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水解三十

余昔訪靈臺間太史,見銅壺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環周,水滑則漏迅,漏迅則刻差,當易新水。余劃然而悟曰:天下之水,用之滅火則同,濡槁則同。至於性從地變,質與物遷,未嘗罔焉。故蜀江濯錦則鮮,濟源烹楮則汧。南陽之潭漸於菊,其人多壽;遼東之澗通於參,其人多發。

晉之山產礬石,泉可愈痘;戎之麓伏硫磺,湯可浴癘。揚子宜荈,淮菜宜醪。滄滷能鹽,阿井能膠。澡垢以汙,茂田以苦。癭消於藻帶之波,痰破於半夏之洳。冰水咽而霍亂息,流水飲而癃閉通。雪水洗目而赤退,鹹水濯肌而瘡干。菜之以為齏,鐵之以為漿,曲之以為酒,柏之以為醋。

白話文:

我以前去拜訪靈臺的太史,看見銅壺漏水。太史就叫來司水者,說道:「這水已經漏了三圈,水滑則漏得快,漏得快則刻度就偏差,應該換新水了。」我頓時醒悟過來,說道:「天下所有的水,用來滅火都一樣,用來潤濕乾燥的東西也都一樣。但水的性質會隨著地質變化,品質也會隨著接觸的物質而改變,從來沒有例外。所以蜀江的水能洗出鮮豔的顏色,濟源的水能煮出醇厚的白酒;南陽的潭水靠近菊花,當地人大多長壽;遼東的溪澗流經人參,當地人大多頭髮茂密。

晉山的出產是礬石,泉水可以治癒天花;戎山的山腳下有硫磺,溫泉可以治療頑疾。揚子江適合種植茶樹,淮河適合釀酒。滄州的海滷可以制鹽,阿井的水可以製膠。用污水洗澡會更髒,用苦水灌溉田地會更茂盛。癭腫消散在藻帶的波浪中,痰液消解在半夏的汁液中。喝冰水可以止住霍亂,喝流水可以通利腸胃。用雪水洗眼睛可以消除眼赤,用鹹水洗身體可以治癒瘡傷。用蔬菜做成醬,用鐵做成漿,用麥芽做成酒,用柏樹做成醋。」

千派萬種,言不容盡。

至於井之水,一也,尚數名焉,況其他者乎?及酌而傾曰「倒流」,出甃未放曰「無根」;無時初出曰「新汲」,將旦首汲曰「井華」。夫一井之水,而功用不同,豈烹煮之間,將行藥勢,獨不擇夫水哉?昔有患小溲閉者,眾工不能瘥,予易之長川之急流,取前藥而沸之,一飲立溲。

元疇聞之曰:精乎哉,論也!近讀《靈樞經》,有半夏湯治不瞑,以流水千里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炊以葦薪火,正與此論合。乃知子和之與醫,觸一事一物,皆成治法。如張長史草書妙天下,得之公孫劍器,用心亦勞矣。後之用水者,當以子和之言為制。余於是乎作水解。

白話文:

千派萬種,言不容盡。

關於井水,雖然只有一種,卻有許多不同的名稱,何況其他事物呢?例如,把水從井中舀出來倒掉,就叫「倒流」,從井口取出但尚未放下,就叫「無根」;剛從井中取出的水就叫「新汲」,將要天亮時第一次從井中取的水就叫「井華」。僅僅是同一口井中的水,因為使用時機不同,功用也就不一樣,難道在烹煮食物或用藥時,就不應該選擇合適的水嗎?

曾經有一位患者小便閉塞,許多醫生都治不好,我用長江急流的水,取患者服用的藥物煮沸,讓他喝下後,立刻就排尿了。

元疇聽完後感嘆道:「精闢的論述啊!我最近讀《靈樞經》,裡面記載的半夏湯用來治療失眠,需用千里之外的流水八升,揚起萬遍,取其清液五升,用蘆葦燒成的火烹煮,正好與您的論述相符。由此可見,精通醫術的人,在接觸每一件事物,都能化為治病的法則。就像張長史草書冠絕天下,得益於公孫劍的傳授,其用心之苦可想而知。後人用水時,應該以精通醫術的人的論述為準繩。」我因此寫了這篇關於水的解釋。