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十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一 (3)

1. 濕熱門

凡吐嘔而瀉,病名曰何也?《內經·熱論》云:此乃轉筋霍亂之證也。何氣使然?此乃邪氣在於中焦,使陰陽二氣,不能升降。其證心痛而吐,吐則先腹痛而瀉,心腹俱痛則吐瀉並作,使致揮霍之間,自然撩亂。此證喜寒涼之物,可用冰水調五苓、益元則愈矣。大忌熱物。轉筋之病,治之奈何?《經》曰:勞者溫之。溫者,溫存之意也。

又一法:生薑湯益元散白朮散禹功散,加冰沉冷,細細呷之。渴未止者,頻頻飲之。如無冰,新汲水亦得。用之,大忌白粥米湯。桂附種種之燥藥,不可服之,服之必死。如無藥處,可服地漿。地漿者,掘地作坑,注新水於其中攪渾,旋旋取澄清者,飲三、五盞,立愈。

凡大人、小兒,暴注水瀉不止,《內經》曰:此病暴速注瀉。久而不愈者,為湧泄注下。此乃火運太過之病也,火注暴速故也。急宜用新汲水調下甘露飲子五苓散天水散;或用井華水煎此藥,放冷服之,病即瘥矣。不可用御米殼、乾薑、豆蔻、聖散子之類,縱然瀉止,腸胃氣滯不通,變為腹脹。此法宜分陰陽,利水道,乃為治法之妙也。

《上古天真論》云:一陰一陽之謂道。故男女有陰陽之質不同,則天癸精血之形亦異,陰靜而海滿血溢,陽動而應合精泄。二者通和,故能有子。《易·繫辭》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人稟天地而成形也。

2. 風門

凡中風,失音悶亂,口眼喎斜。《內經》曰:風之為病,善行而數變。感則害人,有倉卒之變,故百病皆生於風也。可用三聖散,鼻內灌之,吐出涎,口自開也。如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粥藥不能下者,用此藥。如無此證,可三聖散吐之;次服通聖、涼膈、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等。

切忌雞、豬、魚、兔、酒、醋、蕎麵動風之物、引痰之食。吐痰之法,在方論中。

凡頭風眩運,手足麻痹,胃脘發痛,心腹滿悶,按如水聲,可用獨聖散吐之,吐訖,可用清上辛涼之藥。仲景曰:此寒痰結在胸中而致然也。

凡癇病至於呆證者,用三聖散吐之,於暖室中勿令透風,可以汗、下、吐三法俱行;次服通聖散,百餘日則愈矣。

凡雷頭懶干,俗呼之謬名也。此疾胸中有寒痰,由多沐之所致也。可以茶調散吐訖三、二升,次用神芎丸下訖三、五行;然後服愈風餅子則愈矣。此雷頭者,是頭上有赤腫結核,或如酸棗狀,可用䤵針出血則愈。

凡赤目經年不愈,是謂頭風所注,更加頭痛,可用獨聖散吐之;次服洗心散八正散之類。赤目腫作,是足厥陰肝經有熱,用利小便、瀉肝經、除風熱之寒藥則愈矣。凡風沖泣下,俗呼為冷淚者,謬也。《內經》曰:太陽不能禁固,因風衝於外,火焚於內,風熱相摶,由此泣下。

《內經》曰:熱則五液皆出。熱甚則淚出,治之以貝毋一枚,白膩者佳,胡椒七枚,不犯銅鐵,研細㸃之,臨臥。治法曰:風宜辛散,寒宜甘發。氣遇寒則凝,血得熱則散。

凡諸痰在於膈上,使頭目不能清利,涕唾稠黏,或咳嗽喘滿,時發潮熱,可用獨聖散吐之;次服搜風丸之類。《內經》曰:所謂流濕潤燥之義也。

凡冒風、時氣、溫病、傷寒,三日以里,頭痛,身熱惡寒。可用通聖散、益元散各五、七錢,水一大碗,入生薑十餘片,連須蔥白十餘莖,豆豉一撮,同煎三、五沸,去滓,先服多半;良久,以釵子探於咽中吐了,不得漱口;次用少半投之;更用酸辛蔥醋湯投之;衣被蓋覆,汗出則解。夫擾攘之世,常與《內經》歲火太過同法。

歲火太過,炎暑流行,火氣大劇,金肺受邪,上應熒惑,大而明顯。若用辛涼之劑解之,萬舉萬全。人民安靜,則便同水化,可以升麻湯葛根湯敗毒散辛溫之劑解之。雖有潮熱,亦無加害。亦可加豆豉、蔥白,上湧而表汗自出。《內經》曰:因其輕而揚之。揚者,發揚也。

吐、汗者,以發寒熱之邪也。吐、汗之後,必大將息,旬日之後,其邪不復作也。

凡大人、小兒,風、濕、寒三氣合而為痹,及手足麻痹不仁。《內經》曰:榮虛衛實。皮膚不仁,痹而不知癢痛,可用鬱金散吐之;次服導水丸,輕寒之藥泄之;泄訖,次以辛溫之劑,發散汗出;後常服當歸、芍藥、烏、附行經活血之藥則愈矣。

凡風蛀牙疼久不愈者,用針簽巴豆一枚,以燈燎之,煙盡存性,於牙根盤上熏之則愈。

凡泄瀉米穀不化,日夜無度,腹中雷鳴,下利完穀,可用導水丸、禹功散泄之。或病人老弱氣虛,可用無憂散泄之。再觀病勢強弱,候一、二,可服胃風湯以治其風。如不愈者,更服桂枝麻黃湯,汗之則愈。《內經》曰:夫風之中為腸風飧泄。啟玄子云:風入胃中,上熏於胃,故食不化而下泄。

又云:暮食不化為飧泄。又《經》云:春傷於風,夏為飧泄。故風宜出汗。腸中鳴者,風以動之,動而有聲。慎不可用罌粟、豆蔻、乾薑太燥之藥。病漸者燥之,去其濕則愈。病甚者攻之,不動反能為害。《經》曰:其減則漸,其加則甚。可用五苓散豬苓人參散服之。

凡富貴膏粱之家病瘧,或間日,或頻日發,或熱多寒少,或寒多熱少,宜大柴胡湯,下過三、五行;次服白虎湯,或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類。如不愈者,是積熱太甚,以神芎三花神佑丸、調胃承氣湯等,大作劑料下之;下後以長流水煎五苓散服之。或服小柴胡湯亦可。或先以常山散吐之;後服涼膈、白虎之類必愈矣。

大忌發熱之物,豬、雞、魚、兔五辛之物,犯之則再發也。

凡田野貧寒之家病瘧,為飲食粗糲,衣服寒薄,勞力動作,不與膏粱同法。臨發日,可用野夫多效方中溫脾散治之。如不愈,服辰砂丹治之,必愈矣。如吃罷此藥,以長流水煎白虎湯服之,不服食熱物,為瘧疾是傷暑伏熱故也。《內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病瘧。

凡男子婦人,骨蒸熱發,皮膚枯乾,痰唾稠黏,四肢疼痛,面赤唇焦,盜汗煩躁,睡臥不安,或時喘嗽,飲食無味,困弱無力,虛汗黃瘦等證,《內經》曰:男子因精不足,女子因血不流,而得此證。可以茶調散,輕湧訖;次以導水丸、禹功散,輕瀉三、五行;後服柴胡飲子、桂苓甘露散、犀角散之類。大搜風丸白朮丸調中湯木香檳榔丸人參散,量虛實選而用之。

或咯血、便血,諸亡血者,並不宜吐,不可不知。慎勿服峻熱薑、附之藥。若服之,飲食難進,肌肉消減,轉加危篤。五勞之病,今人不明發表攻裡,遂誤至此。大忌暑月於手腕、足踝上著灸。以其手足者,諸陽之表,起於五指之外。《內經》曰:諸陽發四肢。此穴皆是淺薄之處,灸瘡最難痊也。

及胸穴、中脘、臍下、背俞、三里等穴,或有灸數百壯者,加以燔針,略無寸效,病人反受苦楚,可不思之?勞疾多饞,所思之物,但可食者,宜照食療本草而與。菠菜、葵羹、冰水涼物,慎不可禁。且因水穀入胃,脈道乃行也。若遇禁則胃口閉而形體漸瘦而脈大,乃死之候也。

諸勞皆仿此。

凡病人虛勞,多日無力,別無熱證者,宜補之,可用無比山藥丸則愈矣!

凡痔瘻腫痛,《內經》曰:因而大飽,筋脈橫解,腸澼為痔而不愈,變為瘻。痔與瘻,其治同法。《至真要大論》云:太陽之勝,凝凓且至,非時水冰,痔瘧乃發。注云:水氣太勝,陽火不行,此言陽火畏水鬱而為痔。又少陰之復,痱疹瘡瘍,癰疽痤痔。注云:火氣內蒸,金氣外拒,陽熱內郁,故為痱疹瘡瘍。

疹甚亦為瘡也。熱少則外生痱疹,熱多則內結癰痤。小腸有熱,則中外為痔。其復熱之變,皆病於身後及外側也。又《靈樞》云:太陽經虛則為痔瘧癲疾。蓋水虛則火所乘故也。可先用導水丸、禹功散;瀉訖,次服枳殼丸木香檳榔丸;更以葵羹、菠菜,通利腸胃。大忌房室及雞、魚、酒、醋辛熱之物。

凡富貴之人痰嗽,多是厚味所致。《內經》云:所謂味厚則發熱。可服通聖散加半夏以止嗽;更服人參半夏丸,以化痰墜涎、止嗽定喘。貧乏之人,多感風冷寒濕。《內經》曰: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可服寧神散寧肺散白朮之類。若咳極面赤,煩冤半晌者,此火化乘肺也。宜詳辨之。

凡大人、小兒,病沙石淋及五種淋澀癃閉並臍腹痛,益元散主之。以長流水調下。蓋因熱在膀胱,燥其津液,故俗謂冷淋者,天下之通弊也。五苓散減桂加益元散,名曰淡滲散。

凡兩目暴赤痛者,腫不止,睛脹胬肉,結成翳膜,速宜用稈草,左右鼻竅內彈之,出血立愈。病甚,人囟上百會穴、攢竹、眉間皆可,出血則愈矣。口噙水,緊扣衣領,不可便噴水。候血盡便吐了水,蓋暴赤腫痛,腫乃龍火之疾,養成之熱也。《難經》曰:目得血而能視。不得已而用之。

血化淚,痛而所出。《經》曰:本病相傳,先以治其氣。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又一法:兩目赤腫,發痛不止,用長流水煎鹽湯吐之;次服神芎丸、四物湯之類。《經》曰:暴病暴死,皆屬於火也。又曰:治病有緩急,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者,赤腫也本者火熱也。鹽湯鹹寒,所以制火。兩目赤腫,痛不能開者,以青金散鼻內嗅之嚏之,真氣上湧,邪氣自出矣。

凡大人、小兒,口瘡唇緊,用酸漿水洗去白痂,臨臥貼赴筵散。如不愈,貼鉛白霜散,必愈矣。

凡婦人、男子,喉閉腫痛不能言者,刺兩手大拇指爪甲如韭葉,少商井穴也。以䤵針淺刺去血,立愈。如不愈,以溫血湯口中含漱,是以熱導熱之法也。

凡頭腫痛瘰癧,及胸臆胠脅之間,或有瘡痂腫核不消,及膿水不止,可用滄鹽一、二兩,炒過,以長流水一大碗煎之,放溫,作三、五次頓服訖;良久,於咽喉中以釵股探引吐之,去冷痰三、二升;次服和血通經之藥。《內經》曰:鹹味湧泄為陰。《銅人》記:少陽起於目銳眥,行耳後,下脅肋,過期門。瘰癧、結核、馬刀挾癭,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之病也。

凡癭袋脹悶,《養生論》云:兩山挾水,其人多癭疾;土厚水深,其人多癭。地勢使然也。此可服人參化癭丹自消。癭藥多用海藻海帶味屬鹹寒。

凡背瘡初發,便可用藏用丸、玉燭散,大作劑料,下臟腑一、二十行;次用䤵針於腫焮處,循紅暈周匝內,密刺三層,出血盡,以溫軟帛拭去血,甚者,百會委中皆出;後用陽起散敷之。不可便服十味內托散,其中犯官桂,更用酒煎。男子以背為陽,更以熱投熱,無乃太熱乎?

凡便癰者,謬名也,乃男子血疝也,《難》《素》所不載。然而是厥陰肝之經絡,乃血流行之道路也。衝脈、任脈、督脈,亦屬肝經之旁絡也。《難經》曰:男子七疝。血疝者,乃七疝之一也。治以導水丸、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投之同瘀血法。聚而不散,可以大作劑料,大瀉一、二十行;次以玉燭散,和血通經之類是也。

世人多用大黃牡蠣,間有不愈者,是不知和血通經之道也。

凡下疳久不愈者,俗呼曰臊疳。可以導水丸、禹功散,先瀉肝經訖;以木香散敷之,日上三、兩度;後服淡粥一、二日止。

凡一切惡瘡久不愈者,以木香檳榔散貼之則愈矣。凡男子、婦人咳逆,俗呼曰吃忒,乃陰陽不和之故。火欲上行,為寒所抑,寒不勝火,故作凝滯之聲。傷寒亦有此證,並宜既濟散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