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四 (5)
卷之十四 (5)
1. 發熱三朝決生死例
一、發熱時,用紅紙條蘸麻油,點照心頭皮肉裡。若有一塊紅者,或遍身有成塊紅者,八九日後決死,勿治。
一、發熱時,身無大熱,腹痛腰不痛,過三日後才生紅點,堅硬礙手者,勿藥有生,所謂吉證。
一、發熱時,渾身溫暖,不時發驚者,痘在心經而生也,乃為吉兆。
一、發熱時,一日遍身即生紅點,稠密如蠶種樣,摸過不礙手者,決死。
一、發熱時,腹中大痛,腰如被杖,乃至出痘乾燥,而前痛猶不止者,決死。
一、發熱時,頭面上有一片色,如胭脂者,八九日以後,決死。
白話文:
一、發燒的時候,用沾了麻油的紅紙條,在胸口皮膚上按壓摩擦。如果出現一塊紅色的區域,或是全身出現成片的紅色區域,那麼八九天後就會死亡,不用治療了。
二、發燒的時候,身體沒有高燒,肚子痛但腰不痛,過了三天後才長出紅點,而且紅點摸起來硬硬的、會阻礙觸摸,這種情況不用吃藥也會好,是吉利的徵兆。
三、發燒的時候,全身溫溫的,而且時不時會受到驚嚇,這是痘疹長在心經的表現,是吉祥的徵兆。
四、發燒的時候,一天之內全身就長滿紅點,而且紅點密密麻麻像蠶卵一樣,摸起來不阻礙觸摸,這種情況會死亡。
五、發燒的時候,肚子非常疼痛,腰部感覺像被棍子打到一樣,甚至痘疹已經結痂乾燥,但之前的疼痛仍然不止,這種情況會死亡。
六、發燒的時候,頭部或臉上出現一片像胭脂一樣的紅色,八九天後就會死亡。
2. 發熱三朝方藥例
加味敗毒散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防風,荊芥,薄荷,枳殼,桔梗,川芎,天麻,地骨皮(各等分)
上古方除參、苓,恐補早助火也,宜加紫草、蟬蛻、紫蘇、麻黃、殭蠶、蔥白帶根,熱服。表汗泄瀉,加豬苓、澤瀉,去紫草,水煎熱服,出汗為佳;如熱盛,譫語煩渴,用此調六一散,尤妙。
升麻葛根湯
川升麻(一錢),白芍藥(一錢),甘草(一錢),白粉葛(一錢半)
上銼,作一劑,生薑煎,熱服,加山楂、大力子,其瘡稀疏而易愈。
參蘇飲,治小兒傷風、傷寒,發熱咳嗽,痰涎喘急,未明痘疹,疑似之間,此藥最穩。
紫蘇(三分),陳皮(二分),桔梗(二分),半夏(薑汁炒,三分),前胡(三分),乾葛(三分),甘草(二分),枳殼(去穰,二分)
上銼,生薑煎,熱服。或調紫草膏熱服,表汗更佳。
犀角地黃湯,治小兒痘疹,初熱太盛,大便黑糞瘀血,或有鼻衄,大小便血。
真犀角(如無此,以升麻代之亦可,一錢),生地黃(一錢半),赤芍藥(一錢),牡丹皮(一錢)
上銼,水煎服。熱甚,加黃芩。
紅線散,治感風寒,發熱驚搐,煎調六一散表之。痰盛者,抱龍丸亦妙。
全蠍,麻黃,紫草,荊芥穗,蟬蛻,天麻,甘草,加薄荷(各等分)
上銼,水煎,調藥服。
三酥餅,初熱,用以表汗解毒,痘出稀少。
辰砂(絹囊盛之,用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煮,過一日夜,研細,仍將前四味煎湯飛過,曬乾再研極細,用蟾酥另捻作餅),紫草(為細末,用蟾酥另捻作餅),麻黃(去節,泡燙過曬乾,為細末,用蟾酥另捻作餅),蟾酥(端午日作蟾取之,捻前三藥為餅,每餅加麝香少許更妙)
上方辰砂解胎毒,涼心火,制過又能發痘,紫草解毒發痘,麻黃表汗發痘,蟾酥最能祛臟腑毒氣,俱從毛竅中作臭汗出,誠解毒稀痘之神方也,如遇天行惡痘,須於發熱之初,每三歲兒,將三餅各取一分,或分半,隨大小加減,熱酒化下,厚蓋出汗。不能飲酒者,將敗毒散化下,尤妙。
若痘已出,滿頂紅紫,屬熱毒者,煎紫草紅花湯,或化毒湯將餅化下解之。又小兒初生,用蜜調辰砂餅一分,以解胎毒,痘出必稀,皆妙法也,麻黃餅痘出後忌服。
稀痘散,發熱未出時服之,最能稀痘。
辰砂(將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四味各煮一日夜,研細,仍將四味煎湯飛過,曬乾,研極細,六錢),天靈蓋(用小兒者佳,淨,將麝香塗上,火炙令黃,為末,三錢)
上二味和勻,再研極細,於發熱未出時,煎紫草、升麻、紫蘇、蔥白湯,或敗毒散調下,每一歲,以一分為度。
六一散,治熱毒太盛,狂言引飲,痘瘡紅紫黑陷。
白話文:
[發熱三朝方藥例]
加味敗毒散
柴胡、前胡、羌活、獨活、防風、荊芥、薄荷、枳殼、桔梗、川芎、天麻、地骨皮(以上藥材皆等量)。
這個古方去除了人參和茯苓,是因為擔心補益太早會助長火氣。適合加入紫草、蟬蛻、紫蘇、麻黃、殭蠶、帶根的蔥白一起服用,要趁熱喝。如果需要發汗排泄,就加豬苓、澤瀉,去掉紫草,用水煎煮後趁熱喝,以出汗為好。如果熱勢很盛,出現胡言亂語、煩躁口渴的情況,用這個藥方搭配六一散,效果會更好。
升麻葛根湯
川升麻(一錢)、白芍藥(一錢)、甘草(一錢)、白粉葛(一錢半)。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的量,用生薑煎煮後趁熱喝,加入山楂、大力子,可以讓瘡疹長得稀疏並且容易痊癒。
參蘇飲
治療小兒感冒、傷寒,出現發熱咳嗽、痰多喘急,還不確定是不是出痘疹,這個藥最穩妥。
紫蘇(三分)、陳皮(二分)、桔梗(二分)、半夏(用薑汁炒過,三分)、前胡(三分)、乾葛(三分)、甘草(二分)、枳殼(去掉內瓤,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生薑煎煮後趁熱喝。也可以調和紫草膏一起趁熱喝,發汗的效果更好。
犀角地黃湯
治療小兒出痘疹,初期熱勢太盛,大便呈現黑色瘀血,或者有流鼻血、大小便出血的情況。
真犀角(如果沒有,可以用升麻代替,一錢)、生地黃(一錢半)、赤芍藥(一錢)、牡丹皮(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熱勢很盛,可以加入黃芩。
紅線散
治療感受風寒、發熱驚搐,煎煮後搭配六一散一起服用,可以發汗解表。如果痰很多,用抱龍丸效果也不錯。
全蠍、麻黃、紫草、荊芥穗、蟬蛻、天麻、甘草,再加薄荷(以上藥材皆等量)。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煎煮,調藥後服用。
三酥餅
在發熱初期,用來發汗解毒,可以使痘疹出得稀少。
辰砂(用絹布袋裝好,用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一起煮,過一天一夜後,研磨成細粉,再用之前的四味藥煎湯,把辰砂粉飛過,曬乾後再研磨成極細粉,用蟾酥另外捏成餅)、紫草(研磨成細粉,用蟾酥另外捏成餅)、麻黃(去掉節,用熱水泡過曬乾,研磨成細粉,用蟾酥另外捏成餅)、蟾酥(在端午節那天取蟾蜍的酥,用來捏前面三味藥做成餅,每個餅加少許麝香效果更好)。
這個方子裡的辰砂可以解胎毒,清涼心火,製過後又能發痘;紫草能解毒發痘;麻黃能發汗發痘;蟾酥最能祛除臟腑毒氣,讓毒氣從毛孔排出變成臭汗,實在是解毒稀痘的神奇藥方。如果遇到流行性惡性痘疹,一定要在發熱初期,每個三歲的孩子,將三個餅各取一分,或者一半,根據孩子大小增減用量,用熱酒化開後喝下,再蓋上被子發汗。不能喝酒的,可以用敗毒散化開後喝下,效果也很好。
如果痘疹已經出來,滿頭紅紫,屬於熱毒的,煎煮紫草紅花湯,或者用化毒湯將餅化開後喝下解毒。另外,剛出生的小孩,用蜂蜜調和一分辰砂餅,可以解胎毒,讓痘疹出得稀少,也是很妙的方法。麻黃餅在痘疹出來後忌用。
稀痘散
在發熱但痘疹還沒出來的時候服用,最能讓痘疹出得稀疏。
辰砂(將升麻、麻黃、紫草、荔枝殼四味藥各煮一天一夜,研磨成細粉,再用之前的四味藥煎湯,把辰砂粉飛過,曬乾後,研磨成極細粉,六錢)、天靈蓋(用小孩的最好,要乾淨,塗上麝香後用火烤黃,磨成粉,三錢)。
將以上兩味藥混合均勻,再研磨成極細粉,在發熱痘疹未出時,煎煮紫草、升麻、紫蘇、蔥白湯,或者用敗毒散調和後喝下,每個歲數用一分。
六一散
治療熱毒太盛,出現胡言亂語、大量飲水,痘瘡紅紫黑陷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