白芷,香附,大黃,甘松,三奈,赤箭,雄黃(各等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彈子大,黃丹為衣,曬乾,正月初一平旦時焚一炷,闢除一歲瘟疫邪氣。
人參敗毒散,治四時不正之氣,冬應寒而反熱,夏應熱而反寒,春應溫而反涼,秋應涼而反溫,非其時而有其氣,故病者大小無異。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壯熱如火,頭疼身痛,項強睛疼,聲啞腮腫,俗呼浪子瘟,或稱蝦蟆瘟。城市鄉村,家戶相類,悉依本方加乾葛。若寒熱往來,必用小柴胡湯。(二方俱見傷寒條下)
加味柴胡湯,治挾嵐瘴溪源蒸毒之氣,其狀血乘上焦,病欲來時,令人迷困,甚則發躁狂妄,亦有啞而不能言者,皆由瘀血攻心,毒涎聚胃。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枳殼,大黃,甘草
上銼一劑,薑棗煎,空心服。啞瘴,食後服。
大力子湯,治大頭天行病,腮頰頸項腫脹,頭疼發熱,證似傷寒。兼治啞瘴。
黃芩(酒洗,二錢),黃連(酒炒,二錢),桔梗(一錢五分),甘草(一錢),連翹(一錢),鼠黏子(炒研),玄參(各一錢),大黃(酒蒸,一錢五分),荊芥(三分),防風(三分),羌活(三分),石膏(一錢五分)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治四時瘟疫,頭痛發熱,眾人一般病者。(孫鈍庵傳),黑砂糖一盞,入薑汁二盞,化開,令病人服之。當時憎寒壯熱,汗出立愈。
白話文:
溫疫
脈象
陽脈浮而柔軟無力,陰脈弦而緊,如果又遇到溫熱之氣,就會轉變成溫疫。左手脈比右手脈大,浮緩而盛,按下去卻無力。
病症
如果眾人得的都是同一種病,那就是流行性的瘟疫。這都是因為氣候運行不暢,該正常運行的氣轉移或退位所導致的。
治療
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熱,春天就會發生溫疫,用敗毒散來治療;春天應該溫和卻反而涼爽,夏天就會發生燥疫,用大柴胡湯來治療;夏天應該炎熱卻反而寒冷,秋天就會發生寒疫,用五積散來治療;秋天應該涼爽卻反而連日陰雨,冬天就會發生濕疫,用五苓散來治療。凡是溫疫,絕對不能當作傷寒來治療,而用大發汗或大瀉下的方法。應該採用中和的方法來治療,使用少陽經和陽明經的藥物,少陽經用小柴胡湯,陽明經用升麻葛根湯。
要觀察病人感染的是陰還是陽,然後根據這兩種藥方加減藥物來調和治療,這樣做最為恰當。人參敗毒散可以用於治療四季的溫疫。也可以通用羌活沖和湯,治療溫疫剛開始發病,一兩天內服用並發汗,效果很快。
藥方
凡是進入有溫疫病人的家裡,可以用麻油塗在鼻孔中,就能避免被傳染。出來後,用紙捻伸入鼻孔深處,讓病人打噴嚏最好。
另一個方法是用雄黃、蒼朮磨成細末,用香油調和後塗在鼻孔內。或者用雄黃末用水調和後塗在鼻孔內。這樣即使和病人同睡,也不會被傳染。
宣聖闢瘟丹
臘月二十四日清晨第一次汲取的井水,用乾淨的容器盛裝,根據人數的多少,浸泡乳香到除夕的五更時,把水弄溫。從小孩到老人,每人吃一小塊乳香,喝一兩小口溫水吞下,就能一年不患時疫。
神聖闢瘟丹(訣竅說:神聖闢瘟丹,流傳在世間,只要燒正元,疫病自消散)
(批註:以上方劑都是預防瘟疫的藥劑)
蒼朮(用量加倍,作為主藥),羌活,獨活,白芷,香附,大黃,甘松,三奈,赤箭,雄黃(各等分)
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彈珠一樣大小,用黃丹裹在外面,曬乾。正月初一早晨燒一炷,可以辟除一整年的瘟疫邪氣。
人參敗毒散
治療四季不正之氣,冬天應該寒冷反而炎熱,夏天應該炎熱反而寒冷,春天應該溫和反而涼爽,秋天應該涼爽反而溫熱,不是該有的季節出現該有的氣候,所以得病的人不分老少都一樣。大抵會使人痰涎壅盛,高熱如火,頭痛身體痛,脖子僵硬,眼睛疼,聲音嘶啞,腮幫子腫大,俗稱「浪子瘟」或「蝦蟆瘟」。城市鄉村,家家戶戶的症狀都差不多,都按照這個方子,加入葛根。如果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一定要用小柴胡湯。(這兩個方子都可以在傷寒篇找到)
加味柴胡湯
治療夾雜瘴氣和溪流蒸發的毒氣引起的疾病,症狀是血氣上湧,病發作前會讓人昏迷,嚴重時會發狂胡言亂語,也有人會啞口說不出話,這些都是由於瘀血攻心,毒涎聚集在胃部。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枳殼,大黃,甘草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薑和棗煎煮,空腹服用。如果是啞瘴,要在飯後服用。
大力子湯
治療大頭瘟,症狀是腮幫子、臉頰、脖子腫脹,頭痛發熱,症狀像傷寒。也可以治療啞瘴。
黃芩(用酒洗過,二錢),黃連(用酒炒過,二錢),桔梗(一錢五分),甘草(一錢),連翹(一錢),鼠黏子(炒過研磨,一錢),玄參(一錢),大黃(用酒蒸過,一錢五分),荊芥(三分),防風(三分),羌活(三分),石膏(一錢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生薑煎煮後服用。
治療四季瘟疫,症狀是頭痛發熱,眾人都得一樣的病。(孫鈍庵傳),用黑砂糖一碗,加入薑汁兩碗,化開後讓病人服用。當時出現怕冷發熱的症狀,出汗後就會立刻痊癒。
二聖救苦丸(萬左川傳),治療傷寒和瘟疫。
大黃(四兩,用酒蒸過),牙皂(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四十丸,用綠豆湯送服,大汗就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