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9)

1. 出痘三朝決生死例

一、出痘之時,須面稀少,胸前背上,皆無根窠,紅潤頂突礙手,如水珠光澤者,上吉也,不須用藥而愈。

一、出痘之時,腰腹疼痛不止,口氣大臭,其自出紫黑色黯者,決死。

一、出痘之時,白色皮薄,而光根全無紅色,或根帶一點紅,三五粒如綠豆樣,此痘決不能貫膿,久後成泡清水,擦破即死,不可因其好者而妄與下藥。

一、出痘之時,全不起,頂如湯泡,及燈草火灰者,十日後,決主癢塌而死。

一、出痘之時,口鼻及耳烊紅,血不止者,決死。

一、出痘之時,起紅斑如紋者,六七日後,決死。

一、出痘之時,起黑斑如痣狀,肌肉有成塊黑者,即死。

一、出痘雖稀,根窠全白無血色,三四日便起脹,痘大按之虛軟,此名賊痘。血氣太虛,至貫膿時變成水泡,大若葡萄,內是清水,無膿皮薄,白如紙,擦破即死。好痘相間,可治。

凡痘初出,每三五點相連者,必密;單見形者,稀。有小紅點先見,名血痘,不起不退者不治。

凡痘出後見紅點,太陽脈門,胸心喉掩無者,可治。若太陽兩頰、胸心如蠶種,不治。乾澀如尲尬者,不治。舌縮者不治。初出即虛泛,不治。燈照恍惚,見黑蔭者,不治。見赤點,如綠豆大,於兩腋小腹數點者,不治。

白話文:

出痘三天內決定生死的判斷標準

一、出痘的時候,臉上痘子稀疏,胸前背上沒有痘根或凹陷,呈現紅潤且頂部突出,摸起來有阻礙感,像水珠一樣有光澤的,這是最好的情況,不需要用藥也會痊癒。

二、出痘的時候,腰腹疼痛不止,口氣非常臭,而且自己冒出來的痘子是紫黑色黯淡無光的,這預示著死亡。

三、出痘的時候,痘子呈現白色,皮薄,完全沒有紅色的根部或光澤,或者根部帶一點點紅色,三五顆像綠豆一樣,這樣的痘子絕對不會化膿,很久以後會變成水泡,裡面是清水,擦破就會死亡,不可以因為看起來好像比較好就亂用瀉藥。

四、出痘的時候,完全沒有痘子冒出來,或者頂部像被熱水燙過一樣起泡,又像燈草燒完的灰,十天後,就會因為癢潰爛而死亡。

五、出痘的時候,口鼻和耳朵都紅腫,血流不止的,預示著死亡。

六、出痘的時候,出現像紋路一樣的紅斑,六七天後就會死亡。

七、出痘的時候,出現像痣一樣的黑斑,肌肉裡有成塊的黑色,這預示著馬上就會死亡。

八、雖然痘子稀疏,但痘根和周圍完全是白色沒有血色,三四天就開始腫脹,痘子很大按下去軟軟的,這種叫做「賊痘」。這是因為身體的血氣太虛弱,等到化膿的時候會變成水泡,大得像葡萄,裡面是清水,沒有膿,皮薄得像紙一樣,擦破就會死亡。如果和好的痘子混雜出現,還可以治療。

凡是痘子剛開始長的時候,如果每三五顆連在一起,表示會長得很密集;如果是單獨一顆一顆出現,表示會長得比較稀疏。如果先出現小紅點,叫做「血痘」,這種不長大也不消退的,就無法醫治。

凡是出痘後,如果看到紅點,太陽穴、胸口、喉嚨沒有被遮蓋住,就還可以治療。如果太陽穴兩頰、胸口像蠶卵一樣密密麻麻的,就無法醫治。痘子乾澀像裂開的痂一樣,無法醫治。舌頭萎縮的,無法醫治。剛開始長就看起來浮腫無力的,無法醫治。用燈光照看起來好像有黑影的,無法醫治。看到像綠豆一樣大的紅點,在兩邊腋下和小腹出現幾個的,無法醫治。

2. 出痘三朝方藥例

胡荽酒,治痘疹,已發未發,噴之立出。

胡荽三兩細切,以酒二鍾煎沸,用紙密封,不令氣出,候冷去渣,從頂至頤頷微微塗之,更噴背膂胸腹及兩腿皆遍,再用滿房門戶遍灑之,尤妙。

化毒湯,治痘已出,以此消毒,或出不快,皆宜服之。一云:痘瘡欲出,渾身壯熱,不思飲食,若服此一劑,即內消已;有一兩顆出,即解其半;若全出,即當日頭焦,只三服愈。

紫草茸(五錢),川升麻(二錢半),甘草(炙,二錢半)

上銼,每二錢,糯米五十粒,同煎服。

消毒飲,治痘瘡初出,胸前稠密者,急進此藥三四服,決透,消毒應手,神效。

鼠黏子(四錢),荊芥(二錢),甘草(一錢,生用),防風(去蘆,五分)

本方加山楂、黃芩酒洗、紫草煎服。減食,加人參,細銼一劑,水煎,加生犀角尤妙。

加味四聖散,治痘瘡出不快,及變黑陷者。

紫草茸,木通,黃耆,川芎,南木香(各等分),甘草(炙,減一半)

上銼,水煎服。如大便閉,加枳殼;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解毒,能釀而發之。楊氏曰:糯米能解毒發瘡。

紫草飲子,治痘出不快,三四日隱隱將出未出。紫草二兩,細銼,百沸湯一大碗,沃之蓋定,勿令氣出,逐旋溫服。紫草能動大便,發出亦輕。大便利者,不可用。

絲瓜散,治痘出不快最妙。

絲瓜不拘幾個,連皮、子燒存性為末。每服一抄,時時用米湯調服,此物發痘最妙。或以紫草、甘草煎湯,調服尤佳。

紫草膏

全蠍(二十個),殭蠶(八個,炒),麻黃(五錢),甘草(五錢),紫草(五錢),蟾酥(一錢),白附子(五錢)

上為細末,另將紫草一兩,銼、煎,去渣,熬成膏,紫草湯化下。又用蜜二兩,入好酒半盞,煉過,同紫草膏攪勻,調前末藥,丸如皂角子大,每三四歲兒服一丸。紅紫黑陷屬熱毒者,紫草湯化下;淡白灰陷屬虛寒者,好酒化開,熱服。發熱之初,煎敗毒散化下,表汗亦能稀痘;證似風寒者,參蘇飲化下;發驚者,薄荷、燈心、蔥白湯化下。

保元湯

人參(去蘆,二錢),甘草(一錢),嫩黃耆(一錢)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水煎溫服。

一二日初出,圓暈成形,乾紅少潤,毒雖犯上,其氣血未離,可治,以俟其氣血交會也。然毒尚淺,急以保元湯加官桂,兼活血勻氣之劑;如毒若盛,兼解毒之藥活血,加當歸五分,白芍一錢;勻氣,加陳皮五分;解毒,加玄參七分,牛蒡子炒七分,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二三日根窠雖圓,而頂陷者,血亦難聚,為氣虛弱,不能領袖其血,以保元湯加川芎、官桂扶陽抑陰,豈有不痊者哉?

四五日根窠雖起,色不光澤,生意猶存,為氣弱血盛,以保元湯加芍藥、官桂、糯米助衛制榮,斯為調燮之妙也。

白話文:

胡荽酒: 用來治療痘疹,不論是已經發出來的還是還沒發出來的,噴灑後都能讓它們快速顯現出來。 將三兩的胡荽切細,加入兩鍾酒一起煮沸,用紙密封起來,不讓氣體跑出,等冷卻後濾掉渣滓,從頭頂到下巴輕輕塗抹,再噴灑背部、胸腹部和兩腿,並將整個房間的門戶也都灑上,效果更好。

化毒湯: 治療痘疹已經發出來的情況,用來解毒。或者痘疹發不出來時,也適合服用。有人說:痘瘡快要發出來時,全身發熱,沒有食慾,如果服用這帖藥,就會在體內消散。如果只長出一兩顆,就能解除一半的症狀。如果全部都發出來了,當天就會開始結痂,只要服用三帖就會痊癒。 藥材包括:紫草茸(五錢)、川升麻(二錢半)、炙甘草(二錢半)。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取二錢,加入五十粒糯米一起煎煮後服用。

消毒飲: 治療痘瘡剛開始長出來,胸前長得密集的狀況。趕緊服用此藥三四帖,可以使痘疹透發出來,解毒效果迅速且神奇。 藥材包括:鼠黏子(四錢)、荊芥(二錢)、生甘草(一錢)、去蘆防風(五分)。 原方可加入山楂、用酒洗過的黃芩、紫草一起煎煮服用。減少飲食,加入人參,將藥材切碎,加水煎煮,加入生犀角效果更好。

加味四聖散: 治療痘瘡發不出來,或是顏色變黑、凹陷下去的狀況。 藥材包括:紫草茸、木通、黃耆、川芎、南木香(各等份)、炙甘草(減半)。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大便不通暢,加入枳殼;如果大便正常,加入一百粒糯米來解毒,幫助痘疹發出來。楊氏說:糯米可以解毒並幫助痘瘡發出來。

紫草飲子: 治療痘疹發不出來,三四天都隱隱約約快出來但又沒出來的狀況。將二兩紫草切碎,用一大碗剛煮沸的熱水沖泡,蓋好不要讓氣體跑出來,然後慢慢溫服。紫草能幫助排便,痘疹發出來也會比較輕鬆。但如果容易腹瀉的人,不可以使用。

絲瓜散: 治療痘疹發不出來,效果最好。 不論多少條絲瓜,連皮帶籽一起燒成灰,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小撮,隨時用米湯調服。這個東西發痘疹的效果最好。也可以用紫草、甘草煎湯調服,效果更好。

紫草膏: 藥材包括:全蠍(二十個)、炒殭蠶(八個)、麻黃(五錢)、甘草(五錢)、紫草(五錢)、蟾酥(一錢)、白附子(五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另外將一兩紫草切碎煎煮,濾掉渣滓,熬成膏狀,用紫草湯來化開。再加入二兩蜂蜜和半盞好酒,煉製後,與紫草膏攪拌均勻,然後調入之前的藥粉,做成皂角子大小的藥丸。三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丸。如果痘疹是紅色、紫色、黑色或凹陷,屬於熱毒引起的,用紫草湯化開藥丸服用;如果痘疹是淡白色、灰色或凹陷,屬於虛寒引起的,用好酒化開藥丸溫服。剛開始發熱時,用敗毒散煎湯化開藥丸服用,發汗也能使痘疹稀疏;如果症狀像風寒,用參蘇飲化開藥丸服用;如果出現驚嚇,用薄荷、燈心草、蔥白湯化開藥丸服用。

保元湯: 藥材包括:去蘆人參(二錢)、甘草(一錢)、嫩黃耆(一錢)。 將上述藥材切碎,加入一片生薑,用水煎煮後溫服。

痘疹剛發出來的一兩天,呈現圓暈狀,乾燥發紅、較少潤澤,雖然是毒氣向上侵犯,但體內氣血還沒離散,可以治療,等待氣血交會的時候。這時毒氣還較淺,趕緊用保元湯加入官桂,再配合活血、調和氣的藥。如果毒氣很盛,要同時用解毒的藥,加入當歸五分、白芍一錢來活血;加入陳皮五分來調氣;加入玄參七分、炒牛蒡子七分來解毒,加水一碗煎煮至剩七分,溫服。 痘疹發出二三天,根部雖然是圓的,但頂部凹陷,表示氣血難以聚集,是因為氣虛弱,無法帶領血液,要用保元湯加入川芎、官桂來扶陽抑制陰,沒有不痊癒的道理。 痘疹發出四五天,根部雖然隆起,但顏色不光亮,還有生長跡象,是因為氣弱血盛,要用保元湯加入芍藥、官桂、糯米來輔助衛氣、滋養營血,這是調整陰陽的巧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