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十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 (2)

1. 三聖散

治臁瘡疔瘡,搭手背疽等瘡。

蔥白(一斤),馬莧(一斤),石灰(一斤)

上三味,濕搗為團,陰乾為細末。貼瘡。如有死肉者,宜先用潰死肉藥。

2. 潰死肉藥方

炊飯尖半兩,各三等,(一等半兩,入巴豆二個,一等半兩,入巴豆三個,一等半兩,入巴豆五個,各捻作白錠子。)

上先用二巴豆納瘡,如不潰,再用納三巴豆,又不潰,用五巴豆者,更用丹砂炒紅色,摻瘡口,追出清水,其惡肉未盡至,追出赤水,是惡肉盡。更用三聖散貼之,用膏藥敷之。

3. 治臁瘡久不愈者

用川烏頭黃柏各等份為末,用唾津調塗紙上貼之,大有效矣。

4. 治一切惡瘡方

以天茄葉貼之。或為細末貼之,亦妙。

又方,用臘月人中白燒灰,油調,塗瘡疥上。

又方,以瓦松不拘多少,陰乾為末,先用槐枝蔥白湯洗之過,摻之,立效。灸瘡久不斂者,更妙。

又方,以蒲公英搗之,貼一切惡瘡諸刺。

5. 替針丸

治一切惡瘡。

川烏(二錢),草烏(二錢),五靈脂(二錢),輕粉(一分),粉霜(一分)

又方

斑蝥(二十個,去足翅用),巴豆(二十個,去皮用)

上將三件為末,研令勻,次入輕粉粉霜研勻,又入斑蝥、巴豆,以水調糊為錠子。(如作散,是謂針頭散。)

6. 懸蔞散

治發背惡瘡。

懸蔞(一個),大黃(一兩),金銀花(一兩),當歸(半兩),皂角刺(一兩)

上銼碎,用酒一碗,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如有頭者,加黍黏子。

7. 治附骨癰及一切惡瘡

當歸(半兩),甘草(一兩),山梔子(十二個),木鱉子(一個)

上為細末。每服三、五錢,冷酒調服之。

8. 治諸惡瘡

白殭蠶(直者),大黃(二味各等份)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與蜜同和為劑,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

9. 治惡瘡死肉鋌子

巴豆(一錢,去皮油),五靈脂(半兩),黃丹(二錢,飛,加枯白礬一錢)

上為細末,以糊和丸。鋌子入瘡內用之。

10. 當歸活血散

治瘡瘍未發出,內痛不可忍,及婦人產前後腹痛。

當歸(二錢),沒藥(一錢半),乳香(半錢),白芍藥(三錢)

瘡瘍者,加人參木香;婦人,加赤芍藥。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和滓溫服,日二服。婦人酒煎;瘡既發,不須用。

11. 熏惡瘡方

紫花地丁(一名米布袋收)

上取根曬乾,用四個半頭磚,壘成爐子,燒著地丁,用絡垤磚一枚蓋了,使令磚眼內煙出。熏惡瘡,出黃水自愈。

12. 治蛇瘡

蒲公英棵根作埿。貼於傷處,用白膏藥封之。

13. 接骨散

並治惡瘡。

金頭蜈蚣(一個),金色自然銅(半兩,燒紅,醋碎,研為細末用之),乳香(二錢,為細末用之),銅錢(重半兩者取三文或五文,燒紅,醋焠研細),金絲水蛭(一錢半,每個作三截,瓦上爆去氣道為度),沒藥(三錢,研細)

上為細末。如瘡腫處,津調半錢,塗,立止痛。如見得出膿,先用粗藥末少許,小油少半匙,同打勻,再入少半匙,再打勻,又入前藥接骨散半錢,再都用銀釵子打成膏子,用雞翎掃在瘡腫處,立止痛,天明一宿自破,便效;如打折骨頭並損傷,可用前項接骨散半錢,加馬兜鈴末半錢,同好酒一大盞,熱調,連滓溫服;如骨折損,立接定不疼;如不折了,吃了藥,立便止住疼痛,此方屢經效驗,不可具述。服藥,覷可以食前服,食後服。

又外用接骨藥

陳爛麻根(兩把),羊耳朵(一對),亂絲(一握,多者更妙)

上取肥松節劈碎,約量多少,先放三、兩根於新瓦上,都於上外三味,在上燒著存性,就研為末,如生,再燒研為度,後入五靈脂半兩。如疼,入好乳香少許,和藥如茶褐色為度。用布條子約纏一遭,先攤小黃米粥勻,上撒藥末勻,纏定折處,上又用軟帛三、五重,上又竹箅子纏,勒得緊慢得中。初,三日換上一次;再後,五日換一次;又七日再換上一次,無有不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