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四 (3)
卷之四 (3)
1. 內傷
脈
古人以脈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內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外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寒,皆有餘之症,是從前客邪來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症也,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則獨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者後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
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於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於氣口一倍,(病在少陽)或二倍,(病在太陽)三倍。(病在陽明)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病在厥陰)或兩倍,(病在少陰)三倍。(病在太陰)若飲食不節,勞役過甚,則心脈變見於氣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挾心火之勢,亦來薄肺。經曰:侮所不勝,寡於畏者。
白話文:
脈象辨析:內外傷與手足陰陽
古人以脈象辨別內外傷,主要觀察人迎脈和氣口脈。人迎脈較氣口脈強大,則為內傷;氣口脈較人迎脈強大,則為外傷。這說法固然正確,但仍有所不足。
外感風寒,皆屬陽氣過盛之症,是外來邪氣侵襲所致。這種病症必見於左手,因為左手主表,屬於陽氣運行之處。內傷飲食,或飲食不節、勞役過度,皆屬陰氣不足之症,必見於右手,因為右手主裡,屬於陰氣運行之處。
因此,外感寒邪,則左寸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緊度比弦脈更甚,此乃足太陽寒水之脈象。
按之洪大且有力,則見於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相合,內顯洪大,乃傷寒之脈。
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其脈力比氣口脈大一倍(病在少陽),或兩倍(病在太陽),或三倍(病在陽明)。
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病在厥陰),或兩倍(病在少陰),或三倍(病在太陰)。
若飲食不節,勞役過度,則心脈變見於氣口,這是心火灼傷肺金,肝木乘勢挾持心火,一同侵犯肺金。經書云:「侮所不勝,寡於畏者」,即是指這種情況。
是也。故氣口脈急大而數,時一代而澀也。澀者肺之本;脈大者元氣不相接也。脾胃不及之脈,洪大而數者,心肺刑肺脈也;急者肝木挾心火,而反克肺金也。若不甚勞役,惟右關脈大而數,數中顯緩,時一代也。如飲食不節,寒溫失所,則先後關脈損弱,甚則隱而不見,惟內顯脾脈之大數微緩,時一代也。宿食不消,則獨右關脈沉而滑。
經云:脈滑者有宿食也。
證
東垣曰:甚哉陰陽之證,不可不詳也。偏觀《內經》中所說,變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過度,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勞役所傷而然。夫元氣、穀氣、榮氣,衛氣,生髮諸陽上升之氣。此四者,皆飲食入胃,穀氣上行,胃氣之異名,其實一也。既脾胃有傷,則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陽氣皆絕於外。
白話文:
因此,如果脈象表現為氣口急促,脈搏強勁而頻數,並且時而出現澀滯,這就說明肺氣不足。脈搏強勁則表示元氣與脾胃之氣無法相互接續。如果脾胃功能不足,脈象洪大而頻數,就說明心火刑克肺金。脈象急促則代表肝木克制心火,進而反過來克制肺金。如果沒有過度勞累,僅右關脈強勁而頻數,且頻數中隱含著緩慢,時而出現,則可能是飲食不節、寒溫失調所致。這時,先後關脈會變得虛弱,嚴重時甚至消失不見,而脾脈則表現為強勁、頻數、微緩,且時而出現。如果食物積滯不消,則僅右關脈沉而滑。
經書上說:脈象滑利的人,有食物積滯。
東垣認為:陰陽之證十分重要,不可不詳加研究。《內經》中所述的百病變化,其根源都是由於喜怒過度、飲食不節、寒溫失調、勞役過度所造成的傷害。元氣、穀氣、榮氣、衛氣,以及生髮諸陽上升之氣,這四者都是由飲食進入胃部,穀氣上行,胃氣的不同名稱而已,實際上是一回事。一旦脾胃受損,就會導致中氣不足。中氣不足,則六腑的陽氣都會消散於外。
故經言:五臟之氣已緩於外者,是六腑之元氣病也。氣傷臟乃病,臟病形乃應,是五臟六腑真氣皆不足也。惟陰火獨旺,上乘陽分,故榮衛失守,諸病生焉。其中變化,皆由中氣不足。當補之證,認作外感風寒,有餘客邪之病,重瀉其表,使榮衛之氣外絕,其死只在旬日之間。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可不詳辨乎?且如外感,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感惡寒,雖近烈火不除;內傷惡寒,得就溫暖即解。外感惡風,乃不禁一切風寒,內傷惡風,惟惡夫些少賊風。外感症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擁盛有力。內傷者不然,內傷症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
白話文:
因此經書說:「五臟的氣已經衰弱到外在表現出來,這是六腑元氣生病的緣故。氣傷及臟腑就會生病,臟腑生病就會在身體上顯現,說明五臟六腑的真氣都已經不足。只有陰火獨盛,向上侵犯陽分,所以榮衛不能守住,各種疾病就都產生了。其中各種變化,都是由於中氣不足。應該補中氣的症狀,卻被誤認為是外感風寒,有餘客邪的病,反而大量瀉掉表面的寒邪,導致榮衛之氣被完全消耗掉,這樣的人很快就會死亡。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怎麼能不仔細辨別呢?就比如外感,寒熱會同時出現,沒有間隔;內傷則寒熱交替出現,時間不固定。外感怕冷,即使靠近烈火也無法緩解;內傷怕冷,只要靠近溫暖的地方就會好轉。外感怕風,對任何風寒都無法忍受;內傷怕風,只怕微弱的賊風。外感的症狀明顯表現於鼻子,所以鼻子不通氣,而且力量強盛。內傷則不同,內傷的症狀明顯表現於嘴巴,所以口不知味,而且肚子不舒服。
外感者無此,外感則邪氣有餘,發言壯厲,且先輕而後重,內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後輕。外感手背熱而手心不熱,內傷則手心熱而手背不熱。外感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裡方罷;內傷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內外辨法,大要如斯。然有內傷而無外感,有外感而無內傷者。
苟或內傷外感兼病而相挾者,則從乎輕重以治之。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先補益而後散邪,以變證為主,加散邪藥。當以六經脈症參究,各加本經藥治之。若顯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先發散而後補益,以辛涼等劑解散為君,而以參、朮、茯苓、芎、歸等為臣、使。以此辨之,則判然明矣。
白話文:
外感的人沒有這種症狀,外感是因為外邪入侵,所以氣勢強盛,說話有力,而且一開始輕微,之後逐漸加重;內傷則是元氣不足,說話懶散怯弱,而且一開始嚴重,之後逐漸減輕。外感的人手背發熱,手心不熱;內傷的人手心發熱,手背不熱。外感的人頭痛很常見,直接用傳裡方治療即可;內傷的人頭痛時有時無。內外辨證,大致如此。但也有內傷而無外感,或外感而無內傷的情況。
如果同時患有內傷和外感,則要根據輕重程度來治療。如果內傷症狀明顯,代表內傷重,外感輕,應該先補益元氣,再散解外邪,以變證為主,加入散邪藥物。要參考六經脈症,並加入本經藥物治療。如果外感症狀明顯,代表外感重,內傷輕,應該先發散外邪,再補益元氣,以辛涼等藥物為主,以參、朮、茯苓、芎、歸等藥物為輔。以此來辨證,就能清楚明白。
治
王安常曰:夫飲食勞倦傷而內熱者,乃陰火乘其坤土之位,故內熱以及於胸中也。《內經》有云: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惟以溫藥以補元氣而瀉火邪。蓋溫能除大熱耳。故東垣立補中益氣湯加減以治之,其惠也不其大哉。然飲食所傷,又當分別。夫勞倦傷,飲食傷,雖與外感風寒暑濕有餘之症不同,然飲食傷又與勞倦傷不同。
勞倦傷誠不足也,飲食傷尤當於不足之中,分其有餘不足也。何也?蓋飢餓不飲食,與食太過,雖皆是失節,然必明其有兩者之分,方盡其理。節也者何無不及、無太過之中道也。夫飢餓不飲食者,胃氣空虛,此為不足,以停滯言則有餘矣。惟其不足故補益,惟其有餘故消導。
白話文:
治
王安常說:飲食勞累過度而導致內熱,是陰火乘虛而入,佔據了坤土的位置,所以內熱才會蔓延到胸中。《內經》中說:「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只有用溫性的藥物來補益元氣,才能瀉除火邪。因為溫性藥物可以消除過度的熱症。所以東垣先生創立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物來治療此症,其益處實在很大啊!然而飲食所傷,也要分門別類。勞累過度所傷,飲食過度所傷,雖然與外感風寒暑濕等症不同,但飲食過度所傷又與勞累過度所傷有所區別。
勞累過度所傷雖然不足,但飲食過度所傷更要區分其不足與有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飢餓不飲食和飲食過度,雖然都屬於失節,但必須明白兩者之間的區別,才能完全理解其道理。所謂節制,是指不過度也不不足的中道。飢餓不飲食,胃氣虛弱,這屬於不足,但從停滯的角度來看,又是屬於有餘的。所以對於不足的,就要補益;對於有餘的,就要消導。
亦有物滯氣傷,必補益消導兼行者,亦有物暫滯而氣不甚傷,宜消導獨行,不須補益者,亦有既停滯不復自化,不須消導,但當補氣,或亦不須補益者。潔古枳朮丸,東垣橘皮枳朮丸之類,雖曰消導,固有補益之意存乎其間耳。其他如木香分氣丸,枳實導氣丸,大枳實丸之類,雖無補益,然施之於物暫滯,氣不甚傷者,豈不可哉。但不宜視為通行之藥耳。
白話文:
有些情況是物體停滯損傷了氣機,就需要同時補益和消導;有些情況是物體暫時停滯,氣機沒有受到嚴重損傷,只要消導就可以了,不需要補益;還有一些情況是停滯已久,無法自行化解,不需要消導,只需要補氣,或者根本不需要補益。像潔古的枳朮丸、東垣的橘皮枳朮丸,雖然說是以消導為主,但其實也包含了補益的意思。其他像是木香分氣丸、枳實導氣丸、大枳實丸等,雖然沒有補益功效,但用於物體暫時停滯、氣機沒有嚴重損傷的情況,也是可以的。不過,這些藥物不適合視為通用的藥物。
且所滯之物,非枳實之力所能去者,亦安可泥於消導而不知變乎?故備急丸、煮黃丸,感應丸,瓜蒂散等之推逐者,潔古、東垣亦未嘗委之而費用也。故善將兵者,攻亦當,守亦當;不善者,則宜攻而守,宜守而攻,其敗也非兵之罪,用兵者之罪耳。觀乎此,則知消導補益推逐之理矣。
若夫勞倦傷則純乎補益,固不待議。雖東垣丁寧告誡,然世人猶往往以苦寒之劑,望除勞倦傷之熱。及其不愈而反甚,自甚而至危,但曰病勢已極,藥不能勝耳。醫者、病者,主病者,一委之天命,皆懵然不悟其為妄治之失也。嗚呼!仁人君子,能不痛心也哉!
白話文:
如果積滯的東西不是枳實這種藥力所能消除的,怎麼能一味地用消導的方法而不知變通呢?所以像備急丸、煮黃丸、感應丸、瓜蒂散這些推逐的方劑,潔古、東垣也並非不使用。善於用兵的人,攻守都得當;不善用兵的人,該攻的時候守,該守的時候攻,失敗就不是兵的過錯,而是用兵的人的過錯。從這裡可以明白消導、補益、推逐的道理。
至於勞倦傷則需要純粹的補益,這是不言而喻的。雖然東垣一再叮囑,但世人卻常常用苦寒的藥物,企圖消除勞倦傷的熱症。等到病情不愈反而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就說病勢已到極點,藥物無效了。醫生、病人,以及治療疾病的人,都歸咎於命運,完全不明白這是錯誤治療造成的。唉!仁人君子,難道不痛心嗎?
方
補中益氣湯,〔批〕(按此方補元氣,養脾胃,升提下陷之氣,治內傷之要藥也)
治中氣不足,肢體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或飲食失節,勞倦身熱,脈大而虛;或頭痛惡寒自汗;或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或脈微細軟弱,自汗體倦少食;或中氣虛弱而不能攝血;或飲食勞倦而患瘧痢;或瘧痢因脾胃虛而不能愈;或元氣虛弱,感冒風寒,不勝發表,宜用此代之;或入房而後感冒;或感冒而後入房,亦用此湯,急加附子;或瀉利腹痛,急用附子理中湯。
嫩黃耆(蜜水煎炒一錢半,脾胃虛,肺氣先絕用之以益皮毛而閉腠理,止自汗)
白話文:
補中益氣湯 方解
【批註】 (按:此方補益元氣,滋養脾胃,提升下陷之氣,是治療內傷的重要藥物。)
主治:
- 中氣不足,肢體倦怠,口乾發熱,飲食無味。
- 飲食失節,勞倦身熱,脈象洪大而虛弱。
- 頭痛惡寒,自汗。
- 氣上衝而喘,身熱而煩躁。
- 脈象微細軟弱,自汗體倦,食慾不振。
- 中氣虛弱,不能攝血(即氣虛導致出血)。
- 飲食勞倦而患瘧疾或痢疾。
- 瘧疾或痢疾因脾胃虛弱而久治不愈。
- 元氣虛弱,感冒風寒,體質虛弱無法用發汗藥物治療,宜用此方代替。
- 房事後感冒。
- 感冒後行房事,亦可使用此方,並需急加附子。
- 瀉痢腹痛,可急用附子理中湯。
藥材:
- 黃耆:嫩黃耆(蜜水煎炒一錢半),脾胃虛弱,肺氣先絕者,用黃耆以益氣養血,閉合腠理,止自汗。
人參(去蘆、一錢,上喘氣短,元氣大虛,用以補之)
甘草(炙,一錢,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若脾胃急痛,腹中急縮者多用之)
以上三味,除渴熱、煩熱之聖藥也。
白朮(土炒,一錢,苦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
柴胡(五分,能使胃中之清氣左旋而上達)
升麻(五分,能使胃中之滿氣從右而上遷)
橘紅(一錢,理胸中之氣,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肋諸脾胃為用)
白話文:
人參去蘆,用一錢,可用來補益上喘氣短、元氣大虛的症狀。甘草炙後,用一錢,其甘溫特性可瀉火熱,補脾胃元氣,尤其適合脾胃急痛、腹中急縮的患者。上述三味藥材合用,是治療渴熱、煩熱的良藥。白朮土炒後,用一錢,其苦甘溫特性可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柴胡用五分,能使胃中清氣左旋上升。升麻用五分,能使胃中滿氣右旋上升。橘紅用一錢,可理胸中之氣,助陽氣上升,散滯氣肋,調理脾胃。
當歸身(酒洗,一錢,用之以和血脈)
上銼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溫服。或少加黃柏以救腎水,而瀉陰中之伏火也。紅花三分,入心養血。內傷挾外感者,以本方為主,從六經所見之證,加減用之。如見太陽證,頭項痛,腰脊強,加羌活、藁本、桂枝。如陽明,則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倍升麻、加乾葛。如少陽,則胸脅痛而耳聾,加黃芩、半夏、川芎,倍柴胡。
白話文:
取當歸一錢,用酒洗淨,用來和血脈,將其研磨成粉末,加入生薑三片,水煎溫服。若腎水不足,可加少許黃柏以救腎水,並瀉去陰中伏火。若要養血,可加入紅花三分。若為內傷兼外感,可以本方為主,根據六經所見之症狀加減藥物。如見太陽證,頭項痛、腰脊強,可加羌活、藁本、桂枝。如見陽明證,身熱、目痛、鼻乾、不得眠,可加倍升麻、乾葛。如見少陽證,胸脅痛而耳聾,可加黃芩、半夏、川芎,並加倍柴胡。
如太陰,則腹滿而嗌乾,加枳實、厚朴。如少陰,則口燥舌乾而渴,加生甘草、桔梗。如厥陰,則煩滿,多加川芎。如變證發斑,加葛根、玄參,倍升麻。如挾痰,加半夏、竹瀝、薑汁。若頭痛,加蔓荊子,或加川芎。頂痛腦痛,加藁本、細辛。諸頭痛,此四味足矣。若耳鳴目黃,頰頜腫頸肩臑肘臂後廉痛,面赤脈洪者,加羌活一錢,防風七分,甘草、藁本各五分,通其經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消腫。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腹脹、口乾的太陰證,就加枳實和厚朴。如果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少陰證,就加生甘草和桔梗。如果出現煩悶的厥陰證,就加川芎。如果出現發斑的變證,就加葛根、玄參,升麻的劑量加倍。如果伴有痰症,就加半夏、竹瀝和薑汁。如果出現頭痛,就加蔓荊子,或加川芎。如果頭頂疼痛或腦部疼痛,就加藁本和細辛。以上四味藥足夠治療各種頭痛。如果出現耳鳴、眼黃、面頰腫脹、頸肩手臂疼痛、面部發紅、脈搏有力等症狀,就加羌活一錢,防風七分,甘草、藁本各五分,以通經活血。加黃芩、黃連各三分,以消腫。
嗌痛頷腫,面赤,脈洪大,加桔梗七分,黃芩、甘草三分。口乾嗌乾,或渴者,加葛根五分,升胃氣,上行潤之。心下痞悶,加芍藥、黃連一錢。腹中痞悶,加枳實三分,厚朴七分,木香、砂仁各三分。如天寒,加乾薑。腹中痛者,加炒白芍藥、炙甘草各三分。如惡寒覺冷痛,加桂五分。
夏月腹中痛,不惡寒反惡熱者,加黃芩五分,芍藥一錢,甘草五分,以治時熱。臍下痛者,加熟地一錢。如胸中滯氣,加青皮五分。壅滯可用,短促少氣,去之。如身體重疼,乃風濕相搏,加羌活、防風各五分,升麻一錢,柴胡五分,藁本、蒼朮各一錢,中病即止。大便閉澀,加歸梢一錢。
白話文:
喉嚨痛、下巴腫,臉紅,脈搏有力快速,加桔梗七分,黃芩、甘草各三分。口乾舌燥,或口渴,加葛根五分,升發胃氣,向上滋潤。心口堵悶,加芍藥、黃連各一錢。腹部堵悶,加枳實三分,厚朴七分,木香、砂仁各三分。如果天氣寒冷,加乾薑。腹部疼痛,加炒白芍、炙甘草各三分。如果畏寒怕冷,疼痛加劇,加桂枝五分。
夏天腹部疼痛,不畏寒反而怕熱,加黃芩五分,芍藥一錢,甘草五分,以治療夏季暑熱。肚臍下方疼痛,加熟地一錢。如果胸中氣滯,加青皮五分。可以用來治療胸悶氣短,呼吸急促,去除積滯。如果身體沉重疼痛,是風濕邪氣入侵,加羌活、防風各五分,升麻一錢,柴胡五分,藁本、蒼朮各一錢,症狀減輕即停藥。大便乾結,加當歸梢一錢。
病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勿去之。冬月、春寒或秋涼,各宜加不去節麻黃。若春溫熱,加沸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長夏濕土,客邪大旺,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其濕熱之氣。濕熱之氣大勝,主食不消,故食減不知穀味。加神麯以消之,加五味子、麥門冬,助人參瀉火益肺金,助秋損也。
在三伏中為聖藥。脅下急或痛,俱加柴胡、甘草、人參。多唾或唾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若胃脘當心痛,加草豆蔻仁三分。若食不下,乃胸中有寒,或氣澀滯,加青皮、陳皮、木香。寒月加益智仁、草豆蔻,夏月加黃芩、黃連;秋加檳榔、砂仁。若腳軟乏力或痛,加酒炒黃柏。
白話文:
久病痰咳的人,要減去人參,新病則不必減。冬天、春天寒冷或秋天涼爽,都應該加一些麻黃。如果春天溫暖炎熱,可以加沸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長夏濕氣重,外邪旺盛,可以加蒼朮、白朮、澤瀉,上下分消濕熱之氣。濕熱之氣過盛,就會導致消化不良,吃不下東西,也感覺不到食物的味道。可以加神麴來幫助消化,再加五味子、麥門冬,幫助人參瀉火益肺金,以助秋損。
三伏天是麻黃的最佳時機。如果肋骨下疼痛或急痛,可以加柴胡、甘草、人參。如果經常流口水或吐白沫,可能是胃部寒氣上停,可以加益智仁。如果胃脘靠近心口疼痛,可以加草豆蔻仁三分。如果食慾不振,可能是胸中有寒,或氣滯澀,可以加青皮、陳皮、木香。冬天寒冷時可以加益智仁、草豆蔻,夏天可以加黃芩、黃連;秋天可以加檳榔、砂仁。如果腿軟無力或疼痛,可以加酒炒黃柏。
不已,加漢防己。心煩躁,加生地黃。若氣浮心亂,以硃砂安神丸鎮固之,則愈。
白朮散,〔批〕(按此方治胃虛之劑),治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不可用淡滲藥,恐胃中元氣虛少故也。並治傷寒雜病,一切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及治酒積嘔噦。
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一錢),藿香(八分),木香(五分),葛根(一錢),甘草(七分)
白話文: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以加上防己。如果心煩躁,可以加上生地黃。如果氣浮心亂,可以用硃砂安神丸來鎮定,這樣就能痊癒。
白朮散,是針對胃虛的藥方。它治療胃虛導致的食慾不振、口渴不止。不能使用淡滲的藥物,因為胃中元氣虛弱,容易導致元氣更虛。白朮散也能治療傷寒、各種吐瀉煩渴、霍亂、虛損氣弱,以及酒積引起的嘔吐。
藥方如下:人參一錢,白朮一錢(土炒),茯苓一錢,藿香八分,木香五分,葛根一錢,甘草七分。
上銼一劑,水煎溫服。如飲水者,多煎與之時時服。如能食而渴者,人參白虎湯。
補氣湯,〔批〕(按此方治氣虛之劑),凡遇勞倦辛苦,用力過多,即服此三、四劑,免致內傷發熱之病,宜預防之。
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麥門冬(一錢),陳皮(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姜三片,棗二枚,水煎食前服。勞倦甚,加熟附子五分。
補血湯,〔批〕(按此方治血虛之劑),凡遇勞心思慮,損傷精神,頭眩目昏,心虛氣短,驚悸煩熱等症,並宜服之。
白話文:
先把藥材切碎,加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病人像喝水一樣,要多煎煮一些,讓他們隨時服用。如果病人能吃東西但感到口渴,就應該服用人參白虎湯。
補氣湯用於治療氣虛。凡是勞累辛苦、過度用力,就應該服用三到四劑,避免內傷發熱,要預防這種情況。
藥材包括:黃耆一錢半,人參一錢,白朮一錢,麥門冬一錢,陳皮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七分(炙過)。
把藥材切碎,加薑三片、棗二枚,水煎煮,飯前服用。如果勞累過度,可以加熟附子五分。
補血湯用於治療血虛。凡是勞心勞神、損傷精神,出現頭昏眼花、心慌氣短、心悸煩躁等症狀,都應該服用。
生地黃(一錢),人參(一錢),當歸(一錢),白芍藥(炒,一錢),茯神(一錢),陳皮(五分),梔子(炒黑,五分),酸棗仁(炒,一錢),麥門冬(一錢),五味子(十粒),甘草(炙,七分)
上銼一劑,加圓眼十枚,水煎,空心服。
參苓白朮散,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致嘔吐泄瀉,及大病後,調脾助胃,此方最宜。
白朮(土炒,一錢),人參(八分),甘草(八分),乾山藥(一錢),白茯苓(八分),白扁豆(一錢),蓮子肉(十個),薏苡仁(八分),砂仁(炒,五分),桔梗(八分),陳皮(一錢)
白話文:
這是一道由生地黃、人參、當歸、白芍藥、茯神、陳皮、梔子、酸棗仁、麥門冬、五味子、甘草等藥材組成的方劑,加上圓眼,水煎服用,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不進,或伴隨嘔吐腹瀉,以及大病後調養脾胃。此外,還有一款名為「參苓白朮散」的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白朮、人參、甘草、山藥、白茯苓、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陳皮,也同樣適用於脾胃虛弱的病症。
上為末,每服二錢,黑棗泡湯,空心調下。
參苓白朮丸(雲林制),治病後元氣虛弱,此藥進美飲食,壯健身體,充實四肢,清火化痰,解鬱固本。
人參(一兩),白朮(二兩,土炒),白茯苓(一兩),乾山藥(炒,一兩),蓮肉(去皮,二兩),陳皮(一兩),半夏(制,一兩),白扁豆(炒,一兩),薏苡仁(炒,二兩),桔梗(二兩),黃連(姜炒,一兩),神麯(炒,一兩),香附(一兩),砂仁(五錢),甘草(一兩),當歸(一兩),遠志(一兩),石菖蒲(五錢)
白話文:
每次服用兩錢,用黑棗泡湯,空腹服用。
這方藥適合病後元氣虛弱的人服用,可以促進食慾,強健體魄,充實四肢,清熱化痰,舒緩鬱結,固本培元。
藥方內容:人參一兩,白朮二兩(土炒),白茯苓一兩,乾山藥一兩(炒),蓮肉二兩(去皮),陳皮一兩,半夏一兩(制),白扁豆一兩(炒),薏苡仁二兩(炒),桔梗二兩,黃連一兩(姜炒),神麴一兩(炒),香附一兩,砂仁五錢,甘草一兩,當歸一兩,遠志一兩,石菖蒲五錢。
上為末,薑、棗煎湯,打神麯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白湯送下,忌食生冷、油膩之物。
白朮八寶丹(胡云閣傳),治一切虛損之症。
白朮(半斤,二兩朝陽土炒,六兩熬膏),人參(五錢,如有嗽,去之),白茯神(去皮木,一兩半),遠志(去骨,兩半),陳皮(去白,兩半),白芍藥(酒炒,兩半),神麯(炒,一兩),麥芽(五錢)
上為末,用白朮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錢,或加至一錢五分,白沸湯空心送下。
白話文:
上等的草藥研磨成粉末,以薑和棗煮成的湯來煎煮,再與神麯一起混和成糊狀,做成丸狀,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約一百顆,空腹時以白開水送服,避免食用生冷和油膩的食物。
「白朮八寶丹」(胡雲閣傳授),適用於治療所有種類的虛弱病症。
主要成分包括:
- 白朮(半斤,其中二兩用朝陽土炒,六兩熬成膏狀)
- 人參(五錢,如果有咳嗽則去除之)
- 白茯神(去皮和木質部分,一兩半)
- 近志(去骨,兩半)
- 陳皮(去白色部分,兩半)
- 白芍藥(用酒炒過,兩半)
- 神麯(炒過,一兩)
- 麥芽(五錢)
將以上所有成分研磨成粉末,用白朮膏來製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約一錢,或依個人情況增加到一錢五分,並以熱開水在空腹時送服。
白朮膏,治脾胃大虛,自汗乏力,四肢怠倦,飲食不思;或食而不化,嘔吐瀉痢,瀉下完穀白沫。
白朮(一斤,去蘆,火上炙一塊,銼一塊成片)
上用水十碗,熬汁二碗,去渣。再入水再熬,又濾出,將渣搗爛,入水再熬。如是五次,共得藥汁十碗,合一處,入白蜜半斤,再熬至稠黏,滴水成珠為度。日服二、三次,白沸湯調下。
白雲膏(單孟齊傳)〔批〕(按此方養元氣,健脾胃,王道之劑),調脾健胃,固本還元。
大米(一升),糯米(一升),山藥(四兩),芡實(四兩),蓮肉(去皮、心,四兩)
上為細末,入白砂糖一斤半,攪和令勻,入籠蒸糕,任意食之。
白話文:
白朮膏,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容易出汗、無力、四肢疲倦、食慾不振;或吃進去的食物無法消化、嘔吐、腹瀉、拉肚子,而且大便中有米粒狀的白色泡沫。
製作方法:取白朮一斤,去皮,在火上烤一塊,切成一片一片的。
用十碗水熬煮白朮,熬到剩下兩碗藥汁,把藥渣濾掉。再加入水,繼續熬煮,濾出藥渣,把藥渣搗碎,再加入水熬煮。如此反覆五次,總共得到十碗藥汁,混合在一起。加入半斤白蜜,繼續熬煮,直到藥汁變得稠黏,滴在水面上可以形成圓珠狀。每天服用兩到三次,用溫熱的白開水送服。
白雲膏,單孟齊傳授的方子。這個方子可以滋養元氣、健脾胃,是王道之劑。
白雲膏可以調理脾胃、健脾開胃、固本還元。
製作方法:取大米一升,糯米一升,山藥四兩,芡實四兩,蓮肉(去皮和心)四兩。
將以上材料磨成細粉,加入一斤半的白砂糖,攪拌均勻,放入蒸籠中蒸成糕,可以隨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