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事親》~ 卷十五 (8)
卷十五 (8)
1. 耳聾方
蓖麻子(五十個,去皮)
上與熟棗一枚,同搗,丸如棗子大,更入小兒乳汁就和。每用一丸,綿裹,納於聾耳內,覺熱為度,一日一易。如藥難丸,日中曝乾。
又方
口噙甘草一枚,耳中塞二塊,用綿裹,立通。
白話文:
取五十個蓖麻子去皮,與一個熟棗一起搗碎,做成棗子大小的丸藥,再加入一些嬰兒的乳汁混合。每次用一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聾耳內,感到熱度即可,每天換一次。如果藥丸不易成型,可以在太陽下曬乾。
另一個方法是,口中含著一片甘草,耳中塞入兩塊棉花包裹的藥物,即可立馬通耳。
2. 腦宣方
皂角不蛀者,去皮弦子,蜜炙捶碎,水中揉成濃汁,熬成膏子。鼻內嗅之,口中咬箸,良久涎出為度。
白話文:
【皁角】必須選用未腐蝕的,去除外皮和種子,再用蜂蜜炙烤後擊打成碎片,並在水中揉搓形成濃稠的汁液,然後熬煮成膏狀物。將其放入鼻孔內聞嗅,或含著筷子在口中咀嚼,直到產生唾液為止。
3. 治耳底方
以枯白礬為末,填於耳中,立效。
4. 治鼻中肉螻蛄
赤龍爪,苦丁香(以上各三十個),苦葫蘆子(不以多少),麝香(少許)
上為末。用紙捻子,㸃藥末用之。
白話文:
「赤龍爪、苦丁香(各取30個),苦葫蘆子(不限數量),麝香(少量)。將這些材料研磨成粉末。使用紙捻子,點上藥粉使用。」
請注意:這是一則古代配方,並非現代醫學推薦的治療方法。在使用任何草藥或傳統療法之前,應諮詢專業醫生或草藥師,以確保安全和適當的使用。
5. 胑臭方
烏魚骨(三錢),枯白礬(三錢),密陀僧(一錢)
上為末。先用藥水洗臭處,後用藥末擦之。
又方,密陀僧不以多少,研細。先以漿水洗臭處,乾擦。
白話文:
取烏魚骨三錢,枯白礬三錢,密陀僧一錢,研成粉末。先用藥水清洗患處,再將藥粉塗抹上去。
另外一種方法是,取密陀僧研磨成細粉,不用計量。先用漿水清洗患處,擦乾後再塗抹藥粉。
6. 烏頭藥
細針砂(炒),蕎麵(炒,以上各一盞),大麥(亦同)
釅醋半升,與前二味打糊。
凡用先使皂角水熱洗淨時,前二味糊,稀稠得所,於髭鬢上塗之均勻,先用荷葉包,次用皮帽裹之,三、五時辰,用溫漿水洗了,卻收取元針砂,其髭發淨後,用黑藥塗之。
白話文:
將細針砂(炒過)、蕎麥(炒過,以上各取一盞)、大麥(也炒過)這三味藥材,
用濃醋半升,與前面兩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糊狀。
使用時,先用皂角水熱洗乾淨,再將前面兩種藥材的糊狀物塗抹在鬍鬚和鬢角上,塗抹要均勻。塗抹完後,先用荷葉包裹,再用皮帽包住,保持三到五個時辰,然後用溫熱的漿水洗淨,再將原本的針砂收取起來。
鬍鬚和鬢角洗淨後,可以用黑色藥物塗抹。
7. 黑藥方
沒食子,石榴皮,乾荷葉(另搗,以上各一兩),五倍子,訶子皮,百藥煎,金絲礬,綠礬(另研,旋㸃諸藥)
上將七味為細末。炒熟面五、六匙,入好醋,打麵糊,和藥末再塗髭發,又用荷葉封裹,後用皮帽裹之,三、五時間,洗淨甚黑。若更要黑光,用豬膽漿水澤洗,如鴉翎。
白話文:
沒食子、石榴皮、乾荷葉(另外搗碎,以上每樣一兩)、五倍子、訶子皮、百藥煎、金絲礬、綠礬(另外研磨,邊研磨邊點在藥材上)。
將以上七種藥材磨成細粉。炒熟麵粉五、六匙,加入好醋,調成麵糊,再加入藥粉混合均勻。然後塗抹在鬍鬚和頭髮上,用荷葉包裹起來,再用皮帽子包住。三、五個小時後,洗乾淨就會非常黑。如果想要更黑更亮,可以用豬膽汁洗,就會像烏鴉的羽毛一樣黑。
又方
酸石榴,五倍子,芝麻葉。
上同杵碎。用絹袋盛之,於鐵器內水浸,掠發自黑。
白話文:
又一方法:
酸石榴、五倍子、芝麻葉。
以上各物一起杵碎。使用絹袋盛裝,放入鐵器中用水浸泡,然後擦掉頭髮使其變黑。
8. 治大頭病兼治喉痹方
歌曰:
人間治疫有仙方,一兩殭蠶二大黃,薑汁為丸如彈大,井花調蜜便清涼。
又法
以砭針刺腫處出血,立效。
白話文:
【歌曰:
人間治理疫病有仙方,一兩僵蠶配合二錢大黃,用薑汁做成藥丸大小如鵝蛋,再以井水調和蜂蜜服用,可獲得清涼效果。
又一方法
使用砭石或針灸於腫脹處,並令其出血,立刻見效。】
以上內容提供了兩個治療疫病的方法。第一個方法是使用一兩份的僵蠶和二錢份的大黃,並將它們混入薑汁中製成藥丸,然後用井水調和蜂蜜一起服用,可以達到清涼效果。第二個方法則是使用砭石或針灸在腫脹的地方進行治療,使腫脹處出血,可以立刻看到療效。
9. 治時氣
馬牙硝,寒水石,黍黏子,鬼臼,川大黃,鬼箭草(以上各等份),腦子(少許)
上六味為細末。用新井花水一盞,藥末一、二錢,入腦子吃;外一半留用,新水得稠,雞翎掃在腫處,有風涼處坐。
白話文:
將馬牙硝、寒水石、黍黏子、鬼臼、川大黃、鬼箭草(以上各等份),以及腦子(少許)研磨成細粉末。
取新井花水一杯,加入藥粉一、二錢,再加入少許腦子服用;剩下的藥粉一半,用新水調成濃稠狀,以雞翎刷在腫痛處,並注意不要坐在風涼的地方。
10. 雙解丸
巴豆(六個,去皮油),天麻(二錢半),胭脂(少許)
上將巴豆、天麻為末,滴水丸,如秫米大,胭脂為衣。一日一丸,二日二丸,三日三丸。已外不解,先吃冷水一口,後用熱水下。如人行十里,以熱湯投之。
又一法
無藥處可用兩手指相交,緊扣腦後風府穴,向前禮百餘拜,汗出自解。
又一法
適於無藥處,初覺傷寒、傷食、傷酒、傷風,便服太和湯、百沸湯是,避風處先飲半碗,或以齏汁亦妙;以手揉肚,覺恍惚,更服半碗;又用手揉至恍惚,更服,以至厭飫,心無所容,探吐汗出則已。
白話文:
將巴豆(六個,去皮油)、天麻(二錢半)磨成粉末,做成如秫米大小的滴水丸,用胭脂包裹。第一天服用一丸,第二天服用兩丸,第三天服用三丸。如果藥物無法奏效,先喝一口冷水,再用熱水送服藥丸。如同人行走了十里,用熱湯澆灌一樣。
另一種方法是,如果沒有藥物,可以用兩根手指交叉緊扣腦後風府穴,向前禮拜一百多次,直到出汗為止。
再一種方法是,在沒有藥物的情況下,如果剛開始感到傷寒、傷食、傷酒、傷風,就可以服用太和湯或百沸湯,選擇避風處先喝半碗,或者用齏汁也很好;用手揉肚子,感到昏昏沉沉,再喝半碗;繼續用手揉肚子,感到昏昏沉沉,再喝,一直喝到厭倦,肚子容不下更多,自然會吐出汗水。
11. 不臥散
川芎(一兩半),石膏(七錢半),藜蘆(半兩,去土),甘草(二錢半,生)
上為細末。口噙水,鼻內各嗅之,少時,吃白湯半碗,汗出解之。
白話文:
將川芎一兩半、石膏七錢半、藜蘆半兩(去掉泥土)、甘草二錢半(生)這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用清水漱口,然後將藥末分別塞入左右鼻孔內,吸聞片刻。過一會兒,喝半碗白開水,待出汗後即可解毒。
12. 川芎湯
解利一切傷寒。
川芎,藁本,蒼朮
上三件為細末。沸湯㸃三錢。須臾,覺嘔逆便解;如不解,再服之。
白話文: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各種傷寒病。
川芎、藁本、蒼朮,這三種草藥要研磨成細末。用沸騰的水點取三錢。過一會兒,就會感到胃部不適,這是病情開始緩解的徵兆;如果還沒有緩解,可以再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