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十二 (2)
卷之十二 (2)
1. 妊娠
天有五氣,各有所湊;地有五味,各有所入。所湊有節適,所入有度量。凡所畏忌,悉知戒慎,資物為養者,理固然也。故寢興以時,出處以節,可以高明,可以周密,使霧露風邪;不得投間而入。因時為養者,理宜然也。故必調喜怒,寡嗜欲,作勞不妄,而氣血以之,皆所以保攝妊娠,使諸邪不得干焉。
苟為不然,方授受之時,一失調養,則內不足以為中之守,外不足以為身之強,氣形弗克,而疾疚因之。若食兔缺唇,食犬無聲,食雜魚而生瘡癬之屬,皆以食物不戒之過也。心氣大驚而癲疾,腎氣不足而解顱,脾胃不和而羸瘦,心氣虛乏而神不足,皆由氣血不調之故也。誠能推而達之,使邪氣無所乘。
茲乃生育相待而成者。故曰天不人不因(以上四條俱載《婦人良方》)
脈經云:陰搏陽別謂之有子。搏者,近也。陰脈逼近於下,陽脈別出於上,陰中見陽,乃知陽施陰化,法當有子。又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手少陰屬心,足少陰屬腎,心主血,腎主精,精血交會,投識於其間,則有娠。王氏曰:太衝盛而氣虛者,乳子法也。尺中之脈,按之不絕者,法妊娠也。
《難經》曰:腎有兩枚,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若三部脈浮沉正等,按之無絕者,為有妊。初持寸脈微小,呼吸五至,三月而尺數也。脈滑疾,以手按之散者,胞已三月也。脈重手按之不散,但疾不滑者,五月也。婦人妊娠四月,欲知男女,法左疾為男,右疾為女,俱疾為生二子。
又法:得太陰脈為男,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又法: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左右手俱沉實,猥生二男;左右手俱浮大,猥生二女。又法:尺脈左邊大為男,右邊大為女,左右俱大產二子,大者如實狀。又法:左右俱浮大,產二男。不爾,則女作男生。左右俱沉,產二女,不爾,則男作女生。
又法:遣妊婦面南行,復呼之,左回首者是男,右回首者是女,看上圊時,夫從後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又婦人妊娠,其左乳房有核是男、右乳房有核是女。婦懷離經,其脈浮大,而腹痛引腰脊,即為欲生也。但離經,即腹痛也。又法欲生者,其脈離經,夜半覺,日中則生也。
方
驗胎散,經脈不行,已經三月者。(更看尺脈不止,則是胎也),川芎為末,每服一錢,空心艾葉煎湯調下,覺腹內微動則有胎也。如服後一日不動非胎,必是經滯。
艾醋湯,如過月難明有無,如月數未足難明,好醋炆艾服半盞後,腹中番大痛,是有孕;不為痛,定無。
妊娠惡阻病,《產寶》謂之子病,巢氏《病源》謂之惡阻。謂婦人有孕噁心,阻其飲食也。由胃氣怯弱,中脘停痰,脈息和順,但肢體沉重,頭眩擇食,惟嗜醋咸,甚者寒熱嘔吐,胸膈煩滿,肥人多痰,瘦人多火,須用二陳湯為主。
白話文:
妊娠
天地各有其運行規律,孕育生命也需遵循自然法則。飲食起居都要有節制,才能避免外邪入侵。因此,必須按時作息,適度活動,才能使氣血調和,抵禦外邪,保護胎兒。
如果孕期不注意調養,內虛體弱,外邪容易入侵,導致疾病。例如,食用兔肉可能導致唇裂,食用狗肉可能導致失聲,食用雜魚可能導致皮膚病,這些都是飲食不節的後果。此外,驚嚇過度可能導致癲癇,腎氣不足可能導致頭顱疾病,脾胃不和可能導致消瘦,心氣不足可能導致精神萎靡,這些都是氣血失調所致。只有了解這些道理,才能避免邪氣侵害。
孕育生命是天地人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
脈象診斷妊娠:陰脈靠近下方,陽脈分開在上,陰中見陽,則表示懷孕。少陰脈跳動明顯也是懷孕的徵兆。心主血,腎主精,精血交匯則懷孕。太衝脈盛而氣虛,也可能是懷孕的徵兆。尺脈按之不斷,也表示懷孕。
《難經》記載:腎分左右,左腎,右命門。命門於女子而言,是繫於胎兒的地方。三部脈浮沉均勻,按之不斷,則懷孕。初期寸脈微弱,呼吸五次,三月後則變為尺脈。脈滑而疾,按之即散,表示胎兒已懷孕三月;脈沉而疾,按之不散,則懷孕五月。懷孕四月,可通過脈象判斷胎兒性別:左脈疾則為男,右脈疾則為女,左右皆疾則為雙胞胎。
其他判斷胎兒性別的方法:太陰脈為男,太陽脈為女;太陰脈沉,太陽脈浮;左手脈沉實為男,右手脈浮大為女;左右手皆沉實則為雙胞胎男孩,左右手皆浮大則為雙胞胎女孩;尺脈左側大則為男,右側大則為女,左右皆大則為雙胞胎;左右皆浮大則為雙胞胎男孩,反之則為女孩。
還有一種方法:讓孕婦面向南方,呼喚她,左邊回頭是男孩,右邊回頭是女孩;或丈夫從後面呼喚她,左邊回頭是男孩,右邊回頭是女孩;孕婦左側乳房有硬塊是男孩,右側乳房有硬塊是女孩。臨產前,脈象浮大,腹痛牽引腰脊。臨產前,脈象離經,夜半有感覺,白天就會生產。
驗孕方法:
驗胎散:經脈不通,懷孕三月以上者,可服用此方。服用後腹內微動則懷孕,否則為經期延遲。
艾醋湯:月經推遲,懷孕時間不明確者,服用此方。服用後腹痛則懷孕,否則未懷孕。
妊娠惡阻:孕婦噁心嘔吐,影響飲食。因胃氣虛弱,中脘積痰所致。脈象和順,但四肢沉重,頭暈,挑食,喜食酸鹹,嚴重者寒熱嘔吐,胸膈煩悶。肥胖者多痰,瘦弱者多火,需服用二陳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