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事親》~ 卷十三 (1)
卷十三 (1)
1. 劉河間先生三消論
《易》言天地,自太虛至黃泉,有六位。《內經》言人之身,自頭至足,亦有六位。今余又言人胸腹之間,自肺至腎,又有六位。人與天地造化五行,同一爐韛,知彼則知此矣。故立天之氣,曰金與火,立地之氣曰土與水,立人之氣曰風與火。故金與火合,則熱而清;水土合則濕而寒;風火合則溫而炎。
人胸腹之間,亦猶是也。肺最在上,為金主燥;心次之,為君火主熱;肝又次之,為風木主溫;膽又次之,為相火主極熱;脾又次之,為濕土主涼;腎又次之,黃泉為寒水主寒。故心肺象天,脾腎象地,肝膽象人。不知此者,不可與論人之病矣。夫土為萬物之本,水為萬物之元。
白話文:
《易經》提到天地間,從虛無到地底,有六個層次。《內經》也說人的身體,從頭到腳,也有六個層次。現在我再來說,人在胸部和腹部間,從肺到腎,也有六個層次。人類與天地創造的五行元素,在同一個熔爐中,瞭解它們就可以瞭解自己了。因此,建立天的氣候,有金和火,建立地的氣候,有土和水,建立人的氣候,有風和火。所以金和火結合,會變為熱而清潔;水和土結合,會變為濕而寒冷;風和火結合,會變為溫暖而熱烈。
同樣的,人在胸部和腹部間也是如此。肺在最上面,代表金主乾燥;心在第二位,代表君火主熱;肝在第三位,代表風木主溫;膽在第四位,代表相火主極度熱;脾在第五位,代表濕土主涼爽;腎在最後,地下為寒水主冷。所以心肺像天,脾腎像地,肝膽像人。如果不瞭解這些,就不可以與他討論人的疾病了。土是萬物的根本,水是萬物的起源。
水土合德,以陰居陰,同處乎下,以立地為氣,萬物根於地,是故水土濕寒。若燥熱陽實,則地之氣不立,萬物之根索澤,而枝葉枯矣。
《五常政大論》曰:根於中者,命曰神機。是為動物,根本在於中也。根本者,脾、胃、腎也。食入胃,則脾為布化氣味,榮養五臟百骸。故酸入肝而養筋膜;苦入心而養血脈;甘入脾而養肌肉;辛入肺而養皮毛;鹹入腎而養骨髓。五氣亦然。故清養肺,熱養心,溫養肝,濕養脾,寒養腎也。
凡此五味五氣,太過則病,不及亦病,惟平則常安矣。故《六節藏象論》曰: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是其理也。又《太陰陽明論》云: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
白話文:
水土相合,保持陰性,共同位於地底,以此形成大地的能量,萬物的生命根基在於此地,因此水土具有濕寒的特性。如果乾燥熱烈、陽氣過盛,那麼大地的能量就無法形成,萬物的根部會失去滋潤,枝葉也會枯萎。
《五常政大論》提到:生命的根本來自於中間,這是動物的生命運行規律。生命的根本在於脾、胃、腎這三個器官。食物進入胃後,由脾進行消化,營養身體的五臟和百骸。因此,酸能滋養肝臟的筋膜;苦能滋養心臟的血液脈絡;甘能滋養脾臟的肌肉;辛能滋養肺部的皮膚毛髮;鹹能滋養腎臟的骨髓。這五種味道也是這樣。所以,清能滋養肺,熱能滋養心,溫能滋養肝,濕能滋養脾,寒能滋養腎。
這五種味道和氣息,過度或不足都會導致疾病,唯有適中才能保持常態。所以,《六節藏象論》說:五味進入口中,存於腸胃,味道被藏起來,用來滋養五種氣息,氣息調和才能生長,津液相互生成,靈魂才能自然產生。就是這個道理。又,《太陰陽明論》提到:脾有問題,四肢卻不能動,這是為什麼?岐伯回答:四肢都需要從胃吸收氣息,但必須通過脾才能獲得。
以上內容主要講述了水土、五味、五臟對於生命的重要性,以及過度或不足對身體的影響,提醒人們要保持平衡,合理飲食,以維護健康。
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於時也。臟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獨主於時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爾,而能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足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以益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白話文:
現在的情況是,脾臟無法為胃運送津液,因此無法獲得食物和氣息的補給,導致氣力逐漸衰退,脈搏運作不順暢,筋骨、肌肉都缺乏養分,所以無法運作。黃帝問:脾臟為什麼不能主導四季的變化?岐伯回答:脾是土元素,主宰中央,它會在四季中依次長養四個臟器,每個臟器各有18天的主導期,因此它不能單獨主導四季。真正的內臟儲藏的是胃土的精華。土元素孕育萬物,象徵天地的原則。因此,從頭到腳,脾都不可能單獨主導四季。
黃帝又問:脾和胃只是通過薄膜相連,卻能運送津液,這是怎麼回事?岐伯解釋:足太陰是三陰中的一個,它的脈絡貫穿胃部,連接脾臟和咽喉,所以足太陰能夠在三陰中運送氣息。足陽明是身體的外圍,是五臟六腑的聚集地,它也能在三陽中運送氣息。每個臟器都根據自己的經絡接收氣息,來增強陽明的功能,所以陽明能為胃運送津液。四肢得不到食物和氣息,氣力逐漸減弱,陰道運作不順利,筋骨、肌肉都缺乏養分,所以無法運作。
不用者,謂不能為之運用也。由是觀之,則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稟受於脾胃,行其津液,相與濡潤滋養矣。後之醫者,欲以燥熱之劑,以養脾胃,滋土之氣,不亦外乎?況消渴之病者,本濕寒之陰氣極衰,燥熱之陽氣太甚,更服燥熱之藥,則脾胃之氣竭矣。叔世不分五運六氣之虛實,而一概言熱為實,而虛為寒,彼但知心火陽熱一氣之虛實,而非臟腑六氣之虛實也。
蓋肺本清,虛則溫;心本熱,虛則寒;肝本溫,虛則清;脾本濕,虛則燥;腎本寒,虛則熱。假若胃冷為虛者,乃胃中陰水寒氣實甚,而陽火熱氣衰虛也,非胃土濕氣之本衰,故當溫補胃中陽火之衰,退其陰水寒氣之甚。又如胃熱為實者,乃胃中陽火實而陰水虛也,故當以寒藥,瀉胃中之實火,而養其虛水。
白話文:
"不使用者,指的是無法運用的情況。由此觀之,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依賴著脾胃運轉,並通過津液流通,互相滋潤養育。後世的醫生想要用燥熱的藥物來養護脾胃,滋潤土的氣質,這不是有點過於偏激嗎?況且對於消渴這種病症來說,本質上是因為濕寒的陰氣極度衰弱,燥熱的陽氣過於強盛,再服用燥熱的藥物,就會讓脾胃的氣力枯竭。在近世時期,醫學界未能正確分辨五運六氣的虛實,一概認為燥熱為實,濕寒為虛,他們只知道心火的陽熱有虛實之分,卻不瞭解臟腑六氣的虛實。
肺原本清潔,如果虛弱就需要溫暖;心原本熱烈,如果虛弱則需要寒冷;肝原本溫和,如果虛弱則需要清涼;脾原本濕潤,如果虛弱則需要乾燥;腎原本寒冷,如果虛弱則需要熱度。如果胃部冰冷是虛弱的情況,那是因為胃中的陰水寒氣非常強盛,而陽火熱氣衰弱。這並非因為胃土的濕氣本質上衰弱,因此應該溫暖補充胃中的陽火,並退去陰水寒氣的強勢。又比如胃部熱烈是實證,那是因為胃中的陽火過於強烈,陰水不足,所以應該使用寒涼的藥物,降胃中實火,養護虛弱的陰水。"
然此皆補瀉胃中虛熱,水火所乘之邪,非胃為濕者之本。其餘例同法。夫補瀉脾胃濕土之水氣者,潤其濕者是補濕,燥其濕者是瀉濕,土本濕故也。
凡臟腑諸氣,不必腎水獨當寒,心火獨當熱,要知每臟每腑,諸氣和同,宣而平之可也。故余嘗謂:五常之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陰不長,獨陽不成。但有一物皆備,五行遞相濟養,是謂和平。交互克伐,是謂衰興。變亂失常,患害由行。故水少火多,為陽實陰虛而病熱也;水多火少,為陰實陽虛而病寒也。
其為治者,瀉實補虛,以平為期而已矣。故治消渴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人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況消渴者,本因飲食服餌失宜,腸胃乾涸,而氣液不得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鬱甚之所成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用來補充或消除胃部的虛熱和水火之邪的,並非針對胃部濕氣的問題。其他情況類似此法。補充或清除脾胃濕土的水分,滋潤濕氣就是補濕,去濕就是清濕,因為土本就具有濕性。
所有臟腑的氣息,不必只由腎水承擔寒冷,心火獨自承受熱力,要知道每個臟器和每塊臟腑中的氣息都應該協調和平衡,只要使它們宣洩和平即可。所以我曾經說過:五行的原則,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獨的陰不能成長,單一的陽不能形成。只要有某個物質包含所有元素,五行相互滋養,這就是平和。互相剋制,這是衰減和興起。變動失去正常,疾病由此產生。所以水少火多,是陽實陰虛導致熱病;水多火少,是陰實陽虛導致寒病。
治療的方法是清除實症,補充虛弱,以達到平衡為止。所以治療口渴,補充腎水的陰寒和虛弱,同時清除心火的陽熱和實質,除去腸胃的燥熱,幫助身體的津液恢復,讓道路流通而不結聚,津液生長而不枯竭,氣血流暢而不阻塞,疾病就會逐漸好轉。況且口渴通常是因為飲食失宜,腸胃乾涸,氣液不能宣洩平和;或者消耗精神,超出正常範圍;或者是大病後,陰氣損耗,血液衰弱虛弱,陽氣強烈而燥熱鬱積所造成的。
故濟眾云:三消渴者,皆由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酒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石熱,結於胸中,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石熱,燥甚於胃,故渴而引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飢,小便數而漸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如此三消者,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
余聞世之方,多一方而通治三消渴者,以其善消水穀而喜渴也。然叔世論消渴者,多不知本。其言消渴者,上實熱而下虛冷。上熱故煩渴多飲,下寒故小便多出。本因下部腎水虛,而不能制其上焦心火,故上實熱而下虛冷。又曰:水數一,為物之本,五行之先。故腎水者,人之本,命之元,不可使之衰弱。
白話文:
古人濟眾認為,有三種消渴症狀,都是因為長期食用過量的鹹食、油炸食品,以及過量飲酒所導致。此外,也有年輕人服用金石丸等藥物,長時間下來會在胸部積聚熱量,造成下焦虛熱,血液和氣息無法控制這種熱量,導致胃部乾燥,因此感到口渴並頻繁飲水。如果飲水量多且排尿量也多,稱為消渴;如果飲食量大但並不感到餓,排尿頻繁且逐漸消瘦,稱為消中;如果口渴且不斷飲水,腳部消瘦且尿液中有油脂,稱為腎消。這三種消渴的症狀,其乾燥和熱量是相同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我聽說世間的醫方,大多都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治療這三種消渴症狀,這是因為它能消除食物和飲料並喜歡讓人感到口渴。然而,在當代討論消渴症狀的人,大多都不清楚病因。他們認為消渴症狀是上部實熱和下部虛冷。上部熱所以感到口渴並頻繁飲水,下部冷所以尿量多。根本原因是下部腎水虛弱,無法控制上部心火,所以造成上部實熱和下部虛冷。他們還說:水是萬物的根本,五行的始源。因此,腎水是人的根本,生命的源泉,不能使其衰弱。
根本不堅,則枝葉不茂;元氣不固,則形體不榮。消渴病者,下部腎水極冷,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虛,而下部腎水轉衰,則上焦心火亢甚而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若此之言,正與仲景相反。所以巧言似是,於理實違者也。
非徒今日之誤,誤已久哉!又如蔣氏《藥證病原》中,論消渴、消中、消腎病曰:三焦五臟俱虛熱,惟有膀胱冷似冰。又曰:腰腎虛冷日增重。又曰:膀胱腎臟冷如泉。始言三焦五臟俱虛熱,惟有膀胱冷似冰,復言五臟亦冷,且腎臟水冷言為虛,其餘熱者,又皆言其虛。夫陰陽興衰,安有此理?且其言自不相副,其失猶小,至於寒熱差殊,用藥相反,過莫大焉!或又謂:腎與膀胱屬水,虛則不能制火。虛既不能制火,故小便多者,愈失之遠矣。
白話文:
身體的根本如果堅固,枝葉才能茂盛;元氣如果穩定,身體的形態才能繁榮。對於消渴症狀的患者來說,下部的腎水極度寒冷,如果再服用寒涼的藥物,會使元氣變得更加虛弱,而下部的腎水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衰弱,導致上焦的心火變得非常旺盛,難以治療。但是,使用溫暖的藥物來補養元氣,如果下部的腎水得以實質地增強,並能抑制上焦的火氣,那麼自然就能止渴,小便也能恢復正常,疾病也會痊癒。這些說法正好與張仲景的理論相悖,這是因為有些言論看似合理,實際上卻違反了事理。
這種誤解並非只在當天出現,而是已經存在很久了。例如,蔣氏的《藥證病原》中,對消渴、消中、消腎病進行了討論,提到三焦和五臟都虛弱且有熱,只有膀胱像冰一樣寒冷。又提到腰部和腎臟因虛弱而逐漸加重,膀胱和腎臟像泉水一樣冰冷。起初說三焦和五臟都虛弱且有熱,接著又說五臟也是冷的,而且腎臟的水性冷被認為是虛弱的,其他部位的熱性也被認為是虛弱的。陰陽的興衰,怎麼可能有這樣的道理?而且,他們的說法自相矛盾,失誤雖小,但對於寒熱差異,以及藥物使用的相反,失誤就非常嚴重了!或者有人認為:腎和膀胱屬於水性,虛弱就不能控制火氣。既然虛弱就不能控制火氣,那麼尿頻多的現象,失誤就更大了。
彼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者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豈知消渴小便多者,非謂此也。何哉?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鬱結滯,緻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於外,榮養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復多飲於中,終不能浸潤於外,故渴不止。
小便多出者,如其多飲,不能滲泄於腸胃之外,故數溲也。故余盡言《原病式》曰:皮膚之汗孔者,謂泄汗之孔竅也。一名氣門者,謂泄氣之門戶也。一名腠理者,謂氣液之隧道紋理也。一名鬼門者,謂幽冥之門也。一名玄府者,謂玄微之府也。然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於萬物,悉皆有之,乃出入升降,道路門戶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如果體內水分過多(實症),那麼它能抑制火氣;相反,如果水分不足(虛症),則無法抑制火氣。因此,陽氣過盛而陰氣虛弱,會導致體內水分轉化為熱和乾燥,表現為尿頻且量少;反之,陰氣過盛而陽氣虛弱,不能有效調節水分,會出現尿頻且量多。然而,這種尿多並非指的是消渴症狀。
為何如此呢?當體內的熱和乾燥過於嚴重,影響到三焦和腸胃的正常運作,使得體內的水分無法正常流通,無法滋潤外在組織,無法養生身體各部位。即使大量飲水,由於腸胃的運作受阻,水分無法正常排出,仍會感到口渴。
尿頻且量多的情況,就像飲水後水分無法正常流向腸胃外,導致頻繁排尿。根據我的理解,《原病式》中提到的皮膚的汗孔,是指排汗的孔隙。又稱為氣門,指的是呼吸的通道。稱為腠理,指的是氣與液體流動的通道。稱為鬼門,指的是通往地下的通道。稱為玄府,指的是深奧的藏所。然而,玄府中,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存在的,包括人的臟腑、皮膿、肌肉、筋膜、骨髓、指甲、牙齒,乃至各種事物,都是其通路和門戶。
故《經》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知出入升降,無器不有。故知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識,能為用者,皆有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閉塞,則不能用也。
若目無所見,耳無所聞,鼻不聞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齒腐,毛髮墮落,皮膚不仁,腸胃不能滲泄者,悉有熱氣怫鬱,玄府閉塞,而致津液血脈,榮衛清氣,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隨鬱結微甚,而有病之大小焉。病在表則怫鬱,腠理閉密,陽氣不能散越,故燥而無汗,而氣液不能出矣。
叔世不知其然,故見消渴數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鬱使之然也?予之所以舉此,世為消渴之證,乃腸胃之外燥熱,痞閉其滲泄之道路,水雖入腸胃之內,不能滲泄於外,故小便數出而復渴。此數句,足以盡其理也。
白話文:
因此,《經》中提到:出入功能的停止會導致靈魂活動的消失,升降功能的停頓會導致氣的孤立和危急。所以,如果沒有出入功能,就無法實現生長、壯大、衰老等生命週期;如果沒有升降功能,就無法實現生長、化育、儲存等功能。由此可知,出入與升降的功能,對於每一個器官都是必不可少的。人的眼、耳、鼻、舌、身體、意念、靈魂、意識,能夠運作的部分,都存在著出入與升降的暢通。如果有阻塞,就不能正常運作。
如果眼睛看不到東西,耳朵聽不到聲音,鼻子聞不到香味,舌頭分辨不出味道,筋肉萎縮、骨骼麻木,指甲退化、牙齒腐爛,毛髮掉落,皮膚失去敏感度,腸胃不能消化吸收,這都是由於體內有熱氣積聚,使得玄府(即體內的細胞間隙)閉塞,導致津液、血液、營養氣不能正常出入所造成的。病情的嚴重程度根據積聚的熱氣多少不同,病狀的大小也會有所不同。
疾病如果表現在表面,就會產生熱氣積聚,使得皮膚閉塞,陽氣不能正常發散,因此會乾燥無汗,並且體液、氣體也不能正常排出。
後世的人們不瞭解這些道理,因此看到患者口渴頻尿,就錯誤地認為這是下部寒冷所引起。實際上,這是因為腸胃的燥熱積聚導致的。我舉出這些例子,是為了告訴世人,消渴症狀是因為腸胃的外部燥熱,堵塞了排泄的道路,水分雖然進入腸胃內部,卻無法排出到外部,因此小便頻繁但仍然感到口渴。這幾句話,足以說明其原理。
試取《內經》凡言渴者,盡明之矣。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言肝痹而渴者;有言脾熱而渴者;有言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言小腸癉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藥而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大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病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歸燥熱一也。
所謂心肺氣厥而渴者,《厥論》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注曰:心熱入肺,久而傳化,內為膈熱消渴多飲也。所謂肝痹而渴者,《痹論》曰: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如脾熱而渴者,《痿論》曰: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白話文:
《內經》中對於「渴」的描述,已經很全面了。有提到心肺氣厥導致的渴,有提到肝病引起的渴,有提到脾熱導致的渴,有提到腎熱引起的渴,有提到胃與大腸熱結導致的渴,有提到脾病導致的渴,有提到小腸癉熱導致的渴,有提到因病瘧引起的渴,有提到因過食肥甘及藥物引起的渴,有提到因醉飽後性行為導致的渴,有提到因長途旅行勞累遇熱天導致的渴,有提到因傷害脾胃乾燥導致的渴,有提到因腎熱引起的渴,有提到因風病引起的渴。即使各個臟器的表現不同,但病因各有差異,最後都歸結為燥熱的一類病症。
對於心肺氣厥引發的渴,《厥論》提到,心熱會轉移至肺,進而引起膈熱消渴和多飲。這表示心熱進入肺部,經過一段時間後,內部會產生膈熱,引發消渴症狀和頻繁飲水。
對於肝病引起的渴,《痹論》指出,肝病患者在夜晚可能會出現驚醒的情況,並且有頻繁飲水、小便頻繁的現象。
對於脾熱導致的渴,《痿論》說明,脾熱會使胃部乾燥,引發渴感,同時還會造成肌肉無力,進而導致肌肉萎縮的現象。
所謂腎熱而渴者,《刺熱論》曰:腎熱病者,先腰痛胻酸,苦渴數飲,身熱。《熱論》曰: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叔世惟言腎虛不能制心火,為上實熱而下虛冷,以熱藥溫補腎水,欲令勝退心火者,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
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明矣。故《氣厥論》曰:腎氣衰,陽氣獨勝。《宣明五氣論》曰:腎惡燥,由燥腎枯水涸。《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夫寒物屬陰,能養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藥養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謬哉?
白話文:
古人對於腎熱與口渴的病症有著深入的研究,其中《刺熱論》提到,腎熱病狀首先會出現腰部疼痛、腿部疲軟、口渴頻繁飲水、身體發熱的情況。《熱論》進一步指出,少陰脈貫穿腎臟,連接肺部,與舌根相連,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的口渴現象。然而,後世的醫學理論認為,腎虛不能制衡心火,導致上半身實熱、下半身虛冷,使用熱性的藥物來溫補腎水,企圖抑制心火,這樣的治療方式並不明確陰陽虛實的原理。
實際上,腎水屬於陰性,本質寒冷,當它虛弱時,反而會表現出熱性的症狀;而心火屬於陽性,本質熱烈,當它虛弱時,則會表現出寒性的症狀。
如果腎水陰虛,那麼心火就會表現得更加旺盛,這就是說,上半身熱、下半身虛的情況明確了。《氣厥論》指出,腎氣衰弱,陽氣獨自強盛。《宣明五氣論》提到,腎臟怕乾燥,乾燥會使腎水枯竭。《藏氣法時論》指出,腎臟喜歡濕潤,應該食用辛味食物以滋潤它。寒性物質屬於陰性,能夠滋養腎水,卻會消耗心火;熱性物質屬於陽性,能夠滋養心火,卻會耗損腎水。現在,腎水無法勝過心火,所以整個身體都處於熱態,那麼使用熱藥物滋養腎水,想要抑制心火,豈不是錯誤的做法嗎?
又如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陰陽別論》:二陽結為之消。注曰:陽結,胃及大腸俱熱結也。腸胃藏熱,善消水穀。又《氣厥論》曰:大腸移熱於胃,善食而瘦。《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善食而瘦。
如脾痹而渴者,數飲而不得,中氣喘而爭,時發飧泄。夫數飲而不得中,其大便必不停留。然則消渴數飲而小便多者,止是三焦燥熱怫鬱,而氣衰也明矣。豈可以燥熱毒藥,助其強陽,以伐衰陰乎?此真實實虛虛之罪也!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癬、痤、痱之類,皆腸胃燥熱怫鬱,水液不能浸潤於周身故也;或熱甚而膀胱怫鬱,不能滲泄,水液妄行而面上腫也。
白話文:
如果胃和大腸有熱結導致口渴,《陰陽別論》提到,這是二陽相結造成的「消渴」。註解說明,這是指胃和大腸都有熱結的現象。腸胃藏有熱,會使食物和飲料容易被消化吸收。另外,《氣厥論》提到,大腸的熱力轉移到胃,即使吃得很多卻仍會瘦削。《脈要精微論》則指出,熱病發展成「消中」,就是吃得很多但體形反而消瘦。
如果脾有毛病而引起口渴,會經常喝水但還是覺得口渴,肚子會感到喘息不順,偶爾會出現腹瀉。頻繁喝水卻無法解渴,那麼排便一定不會正常。因此,如果口渴伴隨頻繁飲水但尿量增多,這只是因為三焦處燥熱積聚,且氣血不足。我們不能用燥熱的藥物來增強陽氣,這樣會傷害到陰氣。這是真正的實證虛虛之病!
口渴的症狀,可能會引發聽力喪失、視力模糊、皮膚疾病、痤瘡、痱子等問題,都是因為腸胃處的燥熱積聚,身體的水分無法充分滋潤。或者熱度過高導致膀胱積聚,無法正常排水,水分過量流散在臉上,造成浮腫。
如小腸癉熱而渴者,《舉痛論》曰: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便堅不得出矣。注曰:熱滲津液而小便堅矣。
如言病瘧而渴者,《瘧論》曰:陽實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內外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也。然陽實陰虛而為病熱,法當用寒藥養陰瀉陽,是謂瀉實補衰之道也。
如因肥甘石藥而渴者,《奇病論》曰:有口甘者,病名為何?岐伯曰:此五氣之所溢也,病名脾癉。癉為熱也,脾熱則四臟不稟,故五氣上溢也。先因脾熱,故曰脾癉。又《經》曰: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
白話文:
對於小腸熱盛且口渴的情況,《舉痛論》提到:熱氣停留於小腸,腸腔會感到疼痛、熱盛和焦渴,這樣便容易導致大便堅硬,無法排出。注釋說明,熱氣使體液變得濃稠,小便也會變得堅硬。
若說到患瘧病且口渴的情形,《瘧論》解釋:體表表現為熱(陽實),體內則可能出現熱(陰虛),內外皆熱時,會引發喘息和口渴,因此患者可能會想要喝冷飲。然而,當陽實陰虛導致熱病時,應當使用涼性藥物來滋養陰液,清洩陽氣,這就是清實補虛的方法。
對於因食用肥厚甘甜食物及藥物後口渴的狀況,《奇病論》指出:口中有甜味的病狀稱為什麼?岐伯回答說:這是五種氣體過度溢出所致,病名為脾熱症。脾熱會影響四臟的運作,使得五種氣體上溢。先前因為脾熱的原因,所以稱為脾熱症。《經》中提到:五種味道進入口後,會存於胃中,脾則負責運送這些物質的精華,體液在脾中形成,因此讓人感到口甜。這是由於過度食用肥厚甘甜食物所引起的。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不同病因導致的口渴問題,包括小腸熱盛、瘧病熱症、以及過度食用肥厚甘甜食物後的脾熱症。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而為消渴。《通評虛實論》曰:消癉僕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之人,膏粱之疾也。或言人惟胃氣為本。脾胃合為表裡,脾胃中州,當受溫補以調飲食。今消渴者,脾胃極虛,益宜溫補。若服寒藥,耗損脾胃,本氣虛乏而難治也。
此言乃不明陰陽寒熱虛實補瀉之道,故妄言而無畏也。豈知《腹中論》云: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注言:多飲數溲,謂之熱中;多食數溲,謂之消中。多喜曰癲,多怒曰狂。芳,美味也。石,謂英乳。乃發熱之藥也。《經》又曰:熱中消中,皆富貴人也。
白話文:
肥胖會使人內部感到熱,甜的食物會讓人覺得中間飽滿,因此這些物質會上升到體內,轉變為口渴。《通評虛實論》提到:消瘦、疲倦、半身不遂、肌肉萎縮和四肢寒冷,都是因為氣體充盈和逆流,這是富人和吃精細食物的人的疾病。有人認為人的基本是胃部的氣息。脾胃相輔相成,是身體的中心,應該用溫和的方法來調節飲食。現在的消渴症狀,表明脾胃極度虛弱,更適合用溫和的方法來補充。如果服用冷藥,會消耗和損傷脾胃,原本就已經虛弱的氣息更難以治療。
這段話表明瞭對陰陽、寒熱、虛實、補瀉原則的不理解,所以才會胡亂言論。你是否知道《腹中論》有提到:皇帝問道,您多次提到熱性中風和消渴病不能服用芳香草藥和礦物藥物。芳香草藥會使人變得瘋狂,礦物藥物會使人產生癲癇。注釋說明:過量飲水和尿頻,稱為熱性中風;過量飲食和尿頻,稱為消渴病。過度喜悅會使人產生癲癇,過度生氣會使人產生狂怒。芳指的是美味,石指的是英乳,這是發熱的藥物。經典又說,熱性中風和消渴病,都是富人和享受美食的人的病症。
今禁膏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岐伯曰:芳草之味美,石藥之氣悍,二者之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服此二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所謂飲一溲二者,當肺氣從水而出也,其水穀之海竭矣。凡見消渴,便用熱藥,誤人多矣。
故《內經》應言:渴者皆如是。豈不昭晰歟?然而猶有惑者,諸氣過極反勝也者,是以人多誤也。如陽極反似陰者是也。若不明標本,認似為是,始終乖矣。故凡見下部覺冷,兩膝如冰,此皆心火不降,狀類寒水,宜加寒藥,下之三、五次,則火降水升,寒化自退。然而舉世皆同執迷,至如《易》《素》二書,棄如朽壞,良可悲夫!故處其方,必明病之標本,達藥之所能,通氣之所宜,而無加害者,可以制其方也已。所謂標本者,先病而為本,後病而為標,此為病之本末也。
白話文:
現在禁止食用膏粱這些高級食材,這不符合人們的心意;禁止使用芳香草藥和礦物藥材,這是因為疾病不能痊癒,我希望聽取您的解釋。岐伯回答說:芳香草藥的味道甜美,礦物藥材的氣息強烈,這兩者的氣息快速堅韌,所以對於緩慢且平和的人來說,他們不宜服用這兩種藥材。皇帝問道:為什麼如此呢?岐伯答道:熱氣快速強烈,藥材的氣息也是如此。所謂「飲一溲二」,指的是肺氣隨著尿液排出,體內的水谷之源已經枯竭了。通常在見到消渴症狀時就使用熱藥,這種做法錯誤地傷害了許多人。
因此,《內經》中有這樣的描述:「有渴的人都會這樣」,這不是很明確嗎?然而仍有人疑惑,這是因為各種過度的氣質會相互勝出,因此人們經常犯錯。例如,陽氣極盛反而表現出陰性特徵,就是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懂得辨別標本,誤認為正確,最終就會導致錯誤。所以,當看到下部感到寒冷,雙膝如凍,這是心火不上行,表現出像寒水的狀態,應該使用涼藥進行下藥治療,連續三到五次,就能使火降而水升,寒氣自然退去。然而,世上的人們都固執地執迷不悟,連《易經》和《素問》這兩本書都被拋棄如同廢物,實在令人悲哀!
因此,在處方時,必須明確疾病的標本,瞭解藥物的作用範圍,理解氣息的適宜狀態,並且避免對人造成危害,才能制定出適當的方劑。所謂的標本,指的是先出現的病症為本,後出現的病症為標,這是疾病的本末關係。
標本相傳,先當救其急也。又云:六氣為本,三陰三陽為標。蓋為病,臟病最急也。又云:六氣為胃之本。假若胃熱者,胃為標,熱為本也。處其方者,當除胃中之熱,是治其本也。故六氣乃以甚者為邪,衰者為正,法當瀉甚補衰,以平為期。養正除邪,乃天之道也。為政之理,補賤之義也。
大凡治病,明知標本,按法治之,何必謀於眾?《陰陽別論》曰:謹熟陰陽,無與眾謀。《標本病傳論》曰:知標知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至真要大論》曰:知標知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診,適足以亂經。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為可知,言熱未已,寒病復起,同氣異形,迷診亂經,此之謂也。
白話文:
「標本相傳,首先要救治緊急的病症。又說:六氣爲根本,三陰三陽爲標誌。因爲疾病,臟器的疾病最爲緊迫。又說:六氣爲胃的根本。如果胃熱,那麼胃就是標誌,熱就是根本。處理這種狀況時,應當清除胃中的熱,這是治療根本。所以,六氣以嚴重的爲邪,衰弱的爲正,應該瀉除嚴重的一方,補益衰弱的一方,達到平衡爲止。養正除邪,是自然法則,也是施政的原則,補救貧弱的道理。」
「大凡治病,瞭解了標本,按照法則來治療,何必尋求衆人意見?《陰陽別論》說:謹慎掌握陰陽變化,無需與衆人商議。《標本病傳論》說:知道標本,每一次治療都能成功。不知道標本,那就是胡亂行事。《至真要大論》說:知道標本,應用起來就不會出錯。瞭解了逆順,正道行事就無需再問。不瞭解這些,就不適合診病,反而會擾亂常規。所以,《大要》說:粗淺的醫生自以爲可以隨意判斷,只談論熱症,卻忽視了寒症的復發,同類異形的病症混淆了診斷和常規,這就是說的情況。」
夫標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言標與本,易而弗損。察本與標,氣可令調。明知勝復,為萬民式,天之道畢矣。《天元紀大論》曰:至數極而道不惑。可謂明矣。所謂藥之巧能者,溫涼不同,寒熱相反,燥濕本異云云,前已言之矣。斯言氣也,至於味之巧能,如酸能收,甘能緩,辛能散,苦能堅,咸能軟,酸屬木也。
燥金主於散落而木反之,土濕主於緩而水勝之,故能然也。若能燥濕而堅火者,苦也。《易》曰:燥萬物者,莫燥乎火。凡物燥則堅也。甘能緩苦急而散結。甘者,土也。燥能急結,故緩則急散也。辛能散抑、散結、潤燥。辛者,金也。金主散落,金生水故也。況抑結散,則氣液宣行而津液生也。
白話文:
中醫的標本理論,既簡明又廣泛,一句話可以揭示百般道理。談論標與本,簡單而不失精準。觀察本與標,可以調整氣機。深刻理解並實踐這一原則,成爲萬民的典範,這正是天地運行法則的全部內容。《天元紀大論》指出:至數達到極點,而道則不會困惑,可以說是非常明確的。所謂藥性的巧妙運用,溫涼有別,寒熱相反而非同尋常,燥溼本質不同,這些在前文中已經有所闡述。這是關於氣的討論,至於味的巧妙運用,例如酸能收斂,甘能緩和,辛能散發,苦能堅固,鹹能軟化,酸屬木。燥金主於散落而與木相反,土溼主於緩和但受水的影響,所以它們各自具有這樣的特性。如果能調節燥溼且使火堅固,則爲苦。《易經》中說:萬物乾燥莫過於火。凡物乾燥則會變得堅硬。甘能緩和,苦則急躁且能散結。甘是土的特性。燥能促使結塊快速形成,因此緩和可以使之變得快速散開。辛能散發、分解結塊、潤澤乾燥。辛屬金,金主於散落,因爲金生水。況且,分解結塊後,氣液得以流通,津液自然產生。
《藏氣法時論》曰: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咸能軟堅。咸者,水也。水潤而柔,故勝火之堅矣。此五臟之味也。其為五味之本也淡也。淡,胃土之味也。胃土者,地也。地為萬物之本,胃為一身之本。《天元紀大論》曰: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之本淡也。
以配胃土,淡能滲泄利竅。夫燥能急結,而甘能緩之;淡為剛土,極能潤燥,緩其急結,令氣通行,而致津液滲泄也。故消渴之人,其藥與食,皆宜淡劑。《至真要大論》曰: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堅,或軟,所以利而行之,調其氣也。
白話文:
《藏氣法時論》提到:腎臟容易乾燥,應急食辛味食物以滋潤之。打開皮膚的孔隙,引導津液流通,以達到通暢呼吸的效果。鹹味能夠軟化堅硬的東西。鹹味屬水,水性潤滑且柔軟,因此可以剋制火的堅硬。這是五臟對應的味覺。五味的根本是淡味。淡味是胃土所屬的味道。胃土,即大地,是萬物的根本,胃則是身體的根本。
根據《天元紀大論》,在地面上表現為化育,化育產生五味,所以五味的根本是淡味。
淡味能夠幫助配合胃土,使淡味有滲透和排出小孔的作用。乾燥會讓東西緊結,而甜味則能緩解這種緊結;淡味代表剛性的土,極度具有潤滑乾燥的能力,緩解緊結,讓氣流通順,並導致津液的滲出。因此,對於口渴的人來說,他們的藥物和食物都應該選擇淡味的。《至真要大論》指出:辛甘味性屬陽,能發散;酸苦味性屬陰,能湧洩;鹹味性屬陰,能湧洩;淡味性屬陽,能滲洩。這六種味道,有的能散開,有的能收斂,有的能緩和,有的能緊縮,有的能乾燥,有的能潤滑,有的能堅硬,有的能軟化,用來有利於流通,調整氣息。
《本草》云:藥有三品:上品為君,主養命,小毒,以應天;中品為臣,主養性,常毒,以應人;下品為佐使,主治病,大毒,以應地。不在三品者,氣毒之物也。凡此君臣佐使者,所以明藥之善惡也。處方之道,主治病者為君,佐君者為臣,應臣之用者為佐使。適其病之所根,有君、臣、佐、使、奇、偶、小、大之制;明其歲政君臣脈位,而有逆、順、反、正、主療之方,隨病所宜以施用。
其治法多端,能備所用者,良工也。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結者散之,散者收之,微者逆而制之,甚者從而去之,燥者潤之,濕者燥之,堅者軟之,軟者堅之,急者緩之,客者除之,留者卻之,勞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衰者補之,甚者瀉之,吐之下之,摩之益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灸之制之,適足為用,各安其氣,必清必淨,而病氣衰去,臟腑和平,歸其所宗,此治之大體也。
白話文:
《本草》提到,藥物可以分為三個等級:上等藥是主藥,用於養生,具有輕微毒性,對應自然界的天;中等藥是輔助藥,用於養性,具有一般毒性,對應自然界的地;下等藥是佐藥和使藥,用於治病,具有較強毒性,對應自然界的地。不在這三個等級中的藥物,則是氣質或毒性的藥物。所有的主藥、輔助藥、佐藥和使藥,都是為了明確藥物的好處和壞處。在配製藥方時,用於治病的是主藥,輔助主藥的是輔助藥,配合輔助藥使用的是佐藥和使藥。要根據疾病的根源,選擇適當的君、臣、佐、使、奇、偶、小、大的規則;明確年份的主藥臣藥脈絡位置,有逆、順、反、正、主療的方法,根據疾病的需要來應用。
治療方法有很多種,能夠準備所需材料的人,就是好的醫生。對寒冷的東西使用熱性的治療,對熱性的東西使用冷性的治療,對溫暖的東西使用清涼的治療,對清涼的東西使用溫暖的治療,對結塊的東西使用疏散的治療,對疏散的東西使用收縮的治療,對微弱的東西使用逆轉和控制的治療,對嚴重的東西使用順應和去除的治療,對乾燥的東西使用潤滑的治療,對濕潤的東西使用乾燥的治療,對堅硬的東西使用柔軟的治療,對柔軟的東西使用堅硬的治療,對急迫的東西使用緩解的治療,對異常的東西使用清除的治療,對留滯的東西使用排除的治療,對勞累的東西使用溫暖的治療,對閒逸的東西使用運動的治療,對驚嚇的東西使用平靜的治療,對衰弱的東西使用補充的治療,對嚴重的東西使用瀉下的治療,對於吐出的東西使用下藥的治療,按摩增加治療,減輕藥力的治療,開通藥力的治療,灸法控制治療,適度地應用,讓藥力符合氣質,必須保持清潔和乾淨,病氣就會衰減消失,五臟六腑會恢復平和,回到它們的本源,這是治療的基本原則。
《陰陽應象論》曰:治不法天之紀,不明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又《六節臟象論》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所衰,不可以為功也。
今集諸經驗方附於篇末。
白話文:
《陰陽應象論》提到:如果治療方法不符合天地的規律,或者不清楚地勢的道理,那麼災難就會降臨。再者,《六節臟象論》也指出:如果不瞭解當年的節氣變化,以及氣候的衰退情況,就無法取得療效。
現在,我們收集了各種經驗方,附錄在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