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四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 (2)

1. 風八

夫中風,失音悶亂,喎斜口眼。《內經》曰:風之為病,善行而數變。故百病皆生於風也。可用三聖散吐之。如不省人事,牙關緊閉,粥菜不能下者,煎三聖散,鼻內灌之,吐出涎,口自開也。次服通聖散、涼膈散、大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等,大忌雞、豬、魚、兔、酒、醋、蕎麵動風引痰之物。吐痰之法,在方論中。

頭風眩運,手足時復麻痹,胃脘發痛,心腹滿悶,按之如水聲,可用獨聖散吐之。吐訖,可服辛涼清上之藥。仲景曰:此寒痰結於胸中之致然也。

白話文:

中風的人,常會出現失語、昏迷、意識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狀。《黃帝內經》說:「風邪致病,變化莫測。」因此,許多疾病都源於風邪。可以用三聖散來催吐。如果病人昏迷不醒,牙關緊閉,無法進食,可以用三聖散煎湯,從鼻孔灌入,使其吐出涎液,嘴巴就能打開。之後可以服用通聖散、涼膈散、大人參半夏丸、桂苓甘露散等藥物。要特別忌諱雞肉、豬肉、魚肉、兔肉、酒、醋、蕎麥等容易引起風邪和痰濕的食物。催吐的方法,在藥方論述中都有記載。

頭痛頭暈、手腳時常麻痺、胃脘疼痛、心腹脹滿,按壓時有水聲,可以用獨聖散來催吐。吐完之後,可以服用辛涼清上之藥。張仲景說:「這是因為寒痰積聚在胸中所導致的。」

2. 痹九

夫大人小兒,風、寒、濕三氣,合而為痹。及手足麻木不仁者,可用鬱金散吐之。吐訖,以導水丸、通經散泄之。泄訖,以辛溫之劑,發散汗出,則可服當歸、芍藥、乳、沒行經和血等藥。如不愈,則便不宜服此等藥。

白話文:

大人和小兒若患有風、寒、濕三氣交合而引起的痺症,導致手足麻木不仁,可以用鬱金散來吐出邪氣。吐完後,再用導水丸、通經散來瀉去體內積聚的寒濕之氣。瀉完之後,就用辛溫的藥劑發散汗出,之後可以服用當歸、芍藥、乳、沒行經等藥物來和血。若療效不佳,則不宜再服用此類藥物。

3. 痿十

夫男女年少,面黃身熱肌瘦,寒熱往來如瘧,更加涎嗽不止,或喘滿面浮,此名曰肺痿。可用獨聖散吐之。吐訖,次用人參柴胡飲子、小柴胡飲子,加當歸、桂苓甘露散之類。《內經》曰:男女之病皆同也。男子精不足,是味不化也;女子血不流,是氣不用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白話文:

凡是男女年紀輕輕,面色發黃,身體發熱,肌肉消瘦,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像瘧疾一樣反覆發作,並且伴隨口涎不斷流出,咳嗽不止,甚至呼吸困難,臉色浮腫,這就是所謂的「肺痿」。可以用獨聖散來催吐,吐完之後,再服用人參柴胡飲子、小柴胡飲子,並加入當歸,以及桂苓甘露散等藥物。

《內經》中說:男女的疾病大多相似。男性精氣不足,就會導致食物無法消化吸收;女性血液運行不暢,就會導致氣血無法正常運用。又說,形體虛弱的人,應該用溫熱之氣來調養;精氣不足的人,應該用補益之味來補充。

4. 厥十一

夫厥之為病,手足及膝下或寒或熱也。舉世傳為腳氣寒濕之病,豈知《內經》中本無腳氣。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熱厥為手足熱,寒厥為手足寒也。陽經起於足指之表,陰經起於足心之下。陽氣勝則足下熱,陰氣勝則足下寒。熱厥者,寒在上也;寒厥者,熱在上也。

寒在上者,以溫劑補肺金;熱在上者,以涼劑清心火則愈矣。若屍厥、痿厥、風厥、氣厥、酒厥,可以湧而醒,次服降火益水、和血通氣之藥,使粥食調養,無不瘥者。若其餘諸厥,仿此行之,慎勿當疑似之間,便作風氣,相去邈矣。

白話文:

厥病之解說

所謂「厥」,指的是手腳以及膝蓋以下部位出現寒或熱的病症。世俗皆稱之為「腳氣寒濕」,殊不知《黃帝內經》中並無「腳氣」之說。

陽氣衰弱於下,則手腳發冷,稱為「寒厥」;陰氣衰弱於下,則手腳發熱,稱為「熱厥」。熱厥表現為手腳發熱,寒厥則表現為手腳發冷。

陽經起於足趾外側,陰經起於足心下方。陽氣旺盛則足下熱,陰氣旺盛則足下寒。熱厥者,實則寒氣在上,寒厥者,實則熱氣在上。

寒氣在上者,應以溫性藥物補益肺金;熱氣在上者,應以涼性藥物清瀉心火,即可痊癒。

至於屍厥、痿厥、風厥、氣厥、酒厥等,可先以針刺刺激使其清醒,接著服用降火益水、和血通氣的藥物,並以粥食調養,無不痊癒。

其他種類的厥病,亦可仿此方法治療。切勿輕信所謂的「風氣」,與厥病相去甚遠。

5. 癇十二

夫癇病不至於目瞪如愚者,用三聖散投之。更用火盆一個,於暖室中,令汗、下、吐三法俱行,次服通聖散,百餘日則愈矣。至於目瞪愚者,不可治。《內經》曰:神不得守。謂神亂也。

白話文:

如果癲癇患者沒有到眼睛直直地呆滯如痴呆的程度,可以服用三聖散,並用火盆在溫暖的房間裡進行發汗、瀉下、催吐,同時服用通聖散,持續百餘日即可痊癒。但如果患者已經眼睛直直地呆滯如痴呆,那就無藥可救了。《內經》說:「神不得守」,意思是神志已經混亂了。

6. 瘧十三

夫富貴膏粱之人病瘧,或間日,或頻日,或作熱,或作寒,或多寒少熱,或多熱少寒,宜以大柴胡湯下之。下過三、五行;次服白虎湯、玉露散、桂苓甘露散之類。如不愈者,是積熱大甚,宜以神芎藏用丸、三花神祐丸、調胃承氣湯等藥,大作劑料下之;下訖,以長流水煎五苓散服之,或服小柴胡湯數服亦可。如不愈,復以常山散吐之;後服涼膈散、白虎湯之類,必愈矣。

白話文:

富貴人家吃香喝辣的人患上瘧疾,可能是隔日發作,可能是頻繁發作,可能是發熱,可能是發冷,可能是寒多熱少,也可能是熱多寒少,應該用大柴胡湯瀉下。瀉下三次到五次之後,再服用白虎湯、玉露散、桂苓甘露散等藥物。如果病情沒有好轉,說明積熱嚴重,應該用神芎藏用丸、三花神祐丸、調胃承氣湯等藥物,大量服用瀉下。瀉下之後,用長流水煎五苓散服用,或者服用幾服小柴胡湯也可以。如果還沒有好轉,就用常山散催吐,之後服用涼膈散、白虎湯等藥物,就一定能痊癒。

大忌熱面及羊肉、雞、豬、魚、兔等物。如食之,瘧疾復作,以至不救。

貧賤芻芻蕘之人病瘧,以飲食疏糲,衣服寒薄,勞力動作,不可與膏粱之人同法而治。臨發日,可用野夫多效方、溫脾散治之。如不愈,用辰砂丹治之則愈矣。如服藥訖,宜以長流水煎白虎湯、五苓散服之,不宜食熱物及燥熱之藥,以瘧疾是傷暑伏熱之故也。《內經》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可不信哉?忌物同前。

白話文:

瘧疾患者絕對不能吃羊肉、雞、豬、魚、兔等肉類,否則病症會復發,甚至無法救治。

貧窮勞苦的人患上瘧疾,因其飲食清淡、衣著單薄、工作勞累,治療方法不能和富裕之人一樣。發病前可以使用野夫多效方、溫脾散治療,若無效,可用辰砂丹治療即可痊癒。服藥後,應以長流水煎白虎湯、五苓散服用,不可食用熱性食物或燥熱藥物,因為瘧疾是由於暑熱入侵所致。正如《內經》所言:「夏傷於暑,秋必痎瘧」,不可不信。忌食之物如前所述。

7. 泄利十四

夫大人小兒暴注,瀉水不已。《內經》曰:注下也。注下者,水利也,火運太過之病,火主暴逆之故也。急宜用水調桂苓甘露散、五苓散、益元散,或以長流水煎過,放冷服則愈。慎不可驟用罌粟殼、乾薑、豆蔻、聖散子之類,縱瀉止則腸胃不通,轉生他疾。止可以分陰陽,利水道而已。

白話文:

大人小孩突然腹瀉不止,水瀉不止。古書《內經》說:瀉下就是水利,是火氣過盛所致,火主暴躁。應立即服用桂苓甘露散、五苓散、益元散等藥物,或者用長流水煎煮過,放涼服用即可痊癒。切忌使用罌粟殼、乾薑、豆蔻、聖散子等藥物,即使暫時止瀉,也會造成腸胃不通,反而引發其他疾病。止瀉只能根據陰陽分治,利水通水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