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事親》~ 卷五 (4)
卷五 (4)
1. 牙疳八十一
夫小兒牙疳,牙疳者,齒齲也。齲者,是牙齦腐爛也。上下牙者,是手足陽明二經也。或積熱於內,或服銀粉、巴豆大毒之藥,入於腸胃,乳食不能勝其毒,毒氣循經而上,至於齒齦,齒齦牙縫,為嫩薄之分,反為害也。可以麝香玉線子治之。乳母臨臥,當服黃連解毒湯一服,疳病則愈。
白話文:
小兒牙疳,所謂的牙疳,就是蛀牙。蛀牙指的是牙齦腐爛。上排牙齒和下排牙齒,分別對應手陽明經和足陽明經。會產生牙疳,有時是因為體內積熱,有時是因為服用了像銀粉、巴豆等毒性很強的藥物,這些藥物進入腸胃後,寶寶的消化能力無法承受其毒性,毒氣就沿著經脈向上蔓延,到達牙齦。牙齦和牙縫是比較柔嫩脆弱的地方,反而因此受到損害。可以用麝香玉線子來治療。哺乳的母親在睡前,應該服用一帖黃連解毒湯,這樣牙疳病就會痊癒。
2. 夜啼八十二
夫小兒夜啼不止者,當用燈花一枚,研細,隨乳汁下,並三服。則每服用燈花一枚,服罷此藥,於靜室中臥一兩日,則止也。
白話文:
小孩晚上哭鬧不停,應該用燈芯一根,磨成細末,和著乳汁餵食,這樣服用三次。也就是每次服用燈芯細末一根的份量,服用此藥後,在安靜的房間裡休息一兩天,就會停止哭鬧了。
3. 丹瘤八十三
夫小兒丹瘤,浮赤走引或遍身者,乃邪熱之毒在於皮膚,以磁片撤出血則愈,如不愈,則以拔毒散,掃三、二十度必愈矣。《內經》曰:丹熛赤瘤,火之色也,相火之病是也。
白話文:
小兒丹瘤,如果出現皮膚浮起、紅腫擴散,甚至蔓延全身的狀況,這是邪熱毒氣積聚在皮膚所致。可以用磁片刮痧,讓毒血流出就能痊癒。如果這樣還不能好,就用拔毒散塗抹,擦個三、二十次必定會痊癒。《內經》說:「丹瘤,紅而發亮的腫塊,是火的顏色,這是因為相火過旺所引起的疾病。」
4. 疳眼八十四
夫小兒疳澀眼,數日不開者,乃肝木風熱之致然也。可調服涼膈散數服,眼開而愈。
白話文:
小孩子因為疳積導致眼睛乾澀,好幾天都睜不開,這是因為肝臟的風熱引起的。可以服用涼膈散幾次,眼睛就會張開而痊癒。
5. 身瘦肌熱八十五
夫小兒身瘦肌熱,面黃腹大,或吐瀉,腹有青筋,兩脅結硬如碗之狀,名乳癰癖,俗呼曰奶脾是也。乳癰得之綿帛太厚,乳食傷多。大熱則病生肌,大飽則必傷於腸胃。生於肌表者,赤眼、丹瘤、疥癬、癰癤、眉煉、赤白口瘡、牙疳宣爛及寒熱往來。此乳母抱不下懷,積熱熏蒸之故,兩手脈浮而數也。
傷於腸胃者,吐瀉驚疳,哽氣腹脹,肌瘦面黃,肚大筋青,喜食泥土,揉鼻竅,頭髮作穗,乳瓣不化,此皆大飽之致然也,久而不愈,則成乳癰,兩手脈沉而緊也,此其辨也。以上諸症,皆乳母懷抱,奉養過度之罪。癖之疾,可以丁香化痹散,取過數服,牛黃通膈丸、甘露散、益黃散等藥磨之。
如不愈者,有揉脾一法。
咒曰:
日精月華,
助吾手法,
勅斬減消,
驅毒敕攝。
上用法之人,每念一遍,望日取氣一口,吹在手心,自揉之。如小兒病在左臂上,用法之人亦左手揉之,在右臂以右手揉之。亦吹在乳脾上,令母揉之。男孩兒用單日,女孩兒用雙日。大忌風雨、陰晦、產婦、孝子見之。用之時宜於日中前,晴明好日色可矣。
白話文:
小孩身體瘦弱、肌肉發熱,臉色蠟黃、肚子很大,有時會吐或拉肚子,肚子上有青筋,兩側肋骨下方硬得像碗一樣,這叫做乳癰癖,俗稱奶脾。乳癰是因為包巾太厚,或餵太多奶造成的。過熱會使肌肉生病,吃太飽則會傷到腸胃。長在皮膚表面的,會有眼睛紅腫、丹瘤、疥瘡、癰癤、眉煉、口角潰瘍、牙齦糜爛,以及發冷發熱等症狀。這是因為乳母抱小孩時太緊,熱氣悶住小孩造成的,這時小孩的兩手脈搏會浮在表面而且跳很快。
傷到腸胃的,會有嘔吐、拉肚子、驚風、疳積、打嗝、肚子脹氣、肌肉消瘦、臉色蠟黃、肚子大、青筋暴露、喜歡吃泥土、揉鼻子、頭髮像穗子一樣、奶塊不消化,這些都是因為吃太飽造成的。久了不治療,就會變成乳癰,這時小孩的兩手脈搏會沉在深處而且跳得很緊。以上這些症狀,都是因為乳母抱小孩、餵養過度造成的。這種病可以用丁香化痹散,吃幾次,再搭配牛黃通膈丸、甘露散、益黃散等藥磨成粉來吃。
如果還沒好的話,有一種揉脾的方法。
咒語是:
太陽的精華,月亮的靈氣,
幫助我的手法,
命令斬斷減少,
驅趕毒素收攝。
用這個方法的人,每次唸一遍,就對著太陽吸一口氣,吹在手心,然後自己揉小孩的肚子。如果小孩的病在左手臂,就用左手揉;在右手臂,就用右手揉。也吹在小孩的乳脾上,讓媽媽也幫忙揉。男孩用單數日,女孩用雙數日。最忌諱刮風下雨、陰天、孕婦、喪家的人看到。用的時間最好在中午之前,天氣晴朗的日子才適合。
6. 大小便不利八十六
夫小兒大小便不通利者,《內經》曰:三焦約也。約者,不行也。可用長流水煎八正散,時時灌之,候大小便利即止也。
白話文:
小孩子大小便不順暢,是因為《黃帝內經》說的「三焦氣機收縮拘束」的緣故。所謂「收縮拘束」,就是指氣機運行不暢通。這時可以用流動的清水煎煮八正散,隨時給孩子灌服,等到大小便順暢了就停止用藥。
7. 久瀉不止八十七
夫小兒久瀉不止者,至八九月間,變為秋深冷痢,泄瀉清白,時腹撮痛,乳瓣不化。可用養脾丸,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日三服則愈。若治芻蕘之兒,萬舉萬全,富家且宜消息。
白話文:
小孩子如果長期拉肚子不停,到了八、九月的時候,就會轉變成秋天常見的冷痢,拉出來的東西清清白白的,有時候肚子會抽痛,而且拉出來的糞便裡還看得到沒有消化完全的乳塊。可以用養脾丸來治療,藥丸像黍米那麼大,每次吃二、三十顆,用米湯送服,一天吃三次就會好。如果用這個方法治療貧苦人家的小孩,效果會非常好,幾乎百分之百有效,而有錢人家的小孩,也應該要考慮使用這個方法。
8. 通身浮腫八十八
夫小兒通身浮腫,是水氣腫也。小便不利者,通小便則愈。《內經》曰:三焦閉塞,水道不行。水滿皮膚,身體痞腫,是風乘濕之症也。可用長流水加燈心,煎五苓散,時時灌之;更於不透風暖處頻浴,汗出則腫消,腫消則自愈,內外兼治故也。
白話文:
小孩子全身浮腫,這是水氣腫的現象。如果小便不順暢,只要讓小便通暢就會好。《內經》說:「三焦堵塞,水道不通。水液積在皮膚,身體就會脹滿腫大,這是風邪夾帶濕氣的症狀。」可以用流動的乾淨水加入燈心草,煎煮五苓散,隨時餵服;並且要在不通風溫暖的地方頻繁沐浴,讓身體發汗,汗出後腫脹就會消退,腫脹消退自然就會痊癒,這是內外一起治療的緣故。
9. 發驚潮搐八十九
夫小兒三、五歲時,或七、八歲至十餘歲,發驚潮搐,涎如拽鋸,不省人事,目瞪喘急,將欲死者,《內經》曰:此皆得於母胎中所授。悸惕怕怖,驚駭恐懼之氣,故令小兒輕者為驚吊,重者為癇病風搐,為腹中積熱,為臍風。以上證候,可用吐涎及吐之藥,如吐訖,宜用朱、犀、腦、麝清涼墜涎之藥。
若食乳之子,母亦宜服安魂定魄之劑,定志丸之類。如婦人懷孕之日,大忌驚憂悲泣,縱得子,必有諸疾。
白話文:
小孩子三、五歲的時候,或是七、八歲到十幾歲的時候,可能會發生驚嚇、潮熱抽搐的狀況,口水像拉鋸一樣流個不停,不省人事、眼睛瞪大、呼吸急促,看起來快要死掉。《黃帝內經》說:這些都是從母親懷孕時遺傳下來的。因為母親在懷孕時受到驚嚇、害怕恐懼的情緒影響,導致小孩輕微的會變成驚嚇吊頸,嚴重的會變成癲癇風搐,或是肚子裡有積熱、或是臍風。
以上這些症狀,可以用催吐口水或催吐的藥來治療,吐完之後,應該使用朱砂、犀角、冰片、麝香等清涼鎮靜、幫助排除口水的藥物。
如果是還在喝母乳的孩子,母親也應該服用安神定驚的藥,例如定志丸之類的藥。如果婦女在懷孕期間,非常忌諱受到驚嚇、憂愁悲傷、哭泣,即使生下孩子,也一定會有各種疾病。
10. 拗哭不止九十
夫小兒拗哭不止,或一、二日,或三、四日,乃邪祟之氣湊於心,拗哭不止也。有《藏經》一法:以綿絹帶縛手足訖,用三姓婦人淨驢槽,臥小兒於其中,不令旁人知而覷之,後移時則拗哭自止也。
白話文:
小孩哭鬧不停,可能持續一兩天,也可能三四天,這是因為邪氣侵擾心臟,導致他哭鬧不止。有個《藏經》記載的方法:用棉布或絲綢帶子將小孩的手腳綁好,然後用三戶不同姓氏的婦女家裡乾淨的驢槽,把小孩放進去,期間不要讓其他人知道或看見,過一會兒,小孩的哭鬧自然就會停止。
11. 身熱吐下九十一
夫小兒身熱,吐下腹滿,不進乳者,可急用牛黃通膈丸,下過四、五行則愈。
白話文:
小孩子發燒,又吐又拉肚子,肚子脹滿,不喝奶,可以趕緊用牛黃通膈丸,瀉下四、五次就會好。
12. 風熱涎嗽九十二
夫小兒風熱涎嗽,可用通聖加半夏,多煎,少少服之,不過三、五日愈。
白話文:
小孩子因為風熱引起的流口水咳嗽,可以使用通聖散加上半夏,藥量多煎煮一些,少量多次服用,大約三到五天就會痊癒。
13. 水瀉不止九十三
夫小兒水瀉不止,可服五苓與益元各停,用新水調下一、二錢,不拘時服。
白話文:
小孩子拉肚子拉不停,可以服用五苓散和益元散,這兩種藥粉各取相同的份量,用剛燒開的溫水調和,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的量,什麼時候吃都可以。
14. 瘡疥風癬九十四
夫小兒瘡疥風癬,可用雄黃散加芒硝少許,油調敷之。如面上有瘡癬,不宜擦藥。恐因而入眼,則損目矣。
白話文:
小孩的瘡、疥瘡、風疹、癬,可以用雄黃粉加上少許芒硝,用油調和後塗抹。如果臉上有瘡或癬,不適合擦藥,因為恐怕會因此進入眼睛,損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