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七 (4)

1. 背疽一百八

一富家女子,十餘歲,好食紫櫻,每食即二、三斤,歲歲如此,至十餘年。一日潮熱如勞。戴人診其兩手脈,皆洪大而有力。謂之曰:他日必作惡瘡腫毒,熱上攻目,陽盛陰脫之證。其家大怒,不肯服解毒之藥。不一、二年,患一背疽如盤,痛不可忍。其女忽思戴人曾有是言,再三悔過,請戴人。

戴人以䤵針繞疽暈,刺數百針,去血一斗。如此三次,漸漸痛減腫消,微出膿而斂。將作痂時,使服十補內托散,乃痊。終身忌口。然目亦昏,終身無子。

白話文:

從前,一位富家女子,年紀約莫十幾歲,特別喜愛吃紫櫻,每次都能吃下兩三斤,年復一年,持續了十多年。某一天,她突然感到身體發熱,就像勞累過度一樣。當時一位名叫戴人的醫生診斷了她的脈象,發現她的兩手脈搏都又洪大又有力。戴人告訴她:「妳以後可能會生出惡性的瘡腫毒,熱氣還會往上攻到眼睛,這屬於陽盛陰脫的症狀。」

她的家人聽到戴人的診斷後非常生氣,不願意讓她服用解毒藥物。過了不到一兩年,女子背上就長出一個盤子般大小的毒瘡,疼痛難忍。她突然想起戴人曾經說過的話,感到十分後悔,於是再次懇求戴人醫治。

戴人用細針圍繞著毒瘡周圍,扎了幾百針,放出約一斗的血。如此反覆三次後,疼痛逐漸減輕,腫脹也消退,瘡口慢慢開始流膿,然後逐漸癒合。快要結痂的時候,戴人讓她服用「十補內托散」,最終痊癒。女子從此忌口,不再吃紫櫻。然而,她的眼睛卻變得昏花,而且終身沒有孩子。

2. 肺癰一百九

舞水一富家有二子,長者年十三歲,幼者十一歲,皆好頓食紫櫻一、二斤,每歲須食半月。後一、二年,幼者發肺癰,長者發肺痿,相繼而死。戴人常嘆曰:人之死者,命耶?天耶?古人有詩:爽口味多終作疾。真格言也。天生百果,所以養人,非欲害人。然富貴之家,失教縱欲,遂至於是。

白話文:

舞水鎮上有一戶富裕人家,家中兩個兒子,哥哥十三歲,弟弟十一歲,他們都喜歡一次吃掉一、兩斤紫櫻(一種水果),每年都要吃上半個月。後來過了一、兩年,弟弟得了肺癰,哥哥得了肺痿,相繼去世。戴人經常感慨地說:「人為什麼會死呢?是命運使然,還是天意?」古人有詩云:「爽口之味多終作疾。」這真是至理名言啊!老天爺創造了各種水果,都是為了養育人們,絕非想害人。然而富貴人家不知教導孩子,縱容他們貪圖口腹之慾,最終導致這樣的悲劇。

3. 咽中刺塞一百十

戴人過㶏陽,強家一小兒,約五、六歲,同隊小兒,以蜀黍秸相擊,逆芒倒刺於咽中,數日不下粥藥,腫大發。其家告戴人。戴人命取水,依《道經》中咒水法:以左手屈中指及無名指,作三山印,坐水盞於其上;右手掐印文,是金槍印;腳踏丁字,立望太陽或燈火;取氣一口,吹在淨水盞中。咒曰:

吾取老君東流順,

老君奉敕攝去毒水,

吾託大帝尊,

所到稱吾者,

各各現帝身,

急急如律令。

攝念七遍,吹在盞中,虛攪卓三次為定。其兒咽水下咽,曰:我可也。三、五日腫散,乃知法亦有不可侮者。

白話文:

一位名叫戴人的醫生,替一位五、六歲的小男孩看病。這孩子跟同夥玩耍時,被一根玉米秸稈刺傷了喉嚨,芒刺倒插進去,好幾天都吃不下粥藥,喉嚨腫得厲害。孩子的家人便請戴人來診治。戴人叫人拿來水,按照《道經》中的咒水法,用左手彎曲中指和無名指,做出三山印,將水盞放在指尖上;右手掐印文,是金槍印;雙腳成丁字形站立,面向太陽或燈火;吸一口氣,吹入乾淨的水盞中。口中念咒:

吾取老君東流順,

老君奉敕攝去毒水,

吾託大帝尊,

所到稱吾者,

各各現帝身,

急急如律令。

默念七遍,再吹入水盞中,虛空攪動三次才停止。孩子喝了水後,說:“我好了。”三、五天後,腫塊消散,這才明白,道法確實不能輕視。

4. 誤吞物咽中一百十一

一小兒誤吞一錢,在咽中不下。諸醫皆不能取,亦不能下。乃命戴人。戴人熟思之,忽得一策:以淨白表紙,令卷實如箸,以刀縱橫亂割其端,作鬅鬠之狀;又別取一箸,縛針鉤於其端,令不可脫,先下咽中,輕提輕抑,一探之,覺鉤入於錢竅;然後以紙卷納之咽中,與鉤尖相抵,覺鉤尖入紙卷之端,不礙肌肉,提之而出。

白話文:

有一個小孩誤吞了一枚銅錢,卡在喉嚨裡,無法吞下也無法取出。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請來一位戴姓醫生。戴醫生仔細思考後,突然想到一個辦法:

他取來一張乾淨的白色紙,捲成筷子一樣粗細,用刀子在紙端縱橫交錯地割出許多毛茸茸的細條,像是蓬鬆的頭髮一樣;另外再拿一根筷子,綁上一個針鉤,固定好,防止脫落。

先將針鉤送入小孩的喉嚨,輕輕地提拉和壓下,探測銅錢的位置。當感覺鉤子觸碰到銅錢的孔洞後,便將紙卷送入小孩的喉嚨,讓針鉤尖端抵住紙卷的末端。這樣一來,針鉤尖端便嵌入紙卷中,不會傷到喉嚨肌肉。最後,戴醫生輕輕地提拉紙卷,就把銅錢拉出來了。

5. 腸澼下血一百十二

棠溪欒彥剛,病下血。醫者以藥下之,默默而死。其子企,見戴人而問之曰:吾父之死,竟無人知是何證?戴人曰:病銼其心也。心主行血,故被銼則血不禁,若血溫身熱者死。火數七,死必七日,治不當下,若下之,不滿數。企曰:四日死,何謂病銼心?戴人曰:智不足而強謀,力不足而強與,心安得不銼也?欒初與邢爭屋不勝,遂得此病。企由是大服,拜而學醫。

白話文:

棠溪的欒彥剛,患了血崩的病症。醫生用藥物治療,但欒彥剛卻默默地去世了。他的兒子企,看見一位戴姓醫生,便詢問道:「我父親的死因,究竟是什麼病症?為何無人知曉?」戴醫生說:「你父親患的是心病。心臟主宰着血液的運行,因此心臟受傷,便會導致血崩,如果血熱體溫也高,便會死亡。火氣要經過七日才會完全消散,所以死亡也必然要在七日內發生。治療方法不應當使用瀉下藥物,如果使用瀉下藥物,便會導致火氣不足,無法在七日內完全消散。」企說:「我父親是在第四天去世的,怎麼會是心病?」戴醫生說:「智力不足卻強行謀劃,體力不足卻強行爭鬥,心臟怎能不受到傷害呢?欒彥剛之前與邢家爭奪房屋,結果輸了,從此便得了這種心病。」企聽完之後,便心服口服,向戴醫生拜師學醫。

6. 水腫睪丸一百十三

霍秀才之子,年十二歲,睪丸一旁腫膇。戴人見之曰:此因驚恐得之。驚之為病,上行則為嘔血,下則腎傷而為水腫。以琥珀通經散,一瀉而消散。

白話文:

霍秀才的兒子,今年十二歲,一側的睪丸腫脹。戴先生見狀說:這是由於驚恐引起的。驚恐所導致的疾病,若向上發展會引起吐血,若影響到下部則會造成水腫。針對這種情況,使用「琥珀通經散」進行治療,可以迅速排出並消散腫脹。

7. 伏驚一百十四

上渠卜家一男子,年二十八歲,病身弱,四肢無力,面色蒼黃,左脅下身側,上下如臂狀,每發則痛無時,食不減,大便如常,小便微黃,已二、三載矣。諸醫計窮,求戴人治之。視其部分,乃足厥陰肝經,兼足少陽膽經也。張曰:甲膽乙肝故青。其黃者,脾也。診膽脈小,此因驚也。

驚則膽受邪,腹中當有驚涎綠水。病人曰:昔曾屯軍被火,自是而疾。戴人夜以舟車百五十丸,浚川散四、五錢,加生薑自然汁,平旦果下綠水四、五行。或問大加生薑何也?答曰:辛能伐木也。下後覺微痛,令再下之,比前藥減三之一,又下綠水三、四行。痛止思食,反有力。

白話文:

一位住在上渠卜家的男子,二十八歲,身體虛弱,四肢無力,面色蒼白,左邊肋骨下方身體側面,上下如同手臂狀,經常疼痛,沒有固定時間,食慾沒有減退,大便正常,小便略黃,已經持續兩三年了。許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於是求助於戴先生治療。戴先生觀察後判斷,這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病症。他說道:甲膽乙肝,所以呈現青色。而病人呈現黃色,是脾的問題。診脈發現膽脈微弱,這是因為驚嚇造成的。驚嚇會使膽氣受邪,腹中應該有驚嚇引起的綠色口水。病人說:他以前曾經在軍營裡遇到火災,從那以後就生病了。戴先生當晚就用舟車丸一百五十丸,浚川散四五錢,加入生薑汁,次日清晨病人果真排出了四五碗綠水。有人問為什麼要加生薑,戴先生回答:辛味可以克制木氣。排泄完畢後,病人感覺稍微疼痛,戴先生讓病人再服一次藥,藥量減少三分之一,又排出了三、四碗綠水。疼痛消失,想吃東西,而且又恢復了體力。

戴人謂卜曰:汝妻亦當病。卜曰:太醫未見吾妻,何以知之?曰:爾感此驚幾年矣?卜省曰:當被火時,我正在草堂中熟寐,人驚喚,我睡中驚不能言,火已塞門,我父拽出我火中,今五年矣。張曰:汝膽伏火驚,甲乙乘脾土,是少陽相火乘脾,脾中有熱,故能食而殺穀。熱雖能化谷,其精氣不完,汝必無子。

蓋敗經反損婦人,汝妻必手足熱,四肢無力,經血不時。卜曰:吾妻實如此,亦已五年矣。他日,門人因觀《內經》,言先瀉所不勝,次瀉所勝之論,其法何如,以問張。張曰:且如膽木乘胃土,此土不勝木也。不勝之氣,尋救於子,己土能生庚金。庚為大腸,味辛者為金,故大加生薑使伐木。

白話文:

戴人向卜師說:「你的妻子也應該生病了。」卜師問:「太醫還沒看過我的妻子,你怎麼知道?」戴人說:「你受驚嚇已經好幾年了吧?」卜師反省後說:「那次發生火災時,我正在草堂裡熟睡,被人驚醒,我驚嚇到說不出話,火已經堵住了門,我父親把我從火裡拉出來,至今已經五年了。」戴人說:「你的膽氣被火驚嚇,甲乙之氣乘脾土,這是少陽相火乘脾,脾中有熱,所以你雖然能吃卻消化不了食物。熱氣雖然能化解食物,但精氣不全,你一定不會有孩子。」

戴人繼續說:「因為你經脈敗壞,反過來傷害了你的妻子,所以你的妻子一定手腳發熱,四肢無力,月經不調。」卜師說:「我的妻子確實是這樣,也已經五年了。」

後來,卜師的弟子因觀看《內經》,看到「先瀉所不勝,次瀉所勝之論」的理論,便向戴人請教:「這個方法如何運用呢?」戴人說:「就比如膽木乘胃土,這土克不住木,不勝之氣就需要尋求子土的幫助,己土能生庚金。庚金代表大腸,辛味的食物屬金,所以要大量添加生薑來克制木。」

然先不開脾,土無由行也。遂用舟車丸,先通其閉塞之路,是先瀉其所不勝;後用薑汁調浚川散大下之,次瀉其所勝也。大抵陽干克陽干,腑克腑,臟克臟。

白話文:

然而,如果脾胃功能未開,土氣就無法運行。於是使用「舟車丸」,首先打通阻塞的道路,這是一種先瀉除不能承受的病症。接著使用薑汁調和浚川散進行大腸的排泄,這是其次瀉除能承受的病症。大致上來說,陽氣剋制陽氣,腑臟互相剋制,臟器之間也有相剋的關係。

8. 孕作病治一百十五

一婦人,年四十餘得孕。自以為年衰多病,故疾復作,以告醫氏。醫者不察,加燔針於臍兩旁,又以毒藥攻磨。轉轉腹痛,食減形羸,已在床枕。來問戴人。戴人診其脈曰:六脈皆平,惟右尺脈洪大有力,此孕脈也,兼擇食,為孕無疑。左右皆笑之。不數月,生一女子,兩目下各有燔針痕,幾喪其明。凡治病婦,當先問娠,不可倉卒矣。

白話文:

一位婦女,年紀四十多歲懷孕了。她自以為年紀大了,身體虛弱,疾病又發作,於是便去求醫。醫生沒有細心診察,就在她的肚臍兩旁施以火針,又用毒藥治療。結果她肚子越來越痛,食慾不振,身體消瘦,整日臥床不起。後來她來找戴先生求診。戴先生診脈後說:「六脈皆平,只有右尺脈洪大有力,這是懷孕的脈象,而且她挑食,可以確定她懷孕了。」當時周圍的人都笑他。沒過幾個月,婦人生下了一個女嬰,兩隻眼睛下方都有火針灼傷的痕跡,差點失明。由此可知,治療婦女疾病,一定要先詢問是否懷孕,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