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 (5)

1. 楊梅瘡

此瘡出自廣地,居民多患之,不以為異,因名曰廣瘡。他鄉之人,適感其氣,亦即相染。其狀紅肥凸出,酷似楊梅,故又名曰楊梅瘡。有因橫痃、下疳而成者,有因宿娼感氣而生者,皆屬火證,故腥穢觸人,切忌服水銀、輕粉等藥,以取速效,而遺患於後也。

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治楊梅瘡初起發表。

三黃敗毒散,治天泡、楊梅等瘡。

防風,荊芥,連翹,白芷梢,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歸尾,赤芍,川芎(上部瘡多倍用),五加皮,木瓜,苦參,黃柏,薏苡仁,殭蠶,蟬蛻,蒺藜,白蘚皮,甘草,皂角刺,木通(下部瘡多倍用,各二兩)

白話文:

此種瘡瘍源自廣州,當地居民常患此病,習以為常,因此稱之為廣瘡。外地人若接觸到此病氣,也會被傳染。其症狀為紅腫突出,酷似楊梅,故又稱楊梅瘡。有些人因患橫痃、下疳而引起,有些人因宿娼感染而生,皆屬火證。因此,不可用水銀、輕粉等藥物求速效,以免留下後患。

防風通聖散(方見中風),治楊梅瘡初起,用以發散風寒。

三黃敗毒散,治天泡、楊梅等瘡。

方藥:防風、荊芥、連翹、白芷梢、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歸尾、赤芍、川芎(上部瘡多倍用)、五加皮、木瓜、苦參、黃柏、薏苡仁、殭蠶、蟬蛻、蒺藜、白蘚皮、甘草、皂角刺、木通(下部瘡多倍用,各二兩)。

土茯苓白者三斤,共銼作五十劑,每日二服,水煎滾,忌生鹽、牛肉、燒酒。瘡痛,加羌活、獨活。體虛,去梔子,加人參、茯苓。

郭主簿方(號明川),治楊梅瘡。

防風,荊芥,薄荷葉,金銀花,牙皂,角刺,白蘚皮,五加皮,當歸,川芎,地骨皮,薏苡仁,人參,黃芩,牛膝,木通,甘草(各一錢),土茯苓(一兩),白花蛇(三分),水煎服。

白話文:

白土茯苓三斤,切碎分成五十劑,每天服用兩劑,用清水煎煮沸騰,忌食生鹽、牛肉和燒酒。若瘡痛,可加入羌活、獨活。若體虛,則去掉梔子,加入人參、茯苓。

這是郭主簿(號稱明川)治療楊梅瘡的藥方:防風、荊芥、薄荷葉、金銀花、牙皂、角刺、白蘚皮、五加皮、當歸、川芎、地骨皮、薏苡仁、人參、黃芩、牛膝、木通、甘草(各一錢),土茯苓(一兩),白花蛇(三分),用水煎服。

神仙湯(秘方),治天泡楊梅瘡,兼治發背毒瘡。

白芷,防風,牛膝,五加皮,當歸,連翹,威靈仙,白蘚皮(各一兩),牙皂,木香,皂角刺,明天麻(各三錢),白豆蔻(一劑用三個),土茯苓(二斤)

上銼二十劑,水煎,早晚各一服,服盡除根。忌茶醋、綠豆、豆腐、雞羊肉。

白話文:

這是一個治療天泡楊梅瘡,兼治發背毒瘡的秘方。方劑包含白芷、防風、牛膝、五加皮、當歸、連翹、威靈仙、白蘚皮、牙皂、木香、皂角刺、天麻、白豆蔻、土茯苓等藥材。將藥材共研磨成二十劑,以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劑,服完藥後可根治。忌食茶醋、綠豆、豆腐、雞羊肉。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追風敗毒,療除後之患。)

治楊梅瘡神效方(劉小室傳)

何首烏,荊芥,苦參,天花粉(各一兩),肥皂子(四兩,打碎,炒焦為末)

上俱為末,合一處,每成一錢。用土茯苓五兩,豬脂油二兩,水六碗,煎二碗,分作三次服。忌牛肉、燒酒、茶、鐵器。

一粒金丹(桑文臺傳),治楊梅惡瘡,又治瘧疾,效。

砒(以蕎麥麵包灰,火煨令焦,取出去面,秤一兩),雄黃,硃砂(各一錢半),蕎麵(炒,一錢)

白話文:

批:(參考上方治療楊梅病,以驅風敗毒,預防後續的問題。)

治療楊梅病神效方(劉小室傳)

何首烏,荊芥,苦參,天花粉(各一兩),肥皂子(四兩,打碎,炒焦為末)

所有藥物均研磨成粉末,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一錢。使用土茯苓五兩,豬脂油二兩,水六碗,煎煮至兩碗,分成三次服用。忌口牛肉、燒酒、茶、鐵器。

一粒金丹(桑文臺傳),治療楊梅惡性病癬,同時也適用於治療瘧疾,效果顯著。

砒霜(以蕎麥麵包裹灰燼,以火烤至焦黃,取出並去除蕎麥,秤量一兩),雄黃,硃砂(各一錢半),蕎麥麵(炒,一錢)

上為末,水煮蕎麵糊為丸,如豌豆大。每一粒,空心涼水下,一日一服,七日效,忌熱物。

三三丸(孫北樓傳),治楊梅等瘡。

孩兒茶(一分),砒(八釐,壯者用一分),輕粉(五分)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分作九服,一日三服,清茶下,三日後無形跡。

雄黃敗毒丸(敏所兄傳)

雄黃,硃砂,輕粉,孩兒茶(各一錢),苦參(一兩)

上為末,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湯下,日進二服,口噙綠豆湯。

白話文:

上部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水煮製的蕎麥糊調和,做成像豌豆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一顆,空腹時用涼水送服,一日一次,連續七天就能見效,並應避免食用熱性食物。

「三三丸」(孫北樓傳授),用於治療楊梅等膿瘍。

孩兒茶(一分)、砒(八釐,壯年使用一分)、輕粉(五分)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麵糊調和,做成如綠豆大小的丸子,分成九份,每天三次,用清茶送服,三天後不會留下痕跡。

「雄黃敗毒丸」(敏所兄傳授)

雄黃、硃砂、輕粉、孩兒茶(各一錢)、苦參(一兩)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用飯糰做成如梧桐子一樣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二十個丸子,用米湯送服,每天兩次,口中含著綠豆湯。

回生保命丹(楊西塘傳),治一切楊梅天泡頑瘡、筋骨痛、下疳瘡、及輕粉毒、風癬、漏、腫毒、不拘新久。

當歸(炒,二錢),川芎(三錢),白芷梢(三錢),舊槐花(一兩),乳香(五分),沒藥(五分),輕粉(四錢二分),硃砂(四錢),雄黃(三錢),牛黃(四分),血竭(一錢),孩兒茶(一錢),小丁香(一錢)

白話文:

「回生保命丹」是楊西塘流傳下來的藥方,主要用來治療各種頑固的楊梅瘡、筋骨疼痛、下疳瘡,以及輕粉中毒、風癬、漏、腫毒,不論新舊。方劑包含當歸、川芎、白芷梢、槐花、乳香、沒藥、輕粉、硃砂、雄黃、牛黃、血竭、孩兒茶和小丁香等藥材。

上為末,用紅棗黏大米粉打糊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又土茯苓(四兩),,牙皂半個,同煎吞藥,一日三服,忌母豬、牛肉、醬、醋、茶、房事。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峻劫之劑)

抵金丹(許昌縉紳傳),治一切天泡、楊梅,及遠年近日頑瘡。

細辛,白芷,麻黃,金銀花,桂枝,當歸,防風,甘草(各一兩)

牙皂(十個),龍骨(火煅,五錢),乳香,沒藥,孩兒茶,丁香(各二錢,為末)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使用紅棗和大米粉調製成糊狀,再塑造成如同黍米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時取十粒。另外需要使用土茯苓四兩,以及半個牙皁,一同煎煮後飲用藥物,每日需服用三次。飲食上應避免食用母豬、牛肉、醬料、醋、茶水以及房事。

此方為治療楊梅瘡的強效藥方。

抵金丹(來自許昌士大夫的傳承),適用於一切天泡、楊梅,以及無論新舊的頑固傷口。

所需藥材包括:細辛,白芷,麻黃,金銀花,桂枝,當歸,防風,甘草(各一兩);牙皁(十個),龍骨(經火煅後,五錢),乳香,沒藥,孩兒茶,丁香(各二錢,研磨成粉末)。

上前粗藥十味共為末,每服不拘多少,以土茯苓煎水,去渣,入粗藥在內,攪勻,再煎一、二沸,取出候溫,加後四味末於內,再加蜜一箸頭,溫服。以棗肉為丸,用土茯苓湯頓服亦可。

熏鼻奇方(周梅江傳),治楊梅瘡。

水銀,白錫,百草霜(各一錢)

上先將錫化開,入水銀和勻,共研為末,作紙捻九條。每早、午、晚各一條,用紙作罩,勿令泄氣熏鼻孔,男左女右。口噙涼水,溫則易之,一日熏三次,三日九次,全好。

三教歸一(杜東野傳),治楊梅瘡,先用表藥,後用此,不問遠近一切頑瘡,並效。

白話文:

先將前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不限,用土茯苓煎水,去渣後加入藥粉,攪拌均勻,再煎煮沸騰一到兩次,取出放涼至溫熱,加入後四味藥粉末,再加入一匙蜜,溫熱服用。也可以將藥粉製成棗肉丸,用土茯苓湯一次服用。

這是周梅江傳授的熏鼻奇方,用於治療楊梅瘡。

將水銀、白錫、百草霜各一錢,先將錫熔化,加入水銀混合均勻,研磨成粉末,製成九條紙捻。每天早、午、晚各用一條,用紙包裹,防止氣體外洩,熏鼻孔,男性熏左邊,女性熏右邊。口中含涼水,水溫變熱就換涼水,一天熏三次,三日共熏九次,即可痊癒。

這是杜東野傳授的三教歸一療法,用於治療楊梅瘡,先用外用藥,再用此熏鼻方,不論瘡疾遠近,皆有效。

水銀,銀硃,硃砂(各一錢)

上共一處研勻,用棗去核,再研,化丸分作兩丸。每用一丸置瓦上,用炭火四塊,將藥居中,令患人仰臥縮腳被蓋,將口頻吹火,燒煙燻之,熏後,再服毒藥數次。

金燈照眼(俞貢士傳)

白錫(一錢,煎化入水銀),水銀(一錢),乳香,沒藥,白丁香,辰砂,線香,輕粉(各三分),自然銅(一錢),麝香(三分)

上各為細末,將皮紙卷條,每條七分,用香油潤濕,燃燈,照眼觀燈,口含涼水,燈用帽匣盛之。先要服通聖散十劑,照後亦要服十數服。如瘡疼,宜服乳香、沒藥共五分,研末,調酒服。

白話文:

水銀、銀硃、硃砂(各一錢)

以上三種材料混合在一起,研磨均勻,使用去核的棗子,再次研磨,形成藥丸,分成兩顆。每次使用一顆藥丸放在瓦片上,使用四塊炭火,將藥丸放在中央,讓患者仰臥著收起腳,用被子覆蓋,不斷地吹火,使煙霧薰烤藥丸,薰烤後,再服用數次毒藥。

金燈照眼(俞貢士傳)

白錫(一錢,加入水中溶化)、水銀(一錢)、乳香、沒藥、白丁香、辰砂、線香、輕粉(各三分)、自然銅(一錢)、麝香(三分)

以上所有材料都研磨成細末,使用皮紙捲成條狀,每條長度約七分,用香油潤濕後點燃,作為燈光來照眼,同時口中含著冷水,燈光放置在帽子盒中。首先需要服用通聖散十劑,照眼後也需要繼續服用數十劑。如果眼睛疼痛,應當服用乳香、沒藥混合共五分,研磨成粉末,調和酒服用。

身臥煙霞

乳香,沒藥,孩兒茶,雄黃,硃砂(各五分),麝香(三分),水花珠(一錢),潮腦(一錢),水銀(一錢),黑鉛(一錢),艾葉(三錢),血竭(五分),線香(三根)

上共為細末,將黑鉛化開,水銀入內,攪勻,冷之一處。將藥分作三分,艾葉、線香亦分作三分,為條三根,用瓦盛藥條,被蓋身體秘密,仰身縮腳,藥放腳下,燒煙燻之。避風三、五日,見風則生瘡。未熏之先,宜服三黃敗毒散十數劑。

白杏膏,治楊梅瘡。

白話文:

將乳香、沒藥、孩兒茶、雄黃、硃砂(各五分)、麝香(三分)、水花珠、潮腦、水銀、黑鉛(各一錢)、艾葉(三錢)、血竭(五分)和線香(三根)研磨成細粉。將黑鉛熔化,加入水銀,攪拌均勻,待其冷卻。將藥粉分成三份,艾葉和線香也分成三份,做成三根藥條。用瓦器盛放藥條,蓋住身體,仰躺縮腳,將藥條放在腳下,用煙燻。注意避風三到五天,如果接觸到風就會生瘡。在燻藥之前,宜服用三黃敗毒散十數劑。白杏膏可治楊梅瘡。

輕粉(一錢),杏仁(去皮,七個)

共搗爛,將瘡去痂,先抹豬膽汁,後塗藥。

千金散

乳香,沒藥,血竭,雄黃,杏仁(各五錢),輕粉,孩兒茶,枯礬(各五分),膽礬(三分),麝香(一分)

上為末,先用豬膽汁貼洗,後摻藥。

珠粉散(翟散官傳)

輕粉(一錢),珍珠(二分),天竺黃(六分)

白話文:

輕粉一錢、杏仁去皮七個,一起搗爛。將瘡口去除痂皮,先塗抹豬膽汁,之後再塗上藥物。

乳香、沒藥、血竭、雄黃、杏仁各五錢,輕粉、孩兒茶、枯礬各五分,膽礬三分,麝香一分,研磨成粉末。先用豬膽汁洗淨患處,再將藥粉撒在患處。

輕粉一錢、珍珠二分、天竺黃六分。

上為細末,將瘡用槐條煎湯洗淨,後搽藥即愈。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熏貼外施之劑

楊梅頑瘡(楊西塘傳)

乳香,沒藥,輕粉,雄黃,銅綠(各等分)

上共為末,用人乳一鍾,熬至半鍾,入前藥再熬令乾,擂爛搽上。

香鰾湯,治楊梅瘡,筋骨痛久不愈者。

茜草,麻黃,烏藥(各一撮),細茶,魚鰾(二錢,用芝麻炒成珠,去麻),槐子(炒焦),花椒(各五錢),乳香(一錢),生薑(五片),蔥白(五根)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槐樹枝煎湯清洗患處,之後塗上藥粉即可痊癒。

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楊梅瘡,是外用熏貼的藥劑。

將乳香、沒藥、輕粉、雄黃、銅綠等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一碗人乳熬煮至一半,再加入藥粉繼續熬煮至乾,研磨成泥狀後塗抹患處。

香鰾湯可用於治療楊梅瘡和久治不愈的筋骨疼痛。 將茜草、麻黃、烏藥、細茶、魚鰾(用芝麻炒成珠狀,去除麻)、槐子(炒焦)、花椒、乳香、生薑、蔥白等藥材混合在一起煎煮。

上銼一劑,水煎一鍾,通口服。二、三劑即愈,不發。

黑金散(毛東園傳),治曾服輕粉,致筋骨疼痛。

當歸,川椒(去目),甘草,細茶,黑鉛(各四兩)

上銼,分作十劑,水煎服,或後入麝香一分。

換骨散(毛東園傳),治天泡瘡,筋骨疼痛。

川歸,荊芥,麻黃,梔子,連翹,花粉(各一兩),角刺(一兩半),乳香,沒藥(各一錢半),土茯苓(四兩)

上銼,分十劑,水三碗,煎一碗,二次服之。

〔批〕(按上方治楊梅瘡毒致筋骨痛者)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粉末,取一劑份量,用水煎煮成一杯,溫熱後服用。服用二到三劑即可痊癒,不再復發。

黑金散(毛東園傳),用於治療曾服用輕粉導致筋骨疼痛的患者。

當歸、川椒(去目)、甘草、細茶、黑鉛(各四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分為十劑,用水煎煮後服用,亦可於煎煮完後加入麝香一分。

換骨散(毛東園傳),用於治療天泡瘡導致筋骨疼痛的患者。

川歸、荊芥、麻黃、梔子、連翹、花粉(各一兩)、角刺(一兩半)、乳香、沒藥(各一錢半)、土茯苓(四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分為十劑,每次取水三碗,煎煮成一碗,分二次服用。

(按:上方藥方可治療楊梅瘡毒導致筋骨疼痛的患者。)

登瀛散,治遠年楊梅風漏,或筋骨疼痛。

土茯苓(二斤),防風,荊芥,五加皮,白蘚皮,威靈仙,木瓜(各一兩半),生地黃(酒洗),白芍藥,當歸,川芎,白茯苓,川牛膝,杜仲(炒),白芷,地骨皮,青藤,槐花,黃連(各一兩)

上銼十劑,水一鍾半,酒一鍾,煎至一鍾,瘡在上,食後服;在下食前服。渣再煎,每日一帖,煎兩次合一處,庶濃淡得宜。作兩次溫服,第三次勿煎,逐日曬乾,至三帖統煎湯。

白話文:

登瀛散主要用於治療長期存在的楊梅風漏,或筋骨疼痛。藥方包含土茯苓、防風、荊芥、五加皮、白蘚皮、威靈仙、木瓜、酒洗生地黃、白芍藥、當歸、川芎、白茯苓、川牛膝、炒杜仲、白芷、地骨皮、青藤、槐花、黃連。將藥材切碎,每次取十劑,用水一碗半、酒一碗,煎煮至一碗,若瘡在上則飯後服用,在下則飯前服用。藥渣再煎煮一次,每天一帖,將兩次煎煮的藥液合在一起,方便控制濃度。分兩次溫熱服用,第三次不用再煎煮,每日將藥渣曬乾,直至三帖藥渣全部煎煮完畢。

候溫洗浴。初服五帖之內,瘡勢覺盛,乃毒氣攻外,勿懼。輕者至十帖,重者至二十帖,見奇功。忌房事、生冷煎爆、母雞、鵝羊、豬頭、蹄、蝦、魚,此皆動風之物。

蒼耳散,治楊梅瘡已服輕粉,愈後手髮癬,或手掌上退一層,又退一層,生生不絕者,名鵝掌風。

蒼耳子,金銀花,皂角刺,防風,荊芥,連翹(各一錢),蛇床子,天麻,前胡(各五分),土茯苓,牙皂,甘草(各三錢)

上銼一劑,生薑一片,川椒一撮,水煎,不拘時服。

白話文:

在溫熱的環境下沐浴。初次服用五帖藥物之內,如果傷口有明顯的發炎情況,這是因為藥力正在攻擊外部的毒素,不用擔心。輕度的情況可能需要服用十帖藥物,重度的則可能需要服用二十帖,這樣可以看到神奇的療效。避免房事、生冷食物、油炸食品、母雞、鵝、羊、豬頭、蹄、蝦、魚,這些都是容易引起風邪的食物。

蒼耳散,用於治療已經服用輕粉的楊梅瘡,痊癒後仍然出現手掌脫皮現象,或者手掌不斷脫皮,不斷重生,這稱為鵝掌風。

蒼耳子、金銀花、皁角刺、防風、荊芥、連翹(各取一錢),蛇牀子、天麻、前胡(各取五分),土茯苓、牙皁、甘草(各取三錢)。

以上配方研磨成一劑,加入一片生薑和一小撮川椒,用水煎煮,不分時間隨意服用。

右軍方,治楊梅瘡後鵝掌風。

烏藥(五錢),白芷(五錢),雄黃(二錢),硃砂(二錢),沒藥,乳香(各一錢)

上共為末,面丸如梧桐子大。每三十丸燒酒送下,五、七日見效。

玉脂膏(王中城傳),治楊梅瘡愈後,鵝掌癬瘡,久而不瘥,一擦如掃。

牛油,桕油,香油,黃蠟(各一兩,溶化入),銀硃(一錢半),官粉(二錢),麝香(五分)

上為末,入內攪勻,抹癬上,火烤,再擦再烤,如神。

治梅毒久不愈。土蜂窩,長腳蜂窩,油松節(三味燒過罩,成炭)

白話文:

右軍方主要用來治療楊梅瘡痊癒後的鵝掌風,配方包含烏藥、白芷、雄黃、硃砂、沒藥、乳香等藥材,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燒酒送服,五到七天就能見效。玉脂膏則是用來治療楊梅瘡癒後久治不愈的鵝掌癬瘡,配方包含牛油、桕油、香油、黃蠟、銀硃、官粉、麝香等藥材,製成膏狀,塗抹患處,並用火烤,反覆塗抹烤炙,效果顯著。另外,對於梅毒久治不愈,可以使用土蜂窩、長腳蜂窩和松節燒成炭,一同使用。

上為末,用香油煎滾,入黃蠟再煎,入藥調如膏,夾油單紙貼瘡,一、二日即變白生肌,如神。

茯苓湯(敏所兄傳),治遠年久日一切楊梅、天泡瘡毒,甚至腐爛肌肉流膿出汁,臭不可聞,痛不可忍,先服此湯。

薏苡仁,皂角刺,木瓜,白芷,當歸尾,生地黃,川牛膝,白芍藥,黃柏,防風(各一兩),木皂角,川椒,紅花(各五錢),甘草節,羌活(各七錢),金銀花(二兩)

上為細末,用艾茸鋪紙,入藥在中,卷條放碗內,入香油一碗,將藥條作燈草照之。令病人眼看燈,口噙涼水,熱則又換,將燈入木桶內,四圍用單被圍住,勿令泄燈氣,看照盡藥條為度。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香油煎至滾沸,加入黃蠟繼續煎煮,再加入藥粉調製成膏狀。用油紙包裹藥膏貼在患處,一兩天就會變白長出新肉,效果如同神效。

敏所兄傳授的茯苓湯,用於治療多年久日的一切楊梅、天泡瘡毒,即使腐爛肌肉、流膿出汁,臭不可聞,疼痛難忍,也要先服用此湯。

薏苡仁、皁角刺、木瓜、白芷、當歸尾、生地黃、川牛膝、白芍藥、黃柏、防風(各一兩)、木皁角、川椒、紅花(各五錢)、甘草節、羌活(各七錢)、金銀花(二兩)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艾絨鋪在紙上,將藥粉放在艾絨中央,捲成條狀放進碗裡,倒入一碗香油,用藥條當燈草點燃,讓病人看著燈光,口中含著涼水,感覺熱了就換水,將燈放入木桶內,用單被圍住,不要讓燈氣散掉,等藥條燒完就結束。

後用丸藥,黃丹(一錢二分),輕粉(一錢),皮硝(四分),珍珠(三分),花粉(一分),槐花(五分,炒),丁香(一分,炒),當歸(三分,炒)

上為末,以爛飯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分至五分止,白水送下。

如瘡不收口,又用貼藥:黃柏,黃芩,黃連,白芨,杏仁(俱銼碎)

黃蠟(五錢),入好醋。取葉貼瘡上,先用花椒煎水,入鹽少許,洗瘡,後貼藥。

白話文:

先將黃丹、輕粉、皮硝、珍珠、花粉、槐花、丁香、當歸研磨成粉末,用爛飯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分到五分,用白水送服。

如果瘡口不癒合,再用黃柏、黃芩、黃連、白芨、杏仁研磨成粉末,加入黃蠟和醋,製成藥膏貼在瘡口上。使用前先用花椒煎水,加少許鹽,洗淨瘡口,再貼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