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鑒》~ 卷之六 (4)
卷之六 (4)
1. 痞滿
心下痞,嘔逆者,加陳皮、生薑、黃連,冬月加黃連,少加丁香、藿香。能食而心下痞,加枳實、桔梗、黃連。如不能食,心下痞者,勿加,但依本方。食已,心下痞,則服橘皮枳朮丸。
枳實消痞丸,治右關脈弦,心下虛痞,惡食,懶倦。
人參(三錢),白朮(三錢),白茯苓(二錢),黃連(五錢),枳實(五錢),半夏曲(三錢),厚朴(薑製,四錢),麥芽(炒,二錢),乾薑(二錢),甘草(炙,二錢)
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遠白湯下。
大消痞丸,〔批〕(按此方治內傷虛痞,消補兼施之劑),治一切心下痞,及年久不愈者。
黃連(土炒,八錢),黃芩(土炒,六錢),枳實(麩炒,五錢),半夏(泡,四錢),陳皮(四錢),厚朴(薑製,四錢),白朮(土炒,二兩),豬苓(二錢五分),澤瀉(三錢),薑黃(一兩),乾薑(二錢),人參(四錢),神麯(炒,二錢),砂仁(二錢),甘草(炙,二錢)
上為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空心白湯送下。
白話文:
痞滿
胃脘部脹滿不適,伴隨噁心嘔吐的,可以加入陳皮、生薑、黃連。冬天更應增加黃連用量,並少量添加丁香、藿香。如果能吃東西但胃脘部仍脹滿,可以加入枳實、桔梗、黃連。如果吃不下東西,胃脘部脹滿,就不要加這些藥,只用基本方劑。飯後胃脘部脹滿,則服用橘皮枳朮丸。
枳實消痞丸,用於治療右關脈弦細,胃脘部虛弱脹滿,食慾不振,倦怠乏力。
組成:人參、白朮、白茯苓、黃連、枳實、法半夏、薑製厚朴、炒麥芽、乾薑、炙甘草。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湯水浸泡蒸熟的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十丸,飯後用白開水送服。
大消痞丸,(按:此方治療內傷引起的虛弱脹滿,兼具消食和補益的功效)用於治療各種胃脘部脹滿,以及久治不愈的病例。
組成:土炒黃連、土炒黃芩、麩炒枳實、泡製半夏、陳皮、薑製厚朴、土炒白朮、豬苓、澤瀉、薑黃、乾薑、人參、炒神麴、砂仁、炙甘草。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蒸熟的餅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到一百丸,空腹用白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