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九 (20)
卷之九 (20)
1. 眼目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淡鹽湯送下。忌生冷,萊菔。
養肝丸(周古川傳)〔批〕(按此方補虛明目之劑),治肝經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淚,久視無力,婦人血虛目疾。
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酒蒸),防風,楮實子(炒),車前子(酒炒),蕤仁(去殼,湯泡去皮)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遠白湯下。
滌光散(秘方),治目疾屢服寒涼藥不愈,兩眼蒸熱,如火之熏赤而不痛,滿目紅絲,血脈貫睛,瞀悶昏暗,羞明畏日,或上瞼赤爛,或冒風沙而內外眥皆破,洗之立效。
枯白礬(五分),銅青(三分)
上為末,水和藥,瓷器盛,重湯煮三五沸,隔紙蘸洗,日三五次。
決明散(傅東山傳),治翳障眼,三服即退。
石決明,葛花,澤瀉,木賊,大黃
上銼一劑,水煎服。
治雀目如神(汪聖峰傳)
黃蠟不拘多少,熔化取出,入蛤粉相和,所得成球,每用以刀切下二錢,以豬肝二兩,批開摻藥在內,麻繩扎定,水一碗,入銚內煮熟取出,乘熱熏眼,至溫餐食之,日二次,以明為度。
治眼出冷淚。
虛則補肝,四物湯加木賊、防風;實則用木賊、蒼朮、白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為末,米泔水調下。
白話文:
[眼目]
一種藥丸,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用淡鹽水送服。忌食生冷食物和蘿蔔。
另一種名為養肝丸的藥方,用於治療肝經不足引起的視力模糊、眼分泌物增多、久視力疲勞等症狀,以及婦女因血虛導致的眼疾。藥材包括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防風、楮實子、車前子、蕤仁等,同樣研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滌光散則用於治療因長期服用寒涼藥物而導致的目疾,症狀包括眼睛發熱、充血、視物模糊、畏光等。藥材有枯白礬和銅青,將其研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用瓷器盛裝,以沸水煮沸幾次,用紙隔著蘸藥水洗眼,一天洗三次到五次。
決明散用於治療眼睛翳障,一般服用三次即可見效,藥材包括石決明、葛花、澤瀉、木賊、大黃,將藥材切碎煎服。
針對雀目(一種眼疾),可將黃蠟熔化後加入蛤粉混合成球狀,每次切下二錢,與切開的豬肝混合,用麻繩紮好,水煮熟後,趁熱熏眼,並食用豬肝,每天兩次,直到眼睛恢復明亮為止。
至於眼出冷淚,虛證者則需補肝,用四物湯加入木賊、防風;實證者則用木賊、蒼朮、白蒺藜、防風、羌活、川芎、甘草研磨成粉末,用淘米水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