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七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6)

1. 癲狂

癲脈搏大滑者生,沉小緊急則不治。熱狂脈實大生,沉小死。癲脈虛可治,實則死。

夫癲者,喜笑不常,而顛倒錯亂之謂也。狂者,狂亂而無正定也。故心熱盛,則多喜而為癲也;肝熱盛,則多怒而為狂也。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罵詈不避親疏。是蓋得之陽氣太盛,胃與大腸實熱燥火鬱結於中而為之耳,此則癲狂之候也。大抵狂為痰火實盛也,治當大吐大下;癲為心血不足,多為求望高遠,不遂其志者有之。

治以安神養血,兼降痰火。

心風者何?蓋君火者,心因怒發之,相火助盛,痰動於中,挾氣上攻,迷其心竅,則為癲為狂。所怒之事,膠固於心,輒自言談,失其條序,謂之心風。與風何相干。若痰不盛者,則有感亦輕。

白話文:

癲癇脈搏大而滑者,預示著病情會發展,沉而小且急促則難以治癒。熱狂脈搏實大,預示著病情會發展,沉而小則預示著死亡。癲癇脈搏虛弱可治,實則死亡。

癲癇,指的是患者喜怒無常,言行舉止顛倒錯亂。狂躁,指的是患者狂亂無章,行為失控。因此,心火旺盛則容易導致喜悅過度而出現癲癇;肝火旺盛則容易導致怒氣衝衝而出現狂躁。嚴重者會脫衣狂奔,登高歌唱,翻牆上屋,罵罵咧咧不分親疏。這都是由於陽氣過盛,胃和大腸積聚熱燥之火,鬱結於內而導致的,這是癲癇和狂躁的徵兆。總的來說,狂躁是由痰火實證引起的,治療應以大吐大瀉為主;癲癇是由心血不足引起的,多見於那些追求高遠目標,卻未能如願者。

治療以安神養血,兼降痰火。

心風是什麼呢?君火,指的是心因怒氣而引發的火氣,相火助長君火,痰火在體內躁動,挾帶著氣息上攻,迷惑心竅,就會導致癲癇或狂躁。讓人憤怒的事物,牢牢地刻在心中,患者經常自言自語,言語顛三倒四,這就是心風。這與真正的風沒有關係。如果痰火不盛,即使有感觸也比較輕微。

狂言、譫語、鄭聲辨。

狂者,大開目,與人語所未嘗見之事,為狂也。

譫語者,合目自言日用常行之事,為譫語也。

鄭聲者,聲顫無力,不相接續,造字出於喉中,為鄭聲也。

陽附陰則狂,陰附陽則癲。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又蓄血證,則重複語之。

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批〕(按此方治癲狂初起,多有實熱風邪宜之),治一切癲狂風疾,暴發之症。

寧志化痰湯(陳白野方),治癲狂心虛痰盛之症。

膽星(一錢),半夏(制,一錢),陳皮(一錢),茯苓(一錢),天麻(一錢),人參(一錢),黃連(薑汁炒,一錢),酸棗仁(一錢),石菖蒲(一錢)

白話文:

狂言、譫語、鄭聲,都是病態的言語表現。狂者眼睛睜得很大,胡言亂語,講一些從未見過的事情。譫語者閉着眼睛自言自語,說些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鄭聲是指聲音顫抖無力,語不成句,說話像是從喉嚨裡發出來。陽氣附着陰氣則會導致狂躁,陰氣附着陽氣則會導致癲癇。陽氣脫失的人會看見鬼魂,陰氣脫失的人會失明。另外,蓄血症也會導致重複說話。

治療癲狂風疾、暴發之症,可服用防風通聖散。治療癲狂心虛痰盛的症狀,可服用寧志化痰湯。 膽星、半夏、陳皮、茯苓、天麻、人參、黃連、酸棗仁、石菖蒲等藥材,可以配合治療癲狂。

上銼一劑,生薑五片,水煎服,再服清心養血湯。

清心養血湯,〔批〕(按此方補虛化痰,清心寧心之劑)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茯神(一錢),遠志(一錢,水泡,去骨),棗仁(一錢,炒),當歸(一錢五分),川芎(一錢),生地黃(一錢),甘草(五分)

白話文:

先煎一劑藥,加五片生薑,水煎服用,之後再服用清心養血湯。清心養血湯,功效是補虛化痰,清心寧神。藥方包含人參、白朮、茯神、遠志、棗仁、當歸、川芎、生地黃、甘草。

上銼一劑,加圓眼五個,水二盞,煎八分,空心服。

黃白丹(秘方),治五癲五癇。

黃丹(一兩),白礬(一兩)

上用磚一塊,鑿一窩,可容二兩許,置丹在下,礬在上,用木炭五斤,煅令炭盡,取為末,以不經水豬心血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陳皮湯下。

獨參丸,治狂邪發作無時,披頭大叫,不避水火。

苦參(不拘多少)

白話文:

取一劑藥粉,加入圓眼五個,用水兩杯,煎煮八分,空腹服用。這是治療五癲五癇的秘方,名為黃白丹。取黃丹一兩,白礬一兩,用磚頭鑿一個能容納二兩藥材的坑洞,將黃丹放在下方,白礬放在上方,用木炭五斤煅燒至炭灰盡,研磨成粉末。以未曾接觸過水的豬心血做丸劑,丸藥大小如綠豆。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陳皮湯送服。這是治療狂邪發作無時,披頭大叫,不避水火的獨參丸,取苦參不限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每十五丸,薄荷湯下。

河車丸,治久患心風癲,氣血兩虛之症。

紫河車(不拘幾個,焙極干)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子大。每七十丸,空心酒下。

開迷散,治婦人癲疾,歌唱無時,逾垣上屋。乃榮血逆於心胞所致。

當歸(一錢),白朮(炒,一錢),白芍藥(一錢),柴胡(八分),白茯苓(八分),甘草(炙,七分),桃仁(一錢五分),蘇木(一錢),紅花(一錢),遠志(泡,去骨,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五分)

白話文:

將河車(不拘數量,焙乾)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梧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用薄荷湯送服。河車丸主治久患心風癲癇,氣血兩虛的症狀。

開迷散主治婦女癲癇,無時無刻不唱歌,甚至翻牆上屋。這是由於血氣逆流至心包所致。將當歸、炒白朮、白芍藥、柴胡、白茯苓、炙甘草、桃仁、蘇木、紅花、泡去骨的遠志、生地黃等藥材,各取適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七十丸,空腹用酒送服。

上銼,生薑煎服。或用此方煉蜜為丸,辰砂為衣。

一女子年十五,因氣惱,患語言顛倒,欲咬人打物,偷藏東西,時哭時笑,心怕膽小,飲食不知飢飽,身體發熱。以防風通聖散加生地黃、牡丹皮,二服即安。

秦承祖灸鬼法,治一切驚狂譫語,為邪鬼惡物所附。此因氣血兩虛,邪乘虛入,如癲如癇之症。以病者兩手大拇指用細麻繩扎縛定,以大艾炷置於中兩介甲及兩指角肉,四處著火,一處不著即無效,灸七壯,神驗。

白話文:

先用生薑煎服藥,或者把藥方煉成蜜丸,再用辰砂包覆。

一個十五歲的女孩,因為生氣,患上了語言顛倒、想要咬人打東西、偷藏東西、時哭時笑、膽小怕事、飲食不知飢飽、身體發熱的病症。用防風通聖散加上生地黃、牡丹皮,服用兩次就痊癒了。

秦承祖的灸鬼法,可以治療各種驚狂譫語,這是因為邪鬼惡物附體所致。這種病症是因為氣血兩虛,邪氣乘虛而入,就像癲癇一樣。用細麻繩捆住病人兩手的大拇指,用大艾灸在兩手大拇指的中間和兩側的肉上,四處都要點燃,如果有一處沒點燃就沒有效果,灸七壯,效果神奇。

2. 五癇

脈虛弦,為驚,為風癇。

夫癇者,有五等而類五畜,以應五臟。發則卒然倒僕,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強直,口吐涎沫,聲類畜叫,食頃乃蘇。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氣鬱結,或為六淫之邪所幹,或因受大驚恐,神氣不守,或自幼受驚感觸而成。皆是痰迷心竅,如癡如愚。

治之不須分五,俱宜豁痰順氣,清火平肝,而以黃連、栝蔞、南星、半夏之類,尋火尋痰,分多分少治之,無有不愈。有熱者,以涼藥清其心;有痰,必用吐法,吐後用東垣安神丸,及平肝之藥青黛、柴胡、川芎之類。

白話文:

脈虛弦,為驚,為風癇。

脈虛弦,代表著身體容易受到驚嚇,並且可能患有風癇。

所謂癇症,有五種等級,分別对应五臟,如同五種動物的表現。發病時,患者會突然倒地,口眼歪斜,手腳抽搐,背部僵直,口吐白沫,聲音像動物叫聲,過一會兒才會恢復。

病因可能有多種:

  • 七情鬱結: 長期情緒壓抑,導致氣血不通。
  • 六淫侵襲: 外界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入侵人體。
  • 受驚恐懼: 受到重大驚嚇,導致心神不寧。
  • 幼年驚嚇: 幼年時期受到驚嚇,留下病根。

所有病因都會導致痰迷心竅,令患者如同痴呆。

治療時,不需要區分五種等級,都應該以豁痰順氣、清火平肝為原則。

常用藥物:黃連、栝蔞、南星、半夏等,這些藥物可以清熱化痰。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加入其他藥物:

  • 有熱者: 以涼藥清心,例如黃連、黃芩等。
  • 有痰者: 用吐法,例如用瓜蒂、竹瀝等藥物引吐。

吐後可以用東垣安神丸以及平肝藥物,例如青黛、柴胡、川芎等,以幫助患者安神、平肝。

解釋

这段文字是中医对"痫症"的诊治描述,主要内容包括:

  • 脉象: 脉虚弦,代表身体容易惊恐,患有风痫的可能性较大。
  • 症状: 痫症表现为突然倒地,口眼歪斜,手脚抽搐,背部僵直等,如同动物发病的表现。
  • 病因: 痫症的病因主要有七情郁结、六淫侵袭、受惊恐惧和幼年惊吓等。
  • 治疗: 治病的关键在于豁痰顺气,清火平肝,常用药如黄连、栝蔞、南星、半夏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加入清心药、吐痰药以及安神平肝药。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地概括了中医对痫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展现了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清心溫膽湯(雲林制),平肝解鬱,清火化痰,益心生血。

陳皮(一錢),半夏(制,一錢),茯苓(一錢),枳實(一錢),竹茹(一錢),白朮(炒,一錢),石菖蒲(一錢),黃連(薑汁炒,一錢),白芍(炒,一錢),當歸(酒洗,一錢),香附(炒,一錢),麥門冬(去心,八分),川芎(六分),人參(六分),遠志(六分),甘草(四分)

白話文:

清心溫膽湯,又稱雲林制,主要功效是平肝解鬱、清火化痰,以及益心生血。它由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白朮、石菖蒲、黃連、白芍、當歸、香附、麥門冬、川芎、人參、遠志和甘草等藥材組成,其中部分藥材需要經過特殊處理,例如半夏需要制,白朮需要炒,黃連需要用薑汁炒,白芍需要炒,當歸需要酒洗,香附需要炒,麥門冬需要去心。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育魂丹(杜御史方)〔批〕(按此治癇攻補兼施之劑),治一切驚癇、癲邪等症。

膽星(六錢),半夏(制,六錢),茯神(六錢),黃連(炒,六錢),遠志(水泡,六錢),白朮(炒,六錢),棗仁(炒,六錢),柏子仁(炒,六錢),乾山藥(一兩),竹茹(五錢),白附(煨,五錢),天麻(酒洗,五錢),陳皮(三錢),全蠍(三錢二分),川芎(五錢),犀角(鎊,三錢五分),枳實(炒,一錢),辰砂(二錢二分),牛黃(二錢二分),羚羊角(三錢五分),白礬(生用,三錢),麝香(一錢),飛金(二十四帖)

白話文: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 按照方子,將藥材煎煮後,加入生薑一起服用。

育魂丹(杜御史方)〔批〕(按此治癇攻補兼施之劑),治一切驚癇、癲邪等症。 - 育魂丹,根據杜御史的方法,用於治療各種癇病,包括驚癇和癲邪等症狀。

膽星(六錢),半夏(制,六錢),茯神(六錢),黃連(炒,六錢),遠志(水泡,六錢),白朮(炒,六錢),棗仁(炒,六錢),柏子仁(炒,六錢),乾山藥(一兩),竹茹(五錢),白附(煨,五錢),天麻(酒洗,五錢),陳皮(三錢),全蠍(三錢二分),川芎(五錢),犀角(鎊,三錢五分),枳實(炒,一錢),辰砂(二錢二分),牛黃(二錢二分),羚羊角(三錢五分),白礬(生用,三錢),麝香(一錢),飛金(二十四帖) - 此方包含以下藥材:膽星、制半夏、茯神、炒黃連、水泡遠志、炒白朮、炒棗仁、炒柏子仁、幹山藥、竹茹、煨白附、酒洗天麻、陳皮、全蠍、川芎、鎊犀角、炒枳實、辰砂、牛黃、羚羊角、生白礬、麝香、飛金(二十四帖)。這些藥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用於治療各種病症。

上為細末,竹瀝打甘草膏為丸,如芡實大。每服,空心淡薑湯送下,或用薄荷湯調下。

加減壽星湯(吳都堂傳),治癇症。

南星(四兩,膽制),半夏(二兩),防風(一兩),荊芥(七錢),天麻(一兩)皂莢(一兩),香附(一兩),青皮(一兩),豬苓(一兩),澤瀉(一兩),赤茯苓(一兩),白茯神(一兩),白朮(一兩),細辛(七錢),麥門冬(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竹瀝和甘草膏製成丸子,大小如芡實。每次服用,空腹時用淡薑湯送服,或用薄荷湯調服。

上銼,每劑一兩,姜水煎服。

清神丹(秘方),治症同前。

石菖蒲(去毛,二兩),辰砂(六錢,研細,水飛過,以一半為衣)

上為末,豬心血打麵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服前育魂丹除根。

壯膽星朱丹(太醫院傳)

硃砂(一兩,水飛),膽星(二兩),石菖蒲(二兩),牛黃(五錢),麝香(五分),豬心(七具,用血)

上為細末,竹瀝、豬心血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上藥材每次用量一兩,用薑水煎煮服用。

清神丹(秘方),治療的症狀與前相同。

石菖蒲(去除毛,二兩),硃砂(六錢,研磨成細粉,用水漂洗過,取一半作為外衣)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豬心血調成麵糊,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用白湯送服,服用前先服用育魂丹除根。

壯膽星朱丹(太醫院傳)

硃砂(一兩,用水漂洗過),膽星(二兩),石菖蒲(二兩),牛黃(五錢),麝香(五分),豬心(七具,取血)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竹瀝和豬心血調和成丸劑,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用白湯送服。

醜寶丸(太醫院傳)〔批〕(按此方治癇專攻之劑),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一切怔忡癇痓,難狀之疾,並皆調治。

牛黃(五錢),琥珀(一錢),辰砂(一錢,為衣),雄黃(一錢),膽星(一兩),礞石(五錢,火煅),沉香(一錢五分),犀角(一錢五分),黃芩(二兩,炒),大黃(二兩,酒蒸),天麻(五錢,姜炒),石菖蒲(一兩),殭蠶(七錢,姜炒),蟬蛻(五錢,去足),豬心(二具,用血)

白話文:

醜寶丸是太醫院流傳下來專門治療癲癇的藥方,能祛風清火,順氣豁痰,益志除驚,安魂定魄。各種難以形容的驚悸、癲癇、痓疾都能用它來治療。配方包含牛黃、琥珀、辰砂、雄黃、膽星、礞石、沉香、犀角、黃芩、大黃、天麻、石菖蒲、殭蠶、蟬蛻、豬心。

上為末,竹瀝、豬心血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六七十丸,臨臥薄荷湯下。

白話文:

以上所述的草藥配方需研磨成粉末狀。然後,使用竹瀝和豬的心血來調和這些粉末,使其形成丸狀,每個丸子的大小應如綠豆般。每晚睡前,請服用約六七十個這樣的丸子,並用薄荷湯來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