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傷寒

傷寒以浮、大、動、數、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其弦、緊,浮、滑、沉、澀六者,為殘賊脈,能為諸經作病。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緩,為四季之正脈;浮、沉、遲數為客脈。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呼出心、肺為陽,吸入肝,腎為陰。一呼一吸為一息。寸口為陽,尺澤為陰,中為關界。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榮,氣為衛。寒傷榮,風傷衛。所謂傷寒之病,從淺入深,先以皮膚肌肉,次入腸胃筋骨。其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俱在浮、中、沉三脈有力無力中分。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若浮、中、沉之不見,則委曲而求之。若隱若見,則陰陽伏匿之脈也,三部皆然。

白話文:

傷寒脈象,以浮、大、動、數、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其中弦、緊、浮、滑、沉、澀六種脈象,屬於殘賊之脈,能導致各種經絡的病變。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土緩,是四季正常的脈象;浮、沉、遲數則是客脈。

左手寸口脈稱為人迎,右手寸口脈稱為氣口。呼氣時,心、肺屬陽;吸氣時,肝、腎屬陽。一呼一吸為一息。寸口脈為陽,尺澤脈為陰,中為關界。

陽主氣,陰主血。血為榮,氣為衛。寒氣傷及血液,風氣傷及衛氣。所謂傷寒病,從表淺部位逐漸深入,先影響皮膚肌肉,然後侵襲腸胃筋骨。其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都可以在浮、中、沉三脈的有力無力中判斷。脈象有力者為實、為陽、為熱;脈象無力者為虛、為陰、為寒。

如果浮、中、沉三脈都看不出來,則需要細心觀察並尋找。如果脈象隱隱約約,則代表陰陽潛藏,三部皆然。

雜病以弦為陽,傷寒以弦為陰,雜病以緩為弱,傷寒以緩為和。傷寒以大為病進,以緩為邪退。緩為胃脈,有胃氣曰生,無胃氣曰死。傷寒病中,脈貴有神。脈中有力,即為有神。神者,氣血之先也。兩手無脈曰雙伏,一手無脈曰單伏。寸口陽脈中,或見沉細者,但無力者,為陽中伏陰。

尺部陰脈中,或見沉數者,為陰中伏陽。寸口數大有力為重陽,尺部沉細無力為重陰。寸口細微如絲為脫陽,尺部微而無力為脫陰。寸脈浮而有力,主寒邪、表實,宜汗;浮而無力,主風邪、表虛,宜實;尺脈沉而有力,主陽邪在裡為實,宜下;無力,主陰邪在裡為虛,宜溫,寸脈弱而無力,切忌汗下。初按來疾去徐,名曰內虛外實;去疾來徐,名曰內實外虛。

白話文:

一般疾病脈象弦緊代表陽氣旺盛,傷寒病脈象弦緊則代表陰氣盛;一般疾病脈象緩慢代表體虛,傷寒病脈象緩慢則代表病情和緩。傷寒病脈象有力代表病情加重,脈象緩慢代表邪氣退散。緩慢的脈象屬於胃脈,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傷寒病人,脈象最重要的是要有力,有力量的脈象代表有氣血。氣血是生命的先兆。雙手摸不到脈象叫做雙伏,單手摸不到脈象叫做單伏。寸口陽脈摸起來沉細無力,稱為陽中伏陰。尺部陰脈摸起來沉細而數,稱為陰中伏陽。寸口脈象數而有力叫做重陽,尺部脈象沉細無力叫做重陰。寸口脈象細微如絲叫做脫陽,尺部脈象微弱無力叫做脫陰。寸脈浮而有力,代表寒邪表實,宜用發汗法;寸脈浮而無力,代表風邪表虛,宜用固表法;尺脈沉而有力,代表陽邪在裡,宜用瀉下法;尺脈沉而無力,代表陰邪在裡,宜用溫補法;寸脈弱而無力,切忌發汗或瀉下。初按脈象來時有力,去時無力,稱為內虛外實;去時有力,來時無力,稱為內實外虛。

尺寸俱同名曰緩。緩者,和而生也。汗下後脈靜者生,躁亂身熱者死。乃邪氣勝也。如寒邪直中陰經,溫之而脈來斷續為歇止,正氣脫而不復生也。純弦之脈名曰負,負者死。按之如解索者,名曰陰陽離,離者死。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今將浮、中、沉三脈下,注證治之法,使因脈以知證,緣證以明治;以此達彼,由粗入精,亦可以為後學之窺鑑矣。

浮脈:初排指於皮膚之上,輕手按之便得,曰浮。此為寒邪初入足太陽經,病在表之標,可發而去之。雖然,其治法則有二焉,寒傷榮則無汗惡寒,風傷衛則自汗惡風。一通一塞;不可同也。

白話文:

脈象一致,稱為緩脈。緩脈代表著身體和諧,氣血調和。汗出後脈象平靜,則病人會康復;若脈象躁亂,身體發熱,則病人會死亡,這是邪氣過盛的表現。例如寒邪直接侵入陰經,用溫熱的方法治療,但脈象卻呈現斷斷續續的停滯狀態,這是正氣衰竭,無法恢復的徵兆。

純弦的脈象稱為負脈,負脈代表著死亡。按壓脈搏時,感覺像解開繩索一樣,稱為陰陽離絕,離絕也代表著死亡。陰證出現陽脈,則病人會康復;陽證出現陰脈,則病人會死亡。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浮、中、沉三種脈象,並分析其病症和治療方法,讓我們能根據脈象了解病症,再根據病症施以治療。從粗淺的知識逐步深入精微,也能夠作為後學者學習的借鑑。

浮脈:是指手指剛觸碰到皮膚表面,輕輕按壓就能感覺到的脈象。這代表著寒邪剛侵入足太陽經,病症還停留在表面的階段,可以通過發散治療來驅除寒邪。不過,治療方法要區分兩種情況:寒邪傷及營氣,則病人會無汗、怕冷;風邪傷及衛氣,則病人會自汗、怕風。一種是通,一種是塞,不可混為一談。

浮緊有力則無汗,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寒之表,宜發汗。冬時用麻黃,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有渴加石膏、知母。

浮緩無力則有汗,惡風,頭項痛,腰脊強,發熱。此為傷風在表,宜和衛。冬時用桂枝,餘三時用加減沖和湯。腹痛,小建中湯。痛甚,桂枝加大黃湯。

中脈: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略重按之乃得。謂之半表半裡。然亦有二焉,蓋陽明、少陽二經,不從標本從乎中也。長而有力,即微洪脈也,此為陽明在經,其證微有頭痛,眼眶痛;鼻乾不得眠,發熱無汗,用葛根解肌湯。若渴而有汗不解,或經汗過,渴不解者,白虎加人參湯。無渴不可服。此藥為大忌。

白話文:

脈搏浮起有力,沒有汗水,怕冷,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發燒,這是傷寒表證,應該發汗。冬天用麻黃,其他季節用羌活沖和湯。如果口渴,加石膏、知母。

脈搏浮起無力,有汗水,怕風,頭頸疼痛,腰背僵硬,發燒。這是傷風表證,應該調和衛氣。冬天用桂枝,其他季節用加減沖和湯。如果腹痛,用小建中湯。疼痛厲害,用桂枝加大黃湯。

中脈是指按壓到皮膚之下,肌肉之間,稍微用力按壓才能摸到的脈搏。這可以稱為半表半裡。但也分兩種情況,因為陽明、少陽兩經,不從表裡,而是從中間。脈搏長而有力,就是微洪脈,這是陽明經在經絡上的表現,症狀有輕微頭疼、眼眶疼痛、鼻乾難以入睡、發燒無汗,用葛根解肌湯。如果口渴且有汗水,但汗水止不住,或者已經出過汗,但口渴難解,用白虎加人參湯。如果沒有口渴,不能服用此藥,因為這是大忌。

弦而數,此為少陽經脈,其證胸脅痛而耳聾,寒熱,嘔而口苦,用小柴胡湯。或兩經合病,則脈弦而長,此湯加葛根、芍藥。緣膽無出入,有三禁,止宜和解表裡耳。

沉脈:重手按之,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間乃得,此為沉脈。然亦有二,陰陽寒熱,俱在沉脈中分。若沉而有力,為陽、為熱;沉而無力,為陰,為寒;沉數有力,則為陽明之本,表證罷而熱入於裡。惡寒頭痛悉除,及覺怕熱,欲揭衣被,揚手擲足,譫語狂妄,躁渴,或潮熱自汗,五、六日不大便,輕則大柴胡湯下之,重則六一順氣湯選用。

白話文:

如果脈象弦數,代表是少陽經脈有問題,症狀會出現胸脅疼痛、耳聾、寒熱交替、嘔吐伴隨口苦。這時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同時還有其他經脈的病症,脈象就會弦而長,可以加葛根和芍藥。因為膽經的經氣運行要順暢,有三種情況不能用藥,只有用和解表裡的藥物才適合。

沉脈是指用手指重按下去,到肌肉下面筋骨之間才摸得到的脈象。沉脈也有陰陽寒熱之分,沉而有力是陽熱,沉而無力是陰寒。如果沉而數有力,說明是陽明經的本病,表證消失後熱邪進入裡邊。惡寒頭痛都消失了,感覺怕熱,想脫衣服蓋被子,手腳亂動,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口渴,或者潮熱盜汗,五、六天沒有大便,輕症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重症則要用六一順氣湯。

沉遲無力為寒。初病起,外證無頭痛;無身熱,便就怕寒,四肢厥冷,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白沫,或流冷涎,或戰慄面如刀刮,引衣蜷臥,不渴,或手足指甲青,此為陰經自中其寒,非從陽經傳來,急溫之,輕則理中湯,重則姜附湯、四逆湯之類。故經云:發熱惡寒發於陽,無熱惡寒發於陰也。

夫傷寒者,冬時天氣嚴寒,水冰地凍,而成殺厲之氣。體虛之人,觸犯之者,中而即病,名曰正傷寒。不即病者,乃寒邪藏於肌膚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因暑熱之氣而作者,名曰熱病。熱重於溫病也。雖曰傷寒,實為熱病,熱病乃汗病也。

白話文:

身體沉重无力,没有力气,这是寒邪入侵的表现。刚开始生病的时候,没有头痛、没有发热,但特别怕冷,四肢冰冷,可能还会腹痛、腹泻。甚至可能口吐白沫、流冷口水,身体发抖、脸色苍白,喜欢蜷缩着盖被子,不口渴,指甲发青。这是寒邪直接入侵阴经,而不是从阳经传来的。需要赶紧用温热的方法来治疗,症状轻的可以用理中汤,症状重的可以用姜附汤、四逆汤等。古书上说,发热怕冷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不发热却怕冷,就是阴气不足的表现。

伤寒病通常发生在冬天,天气寒冷,水结冰、地冻土硬,寒气很重。体质虚弱的人很容易被寒邪入侵,立刻就会生病,叫做正伤寒。如果当时没有发病,寒邪就会潜伏在皮肤和肌肉之间,藏在经络之中,等到春天温度升高就会发病,叫做温病。等到夏天因为酷暑而发病,就叫做热病。热病的症状比温病要严重。虽然叫做伤寒,其实是一种热病,热病其实是汗病。

非時行之氣,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故一歲之中,長幼病皆相似也。是時行不正之氣,非暴厲之氣。暴病者,疫病也。疫病者,乃春分至秋分前,天有暴寒,皆為時行之寒疫也。又有四時之正氣者,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凜冽。

然正氣亦能為病。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瘧痢;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必溫病。總曰傷寒。病自外入,或入於陽,或入於陰,皆無定體。非但始太陽,終厥陰論也。

或有自太陽始,日傳一經,六日傳至厥陰,邪氣衰而不傳自愈者;亦有不能再傳者;或有間經而傳者;或有傳之二三經而止者,或有始終只在一經者;或有越經而傳者;或有初入太陽,不作鬱熱,便入少陰而成真陰證者;或有直中陰經而成寒證者;有變證者;有脈變者;有取證不取脈者;有取脈不取證者;又有二陽,三陽同受而為合病者;或太陽、陽明先後受而為並病者;有日傳二經而為兩感者。蓋病有標本,治有逆從。

白話文:

一年四季,氣候應該溫暖、炎熱、涼爽、寒冷,但有時會出現反常的氣候,比如春天寒冷,夏天涼爽,秋天炎熱,冬天溫暖。這些反常的氣候就會導致疾病的流行。一年之中,無論老少,所患疾病都相似。這些流行病並非猛烈的疾病,猛烈的疾病指的是瘟疫。瘟疫通常發生在春分到秋分之間,天氣突然變冷,就會引起寒疫流行。

正常的四季氣候,春天溫和,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叫做正氣。但正氣也會導致疾病。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腹瀉;夏天受暑熱,秋天就會瘧疾痢疾;秋天受濕氣,冬天就會咳嗽;冬天受寒冷,春天就會溫病。這些疾病統稱為傷寒。傷寒病從外部入侵,有時侵犯陽經,有時侵犯陰經,沒有固定的病變。不只是從太陽經開始,到厥陰經結束。

有些傷寒病從太陽經開始,每天傳播一條經脈,六天傳播到厥陰經,邪氣衰弱不再傳播而自行痊癒;有些傷寒病不能繼續傳播;有些傷寒病隔著經脈傳播;有些傷寒病傳播兩三條經脈就停止;有些傷寒病始終只在一条经脉上;有些傷寒病越過經脈傳播;有些傷寒病初入太陽經,沒有出現鬱熱症狀,就進入少陰經形成真陰證;有些傷寒病直接侵犯陰經形成寒證;有些傷寒病有變證;有些傷寒病有脈象變化;有些傷寒病只看證不看脈;有些傷寒病只看脈不看證;還有些傷寒病是兩陽、三陽同時受到侵犯而形成合病;有些傷寒病是太陽、陽明經先后受到侵犯而形成并病;有些傷寒病一天傳播两条经脉,形成兩感。總之,疾病有標本,治療有逆從。

若夫常病用常法,理固易知。設有感冒非時暴寒,而誤作正傷寒者,有勞力感寒,而誤作真傷寒者,有直中陰經真寒證,而誤作傳經之熱證者,有溫熱病而誤作正傷寒治者,有暑證而誤作寒證者,有如狂而誤作發狂者,有血證發黃而誤作濕熱發黃者,有蚊跡而誤作發斑者,有動陰血而認作鼻衄者,有譫語而認作狂言者,有獨語而認作鄭聲者,有女勞復而認作陰陽易者,有短氣而認作發喘者,有痞滿而誤作結胸者,有心下硬痛,下利純清水,而俗名為漏底,而治之以燥熱藥者,有噦而誤作乾嘔者,有並病而誤作合病者,有正陽明腑病而誤作陽明經病者,有太陽無脈而便認作死證者,有里惡寒而誤作表惡寒者,有表熱而誤作裡熱者,有陰極發躁而誤作陽證者,有少陰病發熱而誤作太陽證者,有標本全不曉者。此幾件終世不相認者,比比皆然。

白話文:

如果經常生病就用固定的方法治療,道理很容易明白。比如說,感冒不是因為突然受寒,卻誤以為是正傷寒;勞累後受寒,卻誤以為是真正的傷寒;直中陰經的寒證,卻誤以為是傳經的熱證;溫熱病卻誤以為是正傷寒治療;暑證卻誤以為是寒證;像發狂一樣卻誤以為是真正的發狂;血證發黃卻誤以為是濕熱發黃;蚊子叮咬的痕跡卻誤以為是發斑;動了陰血卻誤以為是鼻衄;說胡話卻誤以為是狂言;自言自語卻誤以為是精神失常;婦女勞累過度卻誤以為是陰陽失調;呼吸短促卻誤以為是喘不過氣;腹部脹滿卻誤以為是結胸;心下堅硬疼痛,拉肚子全是清水,卻俗稱漏底,用燥熱的藥物治療;呃逆卻誤以為是乾嘔;兩種病同時發作卻誤以為是合併症;正陽明腑臟的病卻誤以為是陽明經的病;太陽經無脈卻直接認定是死症;裡寒卻誤以為是表寒;表熱卻誤以為是裡熱;陰氣極度虛弱而躁動不安卻誤以為是陽證;少陰經病發熱卻誤以為是太陽經證;根本分不清標本。這些錯誤,終身都無法糾正,比比皆是。

胸中若不明脈識證,論方得法,但一概妄治,則殺人不用刀耳。且如麻黃、桂枝二湯,仲景立治冬時正傷寒之方,今人通治非時暴寒溫暑之證,則誤之甚矣。又將傳經之陰證,作直中陰經之陰證,誤人多矣。若夫寒邪自三陽傳次三陰之陰證,外雖厥逆,內有熱邪耳。若不發熱,四肢厥冷而惡寒者,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蓋先起三陽氣分,傳次三陰血分,則熱入深矣。熱入既深,表雖厥冷,而內真熱邪也。經云:亢則害,承乃制。熱極反兼寒化也。若先熱後厥逆者,傳經之陰證也。經云: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是也。故宜四逆散、大承氣湯,看微、甚而治之。如其初病便厥,但寒無熱,此則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白話文:

如果對脈象和症狀不能明辨,就胡亂用藥,就算藥方合乎規律,也會造成生命危險,無異於殺人不用刀。比如麻黃湯、桂枝湯是張仲景針對冬季正傷寒所創立的方劑,如今卻被用來治療非時節的暴寒溫暑症狀,簡直是大錯特錯。還有將傳經的陰證,誤認為直中陰經的陰證,導致很多人受誤。其實,寒邪從三陽傳至三陰的陰證,雖然表面上表現為厥逆,但內裡其實有熱邪。如果沒有發熱,四肢厥冷且怕冷,這就是直中陰經的寒證。

因為寒邪先從三陽氣分開始,傳到三陰血分,熱邪就深入體內。熱邪深入後,表面雖然厥冷,但內裡卻是真熱邪。古書說「亢則害,承乃制」,熱極了就會反過來化為寒。如果先熱後厥逆,這就是傳經的陰證。古書也說「熱深厥亦深,熱微厥亦微」,所以應該用四逆散、大承氣湯,根據病情的輕重來治療。如果一開始就厥逆,只是寒而無熱,這就是直中陰經的寒證。

輕則理中湯,重則四逆湯輩以溫之。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尚何疑哉。有病一經,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證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少陰證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是知寒藥治少陰,乃傳經熱證也;是知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之寒證也。

辨名定體,驗證用藥,則治傷寒之法判然明矣。

傷寒汗、下、溫之法,最不可輕。據脈以驗證,問證而對脈。太陽者,陽證之表也;陽明者,陽證之裡也,少陽者,二陽三陰之間;太陰、少陰、厥陰,又居於里,總而謂之陰證也。發於陽,則太陽為之首;發於陰,則少陰為之先。太陽惡寒而少陰亦惡寒,太陽之脈多浮,少陰之脈沉細,與其他證狀亦自異也。

白話文:

如果病情輕微,就用理中湯,如果嚴重,就用四逆湯之類溫熱的藥物。經書上說:發熱怕冷的是陽氣外發,不發熱怕冷的是陰氣內寒。這一點還需要懷疑嗎?有病就用一味藥,已經用過溫熱的藥物,又用寒涼的藥物。例如少陰證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物;少陰證用四逆湯、真武湯溫熱藥物。由此可知,寒涼藥物治療少陰證,是傳經熱證;可知溫熱藥物治療少陰證,是直中陰經的寒證。

辨別名稱、確定病體、驗證病證、對症用藥,這樣治傷寒的方法就非常清楚明白。

傷寒用汗、下、溫的方法治療,最不能輕忽。根據脈象驗證病證,詢問病狀對照脈象。太陽證是陽證的外在表現,陽明證是陽證的內在表現,少陽證是介於二陽三陰之間,太陰、少陰、厥陰則位於內部,總稱為陰證。陽氣外發,則太陽證為先兆;陰氣內寒,則少陰證為先兆。太陽證怕冷而少陰證也怕冷,太陽證的脈象多浮,少陰證的脈象沉細,與其他病證的表現也有所不同。

發熱惡寒,身體疼痛;或自汗,或無汗,是為表證,可汗。不惡寒,反惡熱,手掌心、腋下濈濈而汗。口燥咽乾,壯熱腹滿,小便如常,不白不少,而大便閉硬,是為里證,可下。厥冷蜷默,自利煩躁而無身熱頭痛,是為陰證,可溫。單浮與浮洪、浮數、浮緊者,此表病之脈。

滑、實、弦、緊,中間數盛者,此里病之脈。在表者,邪傳於榮衛之間;在裡者,邪入於胃腑入內。胃腑而下,少陽居焉。若傳次三陰,則為邪氣之臟矣。榮與衛居,為表也,亦均可汗也。然自汗者為傷風。風傷衛氣,衛行脈外,其脈浮緩而病尚淺,則以桂枝湯助陽而汗之輕。

無汗者為傷寒。寒傷榮血,榮行脈中,其脈浮緊而病稍深,則以麻黃湯助陽而汗之重。榮衛固為表也,胃腑亦可以為表也。然以腑臟而分表裡,則在腑者謂之表,在臟者謂之裡。胃取諸腑、可以表言。若合榮衛臟腑而分之,則表者,榮衛之所行。里者,胃腑之所主,而臟則又深於里者矣。

白話文:

發燒畏寒,全身疼痛;或是自發性出汗,或是沒有汗,這是表證,可以用發汗法治療。不畏寒,反而怕熱,手掌心、腋窩濕濕地出汗。口乾舌燥,發熱腹脹,小便正常,既不白也不少,而大便乾硬,這是裡證,可以用瀉下法治療。手腳冰冷,蜷縮不語,腹瀉煩躁,沒有發熱頭痛,這是陰證,可以用溫補法治療。

脈象浮而單獨出現,或是浮而洪大、浮而快、浮而緊,這些都是表病的脈象。滑、實、弦、緊,其中以數脈最盛的,這些都是裡病的脈象。表證是因為邪氣傳到了榮衛之間;裡證是因為邪氣入侵了胃腑內部。胃腑向下,少陽經脈居於其中。如果邪氣繼續傳入三陰經,則邪氣就侵犯到臟腑了。榮衛經脈居於表,所以表證都可以用發汗法治療。但是自發性出汗屬於傷風。風邪傷了衛氣,衛氣運行於脈外,脈象浮緩,病症尚淺,可以用桂枝湯幫助陽氣發汗,輕度治療。

沒有出汗屬於傷寒。寒邪傷了榮血,榮血運行於脈中,脈象浮緊,病症稍深,可以用麻黃湯幫助陽氣發汗,重度治療。榮衛固然屬於表,胃腑也可以屬於表。如果按照腑臟來區分表裡,那麼位於腑的叫做表,位於臟的叫做裡。胃屬於腑,可以稱之為表。如果綜合榮衛、臟腑來區分,那麼表就是榮衛經脈運行的部位。裡就是胃腑主管的部位,而臟則更深於裡。

審脈問證,辨名定經。真知其為表邪則汗之,真知其為里邪則下之;真知其為陰病則溫之。表有邪,則為陽虛陰盛,而發表之藥溫;里有邪,則為陰虛陽盛,而攻裡之藥寒;陰經受邪,則為臟病,而溫之藥熱。是三者,貴平得中,不則寧可不及,不可太過。得中者上也,不及者次也。

夫苟太過,則斯為下矣。蓋得中者。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桂枝承氣投之不瘥;姜附理中,發而必中。重者用藥緊,輕者用藥微。不背陰陽,深合法度。故曰得中者上也。寧可不及者,證與脈,大同而小異。名與證,似異而實同。當五分取汗,而三分之劑散之;當五分轉下,而三分之劑導之;當純剛溫里,而略溫之劑扶持之。未可汗下者,與之和解;未可遽溫者,且安其中。

白話文:

醫生診斷時,要仔細把脈,詢問病情,確定病名和病位。如果確診是表邪,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確診是里邪,就應該用瀉下之法治療;如果確診是陰病,就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

表邪屬於陽虛陰盛,因此發表的藥物要溫和;里邪屬於陰虛陽盛,因此攻裡的藥物要寒涼;陰經受邪則屬於臟病,因此溫補的藥物要熱。這三種情況,關鍵是要平衡適度,寧可不足,不可過度。平衡適度是最好的,不足次之。

如果過度了,那就屬於最差的情況。平衡適度是指,對於發汗,需要用某種方法,對於瀉下,也需要用某種方法,對於溫補,也需要用某種方法。例如,桂枝湯和承氣湯,如果治療效果不佳,就應該使用姜附理中湯,這樣就能藥到病除。病情重的病人用藥要重,病情輕的病人用藥要輕。用藥要符合陰陽法則,並且嚴格按照法度來進行。所以說,平衡適度是最好的。寧可不足是指,病症和脈象雖然基本一致,但略有不同,病名和症狀雖然看似不同,但實際上是相同的。如果需要五分之力的發汗,就用三分之力的藥物來散發寒邪;如果需要五分之力的瀉下,就用三分之力的藥物來引導邪氣下降;如果需要純陽溫補的藥物來治療里寒,就用略帶溫性的藥物來扶持正氣。如果暫時不適合發汗或瀉下,就用和解的方法治療;如果暫時不適合溫補,就先安撫病情,等待適當的時候再進行治療。

若猶未也,則增減於其間,細細而加消詳,徐徐而就條理。雖無遽安,亦無傳變,故曰寧可不及者次也。太過者,粗工不知深淺,輕舉妄動者為之。或問證而不知脈,或執脈而不對證,或名實之不辨,或日數之為拘。是有汗下太早之失。甚者諉曰:不問陰陽,當汗而反下,則為痞、為結胸、為懊憹;當下而反汗,則為譫語、為亡陽動經、為下厥上竭。至於陽厥似陰之類,但以剛劑投之,是以火濟火,以致舌卷囊縮,煩亂可畏。

性命至貴,可輕試哉?故曰:夫苟太過,則斯為下矣。大抵治傷寒有法,與他病不同,條例審的,藥進病除,七劑少瘥,生死立判矣。古人處方立論,曰可汗,曰可下,曰可溫,曰和解,曰少與,曰急下,曰隨證滲泄。與夫先溫其里,乃發其表,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惟知者若網在綱,有條不紊,此固中者之事也。

白話文:

如果治療還沒達到理想效果,就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增加或減少藥物,仔細地加減藥量,慢慢地調整治療方案。即使沒有立即見效,也不會有其他不良變化,所以說寧可治療不足。過於急躁的治療,是粗心大意、不懂醫理、輕率妄為造成的。有的人只問症狀而不了解脈象,有的人只看脈象而不對照症狀,有的人不辨藥物名稱和實際功效,有的人拘泥于治療天數。這些都是過早使用汗法或下法的錯誤。嚴重的情況下,甚至會錯誤地認為:不論陰陽虛實,應該發汗卻反用下法,就會導致痞、結胸、懊憹;應該下法卻反用汗法,就會導致譫語、亡陽動經、下厥上竭。至於陽厥症狀類似陰虛的情況,也只用剛猛的藥物,就如同火上澆油,最終導致舌頭卷縮、神志煩亂,非常危險。

人的性命是最寶貴的,怎麼可以輕易嘗試呢?所以說,如果過於急躁,就會導致失敗。總之,治療傷寒有其特定的方法,與其他疾病不同,條理清晰、藥物準確,病症就會消除,七劑藥後病情就會減輕,生死也就能立即判斷。古人用藥和論證,有汗法、下法、溫法、和解法、少與法、急下法、隨證滲泄法,還有先溫內裡再發散表邪,先解表邪再攻治內裡的方法。只有真正懂得醫道的人,才能像網有綱目一樣,有條不紊,這是醫學的精髓所在。

若班固所謂有病不服藥。當得中醫。許仁則以為守過七日,最為得計。此非寧可不及之意乎。王叔和善脈,而且以承氣為戒。初虞世善方,而論傷寒一節,且謂麻黃、桂枝,非深於其道則莫之敢為。又非所以為太過者之戒乎?論而至此,則知古人之立論甚嚴。如傷寒汗、下、溫之法,固自有定論矣。

經云: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無表證,脈雖浮,亦有可下者;少陰病二、三日,無表、里證,亦有可汗者。陰證四逆,法當用溫。而四逆有柴胡、枳殼,此豈屬誣哉?曰:醫在九流之中,非圓機之士,不足與語也。何者?脈雖浮,而可下者,無表裡證,謂六、七日大便難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生病不願意吃藥,就應該去看中醫。許仁主張生病七天後才開始治療最有效,這不是寧可晚些也不要錯過的意思嗎?王叔和精通脈診,並且以承氣湯為戒律。虞世南善於醫術,他在論述傷寒時,說麻黃、桂枝非精通醫道者不可使用,這不是告誡人們不要過於輕率的警示嗎?由此可知,古人立論非常嚴謹。例如傷寒的汗、下、溫治療方法,都有固定的論述。

經書上說:傷寒發病六、七天,眼睛昏花,沒有表證,脈象雖然浮,但可以服用瀉藥;少陰病發病二、三日,沒有表、裡證,但可以服用發汗藥。陰證四逆,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四逆湯中含有柴胡、枳殼,這難道是錯誤的嗎?答案是:醫術屬於九流之學,沒有通曉醫理的人,不足與之談論醫術。為什麼呢?因為脈象雖然浮,但可以服用瀉藥,沒有表、裡證,指的是六、七天大便不通。

藉使大便不難,其可輕下之乎?少陰病亦有可汗者,謂陰證初病,便屬少陰,而反發熱。少陰本無熱,今反發熱者,是表猶未解,故用溫藥,微取其汗也。藉使身不發熱,其可輕汗之乎?四逆湯用姜附,四逆散用柴枳,一熱一寒,並主厥逆,固不侔矣。然傳經之邪,與陰經受邪初病便厥者不同。

故四逆散用藥寒,主先陽而後陰也;四逆湯用藥熱,主陽不足而陰有餘也。其敢例視陰逆,一切溫之乎?不特此耳,傷寒有始得病,其脈沉數,外證腹痛,口燥咽乾,即為陽盛入內之證。醫當以下劑攻之,不可概以一、二日太陽而發表也。前所謂陰證傷寒,初病以來,便見脈沉,厥冷惡寒,更無頭痛,即是少陰受病之證。

白話文:

如果想要讓排便順暢,是否可以用輕瀉的方法?少陰病也有可能發汗,這是因為陰證初期,病症屬於少陰,卻反過來發熱。少陰本來沒有熱,現在卻發熱,表示表症尚未解除,所以要用溫和的藥物,稍微引發汗液。如果身體沒有發熱,是否可以用輕微的發汗方法?四逆湯使用生薑附子,四逆散使用柴胡枳實,一個溫熱一個寒涼,都能治療厥逆,兩者並不相同。然而,經絡傳播的邪氣,和陰經受邪初期就出現厥逆的情況不同。

因此,四逆散用寒涼的藥物,主要針對先陽後陰的情況;四逆湯用溫熱的藥物,主要針對陽氣不足陰氣過盛的情況。難道可以把陰逆都歸類為同一種情況,一概用溫熱的藥物治療嗎?不僅如此,傷寒初期,如果脈象沉而數,外在症狀有腹痛、口乾舌燥,就是陽氣盛而內侵的表現。醫生應該用下瀉的藥物治療,不能因為只是一兩天的太陽病就用發汗的方法。前面提到的陰證傷寒,從一開始就出現脈象沉、手足厥冷、怕冷,而且沒有頭痛,這就是少陰受病的表現。

醫當以乾薑、附子輩溫之,又不可概以三陰傳次,先太陰而後少陰也。張仲景論曰:日數雖多,但有表證,而脈浮者,猶可發汗;日數雖少,若有里證,而脈沉實者,即須下之。是日數之不可拘也如此。孫思邈曰:服承氣得利,謹勿中補。熱氣得補覆成,此所以言實熱也。王叔和有曰:虛熱不可攻,熱去則寒起,此所以言虛熱也。

二人之言,殊途同歸。是虛實之不可辨也如此。又況寒、溫、熱,同實而不同名。暑、濕、風,異種而有兼病。異氣之相承,他邪之並作,表證中之有不可汗,里證中之有不可下。三陰可溫,而攻積證者不同。表裡俱見,與半表半裡無表裡有異,傷寒、傷風,脈證互見。中暑、熱病,疑似難明。

白話文:

治療疾病時,應該使用乾薑、附子等溫性藥物,不能一概而論地按照三陰經的傳遞順序,先治太陰再治少陰。張仲景認為,即使病程較長,但只要有表證,脈象浮的,仍然可以發汗;即使病程較短,但如果有裡證,脈象沉實的,就必須下瀉。由此可見,病程長短不能作為唯一的判斷依據。孫思邈認為,服用承氣湯後出現瀉利,要謹慎避免立即進補,因為熱氣得到滋補會更加嚴重,這就是實熱的道理。王叔和認為,虛熱不能攻伐,熱邪退去後會導致寒氣升起,這就是虛熱的道理。

這兩個人的觀點雖然不同,但最終殊途同歸,都說明虛實的辨證並不容易。況且寒、溫、熱,雖然都是實證,但名稱不同。暑、濕、風,雖然是不同的邪氣,但卻可以互相兼夾導致疾病。不同的邪氣互相傳遞,其他的邪氣同時作祟,表證中可能有不能發汗的,裡證中可能有不能下瀉的。三陰經可以用溫性藥物治療,但攻治積證的藥物卻不同。表裡證都有,與半表半裡、無表裡都有區別,傷寒、傷風的脈證互相參雜。中暑、熱病的症狀容易混淆,難以明確判斷。

陽明本多汗,而有反無汗之形;少陰本無汗,而有反自汗之證。或陰極發躁,陽極發厥,陰證似陽,陽證似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又有痰證,食積、虛煩,腳氣,證似傷寒,不可以傷寒之法拘之。自非心領意會。達變知機,體認之精,發用之當,則縱橫泛應,幾何而不昧哉?孔子曰:可與適道,未可與立,未可與權。是說也,亦在夫人權之而已矣。

白話文:

陽明體質的人本來容易流汗,但可能出現反常的無汗現象;少陰體質的人本來不愛流汗,卻可能出現自汗的症狀。有時陰氣極盛會表現出躁動,陽氣極盛則會表現出厥逆,陰證反而像陽證,陽證反而像陰證,一絲一毫的偏差,就會導致天差地別的結果。此外,痰證、食積、虛煩、腳氣等病症,雖然症狀類似傷寒,但不能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對待。只有用心領會,掌握變化,懂得應變,才能精準地運用醫術,應對各種複雜的病症。孔子曾說:「可以跟隨大道,但不可建立自己的法則,也不可以隨意改變。」這句話也提醒我們,在醫治疾病時,要遵循醫理,不可妄自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