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八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7)

1. 淋閉

赤茯苓(一錢二分),赤芍藥(二錢),山梔子(二錢),當歸(一錢),甘草(五分),條黃芩(六分)

一方加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子(各等分)

上銼散,水煎,空心服。

八正散,治心經蘊熱,臟腑閉結,小便赤澀,癃閉不通,及熱淋血淋;如酒後縱欲而得者,則小便將出而痛,既出而癢,以此藥主之。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仁,大黃,木通,甘草(各等分)

上銼作劑,燈心煎,空心服。小便淋滴,頻數無度,加牛膝。

琥珀散(太醫院傳),治血淋神方。

琥珀(二兩),當歸(一兩半),蒲黃(二兩),生地黃(一兩半),瞿麥(一兩),血餘(四兩,燒灰),梔子(一兩),大、小薊(各一兩半),甘草(三錢),酸漿草(自然汁五碗)

上共研為末,將酸漿草汁和諸藥曬乾,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米飲調下。

阿膠散(秘方),治血淋。

阿膠(二兩,炒),豬苓,澤瀉,赤茯苓,滑石(各一兩),車前子(五錢)

上銼水煎,空心服。

治血淋,用乾柿餅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飲調下。

高尚書方,治小便下血,多是濕熱。

五苓散加蒼朮三分,一劑而愈。

散滯茴香湯(黨都堂傳),治諸淋,並婦人赤白帶下。

小茴香(一錢),當歸(一錢),烏藥(一錢),荊芥穗(一錢),黃連(一錢),木通(一錢),扁竹(一錢),砂仁(八分),薄荷(八分),香附子(五分)

上銼一劑、淡竹葉十片,水煎,空心溫服。

琥珀鬱金丸,治水火不既濟,膀胱因心火所熾而浮,囊中積熱,或癃閉不通,或遺泄不禁,或白濁如泔水,或膏淋如膿,或如梔子汁,或如砂石米粒,或如粉糊相似,疼痛不已,俱熱證也,此藥治之。

黑牽牛(頭末,二兩,炒),大黃(酒浸,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二兩),鬱金(一兩),滑石(四兩),真琥珀(二兩,研),茯苓(四兩)

上共為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熟水下。

六味地黃丸,治老人虛寒者,患死血作淋,痛不可忍,倍茯苓、澤瀉。又治小便頻數不禁,去澤瀉,用益智仁。

〔批〕(按此方治諸淋之劑),治冷淋諸藥不效,用四君子湯加豬苓、澤瀉、木通,連進二服。又以菟絲子研極細,用雞翎管吹入小便孔內,極效。

通關丸,治小便不通,熱在下焦血分,兼治諸淋。

黃柏(二兩,酒炒),知母(二兩,酒炒),肉桂(三錢),滑石(二兩),木通(一兩)

上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水下。

一方治小便不通,腹脹疼痛欲死,野地蒺藜子不拘多少,焙黃色為末,溫黃酒調服。

一方用蚯蚓五七條,研爛,投涼水一碗,攪勻,澄清去泥滓,飲水,即時通。大解熱疾,不知人事,欲死者服之,立效。

白話文:

淋閉

以下是幾種古代中醫治療淋閉(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統疾病)的處方,以及一些治療相關症狀的方劑:

方劑一: 赤茯苓、赤芍藥、山梔子、當歸、甘草、條黃芩等藥材,水煎服,空腹服用。另一種加生地黃、澤瀉、木通、滑石、車前子等藥材的配方。

八正散: 治療心經蘊熱、臟腑閉結、小便赤澀、排尿困難等症狀,以及熱淋、血淋,特別是因飲酒過度、房事過多引起的尿痛、尿癢。

方劑二: 車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仁、大黃、木通、甘草等藥材,用燈芯草煎煮,空腹服用。小便淋漓不盡、頻尿者,加牛膝。

琥珀散: 太醫院流傳的血淋特效藥方,由琥珀、當歸、蒲黃、生地黃、瞿麥、血餘(燒成灰)、梔子、大薊、小薊、甘草、酸漿草汁等藥材組成。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酸漿草汁混合後曬乾,再研磨成粉末服用。

阿膠散: 秘方,治療血淋,由阿膠(炒)、豬苓、澤瀉、赤茯苓、滑石、車前子等藥材組成,水煎服,空腹服用。

方劑三: 治療血淋,可用乾柿餅燒存性研末服用。

高尚書方: 治療小便出血,多因濕熱引起,以五苓散加蒼朮治療。

散滯茴香湯: 治療各種淋證,以及婦女赤白帶下,由小茴香、當歸、烏藥、荊芥穗、黃連、木通、扁竹、砂仁、薄荷、香附子、淡竹葉等藥材組成,水煎服,空腹溫服。

琥珀鬱金丸: 治療因心火熾盛引起的膀胱疾病,症狀包括排尿困難、尿失禁、白濁、膿性尿液等,均屬熱證。由黑牽牛子、大黃、黃連、黃芩、鬱金、滑石、琥珀、茯苓等藥材組成,製成水丸服用。

六味地黃丸: 治療老年人因虛寒引起的死血淋,痛不可忍者,可加倍茯苓、澤瀉;治療小便頻數者,去澤瀉,加益智仁。

其他治療淋證方法: 若其他藥方治療冷淋無效,可用四君子湯加豬苓、澤瀉、木通;或用菟絲子研末吹入尿道。

通關丸: 治療小便不通,下焦血分有熱證,以及各種淋證。由黃柏、知母、肉桂、滑石、木通等藥材組成,製成水丸服用。

方劑四: 治療小便不通,腹脹疼痛劇烈者,可用焙黃的野地蒺藜子溫黃酒送服。

方劑五: 治療小便不通,可用蚯蚓研爛後取澄清液服用。此法也能治療高熱神志不清,危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