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3)

1. 腹中窄狹

(附)

腹中窄狹,須用蒼朮,若肥人自覺腹中窄狹,乃是濕痰流灌臟腑,氣不升降。燥飲用蒼朮,行氣用香附。如瘦人自覺胸中窄狹,乃是濕熱熏蒸臟腑,宜黃連、蒼朮。

枳朮散,治心下窄狹不快。

枳實(麩炒,三錢),白朮(土炒,三錢)

上銼一劑,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蟠桃酒,治氣結聚心下不散。

用桃樹上不落干桃子三兩,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下。

白話文:

肚子覺得狹窄,需要用蒼朮。如果肥胖的人感到肚子狹窄,是因為濕痰停留在臟腑中,導致氣機不暢。可以用蒼朮來燥濕,用香附來行氣。如果是瘦弱的人感到胸口狹窄,則是濕熱熏蒸臟腑,可以用黃連和蒼朮來治療。

枳朮散:治療心窩處狹窄不適。

枳實(麩炒,三錢)、白朮(土炒,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煎煮,服用一劑。

蟠桃酒:治療氣結聚在心窩處不散。

取桃樹上不掉落的桃子三兩,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溫酒調服。

2. 脹滿

腹脹浮大是出厄,虛小命殂須努力。浮大當發汗,虛小當利小便也。脹滿脈弦,脾制於肝。洪數熱脹,遲弱陰寒;浮為虛滿,緊則中實;浮則可治,虛則危急。

夫中滿腹脹者,其面目四肢不腫,而肚腹脹起,中空似鼓者是也。丹溪曰:心肺,陽也,居上;肝腎,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朝百脈,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肝腎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平人也。

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浸,或飲食之不節,或房勞之致虛,則脾土之陰受傷,而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骨,亦不能運化,故陽自升,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干,隧道壅塞,氣化濁血瘀鬱而為熱,熱留而久,氣化成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故名曰鼓,其病膠固難治。又名蠱者,若蠱侵蝕,有蟲之義。

白話文:

腹部脹滿浮大,表示疾病將要解除,但如果脈象虛小,生命垂危,就必須積極治療。浮大脈象應該發汗,虛小脈象應該利尿。脹滿脈象弦緊,代表脾臟受肝臟所制約。脈象洪數伴隨熱脹,代表陽氣偏盛;脈象遲弱伴隨陰寒,代表陰氣偏盛。浮脈代表虛滿,緊脈代表中實;浮脈可以治療,虛脈則病情危急。

中滿腹脹是指面部和四肢沒有腫脹,但腹部卻脹起,像鼓一樣空虛。丹溪先生說:心和肺屬陽,位於上焦;肝和腎屬陰,位於下焦;脾臟位於中焦,也屬陰。經書上說:食物進入胃,經過消化吸收,精氣上輸到脾臟,脾氣散布精氣,再上歸於肺,肺臟統率全身脈絡,調節水液代謝,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臟六腑相互流通。由此可見,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止特性,同時也具備乾天的運行特性,因此能使心肺之陽氣下降,肝腎之陰氣上升,達到陰陽平衡,這才算是健康之人。

如今,由於七情內傷、六淫外邪侵襲,或是飲食不節、房事過度導致虛弱,脾土的陰氣受到損傷,運化功能失調,胃部雖然接受食物,卻無法消化吸收,導致陽氣上浮,陰氣下降,陰陽失衡。清濁之氣相互影響,氣血運行阻塞,氣機郁滯、血液瘀阻而化為熱,熱邪久留,氣化成濕,濕熱相互滋生,最終形成脹滿,經書上稱為鼓脹,因為腹部雖然堅實飽滿,但內部空虛無物,就像鼓一樣,所以稱為鼓脹。這種病症頑固難治,又稱為蠱脹,就像蠱蟲侵蝕一樣,帶有蟲患之意。

理宜補脾,次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鹽味以防助邪,斷妄想以保母氣,遠音樂,戒暴怒,無有不安。醫者不察病起於虛,急於獲效;病者苦於脹滿,喜行利藥,以求欲速。殊不知即得一時之快,不一二日之間,脹滿復作,愈盛於前,真元已耗,去死則不遠矣。

古方惟禹餘糧丸,制肝補脾,殊為切當。然恐其溫熱之藥太多,亦須隨證順時加減用之。俗謂氣無補法者,以其痞滿壅塞,似難於補。不思正氣虛而不能運行,邪氣著而不出,所以為病。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成病。氣虛不補,何由以行?且此病之起,固非一年,根深勢篤,欲取速效,自求禍耳。

白話文:

治療的原則應當補益脾胃,其次滋養肺金來抑制肝木,使脾胃免受邪氣侵襲,滋養腎水來抑制心火,讓肺金得以順暢地清化,忌食鹹味以避免助長邪氣,斷絕妄想以保護脾胃之氣,遠離音樂,戒除暴怒,如此才能保持身體安康。

醫生不瞭解疾病源於虛弱,急於求效;病人因腹脹飽滿而喜愛服用瀉藥,希望快速見效。殊不知這樣只會得到一時的快感,一兩天後,腹脹又會復發,比之前更嚴重,真氣已耗損殆盡,死亡便不遠矣。

古方中只有「禹餘糧丸」最為合適,能抑制肝木、補益脾胃,非常貼切。但由於丸藥中溫熱藥材偏多,也需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隨證順時加減使用。俗話說氣虛無法補益,是因為脾胃痞滿阻塞,好像很難補益。卻沒有想到正氣虛弱無法運轉,邪氣積聚無法排出,所以才會生病。經書上說:體壯者氣血運行順暢則病癒,虛弱者氣血停滯則生病。氣虛不補,如何才能運行呢?而且這種病的根源,並非一朝一夕形成,根深蒂固,想要快速見效,只會自找苦吃。

知王道者,可以語此。其或受病之淺,脾胃尚壯,積滯不固者,惟可略疏導,若以峻攻之策,吾不敢也。

凡胸腹脹初得,是氣脹,宜行氣疏導之劑,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陳皮、厚朴之類;久則成水脹,宜行濕利水之劑。

一、肥胖之人腹脹者,宜利濕為主,胃苓湯主之。

一、瘦人腹脹者,是熱,宜黃連、厚朴、白芍、香附之類。

白話文:

了解王道的人,才能明白这句话。如果患者病情尚浅,脾胃还强健,只是积滞不固,只能略微疏导,若用猛烈的攻伐之法,我不敢。

治疗方法:

凡是胸腹胀满刚开始的,属于气胀,应该用行气疏导的药物,比如木香、檳榔、枳殼、青皮、陈皮、厚朴等。时间久了就变成水胀,应该用行湿利水的药物。

一、肥胖的人腹胀,应该以利湿为主,可以用胃苓汤治疗。

二、瘦人腹胀,是热气,应该用黄连、厚朴、白芍、香附等药物。

一、色白腹脹者,必是氣虛,用人參、白朮、茯苓、陳皮、厚朴之類。

一、因有故蓄血而腹脹者,用桃仁、紅花、甚者用桃仁承氣湯利之。

一、因食積而腹脹者,有熱,宜利氣丸,或保和丸,加木香、檳榔、阿魏之類;有寒者,用丁香、砂仁、木香、厚朴、香附、神麯之類。

白話文:

如果脸色苍白、肚子胀,一定是气虚,要用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厚朴等药材。如果是因为瘀血积聚在肚子裡导致胀痛,就用桃仁、红花,严重的话就用桃仁承气汤来通利。如果是因为饮食积滞导致肚子胀,如果是热症就用利气丸或保和丸,再加上木香、槟榔、阿魏等药材;如果是寒症就用丁香、砂仁、木香、厚朴、香附、神麴等药材。

一、因外寒鬱內熱而腹脹者,用升麻、乾葛、藿香、官桂之類。

一、因多怒而腹脹者,用青皮、陳皮、香附、木香、梔子、蘆薈之類。

一、心腹脹滿或痛,咳嗽痰涎喘促,大便閉,前後心背痛,分心氣飲加三稜,莪朮、檳榔、香附、烏藥。

家傳正氣散,〔批〕(按此方理脾消脹平和之劑),治心腹脹滿,或出遠方,不服水土。

白話文:

外寒內熱導致腹脹,可用升麻、乾葛、藿香、官桂等藥物。因過度生氣導致腹脹,可用青皮、陳皮、香附、木香、梔子、蘆薈等藥物。心腹脹滿或疼痛,伴隨咳嗽痰涎喘促、便秘、前後心背痛,可服用分心氣飲加入三稜、莪朮、檳榔、香附、烏藥。

家傳正氣散是理脾消脹平和的藥方,可治心腹脹滿,或因旅途奔波導致水土不服。

蒼朮,陳皮,厚朴,藿香,半夏,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甘草

上銼,生薑、棗子煎,溫服。

和榮順氣湯(雲林制),治脾弱血虛,心腹脹悶,兩足虛腫。

當歸(酒洗,一錢),川芎(六分),白芍(酒洗,一錢),白朮(土炒,一錢半),茯苓(一錢),蒼朮(米泔制,一錢),陳皮(去白,一錢),枳實(炒,一錢),烏藥(一錢),神麯(炒,一錢),香附(醋炒,一錢),牛膝(酒洗,一錢),木瓜(一錢),獨活(酒洗,一錢),澤瀉(一錢),薏苡仁(炒,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三錢)

白話文:

蒼朮、陳皮、厚朴、藿香、半夏、烏藥、枳殼、香附子、大腹皮、甘草這些藥材,先切碎,再加入生薑、棗子一起煎煮,溫溫地服用。這個藥方叫做和榮順氣湯,由雲林制,專治脾胃虛弱、血氣不足導致的心腹脹悶、雙腳浮腫。

另外,還需要準備當歸(酒洗,一錢)、川芎(六分)、白芍(酒洗,一錢)、白朮(土炒,一錢半)、茯苓(一錢)、蒼朮(米泔制,一錢)、陳皮(去白,一錢)、枳實(炒,一錢)、烏藥(一錢)、神麯(炒,一錢)、香附(醋炒,一錢)、牛膝(酒洗,一錢)、木瓜(一錢)、獨活(酒洗,一錢)、澤瀉(一錢)、薏苡仁(炒,一錢半)、木通(一錢)、甘草(三錢)這些藥材。

上銼一劑,生薑煎服。

行濕補氣養血湯,治氣血虛弱,單鼓腹脹浮腫。

人參(大補元氣),白朮(補脾),白茯苓(滲濕),當歸(養血),川芎(行血),蘇梗(利氣),白芍藥(斂脹),陳皮(泄滿),厚朴(寬脹),大腹皮(寬膨),木通(利水),萊菔子(消食),木香(運氣),海金沙,甘草(調諸藥,扶胃氣)

上銼散,薑、棗煎服。氣虛,倍參、朮、茯苓。血虛,倍芎、歸、白芍。小便短少,加豬苓、澤瀉、滑石。服後腫脹俱退,惟面目不消,此陽明經氣虛,倍用白朮、茯苓。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粉,以生薑水煎服。服用「行濕補氣養血湯」可治療氣血虛弱、腹部脹滿浮腫的病症。藥方包括人參(補元氣)、白朮(補脾)、白茯苓(利水滲濕)、當歸(養血)、川芎(行血)、蘇梗(利氣)、白芍藥(收斂)、陳皮(消脹)、厚朴(消脹)、大腹皮(消脹)、木通(利水)、萊菔子(消食)、木香(理氣)、海金沙、甘草(調和藥性,扶胃氣)。將藥材研磨成粉,以薑棗水煎服。若氣虛,則人參、白朮、茯苓的劑量加倍;若血虛,則川芎、當歸、白芍的劑量加倍;若小便短少,則添加豬苓、澤瀉、滑石。服用後,若腫脹消退,但面部仍不消腫,則表示陽明經氣虛,需增加白朮、茯苓的用量。

消脹飲子(彭大參傳)〔批〕(按此方治脹滿消補兼施之劑),治蠱脹,單腹脹。

豬苓,澤瀉,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青皮,厚朴,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薑五片,棗一枚,水煎服。

廣朮潰堅湯,〔批〕(按此方治熱脹之劑),治中滿腹脹,有積聚,如石堅硬,令人坐臥不寧,二便澀滯,上氣喘促,或通身虛腫。

厚朴(善制),黃連,黃芩,益智仁,草豆蔻,當歸,半夏,廣朮,升麻,紅花,吳茱萸,生甘草,柴胡,澤瀉,神麯(炒),青皮,陳皮,口乾加甘葛

白話文:

彭大參傳的消脹飲子,是用來治療脹滿,兼具消積和補虛功效,適合治療蠱脹、單腹脹。藥材包括豬苓、澤瀉、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青皮、厚朴、紫蘇、香附、砂仁、木香、檳榔、大腹皮、木通、萊菔子、甘草各等分,煎服時加入生薑五片和紅棗一枚。

廣朮潰堅湯,則是用來治療熱脹,適合治療腹部脹滿、有積聚物,感覺像石頭般堅硬,導致坐卧不安、大小便不通暢、呼吸急促,甚至全身浮腫。藥材包括厚朴、黃連、黃芩、益智仁、草豆蔻、當歸、半夏、廣朮、升麻、紅花、吳茱萸、生甘草、柴胡、澤瀉、神麴、青皮、陳皮,口乾則加甘葛。

上銼一劑,生薑煎,食遠溫服。忌醋酒濕面。

香樸湯,〔批〕(按此方治寒脹之劑),治中寒下虛,心腹膨脹,不喜飲食,脈浮遲而弱。

厚朴(姜炒),大附子(泡,去皮臍,七錢),木香(三錢)

上銼,姜七片,棗二枚,水煎服。

金陵酒丸(王進士傳),治鼓腫。

真沉香(一兩),牙皂(一兩),廣木香(二兩半),檳榔(一兩)

上為末,用南京燒酒浸十次,曬乾,用京酒為丸。每服三錢,重者四錢,五更燒酒送下。水鼓,水自小便而出;氣鼓放屁。水鼓加苦葶藶五錢,炒,酒送下,再服。

白話文:

將藥材切碎,用生薑煎煮,飯後溫熱服用。忌食醋、酒,以及用濕布擦拭臉部。

香樸湯是治療寒氣脹滿的藥方,適用於中寒下虛、心腹脹滿、不喜飲食、脈象浮遲而弱的症狀。

藥材包括:厚朴(用薑炒過)、大附子(泡製後去除皮和臍,七錢)、木香(三錢)。

將藥材切碎,加入七片薑、兩枚棗,用水煎煮後服用。

金陵酒丸是治療鼓腫的藥方。

藥材包括:沉香(一兩)、牙皂(一兩)、廣木香(二兩半)、檳榔(一兩)。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南京燒酒浸泡十次,曬乾後,用京酒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三錢,病情嚴重者可服用四錢,在五更時用燒酒送服。水鼓者,則水會從小便排出;氣鼓者,則會放屁。水鼓者可再加苦葶藶五錢,炒過後用酒送服。

調胃散

蒼朮,白朮,茯苓,白芍藥,桔梗,紫蘇,檳榔,陳皮,甘草

小便閉加車前子。腹脹加枳殼。

金蟾散(李桐峰傳)〔批〕(按此方治氣鼓之劑),治氣鼓如神。

大蝦蟆一個,以砂仁推入其口,使吞入腹,以滿為度,用泥罐封固,炭火煅令透紅,煙盡取出,候冷去泥,研末為一服,或酒,或陳皮湯送下。候撒屁多,乃見其效。

白話文:

調胃散

**藥材:**蒼朮、白朮、茯苓、白芍藥、桔梗、紫蘇、檳榔、陳皮、甘草

**加减:**小便閉加車前子;腹脹加枳殼。

金蟾散

**來源:**李桐峰傳

**功效:**此方專治氣鼓,效果神奇。

**藥材:**大蝦蟆一個,砂仁

**製法:**將砂仁推入蝦蟆口中,使其吞入腹中,直到飽滿為止。用泥罐封固,以炭火煅燒至通紅,煙盡取出,待冷卻後去除泥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服,可用酒或陳皮湯送服。

**療效:**待放屁增多,即可見效。

大三稜煎丸,〔批〕(按此方治實脹之劑),治心腹堅脹,脅下緊硬,胸中痞塞,喘滿短氣。常服順氣寬中,消積滯,除膨脹,大治癥瘕積塊,消脹軟堅,累獲良驗。

三稜(生,細銼半斤,搗為末,以酒三升,於銀石器內熬成膏),青皮(二兩),蘿蔔子(炒,二兩),神麯(炒,二兩),麥芽(炒,二兩),硇砂(用瓷罐,研細,入水少許,調坐於溏灰火中,候水乾取出為末),乾漆(炒,三兩),杏仁(湯,去皮尖,炒黃色三兩)

白話文:

大三稜煎丸專治心腹脹滿、脅下緊硬、胸中痞塞、喘滿短氣等實脹症狀。常服可順氣寬中,消積滯,除膨脹,還能治療癥瘕積塊,消脹軟堅,效果顯著。

製作方法:將生三稜切碎,用酒熬製成膏;青皮、蘿蔔子、神麯、麥芽、硇砂、乾漆和杏仁分別炒制後研成粉末。

上為末,三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遠米湯下。

調中健脾丸,〔批〕(按此方治虛脹之劑),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膈中閉塞及胃口作痛。

黃耆(二兩,蜜炙),人參(二兩),白朮(六兩,共土水拌炒),茯苓(二兩),陳皮(三兩,鹽水制),紫蘇子(二兩半,炒),蘿蔔子(一兩半,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蔻(一兩,酒炒),澤瀉(三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沉香(六錢,另研),五加皮(三兩,炒),栝蔞(一兩,用大栝蔞二個,鏤一孔,每個入川椒三錢,多年糞底一錢,敲米粒大,俱納入栝蔞內,外以綿紙糊完,再用綿筋鹽泥封固,炭火煅通紅為度,取山擇去泥,其黑皮一併入藥)

白話文:

將藥粉製成丸劑,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飯後用米湯送服。此方適用於治療單純腹脹、脾虛腫滿、膈中閉塞、胃口疼痛等症狀。

上共為細末,煎荷葉大腹皮湯,打黃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日進三次,白湯下。此藥不傷脾氣,大有補益,勿輕視之。

牛皮丸(方外人傳),治腹中水響如雷,上攻即嘔吐,胸膈脹滿,或手足作腫。

黑醜(頭末,九錢),木香(九錢),陳皮(九錢)

上為末,黃蠟化開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黃酒送下。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荷葉和大腹皮湯煎煮,再加入黃米糊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粒,每天三次,用白湯送服。此藥不傷脾胃,滋補效果顯著,不可輕視。

牛皮丸,治療腹中水聲如雷,上衝則嘔吐,胸膈脹滿,或手足浮腫。

將黑醜、木香、陳皮磨成粉末,用黃蠟熔化後製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用黃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